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一 (5)
卷二十一 (5)
1. 初發熱至痘出齊數日調治法
大凡調治痘瘡,自發熱之初、見點之時,即當思及如何起發,如何灌漿,如何收結,一動手用藥,便顧首顧尾,慎其初以善其後,然後次第調治,可保萬全也。發熱之初,若身熱和緩,或熱或退,神清氣爽,則不必用藥發汗,但戒葷禁風而已,不必服藥。蓋痘有順而不治者,不輕治即所以治之也,其或憎寒壯熱,頭痛咳嗽,鼻流清涕者,多因外感,不可不發散也。
白話文:
凡是治療痘瘡,從發熱開始、見到痘點的時候,就要考慮如何發痘、如何化膿、如何結痂。一旦開始用藥,就要考慮首尾兼顧,慎重地開始以順利地結束,然後依序治療,才能保證萬無一失。發熱開始時,如果體溫和緩,時熱時退,精神清爽,那麼就不必用藥發汗,只要戒除葷腥,禁止吹風即可,不必服藥。因為痘瘡有順其自然不治而癒的,不輕易治療就是治療的方法。如果怕冷、壯熱、頭痛、咳嗽、鼻流清涕,大多是因為外感,不可以不發散。
當視其強弱,用藥發散,見體質壯實者,用加味升麻葛根湯微汗之,體質怯弱者,宜用加味參蘇飲汗之。然皆不可出汗太多,恐虛其表,後難起脹、灌漿也。然此二方,即外感而非痘,服之亦無妨。
白話文:
應該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使用藥物發散。如果患者體質壯實,可以使用加味升麻葛根湯讓他們微微出汗。如果患者體質虛弱,則可以使用加味參蘇飲讓他們出汗。但無論是哪一種藥方,都不能讓患者出汗太多,否則會損傷表氣,以後就難以治療脹滿和灌漿。然而,這兩種藥方都是針對外感而不是痘痘,服用了也沒有妨礙。
或發汗之後,身熱不退者,且勿峻攻,姑少待之。其或煩悶燥渴而妄語者,用敗毒和中散清之,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微利之,不秘不加。服之後,覺煩躁少解,即止勿服,聽其痘出外而中自安。切不可輕用傷寒症柴胡、黃芩、花粉等清解之,此藥若用差一劑,則解虛其表,至七八日,漿必不行,雖極力補助,莫能救療,至焦枯癢塌而死者多矣。蓋痘以里為根,以表為基,一虛其表,是猶築室而圮其基也,是以治痘與治傷寒異也。
白話文:
發汗後,身體發熱不退的,不要再用烈性藥物治療,暫且等待幾天。如果煩悶焦躁、口渴而胡言亂語的,用敗毒和中散來清熱解毒。大便祕結的,加上酒炒大黃稍微通便,不祕結的就不加。服藥後,如果感覺煩躁不安稍微緩解,就立即停止服用,讓痘疹出來,體內自然就會安寧。千萬不要輕易使用治療傷寒的柴胡、黃芩、花粉等清熱解毒的藥物。這些藥物如果用錯一劑,就會使表虛,到七八天時,痘疹一定不會順利長出來,即使極力用藥補助,也無法救治,最後焦枯瘙癢而死亡的人就多了。因為痘疹以裡熱為根,以表熱為基,一旦表虛,就好像築了房子卻毀壞了地基一樣。因此,治療痘疹與治療傷寒不同。
近世管㾦著書,不知此理,而首以發表解熱為說,豈痘可與傷寒同治乎,惑世誤人,為害甚大。姑舉其一,以闢其餘。
白話文:
近來管㾦寫的書,不曉得這個道理,卻把痘瘡的治療的首要目的,定位在發汗降溫,這樣難道可以和傷寒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嗎,這種迷惑世人的說法,造成很大的危害。姑且舉出其中的一項,來破除其餘的說法。
或有腹痛、腰痛而煩悶者,此其毒氣沉重,亦當用敗毒和中散主之,大便秘加酒炒大黃微利之,聽其毒出外而內痛自止,然後視其痘或稠密,或紅紫,或帶黑,方議解毒可也。切不可純用寒涼,以阻遏其毒出之勢,立致內攻告變,世人不知此理,純用寒涼解毒,或用硝、黃峻下,因而速斃,而卒不悟,可慨也夫。
白話文:
如果有人出現腹痛、腰痛,而且感到煩悶,這是因為毒氣沉重所造成的,應該使用敗毒和中散來治療。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入炒過的大黃,以便讓毒氣排出,內部的疼痛就會停止。然後再觀察痘瘡的狀況,如果痘瘡密集、呈現紅紫或黑色,就可以考慮解毒了。切記不要只用寒涼性質的藥物,那樣會阻礙毒氣排出,導致毒氣內攻,病情急劇變化。世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只用寒涼的藥物解毒,有些人甚至使用硝石和黃連來峻下,結果很快就死亡了,卻仍然不明白原因。這真是令人感慨啊!
