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一 (24)
卷二十一 (24)
1. 中指同身寸法
宋鑄銅人七尺六寸四分。按指五分為度,實則身長三尺八寸二分。至今點痘,論男左女右手中指與大指相屈如環,取內側紋兩角為一寸,各隨長短量度,再加精細,無論老幼,手臂肩至肘長各為一尺七寸,以一歸七除扣算,兼中指互考比量未有穴不妥當。
白話文:
宋朝鑄造的一個銅人,身高七尺六寸四分。按一個手指寬度五分計算,實際身高是三尺八寸二分。至今依然用點痘法來判斷,測量的方法是:男人用左手,女人用右手,將中指與大拇指相屈成環狀,取內側紋路的兩個角為一寸,根據個人的長短來量度,再仔細測量,無論老少,從上臂的肩膀到肘部,長度都是一尺七寸,用一除以七,扣除計算後,再將中指互相比較,沒有穴位不妥當的。
2. 銅人面圖
手太陰肺經,中府至少商。手厥陰心包,天池至中衝。
手少陰心經,極泉至少衝。足少陰腎經,湧泉至俞府。
足太陰脾經,隱白至大包。足厥陰肝經,大敦至期門。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從胸中的中府穴到拇指尖的少商穴。 手厥陰心包經,從胸部的天池穴到中指末端的中衝穴。 手少陰心經,從腋下的極泉穴到小指內側的少衝穴。 足少陰腎經,從腳底的湧泉穴到胸部的俞府穴。 足太陰脾經,從大腳趾內側的隱白穴到腋下的大包穴。 足厥陰肝經,從大腳趾外側的大敦穴到胸部的期門穴。
3. 銅人背圖
手陽明大腸,商陽至迎香。手少陽三焦,關衝至耳門。
手太陽小腸,少澤至聽官。足太陽膀胱,睛明至至陰。
足陽明胃經,頭維至厲兌。足少陽膽經,瞳子至竅陰。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從商陽穴到迎香穴。 手少陽三焦經,從關衝穴到耳門穴。 手太陽小腸經,從少澤穴到聽宮穴。 足太陽膀胱經,從睛明穴到至陰穴。 足陽明胃經,從頭維穴到厲兌穴。 足少陽膽經,從瞳子髎穴到竅陰穴。
手少陽三焦經,起於關衝,終於耳門,共二十三穴,內錄三穴點苗,余穴不點故不錄。其餘十四經、十五絡小穴多,亦不全錄。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關衝穴,終於耳門穴,共二十三穴,其中有三個穴位是內錄的,其餘的穴位沒有點,所以沒有記錄。其餘十四條經絡和十五個絡脈的小穴很多,也沒有全部記錄。
消爍,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下。又云:分肉間,此穴雖無寸法,總須審其的是。
清冷淵,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但人有大小肥瘦之分,其間不可以不辨。
白話文:
消爍穴位位於肩膀下方,手臂外側靠近腋窩斜向肘部的地方。另外也說是在肌肉之間的位置,這個穴位雖然沒有具體的尺寸規定,但一定要仔細確認其準確位置。
清冷淵穴位在肘部上方兩寸處,伸直手肘舉起手臂來取穴,但是要注意人的體型有大有小,有胖有瘦,其間距離不能不加以區分。
四瀆,肘前五寸,扳肩取之,然取之更捷,非顯而易識,以上所載穴分,雖屬明白,然亦僅指其所當然,而其中之所以然,尤必經口授,乃更得其穴之真的,庶點種不致有誤,邇來醫家業是術者,最宜慎之!
白話文:
四瀆穴,位於肘關節前方五寸處,扳動肩膀就能找到。然而,想要更快速地找到它,就需要有經驗的引導。以上所列的穴位,雖然已經很明確了,但這僅僅是說明瞭穴位的位置,至於為什麼要選在這個位置,就需要通過口授來解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穴位的精髓,避免點穴時出現錯誤。因此,學習穴位按摩的醫者,一定要慎重對待!
