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9)

1. 醫方湯頭

清毒活血湯:歸身(酒洗)六分,牛子(炒)六分,前胡六分,木通六分,生地(酒洗)五分,酒芍五分,連翹(去心)五分,桔梗五分,黃芩(酒炒)七分,黃連(酒炒)七分,甘草四分,楂肉八分,人參三分,生耆八分,紫草茸(酒洗)六分,生薑引。煩渴者,去參、耆,加麥冬、花粉各八分。

白話文:

清毒活血湯:

當歸(用酒洗過)六分,牛蒡子(炒過)六分,前胡六分,木通六分,生地黃(用酒洗過)五分,用酒浸過的芍藥五分,連翹(去心)五分,桔梗五分,黃芩(用酒炒過)七分,黃連(用酒炒過)七分,甘草四分,山楂肉八分,人參三分,生耆參八分,紫草茸(用酒洗過)六分,生薑引。

如果患者煩渴,則去掉參、耆,加入麥冬、花粉各八分。

參歸鹿茸湯:無鹿草,以真鹿膠四錢代之。無人參,以真高麗參二三錢,或真臺黨五六錢代之。鹿茸(酒洗)三錢,炙耆二錢,歸身(酒洗)二錢,炙草六分,人參一錢,生薑、龍眼、好酒一杯引,鹿茸多蟲,不可用鼻嗅之,恐蟲入鼻顙。

白話文:

參歸鹿茸湯:如果沒有鹿草,可以用四錢的真鹿膠代替。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二三錢的真高麗參,或五六錢的真臺黨代替。鹿茸(用酒洗過)三錢,炙耆二錢,歸身(用酒洗過)二錢,炙草六分,人參一錢,生薑、龍眼、好酒一杯引。鹿茸多蟲,不要用鼻子聞它,擔心蟲子會鑽入鼻孔和額頭。

千金內托散:人參二錢,歸身二錢,炙耆三分,酒芍六分,川芎六分,官桂五分,炙草五分,楂肉五分,木香三分,防風三分,白芷三分,厚朴三分(薑汁炒,方內既用厚朴,又用木香,未免耗氣,用者慎之),龍眼、好酒、生薑引。

白話文:

千金內託散:人參二錢,當歸二錢,炙甘草三分,炒芍藥六分,川芎六分,桂枝五分,炒甘草五分,山楂肉五分,木香三分,防風三分,白芷三分,厚朴三分(用薑汁炒,這個方子既用了厚朴,又用了木香,未免耗氣,用藥的人要謹慎),龍眼、美酒、生薑引。

參耆湯:人參五錢,炙耆五錢,炙草一錢,官桂五分,生薑引。

歸耆湯:歸身五錢,炙耆三錢,棗仁(炒)三錢,不用引。

參麥清補湯:人參八分,揀冬(去心,酒炒)一錢,花粉(酒炒)一錢,生耆一錢,牛子(炒)五分,炙草五分,酒芍五分,生芍五分,當歸八分,生草五分,紅花(酒洗)五分,川芎三分,生地(酒洗)三分,桔梗三分,楂肉三分,前胡五分,生薑、龍眼引。

白話文:

參麥清補湯:人參八分,揀選冬蟲夏草(去除草心後、用酒炒過的)一錢,花粉(用酒炒過的)一錢,生耆(就是白芷,不可用熟生地,一錢,炒過的牛膝五分,炙過的甘草五分,用酒浸泡過的芍藥五分,生的芍藥五分,當歸八分,生的知母五分,用酒洗過的紅花五分,川芎三分,用酒洗過的生地(地黃)三分,桔梗三分,山楂肉三分,前胡五分,生薑、龍眼引。

連梔二陳湯:雲苓五分,法半四分,陳皮三分(上三味不可輕用),黃連(酒炒)五分,炒梔五分,炙草三分,生薑引。

白話文:

連梔二陳湯:

  1. 雲苓,五錢。

  2. 法半,四錢。

  3. 陳皮,三錢。(以上三種藥材不能減少用量)

