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一 (6)
卷二十一 (6)
1. 初發熱辨症用藥諸法
有發熱之初,偶感風寒,飲食停滯而腹痛者,用加味升消平胃散一劑,其痛立止。然停食作腹痛與毒氣作腹痛,其症不同。停食腹痛者,其痛必急疾而叫啼必甚,多在臍之上,而面必清白、唇淡、手足冷,升消平胃散主之。毒氣作腹痛者,痛稍延緩,而有作有止,多在臍下,或連腰而痛,面紅而唇紫,手足不冷,敗毒和中散主之。
一發熱之初,有嘔吐,有泄瀉,有吐瀉交作者,全要辨虛實寒熱而用藥。或吐瀉交作而胸腹痛甚者,此感寒而停食也。仍用升消平胃散主之,一服立效。或胃氣弱而有寒,嘔吐不思飲食,或食下即吐,其吐必順快而無聲,面必青白,唇必淡,精神必倦怠。宜用加味參砂和胃散主之。
或脾氣弱,飲食不化而泄瀉,其泄必滑利而色帶白。宜用術芩調脾散主之。或有毒氣作吐瀉者,其吐必酸辣而有聲,神氣不甚困倦,其瀉必黃色而穢臭,雖或吐瀉交作,胸腹多不痛。此則毒氣由吐瀉而發泄,所謂吐瀉為順候而不必止者,惟此一症耳。若虛寒吐瀉,與此迥異者多矣。
張潔古等乃謂痘前一概吐瀉,慎勿亂治而多吉,並不分虛實寒熱,何其孟浪之甚耶?
身熱至二三日,痘欲出不出,或煩悶驚搐,或狂言妄語,切不可驚惶失措,須詳審虛實寒熱而治之。要之此等症,皆由毒氣在內,不得宣發於外。然毒氣不得宣發,症有不同,不可不辨。
有毒氣壅盛於內,不得驟發於外,而驚搐狂躁,其症痘影必紅紫,面赤唇紫,聲音亮,口氣粗,手足熱,脈洪數。此毒氣壅盛也,宜用清解散宣之。
有內毒本盛,而外為風寒所束,鬱滯不得出,而驚搐狂躁者。其形色多同前,但聲重鼻塞,或鼻涕,脈浮數。此毒氣為風寒所束,然此多在寒涼之月,或不禁風寒者,然後有之,宜以蘇解散發之。
有氣血虛弱,送毒不出,而驚搐狂躁者,其痘影淡淡在皮下,不見紅舌,唇淡面白或青,脈又遲緩,雖煩躁驚狂譫語,亦是氣血虛而送毒不出也。宜用溫中益氣托之。
以上三者,最宜精詳,觀形察色,審音問症,又參之以脈,然後可以辨別明白,而用藥當,一劑之後,痘出而驚狂定矣。昔人謂痘未出之前,驚搐為順,皆不必治,豈其然乎?
又,兒欲出痘,有發熱二三日,全無痘點形影,而忽然驚搐狂躁,狀與急驚風相似者,此亦毒氣壅盛,不能宣發所致。宜用清解散宣之,痘出而驚即定矣。若醫者不知是痘,而誤作急驚風施治,或以寒涼藥投之,或以驅痰藥下之,其兒必死。何者?阻遏其毒,使不得出而內攻也。故未出痘之兒,若遇此等症,即當驚疑,恐是出痘。
又有發熱稍輕,三、四日而痘常隱隱不出者,最要詳審,不可概認為毒輕痘少。若發熱和緩,精神清爽,飲食如常,出痘少而點數明,顆粒尖,漸漸長大紅活,此謂毒輕痘少無疑矣。若身熱加輕,至三、四日而倦怠嗜臥,不思飲食,所出之痘,形影淡白,點粒不明,此非毒輕痘少,亦是氣血虛弱,送毒不出也。急用溫中益氣湯以托之,甚者必連二、三劑,痘始出齊,其痘必多。
若因其安靜而袖手玩視,不急托痘出外,延至五、六日後,毒氣內攻,須臾告變,甚可畏也。則昔人熱輕痘少之說,可盡信乎?而六日以前,痘未出齊,勿用溫補之說,可盡拘盡?自有方書以來,其時不啻二千年,其人不啻數百家,然皆詳於已出之後,略於未出之先,深言出速稠密之危,不言留中不出之禍。不知已出之毒外寇也,未出之毒內寇也。
內寇與外寇勢孰急?內攻與外攻禍孰烈?故痘已出而死者,多在旬日之內,外痘未出而死者,多在六日之中,徒知逐外寇而不知御內寇,自古以來諸賢之為計疏也。然其失計安在?惟在痘未出而急於解毒,緩於逐毒也。不知未出之毒,說已見前,但當急急逐之出外而已。余深明其理而明鑑其失,顧長慮卻思為未出之前,諸症設法,明辨其虛實寒熱以施治。
