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

1. 小兒遺尿

烏梅、益智仁各三錢,真懷山藥五錢(均用鹽水炒),桑螵蛸二錢,真龍骨二錢(煅為末),或為丸、或煎服均可。

又方:用不落水雞䏶胵(即雞肫皮)一具,雞腸一條,豬尿脬一個,各放瓦上用火炙焦,研細末。每服一錢,黃酒送下。男用雌雞,女用雄雞。

白話文:

小兒遺尿

使用烏梅、益智仁各三錢,真正的懷山藥五錢(都用鹽水炒過),桑螵蛸二錢,真正的龍骨二錢(煅燒成粉末),可以製成藥丸或煎煮服用。

另一個方子:使用不落水雞的雞胗內皮一個(也就是雞肫皮),雞腸一條,豬膀胱一個,都放在瓦片上用火烤焦,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黃酒送服。男孩子用母雞的材料,女孩子用公雞的材料。

2. 小兒神色論

凡小兒有病,宜先觀形症神色,然後察脈。如肝有病面青,心有病面赤,脾有病面黃,肺有病面白,腎有病面黑。先要辨別五臟,次看胎元虛實而治,庶不誤於醫藥耳。至於舌苔,尤屬緊要,白受寒,糙黃受熱,光紅色虛,黑色受暑。如三歲以下受病,男左女右,須看虎口三關: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辨其紋色紫者屬熱,紅屬寒,青驚風,白疳病,黑中惡,黃脾困。

若現於風關輕,現於氣關重,過於命關,則難治矣。

白話文:

小孩子生病,應該先觀察他的外形、症狀和精神氣色,然後再把脈。如果肝臟有病,臉色會呈現青色;心臟有病,臉色會呈現紅色;脾臟有病,臉色會呈現黃色;肺臟有病,臉色會呈現白色;腎臟有病,臉色會呈現黑色。首先要辨別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然後再看他先天的體質是虛弱還是強壯,再來治療,這樣才不會用錯藥。至於舌苔,尤其重要,舌苔白色表示受寒,粗糙發黃表示有熱,舌苔光滑呈紅色表示虛弱,舌苔黑色表示中暑。如果是三歲以下的小孩生病,男生看左手,女生看右手,必須看他們食指上的三關:第一節是風關,第二節是氣關,第三節是命關。辨別上面的紋路顏色,紫色表示有熱,紅色表示受寒,青色表示驚風,白色表示疳病,黑色表示病情危急,黃色表示脾胃虛弱。

如果紋路出現在風關表示病情輕微,出現在氣關表示病情比較重,如果已經蔓延到命關,那就很難治癒了。

3. 三關紋色主病歌

紫熱紅傷寒,青驚白是疳。黑時因中惡,

黃積困脾端。女右男分左,均須仔細看。

凡看小兒面部,必須辨明五色,然後治之。

小兒熱症有七:面赤紅,大便閉,小便黃,渴不止,上氣促急,眼紅赤,鼻枯燥。此七症皆實熱,宜和解清涼,不宜用溫補之藥。

小兒寒症有七:面㿠白,糞白清,肚虛脹,眼珠青,吐瀉無熱,足脛冷,睡露睛。此七症皆虛寒,宜溫補,切忌寒涼,謹記熟讀,庶不誤投貽害。

白話文:

小孩的三關紋路顏色所代表的疾病:

紋路呈現紫色,代表是發熱;呈現紅色,代表是傷寒;呈現青色,代表是驚風;呈現白色,代表是疳積;呈現黑色,代表是中了邪氣;呈現黃色,代表是脾胃積滯。女性看右邊手指,男性看左邊手指,這些都需要仔細觀察。

凡是觀察小孩臉部狀況,必須先辨別清楚臉色的五種顏色,然後才能對症治療。

小孩的熱症有七種表現:臉色發紅,大便不通暢,小便顏色黃,口渴不停,呼吸急促,眼睛紅赤,鼻子乾燥。這七種症狀都是屬於實熱,應該用和解、清涼的藥物來治療,不適合使用溫補的藥。

小孩的寒症有七種表現:臉色蒼白,大便稀白,肚子虛脹,眼珠呈現青色,嘔吐腹瀉但沒有發燒,腳踝冰冷,睡覺時眼睛半睜。這七種症狀都是屬於虛寒,應該用溫補的藥物來治療,絕對要避免使用寒涼的藥物。請務必謹記熟讀,以免誤用藥物而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