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2)

1. 痧藥妙香丸

蘇合香一兩(如無,以藿香代之,曬乾不見火),硃砂四錢(水飛),紫厚朴五錢,紫河車三錢(白麵調裹,火煨熟,去面),真麝香七分半,川貝母五分(去心),曬蠶砂一兩,紫蘇葉五錢,白滑石七錢五分(水飛),製半夏五錢,橘紅二錢五分,赤茯苓二錢五分,青皮二錢五分,茅山蒼朮二錢五分(米泔水浸),生甘草一錢五分,枳殼二錢五分(麩炒),粳米粉三兩,明雄黃二錢五分(水飛淨),上藥研為細末,用生薑、蔥各四兩取汁去渣和粳米粉為丸綠豆大,用瓷瓶收貯,勿令泄氣。痧重者九丸,輕者七丸,陰陽水吞服,孕婦忌服。

白話文:

  • 蘇合香一兩(如果沒有,可用藿香代替,曬乾後不可見火)。

  • 硃砂四錢(水飛)。

  • 紫厚朴五錢。

  • 紫河車三錢(用白麵粉調勻,火煨熟,去除麵粉)。

  • 真麝香七分半。

  • 川貝母五分(去除核)。

  • 曬蠶砂一兩。

  • 紫蘇葉五錢。

  • 白滑石七錢五分(水飛)。

  • 製半夏五錢。

  • 橘紅二錢五分。

  • 赤茯苓二錢五分。

  • 青皮二錢五分。

  • 茅山蒼朮二錢五分(用米泔水浸泡)。

  • 生甘草一錢五分。

  • 枳殼二錢五分(用麩皮炒過)。

  • 粳米粉三兩。

  • 明雄黃二錢五分(水飛淨)。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用生薑和蔥各四兩,榨汁後去除渣滓,與粳米粉混合做成綠豆般大小的丸劑。

將丸劑收納在瓷瓶中,注意不要讓藥氣散失。

  • 如果痧症較重,服用九丸。
  • 如果痧症較輕,服用七丸。
  • 無論輕重,都要用陰陽水(一半溫水,一半涼水)吞服。
  • 孕婦禁止服用。

配藥宜用歷載天醫、天德吉日。麝香宜在大藥行買真時,丸時務將各藥末放在擂缽內擂數千下,庶幾擂勻,然後用蔥、薑汁和粳米粉入藥末內揉搓許久,使米粉與藥末配合均勻,乾溼相宜,趕成細條捻綠豆大丸子,捻至二百丸即放碗內,另備硃砂末為衣,用碟蓋住碗口,雙手轉搖。及丸子捻完,夥入一碗,多多轉搖,搖至丸干如鐵沙子之堅為度。

白話文:

配藥應該選擇歷載的天醫、天德吉日。麝香應該在大藥店買真品,丸製時要將各藥磨成粉末,放在擂缽裡擂數千下,以便均勻混合。然後用蔥汁、薑汁和粳米粉加入藥末中揉搓許久,使米粉與藥末均勻混合,乾濕適宜。捏成細條狀,擰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捏到二百丸後放入碗中。另備硃砂末為衣,用碟子蓋住碗口,雙手轉動。等丸子捏完後,放入碗中,多轉動幾次,轉到丸子乾硬如鐵砂子為止。

2. 扯痧法

南方秋夏,痧症最多,曾見人猝病扯痧,不藥立愈。其法用水拍濕結喉及兩邊(即大迎穴)皮上,兩手臂彎(即曲澤穴,在腕中)皮上,兩腿彎(即委中穴)皮上,將食指、中指拳曲夾著結核等處皮上,用力揪扯一二十下,則痧氣發現,皮上露出黑紫顏色。若是毒重,則皮上必有黑紫點或有黑紫高起一道,須用瓷鋒尖在黑紫處輕輕刺破浮皮,即流出黑血而愈。至於結喉及結喉兩邊,萬不可用瓷鐸刺也。

白話文:

在南方秋夏季節,常有痧症發生的病例,曾經看過有人突然發病,用拔痧的方法,不需吃藥而立刻痊癒。拔痧的方法是用水將喉部以及左右兩側的皮膚(也就是大迎穴)拍濕,兩手臂彎曲處(也就是曲澤穴,在手腕的內側)皮上、兩腿彎曲處(也就是委中穴)皮上,用食指和中指彎曲,夾著淋巴結等部位的皮膚,用力揪扯個一二十下,痧氣就會浮現,皮膚上會出現黑紫色的斑點。

如果是中毒較嚴重的,皮膚上一定會出現黑紫色的點或黑紫色的凸起物,則必須用瓷器的尖端在黑紫處輕輕刺破浮皮,就會流出黑色的血液而痊癒。至於喉部及喉部兩側,千萬不能用瓷鐸刺破。

此外治易知易行之法,必有益無損,與痧藥均便於行路之人。蓋一面吞藥,一面自己換手扯痧,立即見效。較之針灸諸方,既簡便而且穩當,願仁人君子留心焉。

白話文:

此外,我所治療的方法簡單易學易行,必定有益無損,與痧藥一樣都方便行路人。一面吞藥,一面自己動手拔痧,馬上見效。與針灸等各種治療方法相比,既簡單方便,又安全可靠,希望仁慈的人們多加註意。

3. 痧原大略第一

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其痧從穢氣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發者多。心胸昏悶,痰涎膠結,從傷伏熱發者多。遍身腫脹疼痛,四肢不舉,舌強不言,從寒氣水過時,郁為火毒而發者多。

白話文:

  1. 先吐瀉,然後心腹絞痛的,多是由於穢氣引起的痧氣。

  2. 先心腹絞痛,然後吐瀉的,多是由於暑氣引起的痧氣。

  3. 心胸昏悶,痰液膠結的,多是由於傷伏熱而引起的痧氣。

  4. 全身腫脹疼痛,四肢不能舉動,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的,多是由於寒氣水過時,鬱結為火毒而引起的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