實熱者,宣發其壅滯以逐毒出外;虛寒者,補助其氣血以逐毒出外。至於急用寒涼遏毒內攻等弊,則諄諄致戒,不憚再三,一以救前哲之失,一以開後人之迷,雖岐黃復起,不易吾言矣。
一發熱至三四日報痘,形如粟米,口、鼻、腮、耳、年壽之間,先發數點,淡紅潤澤者,最吉。若身熱一二日即出,先發於天庭、司空、印堂等處者,或一齊湧出而稠密者,或乾枯而紫黑者,或成片不分顆粒者,皆血氣凝滯而毒氣肆行,最為可憂。急宜活血養氣而解毒,宜用調元化毒湯為主。
腹痛者去參、耆,加枳殼八分。大便久秘者參、耆不用,加熟軍一錢五分。若血氣與毒氣俱旺,而脈洪數者,歸、芍減三分之一,去參、耆不用。
若痘出不快者,其症不同,最宜分別。有痘色紅紫、乾枯,或密如蠶種,或一片不分顆粒,身熱,大便秘而出不快者,此毒氣壅滯,血氣不行也。宜用調元化毒湯,去參、耆,加小川芎清之。
或有痘色淡白,飲食減少,身涼,手足冷,小便清,大便滑而出不快者,此氣血怯弱,不能載毒出外也。宜用溫中益氣湯以托之。
有鼻塞聲重,咳嗽惡寒而出不快者,風寒閉之也。宜加減參蘇飲以發散之,但不可出汗。
或有因邪穢所觸,伏陷而出不快者,其痘必癢,宜平和湯解之。外用蒼朮、紅棗、沉檀燒之,以避其氣。
痘正出時,有忽傳風眼直視,牙關緊者,此調護不謹而外為風寒所襲也。且勿輕用驅風峻藥,宜用姜附湯。白附子二錢,此藥毒重不可輕用,以制附片或肉桂代之可也,老薑二錢,煎濃溫服,出微汁自愈。
痘正出時,以身微溫,不熱不寒者為佳,或輕熱和緩者亦無妨,惟大熱者可憂;若出齊而發大熱尤可憂。其痘必稠密,必紅紫,必乾枯。宜用調元化毒湯去參、耆主之。看痘出齊與否,以足心為驗,足心有痘則出齊矣。若痘稀者,不以此拘。
肉食不可太早,必待痘出齊而身熱盡退,方可食豬肉。若身熱未退,而遽食肉以助火邪,必成大害。雞肉首尾俱不可食,惟起脹時,虛弱者可食以助行漿。壯盛者仍宜忌之,諸魚皆腥,牛羊皆膻,痘家最忌,所宜禁絕。
白話文:
[對於發病初期的發燒,各種症狀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如果剛開始發燒,偶爾受到風寒影響,或是飲食過量導致腹部疼痛,可以用「加味升消平胃散」一劑,腹部疼痛會立即緩解。然而,因飲食過量造成的腹痛和因體內毒素導致的腹痛,兩者的症狀不同。因飲食過量導致的腹痛,疼痛會很急且病人會大聲呻吟,疼痛多在肚臍上方,臉色會蒼白、嘴脣無血色、手腳冰冷,「升消平胃散」適用於這種情況。因體內毒素導致的腹痛,疼痛會比較緩慢,且時發時歇,多在肚臘下方,可能連帶腰部也痛,臉色紅潤、嘴脣呈紫色,手腳不會冷,「敗毒和中散」適用於這種情況。
剛開始發燒時,可能伴隨嘔吐、腹瀉或兩者同時發生,必須判斷虛實寒熱來選擇藥物。如果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且胸部和腹部非常疼痛,這可能是因為受了寒且飲食過量。仍然使用「升消平胃散」,一劑就能見效。如果胃氣虛弱且有寒氣,會噁心嘔吐且不想吃東西,或者吃下去就吐出來,嘔吐時會感到順暢但沒有聲音,臉色會蒼白,嘴脣無血色,精神疲倦。應使用「加味參砂和胃散」。
如果脾氣虛弱,食物無法消化而導致腹瀉,腹瀉時會很滑且顏色偏白。「術芩調脾散」適用於這種情況。如果有毒素導致嘔吐和腹瀉,嘔吐時會感到酸辣且有聲音,精神狀態並不會太差,腹瀉時會排出黃色且有臭味的大便,雖然可能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但胸部和腹部通常不會痛。這是因為毒素通過嘔吐和腹瀉得到排解,所謂嘔吐和腹瀉是順應自然的現象,不需要特別阻止,只有這種情況。如果是虛寒引起的嘔吐和腹瀉,跟這種情況完全不同。
