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14)

1. 悶痧

痧毒衝心,發暈悶地,似中暑中風,即時而斃。此痧之急者,如略有甦醒,扶起放痧,不愈,審脈服藥施療。若不醒,扶不能起,必辨症的確,用藥數劑灌醒,扶起放痧,再為調治。

白話文:

痧毒衝擊到心臟,暈眩昏悶,如同中暑中風,瞬間死亡。這是痧毒最緊急的狀況。如果意識稍有清醒,扶起來放血,仍然沒有好轉,就要詳細診脈,服用藥物並進行治療。如果沒有醒過來,無法扶起,一定要辨別症狀,服用幾帖藥物使人醒過來,再扶起放血,然後再進行治療。

一五旬外女人,目閉牙緊,冷至肩膀,但胸腹微暖,六脈毫無,間忽睜目苦叫數聲,灌藥亦稍受,如此三日,醫用烏藥順氣散牛黃丸罔效。予為刺十指,血紫黑相間,投滌痧丸,一脈呻吟,再服脈起,或云是痓症,用他藥,脈伏,病如初,又來索丸,與之,人漸醒,脈復起,投石二方、石一方而愈。

白話文:

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性,閉著眼睛,牙關緊閉,身體冷至肩膀,但胸腹略微溫暖,六脈全無,偶爾睜開眼睛,痛苦地叫了幾聲,灌藥也稍稍喝下,這樣過了三天,醫生使用了烏藥順氣散和牛黃丸,但沒有效果。我給她刺破十個手指頭,血是紫黑色相間的,讓她服用了滌痧丸,一會兒之後她呻吟起來,再服藥後脈搏出現,有人說這是痓症,用了其他的藥,脈搏又消失了,病情和以前一樣,又來索要滌痧丸,我給了她,她漸漸甦醒過來,脈搏也恢復了,服用了石二方和石一方後痊癒了。

2. 落弓痧

倏忽昏迷不醒,或痰喘眼吊,形如小兒落弓症。此暗痧難識,必審脈辨症,再看身體涼熱,唇舌潤燥何如。然後治之(絲五、六、七)。

白話文:

突然昏迷不醒,或者痰多喘氣,眼歪口斜,狀況就像小兒落弓症。這種暗痧難以辨識,必須仔細診察脈搏、症狀,並觀察身體的涼熱、嘴脣舌頭的潤澤與乾燥程度。然後再進行治療(針灸第五、六、七穴道)。

一人發熱口渴,昏迷不醒,兩目上翻,六脈微細而伏,用石二方、砂仁湯冷下而蘇,扶起放痧,用石七方,痧尚未盡,又用絲五方加銀花、丹參山楂而痊。

白話文:

某個人發燒、口渴、昏迷不醒,眼睛往上翻,六脈微弱且隱伏,採用「石二方」、「砂仁湯」使他退燒而甦醒,扶起後放血,採用「石七方」,痧氣還沒退盡,又用「絲五方」加上銀花、丹參、山楂而痊癒。

一人時常身熱微渴,煎滾茶飲之,倏然沉重昏迷,左尺沉細,動止不勻,右寸浮而芤。此腎虛而痧犯之,腎水之痧,逆行於肺,故痰氣壅盛而發暈也。用絲六方加牛膝、貝母和童便飲,更用絲七方而醒,然後扶起放痧。愈。

白話文:

有一人常常感到身體發熱並感到輕微口渴,他煎了滾燙的茶來喝,突然感到頭重腳輕,昏迷不醒。診斷時發現他的左手尺脈沉細,動止不均勻,右手寸脈浮而洪大。這是因為腎虛而痧邪侵犯,腎水之痧逆行於肺,所以痰氣壅盛而發生暈眩。於是使用了絲六方,並添加了牛膝、貝母和童便,然後又使用了絲七方,病人就甦醒了。然後扶起病人,放痧。病人痊癒了。

3. 噤口痧

默默不語,語亦無聲,此乃痧氣壅盛,熱痰上升,阻逆氣管,咽喉閉塞而熱。宜先放痧,審肺、腎、脾三經脈,次推詳余經。(絲八)

白話文:

不說話,說話沒有聲音,這是痧氣旺盛,熱痰上升,阻礙氣管,咽喉閉塞而發熱。應該先放痧,檢查肺、腎、脾三經脈,然後再推斷其他經脈。

一女,日為後母所詈,痧脹煩悶昏沉,左關有力,右脈沉伏,語無聲,乃傷氣痧也。煎陳香圓一個,微冷飲,稍有聲,次日左關弦長而動,蓋因怒傷肝,痧氣猶阻肝經之故。刺腿彎三針,血如注,又刺頂心、腎、指十餘針,乃用絲二方與絲八方加延胡、香附,微溫服,乃痊。

白話文:

有一位女子,每天被繼母責罵,導致她痧脹煩悶昏沉,左關脈有力,右脈沉伏,說話沒有聲音,這是因為傷氣痧引起的。煎服陳香圓一個,微冷飲用,聲音稍微有了,第二天左關脈弦長而動,這是因為生氣傷肝,痧氣仍然阻滯肝經的緣故。刺大腿彎曲處三針,血如泉水般湧出,又刺頭頂、腎臟、手指十餘針,然後用絲二方和絲八方加上延胡、香附,微溫服用,才痊癒。

4. 撲蛾痧

痰涎壅盛,喘急如鋸,痛若喉蛾,但喉蛾喉內腫脹,痧只痛而無腫脹。形若急喉風,但喉痛而不移,痧則痛無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竹一、二、三)。

白話文:

痰涎大量堆積,呼吸急促像鋸子一樣,喉嚨疼痛像喉嚨長了毒瘡,但喉嚨長毒瘡是喉嚨內部腫脹,痧只疼痛而沒有腫脹。症狀看起來像急性喉風,但是喉嚨疼痛不會移動,痧的疼痛沒有規律,而且痧還有痧筋可以辨別(竹一、二、三)。

一人,痰氣壅盛,脈多怪異,吹吊痰藥,益凶暴痛極。此三焦命門痧也。刺臂指、腿彎青筋,紫黑血甚多,不愈。用石五、絲五方,外吹竹一方,又用竹二方,三服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人,痰氣瘀積,脈象異常。服用了治療痰症的藥物,反而加重了疼痛。這是三焦命門痧引起的。刺了手臂、手指、腿彎處的青筋,放出很多紫黑血,但還是沒有好轉。用了石五、絲五兩種藥方外敷,又在體外用竹子吹藥氣的方法治療,又用了竹方治療,服用了三劑藥後痊癒了。

一人喉痛極,痰涎壅盛,余視之,痧也。不信,延喉科治之,且飲熱湯,至夕殂。此症用竹三方必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