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二 (19)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19)

1. 傷風咳嗽痧

痧感時氣咳嗽,肺經受傷,不可同傷風治,法當刮痧為先,清喉順氣,涼肺散痧為主(匏八)。

白話文:

痧感時氣咳嗽,是肺經受傷了,不能和傷風一起治療。治療時要先刮痧,清喉順氣,涼肺散痧為主(匏八)。

一人傷風咳嗽,日晡微寒發熱,脈芤虛而無力,乃肺經痧也,刮放稍可,不服藥,至十餘日嗽不止,用匏八方加前胡山豆根愈。

白話文:

一個人得了傷風咳嗽,傍晚時稍微感到寒冷發熱,脈象浮沉虛弱無力,這是肺經感受了風寒引起的痧症。刮痧放血治療後症狀稍有好轉,但沒有服用中藥,到了十幾天後咳嗽仍然沒有停止。後來使用匏瓜八方加上前胡和山豆根治療後才痊癒。

2. 咳嗽嘔穢痧

痧凌肺經,氣逆發嗆,痰涎嘔噦,或面目浮腫,或心胸煩悶,此熱毒入氣分,痧筋往往不現,當刮之。間有入血分者,必待痧筋方刺之,急宜理其痧毒,若從傷風治則誤。

白話文:

痧氣侵犯到肺經,氣逆導致發嗆,痰涎嘔吐不止,或是臉部浮腫,或是心胸煩悶,這是熱毒進入氣分,痧筋往往不會出現,此時應該刮痧治療。偶爾也有進入血分的,必須等到痧筋出現後才能刺絡放血,必須及時治療痧毒,如果按照傷風來治療就會誤診。

一人嗆不絕聲,面目腫,嘔痰不已,更吐鮮血,脈弦緊且數。此痧氣搏激於筋脈間,令多刮之,用石二方加童便,微冷服,又用絲四方而痊。

白話文:

某人不停地咳嗽,紅腫且吐痰不止,更大口吐出新鮮血來。把脈是弦緊而快速的,這是痧氣侵擊筋脈的症狀,趕緊用刮痧的方法來治療。用二方加童便並微冷服用,另外用絲四方來痊癒。

一女子發熱咳嗽,嘔吐痰涎,胸中脹悶,面目浮腫,服風嗽藥,心益脹悶,延及一月,知為痧之變症,刮訖,用金一方加貝母、薄荷、童便飲之即愈。

白話文:

有一名女子發燒咳嗽,嘔吐痰液,胸中悶脹,臉部浮腫,服用了風寒咳嗽藥物後,更加劇了胸悶的症狀,這樣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後來得知這是痧症(傷寒)的變種,刮痧後,用金一方藥物加上貝母、薄荷、童便,服用後即康復了。

3. 霍亂痧

痛而不吐瀉者,名乾霍亂。毒入血分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消下結宜攻。痛而吐瀉者,毒入氣分宜刮痧,有痧筋則放,宜調其陰陽之氣。須知腸胃食積,宜驅不宜止,止則益痛。若吐瀉而後痛者,此因瀉糞穢觸,宜用藿香正氣,須防食積血滯。或消或攻或活血,彼山藥茯苓及燥濕之劑,溫暖之藥,皆不可亂投。

白話文:

  1. 疼痛但沒有嘔吐腹瀉的,叫做乾霍亂。

  2. 毒素進入血液應該放血,新吃的食物應該吐出來,吃很久的食物應該消化掉,食物消化完但仍積結在下方應該攻下。

  3. 疼痛且有嘔吐腹瀉的,毒素進入氣分應該刮痧,如果有痧筋就放血,應該調和陰陽之氣。

  4. 必須知道腸胃有食物積滯,應該驅除不宜止住,止住會更加疼痛。

  5. 如果嘔吐腹瀉後才疼痛的,這是因為排出糞便穢物引發的,應該使用藿香正氣散,需要防止食物積滯和血滯。

  6. 或者消化、攻下或者活血,山藥、茯苓及燥濕的藥物、溫暖的藥物,都不可亂用。

乾霍亂盤腸大痛,先放痧,用石二方與潤下丸妙。

一人晚覺腹痛,吐瀉數十次,痛益甚,宿食雖吐瀉盡,乃毒入血分,血瘀作痛也。用絲六、絲七方少平,次日再服,愈。

白話文:

一個人晚上睡覺的時候肚子痛,嘔吐腹瀉數十次,疼痛更加嚴重,即使睡前吃的東西已經全部吐瀉乾淨,毒素仍然進入血液,血液瘀滯而疼痛。服用絲六、絲七方,病情略有減輕,第二天再服用,痊癒了。

4. 痧痢

夏傷於暑,秋必瘧痢。痢初必先泄瀉,腸胃空虛,則易感穢氣,即成痧痛。或炎熱疫癘,因積而發,亦致痧痛。夫痢不兼痧,積去便輕,若一兼犯,必絞痛異常,止治痢無效,或變如豬肝色,如屋漏水、或惟血水,或變噤口不食,嘔噦凶危,或休息久痢,綿延歲月,惟先治痧兼治積,則痧消而積易去,積去而痧可清矣。

白話文:

夏天如果受到暑熱的傷害,秋天必定得瘧疾和痢疾。得痢疾的初期一定會先腹瀉,腸胃空虛,很容易受到病邪的感染,就會成為痧痛。或者因為炎熱的疫癘,積累起來而發作,也會導致痧痛。如果痢疾不合併痧痛,積蓄去除之後症狀就會減輕,如果一起發作,必定絞痛得非常劇烈,單純治療痢疾沒有效果,或者變成了豬肝色,像房屋漏水一樣,或者只有血水,或者變成了緊閉嘴巴不吃東西,嘔吐呃逆,病情危急,或者休息之後痢疾繼續,綿延到好幾年,只有先治療痧痛,同時治療積蓄,那麼痧痛消除了,積蓄就容易去除,積蓄去除之後,痧痛就可以清除了。

一人發熱痢血水,日百餘次,肛門窘迫,腹痛異常,嘔噦不食,六脈遲數不常,或時歇止,此痧痢也。刮放後,痛減半,用石一方、砂仁湯下,煎用竹六方,去赤白滯甚多,諸症悉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發燒、拉痢疾、血水便,一天有上百次,肛門非常不舒服,腹痛異常,嘔吐、噁心、食不下嚥,六脈時而遲時而數並不固定,有時還會停止,這是痧痢。刮痧放血後,疼痛減輕了一半,使用石一方、砂仁湯,煎煮竹六方,排出了很多紅色的和白色的黏液,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

一人發熱脹悶沉重,痢下紫血,醫但治痢,甚危篤。見六脈洪大不勻,令刮痧,用匏三方入童便飲,次以蘇木紅花五靈脂、茜草、烏藥香附當歸導瘀乃安。

白話文:

某位病人發生發燒、胸悶、腸胃脹氣、全身沉重等症狀,拉肚子還會拉出紫色的血便。醫生只以治療拉肚子為目的,導致病情嚴重惡化。經過醫師診脈後,發現此病人的脈象洪大且不規律,因此命令病人刮痧,並使用葫蘆研磨出藥物,加入童便飲用。之後再以蘇木、紅花、五靈脂、茜草、烏藥、香附、當歸等藥物導出病人的瘀血,病人這才得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