張潔古等人認為,在水痘前期,不管是嘔吐還是腹瀉,千萬不要胡亂治療,這樣會比較好,但他們並沒有區分虛實寒熱,這實在太輕率了。
發燒到二三天時,水痘似乎要長但又不長,或者有煩躁不安、抽搐、狂言亂語的情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必須詳細判斷虛實寒熱來進行治療。總的來說,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體內毒素無法順利排出體外。然而,毒素無法排出的症狀各有不同,不可不加以區分。
如果體內毒素嚴重,無法立即從體外排出,導致抽搐、狂躁,這種情況下的水痘顏色會偏紅紫,臉色和嘴脣都呈紫色,聲音洪亮,呼吸急促,手腳熱,脈搏強而快。這是毒素嚴重的表現,應使用「清解散」來幫助毒素排出。
如果體內毒素本來就很嚴重,又被風寒束縛,無法順利排出,導致抽搐、狂躁。這種情況下,外表和上述情況相似,但聲音會變得低沉,鼻子不通,或者有鼻涕,脈搏浮而快。這是因為毒素被風寒束縛,這種情況通常在天氣寒冷或身體無法承受風寒時才會出現,應使用「蘇解散」來幫助毒素排出。
如果氣血虛弱,無法將毒素排出,導致抽搐、狂躁,這種情況下的水痘顏色很淡,看不到紅舌,嘴脣無血色,臉色蒼白或青色,脈搏慢,即使有煩躁不安、抽搐、狂言亂語,也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將毒素排出。應使用「溫中益氣湯」來幫助毒素排出。
以上三種情況,最應該仔細區分,觀察外表,檢查臉色,聽聲音,詢問症狀,再結合脈搏,這樣才能清楚地分辨,並且使用適當的藥物,一劑之後,水痘就會長出來,抽搐和狂躁也會停止。古人認為,在水痘長出來之前,抽搐是正常的,不需要特別治療,真的是這樣嗎?
此外,孩子即將長水痘時,可能會發燒二三天,完全看不到水痘的痕跡,突然間抽搐、狂躁,像極了急性的驚厥風,這也是因為體內毒素嚴重,無法順利排出所導致的。應使用「清解散」來幫助毒素排出,水痘長出來後,抽搐就會停止。如果醫生不知道這是水痘,而誤以為是急性驚厥風來治療,或者使用寒涼藥物,或者使用驅痰藥物,孩子肯定會死。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會阻止毒素排出,讓毒素在體內攻擊身體。所以,對於還沒有長出水痘的孩子,如果出現這種症狀,應該馬上警覺,懷疑可能是要長水痘。
還有,有些孩子發燒輕微,三、四天水痘還是隱約不顯,這種情況最需要仔細檢查,不能一概認為毒素輕、水痘少。如果發燒溫和,精神狀態良好,飲食正常,長出的水痘很少,但是很清楚,每一顆都很尖,慢慢變大且紅潤,這肯定是毒素輕、水痘少,毫無疑問。但如果發燒更輕,到了三、四天時,變得疲倦想睡,不想吃東西,長出的水痘顏色很淡,形狀不明顯,這不是毒素輕、水痘少,而是氣血虛弱,無法將毒素排出。應立即使用「溫中益氣湯」來幫助毒素排出,嚴重的話,可能需要連續服用二、三劑,水痘才會全部長出來,而且水痘一定很多。
如果因為孩子看起來安靜,就袖手旁觀,不急著將水痘排出體外,等到五、六天後,毒素在體內攻擊,隨時可能發生變化,這真的很可怕。那麼,古人說的「毒素輕、水痘少」的說法,真的可以相信嗎?而說的「六天之前,水痘未全部長出,不要使用溫補藥物」的說法,真的可以完全遵守嗎?從方書出現以來,已經有二千年的歷史,數百家的醫學家,但是他們都專注於水痘長出後的治療,忽略了長出前的預防,只提到水痘長得快、密集的危險,但沒提到毒素留在體內的災難。要知道,已經長出的毒素是外敵,還未長出的毒素是內敵。