  4. 黃連(用酒炒過),五錢。

  5. 炒梔子,五錢。

  6. 炙草,三錢。

  7. 生薑,引子。

昔新安汪機號石山,治痘症用四群子湯加黃耆紫草多效,間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藥之不精,思之至忘寢食,急悟曰:白朮燥濕,茯苓滲水,宜痘漿之不行也,乃減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氣,因名保元湯。觀此,則知白朮、茯苓、二陳等藥,自初發熱以及灌漿之時,痘一日未收靨,一日不可輕用也,明矣!何世人不察,而謂必用白朮,始可催足其漿也,甚矣!其貽害於人不淺也。

白話文:

以前新安汪機,號石山,治療天花症時使用四羣子湯加上黃耆、紫草,效果很好,但也有一些病人痘瘡萎縮而死,他責怪自己用藥不精,想著這件事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突然領悟到:白術能燥濕,茯苓能滲水,恐怕會阻礙痘漿的運行,於是減去這兩味藥,加上官桂、粳米來幫助痘漿的運行,因此命名為保元湯。由此可知,像白朮、茯苓、二陳等藥,從一開始發熱到痘漿形成的時候,痘瘡一天沒有收斂,一天就不能輕易使用,這是很清楚的!為什麼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還認為一定要用白朮才能使痘漿充足呢?真是太遺憾了!他們這樣做,對病人的危害不小啊!

參砂和胃散:方見前發熱條。

加味四苓散豬苓八分,木通八分,澤瀉七分,赤苓七分,車前(炒)五分,黃芩(酒炒)五分,黃連(酒炒)五分,牛子(炒)五分,燈芯引。

白話文:

加味四苓散:

豬苓八分: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木通八分: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狀。

澤瀉七分:具有利尿消腫、清熱化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結石等症狀。

赤苓七分:具有利尿消腫、清熱化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狀。

車前(炒)五分: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狀。

黃芩(酒炒)五分: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黃連(酒炒)五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病、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痢疾等症狀。

牛子(炒)五分:具有利尿消腫、清熱化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症狀。

燈芯引:是一種引經藥,具有引藥入經、加強藥效的作用。

加味四苓散的用法: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劑,一日兩次,可用溫水或米湯送服。

加味四苓散的功效: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熱性病、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參朮散:白朮(土炒)一兩,雲苓(去皮)五錢,陳皮四錢,苡仁(炒)五錢,砂仁(研)五錢,蓮肉五錢,六曲五錢,楂肉五錢,訶子(研)四錢,木香三錢,甘草(炙)五錢,肉豆蔻(麵包煨,去油)四錢,上藥共為細末,每用二錢,清水汁調,食前溫服。

白話文:

參朮散:

白朮(在土中翻炒過)一兩、雲苓(去掉外皮)五錢、陳皮四錢、苡仁(炒過)五錢、砂仁(研磨成粉)五錢、蓮肉五錢、六曲五錢、楂肉五錢、訶子(研磨成粉)四錢、木香三錢、甘草(炙烤過)五錢、肉豆蔻(用麵包包裹後煨過,去掉油脂)四錢。

將上述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二錢,用清水調和,在飯前溫熱服用。

七味豆蔻丸:訶子(麵包煨去核)五錢,肉蔻(麵包煨去油)五錢,龍骨(醋煅)五錢,砂仁五錢,木香五錢,赤石脂(煅)七錢,枯礬七錢,上藥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用清米湯吞之。或二十粒,或三十粒,量兒大小與之,兒小不能吞丸者,研末入粥內服之亦可。

白話文:

七味豆蔻丸:

  • 訶子(用麵包烘烤後去除核)五錢
  • 肉蔻(用麵包烘烤後去除油脂)五錢
  • 龍骨(用醋煅燒過)五錢
  • 砂仁五錢
  • 木香五錢
  • 赤石脂(煅燒過)七錢
  • 枯礬七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以麵糊為丸,約綠豆大小,用清米湯吞服。一次可服用20-30粒,視兒童大小而定。若是年紀較小的兒童無法吞丸,可以將藥材磨成末,加入粥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