4. 按經取穴論
人身一十二經,氣血陰陽攸分,按經點痘,獨點少陽三焦經者何?《備要》云:少陽主氣,諸藥入膽經氣分者,併入三焦,惟點兩臂三穴,蓋取配合上、中、下三焦,其理最妙。《內經》曰:上焦如霧,氣之源也。點消爍,上配膻中。中焦如漚,血之源也。點冷淵,中配胃脘。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絡,氣血陰陽在經絡中運行。點痘時,為什麼只點少陽三焦經?《備要》說:少陽主氣,所以所有藥物進入膽經氣分,都會併入三焦。只在兩隻胳膊上點三個穴位,是為了配合上、中、下三焦,這個道理非常精妙。《內經》說:上焦像霧氣一樣,是氣的來源。在膻中穴點痘,可以消散熱毒,與上焦相配。中焦像泡沫一樣,是血的來源。在冷淵穴點痘,可以清熱涼血,與中焦相配。
下焦如瀆,水之源也。點四瀆,下配丹田。丹田,即命門也。總之,不離乎三焦者是。故《易》曰:仰觀於天,其星辰之奠麗,不如凡幾,而其要則以七宿為經,二十四曜為緯。俯察於地,其山川之流峙,又不如凡幾,而其要則以五嶽為宗,四瀆為委。天地且然,人身何獨不然。
細考其法甚善,理的無疑,洵保萬全之良方也!毋庸予贅。
白話文:
下焦猶如水渠,是水源的所在。點四瀆,下配丹田。丹田,就是命門。總括起來,不離開三焦的就是了。所以《易經》說:仰觀於天,天上的眾多星座,實在多得不可勝計,而其中的關鍵,卻以七宿作經緯。俯察大地,山川河流星羅棋佈,也多得不可勝計,而其中的關鍵,卻以五嶽為宗,四瀆為委。天地尚且如此,人體又何能例外。
5. 西洋點痘推原說
人身背脊十四椎下,名為命門,為督脈之穴。前與臍對,臍下丹田,為三焦之募穴,分與命門相表裡。命門為生氣之門,出而治臍,下分三歧,上衝夾臍,過天樞,上至膻中兩乳間,元氣所繫焉。三焦有臟無腑,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臍旁。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治在臍。
白話文:
人體背後脊椎骨的第十四節下方,叫做命門穴,是督脈上的穴位。前面和肚臍相對,肚臍下方丹田處,是三焦經的募穴,與命門穴相互表裡。命門穴是生氣的門戶,能向外治療臍部,向下分成三叉,向上衝向肚臍兩側,經過天樞穴,向上到達膻中穴(在兩乳之間),元氣在此匯合。三焦有臟腑之別,上焦在胃的入口處,治療部位在膻中穴。中焦在胃脘,治療部位在肚臍旁。下焦在肚臍下方,膀胱的上口,治療部位在肚臍。
三焦、命門,原一氣相貫通者也。故《經》曰:元氣者,三焦之使。李瀕湖曰:三焦即命門之用。王海藏曰:三焦命門為一府,其脈同診。以是觀之,三焦、命門,真相須而為用者也。點痘家,故點自三焦之穴,其初藉三焦而引入命門,其後由命門而轉達三焦,理確而當,法奇而便,若審穴的實,則較穩吹苗家萬萬矣。大清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夏四月,醴陵圖南子識。
白話文:
三焦、命門,本來是一股氣貫通的。所以《內經》說:元氣是三焦的使者。李瀕湖說:三焦就是命門的作用。王海藏說:三焦命門是一個腑,其脈象應當一同診斷。由此可知,三焦、命門,是互相依存而發揮作用的。種痘的人,所以要從三焦的穴位開始接種,最初藉助三焦引導到命門,之後再由命門轉達三焦,這個道理是正確的,方法也奇特而方便,如果能夠準確辨認穴位,那就能遠勝過十全十美的種苗方法了。大清道光十七年,丁酉年,夏季四月,醴陵圖南子寫。
按:是書所稱,引種萬人,並無再出天花之患,固非虛語。然近亦間或千人中有一復出者,吹苗家即肆詆譭,謂其術不足憑,嬰兒父母,雖明知牛痘甚便,猶未敢以輕試也。抑知千中間或有一復出者,其弊非由於立法之不密,實由於奉行之不善,以邇來業牛痘者,粗心浮氣,偶爾刺穴稍偏,致胎毒未能出盡,後又不為之再引所誤也。
白話文:
這本書介紹說,種牛痘能使萬人受益,且沒有再得天花的困擾,這並非虛言。然而,最近也偶爾在千人中有一人復發得天花,吹苗家就肆意詆毀種牛痘,說這種方法不可靠。嬰兒的父母雖然清楚知道種牛痘很有益,卻也不敢輕易嘗試。要知道,在千人中間偶爾有一個再次感染天花的人,這種弊病並不是因為種痘方法有漏洞,而是由於執行過程中不嚴謹所致。近來種牛痘的人粗心大意,浮躁輕率,偶爾在刺穴時稍有偏頗,導致毒素未能完全排除,後來又沒有再誘發出來,這纔是誤會的根源。
近得復引一法,最為穩妥,凡小兒引痘一次後,或逾數月,或至下年復引一次,如仍上漿結痂者,尚須再引,總以傳漿後,越三宿而刺處微見紅盤,再過二三日而紅盤自退,並不起頂上漿者,為胎毒已盡之證。此後,雖遇自行天花,永不沾染矣。
白話文:
我最近又發現了一個方法,最為穩妥。凡是小孩在種痘一次後,無論是過了幾個月,還是到了第二年,再種一次痘,如果仍然出現漿液和結痂,那就需要再種一次。總的來說,在接種痘漿後,三天後刺的地方微微發紅,再過兩三天紅斑自行消退,並且沒有出現頂起漿液的情況,這就說明胎毒已經完全消除了。此後,即使遇到自然天花,也不會再被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