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乳癰多至二三百頭者

柳樹根,刮去皮搗爛,蒸熱布包熨之,冷則隨換,過一宿即愈。此孫真人《千金方》也。

白話文:

乳房膿瘡多到兩三百個的狀況,可以用柳樹根,刮掉外皮後搗爛,蒸熱後用布包起來敷在患處,冷了就換新的,敷一個晚上就會痊癒。這是孫思邈《千金方》裡記載的方法。

2. 乳癰腫及頭面

照卷十五瘟疫門大頭瘟蚯蚓方治之,其效如神。

白話文:

按照第十五卷瘟疫篇中治療大頭瘟所使用的蚯蚓藥方來治療乳癰腫,效果非常神奇。

3. 乳癰日久腫痛不愈

蝦醬,用好醋蒸熱,敷之。諸藥不效者,治之奇效。

白話文:

用蝦醬,加入好的醋蒸熱後,敷在患處。如果其他藥物都沒效,用這個方法治療會有奇效。

4. 乳癰久不收口

用茅屋上陳年舊茅草,剪尾一束,研末,加頂上梅花冰片少許,敷患處,愈。

白話文:

取用茅草屋頂上陳舊的乾茅草,剪下一小束尾端部分,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頂級的梅花冰片,敷在患處,就會痊癒。

5. 乳岩

男女皆有此症。此症乳內生一小粒,初如豆大,漸大如塊如棗,如圍棋子,不癢不通,至一年後,或二三年,漸漸腫痛臭爛孔深。亦有初起色白堅硬一塊作痛,此係陰疽,最為險惡,因哀哭憂愁,患難驚恐所致,急宜早治,遲則難愈。初生用犀黃丸,每服三錢,酒送十服全愈。

或以陽和湯加土貝五錢煎服,數日可消。倘誤貼膏藥,必漸腫大,內作一抽之痛,已覺遲治。倘皮色變異,難以挽回,勉以陽和湯日服,或以犀黃丸日服,或二藥每日早、晚輪服,服至自破而痛者。外用大蟾(即癩蝦蟆)六隻,每日早、晚取一隻,破腹,刺多孔,連腸雜,去膽,貼於患口,以拔其毒,一日一換,連貼數日。

若爛孔深大,須將蟾腹腸雜填孔,每日用蔥湯溫洗一次,內服千金托裡散,三日後接服犀黃丸,可救十中三四。乳岩最不易治,此方極為穩妥,古來名方,皆不及此。若破後不痛而癢極者,無一毫挽回。大忌開刀,開則翻花最慘,萬無一活。一婦兩乳皆患乳岩,兩載如桂圓大,從未醫治,因子死悲哭,形大如杯,以五通犀黃丸,每日早、晚輪服,九日全消。

又一男子,亦患乳岩,因用鯽魚膏貼上二日,發大如拳,色紅,令其揭下,與服陽和湯四劑,倘色轉白可救,色若仍紅無救矣,四日患色仍紅,哀懇求治,以犀黃丸、陽和湯輪服,至十六日,四處皆消,獨瘡頭破爛,用蟾拔毒之法,半月收功。又一婦,患乳岩,寒熱痛甚,余以陽和湯同二陳湯煎服,止痛安睡,連進三服全愈。

又一婦,患亦相同,其弟以夏枯、花粉、連翹、橘葉等藥連服五劑,號痛不絕,余視白色已變微紅,難以全消,即用肉桂、炮薑、麻黃加二陳湯煎服,服下痛止,瘡亦縮小,連服數劑,瘡頂不痛而破,貼陽和解凝膏收功。此林屋山人治驗秘法也。犀黃丸諸方,見陰疽門。

又方:已潰爛者,用洞天救苦丹(見癰毒諸方),每服三錢,陳酒送下,隔兩日一服,數日膿盡收功,神效。或用陽和解凝膏貼之,或用蝦蟆散(見同前)。或照上蝦蟆拔毒之法,俱極神效。

又方:如初起者,用夏枯草、蒲公英、漏蘆、橘葉、雄鼠糞(兩頭尖者是)、甘菊、貝母、紫花地丁、山慈菇、連翹、白芷、栝蔞仁、炙草、廣皮、茜根、乳香、沒藥、銀花各二錢,研末,另用夏枯草熬膏和勻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滾水送下,至重二服全消,屢試神驗。此王晉三經驗方也。價廉易制,貧寒之家最宜。

白話文:

這種病症男女都可能發生。初期會在乳房內長出一顆小小的硬塊,剛開始像豆子一樣大,慢慢變大,像棗子、或是圍棋子,不會痛也不會阻塞,過了一兩年,或兩三年後,會漸漸腫脹、疼痛、發出惡臭、並且潰爛形成深洞。也有的初期是長出一塊白色堅硬的腫塊,而且會疼痛,這是屬於陰疽,情況非常危險,通常是因為過度悲傷哭泣、憂愁、遇到困難或驚恐所導致的,應該盡早治療,拖延的話會難以治癒。

剛開始發病時,可以用犀黃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酒送服,連續服用十次通常可以痊癒。也可以用陽和湯加上土貝母五錢煎服,幾天後就可以消腫。如果誤用膏藥貼敷,腫塊必定會逐漸增大,內部會出現抽痛,這時候才治療就已經晚了。如果皮膚顏色發生變化,就更難以挽回了,只能勉強用陽和湯每天服用,或每天服用犀黃丸,或兩種藥物每天早晚輪流服用,直到腫塊自行破裂並且疼痛。外用方面,可以取六隻大蟾蜍(也就是癩蝦蟆),每天早晚各取一隻,剖開肚子,用針刺出許多小孔,連同腸子等內臟,去掉膽,敷貼在患處,以拔除毒素,每天更換一次,連續敷貼數日。

如果潰爛的孔洞又深又大,必須將蟾蜍的腹部腸雜等物填入孔洞中,每天用蔥湯溫熱清洗一次,內服千金托裡散,三天後接著服用犀黃丸,大約可以救回十分之三四的人。乳岩這種病症最難治療,這個方法非常穩妥,古代許多名方都比不上它。如果破潰後不痛卻奇癢無比,就沒有辦法可以挽回了。絕對不能開刀,開刀的話會像花朵一樣翻開,情況會非常慘烈,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曾經有一位婦女兩邊乳房都長了乳岩,過了兩年腫塊像桂圓一樣大,從來沒有治療過,因為兒子過世而悲傷哭泣,腫塊變得像杯子一樣大,就用五通犀黃丸,每天早晚輪流服用,九天就完全消腫了。

另外有一個男子,也患了乳岩,因為用了鯽魚膏貼敷兩天,腫塊就變得像拳頭一樣大,而且顏色發紅,就讓他趕緊揭下來,並給他服用陽和湯四劑,如果顏色轉白就有救,如果顏色仍然發紅就沒救了,四天後,他的患處顏色還是發紅,哀求醫師治療,就讓他輪流服用犀黃丸和陽和湯,到了第十六天,腫塊全部消退,只剩瘡口潰爛,用蟾蜍拔毒的方法治療,半個月就痊癒了。還有一位婦女,患了乳岩,又發冷又發熱,疼痛難忍,我用陽和湯加上二陳湯煎服,她就不痛了,也能安穩睡覺,連續服用三帖就完全痊癒了。

另外一位婦女,病情也相同,她的弟弟用了夏枯草、花粉、連翹、橘葉等藥連續服用五帖,疼痛卻沒有停止,我看她原本白色的腫塊已經變成微紅色,很難完全消退,就用肉桂、炮薑、麻黃加上二陳湯煎服,服用後疼痛就停止了,瘡也縮小了,連續服用幾帖,瘡口就不痛而破裂,敷貼陽和解凝膏就痊癒了。這是林屋山人治療此病的秘訣。犀黃丸的各種配方,可以參考陰疽門的相關內容。

還有一個方子:對於已經潰爛的,可以使用洞天救苦丹(配方可以參考癰毒的相關內容),每次服用三錢,用陳酒送服,隔兩天服用一次,幾天後膿液排盡就痊癒了,效果神奇。也可以用陽和解凝膏貼敷,或是用蝦蟆散(配方可以參考前面提到的內容)。或者照前面說的用蟾蜍拔毒的方法,效果都非常神奇。

還有一個方子:對於剛發病的,可以使用夏枯草、蒲公英、漏蘆、橘葉、雄鼠糞(兩頭尖的是)、甘菊、貝母、紫花地丁、山慈菇、連翹、白芷、栝蔞仁、炙甘草、廣陳皮、茜草根、乳香、沒藥、銀花各二錢,磨成粉末,另外用夏枯草熬成膏,和藥粉混合均勻,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錢,用滾水送服,病情嚴重的服用兩次就會完全消退,屢次試驗效果都很好。這是王晉三的經驗方,藥材便宜容易製作,最適合貧困的人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