內敵和外敵哪個更危險?內攻和外攻哪個更可怕?所以,水痘長出來後死亡的人,大多在十天之內,水痘還未長出來就死亡的人,大多在六天之內,只知道抵抗外敵,卻不知道抵禦內敵,從古至今,許多醫學家的策略都有缺陷。那麼,他們的失誤在哪裡呢?只在於水痘還未長出時,急忙想要解毒,卻忽略了將毒素排出體外。不知道還未長出的毒素,前面已經提過,應該立即將它們排出體外。我深刻理解這個道理,也清楚他們的失誤,因此,我會在水痘長出前,為各種症狀設想方法,明確辨別虛實寒熱來進行治療。
如果實證熱證,應宣通堵塞,將毒素排出體外;如果虛證寒證,應補充氣血,將毒素排出體外。至於急忙使用寒涼藥物阻止毒素在體內攻擊等弊端,我會反覆告誡,不怕重複,一方面為了糾正前人的失誤,另一方面為了啟發後人的智慧,即使扁鵲和黃帝再世,也不會改變我的說法。
如果發燒到三、四天時,水痘形狀像粟米,從嘴巴、鼻子、兩頰、耳朵、鼻子到年壽(眉間)之間,先長出幾顆,顏色淡紅且有光澤,這是最吉利的。但如果發燒一、兩天就長出水痘,先從額頭、司空(眉間)、印堂(眉間)等部位長出,或者一起長出且非常密集,或者乾燥且呈紫色,或者成片且無法分清每一顆,這都是因為血液和氣血凝滯,毒素肆虐,非常令人擔憂。應立即活血養氣,解毒,應使用「調元化毒湯」作為主要治療。
如果腹部疼痛,去掉人參、黃耆,加入八分的枳殼。如果便祕很久,不用人參、黃耆,加入一錢五分的熟軍。如果血液和氣血都很旺盛,脈搏強而快,去掉三分之一的當歸、白芍,不用人參、黃耆。
如果水痘長得不順利,症狀不同,最應該分別處理。如果水痘顏色紅紫、乾燥,或者密集得像蠶卵,或者成片且無法分清每一顆,身體發熱,便祕,長得不順利,這是毒素堵塞,血液和氣血無法流通。應使用「調元化毒湯」,去掉人參、黃耆,加入少量的川芎來清理。
或者,如果水痘顏色淡白,飲食減少,身體發冷,手腳冰冷,小便清澈,大便滑而長得不順利,這是氣血虛弱,無法將毒素排出體外。應使用「溫中益氣湯」來幫助毒素排出。
如果鼻塞且聲音低沉,咳嗽且畏寒,長得不順利,這是因為風寒封閉。應使用「加減參蘇飲」來發散風寒,但不能讓病人出汗。
或者,如果因為接觸到髒東西,毒素潛藏在體內,長得不順利,水痘會很癢,應使用「平和湯」來解毒。外部可以使用蒼朮、紅棗、沈檀燒烤,來避免接觸到髒東西。
當水痘正在長出時,如果眼睛直視,牙關緊閉,這是因為照顧不周,受到風寒影響。不要輕易使用驅風藥物,應使用「薑附湯」。白附子二錢,這種藥物毒性很強,不能輕易使用,可以使用炮製的附片或肉桂代替,老薑二錢,煎濃溫服,出汗後自然痊癒。
當水痘正在長出時,如果身體微微發熱,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是最好的。如果輕微發熱且溫和,也無妨,只有大熱才令人擔憂;如果水痘全部長出後,又發大熱,更是令人擔憂。這種情況下的水痘一定很密集,一定紅紫,一定乾燥。「調元化毒湯」去掉人參、黃耆作為主要治療。判斷水痘是否全部長出,可以檢查腳心,腳心有水痘表示已經全部長出。如果水痘很少,不以此為準。
肉類不能太早食用,必須等到水痘全部長出且體溫完全恢復正常,纔可以吃豬肉。如果體溫還沒恢復正常,就匆忙食用肉類,會助長火氣,一定會造成大危害。雞肉的頭和尾巴都不能吃,只有在水痘鼓起來時,虛弱的人可以吃來幫助漿液流動。健康的人仍然應該避免食用。所有魚類都很腥,牛羊肉都很羶,長水痘的人最應該避免,應該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