當時令出痘時,小兒或有發熱稍緩,其熱或作或止,或紅點,或未見紅點,或微見而未明,或是出痘,或非出痘,正在疑似之間,當此之時,不如且勿服藥,以待其定,但禁風、戒葷而已,所謂不輕治正所以深治之也。有等富貴之家,愛惜太重,見其如此,屢投以清涼解毒之劑,不知若是痘症,則其毒氣發於五臟,勃勃欲出於外,其勢決不可阻遏。倘用清涼阻遏其勢,即所以迫之內攻而速禍矣。
白話文:
當出現出痘前兆而難以判斷時,最好的做法是先不要吃藥,等到痘疹確定後再做治療。小兒在出痘期間,大多有發燒的情形,有時會忽冷忽熱。身上可能出現紅點,但不一定會很明顯。這時很難確定是不是出痘,強行為其服藥,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如果貿然給予清熱解毒的藥物,只會將毒氣阻遏在體內,讓其無法順利排出。那麼,就會造成毒氣內攻,反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故犯此者,多有出痘數日,煩躁驚搐而死,此解毒之藥害之也。正如寇在宮牆之中,不逐之出外,反阻其出路,圍而攻之,室中之人?有不遭其殘害其乎?然醫者曰:吾用解毒之藥,何至於殺人,既不自任其咎。病家曰:彼用解毒之藥,何至於殺人,亦不歸咎於醫。殺人於冥冥之中而己不悟也,人不知也,噫!良可悲也。
余故表而出之,以戒夫世之愛而反害者。
白話文:
所以患了這種疾病的人,大多出痘數日後,煩躁不安、抽搐而死,這是解毒藥物造成的危害。這就好像盜賊身處宮牆之內,不將他們趕出宮外,反而阻擋他們的出路,將他們圍起來攻擊,屋中的人有不遭受他們殘害的嗎?然而醫生說:我用瞭解毒的藥物,怎麼會殺人呢?既不承認自己的過錯。病人則說:他用瞭解毒的藥物,怎麼會殺人呢?也不把過錯歸咎於醫生。在不知不覺中害了人,自己卻不自知,別人也不知道,唉!真是可悲啊。
語曰:久臘者毒必厚。痘毒稟於胎元,伏於五臟,其輕者無論,其重者深藏久蓄,不為不厚矣。一旦觸發於倏然之頃,其勢猛銳,斷不可御。是以必借血氣載毒出外,成漿結痂,然後毒散而功成,此病機亦化機也。此豈若諸瘡之毒,可以驟然而解散者乎。故解之於既出之後,是順其欲散之勢,猶為近理。
白話文:
俗話說:積蓄已久的中毒一定很深。痘毒從胎裡就存在,潛伏在五臟六腑中,輕微的就不說了,嚴重的痘毒潛藏在體內很久了,積蓄得已經很深了。一旦受到誘發而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來,其勢頭猛烈銳利,絕對無法抵擋。因此,必須藉助血氣將毒素帶出體外,結成果凍狀的痂,然後毒素散發,痘瘡才徹底痊癒,這種疾病的發展過程也是毒素轉化的過程。哪能像其他瘡毒一樣,可以一下子突然消失呢?所以,在痘瘡毒素發出後再採用化解的方法,是順應其自然消散的趨勢,這樣的處理方法比較合乎道理。
解之於未出之先,是遏其猛銳欲出之勢,其禍甚速,如水勢排山,而欲捧土塞之,有是理乎?自古治痘之家,其卑者固不足道,其高者亦未深悟其理。每於發熱之初,欲出未出之際,輒以解毒為主,且曰服其藥則毒可解,而痘必稀。不知痘之稀,由其初受毒之輕耳,豈將出之時,所能驟解乎?致啟後之庸醫,訛以承訛,見痘將出之時,毒氣盛熾,則多用涼藥以解之,或妄下以解之。
白話文:
在痘痘還沒發出來之前,就開始治療,試圖阻止痘痘的猛烈爆發。這種做法,就好比山洪爆發時,卻想要用泥土去堵塞一樣,根本不切實際。古往今來,治療痘痘的醫生之中,有庸才固然不值得一提,那些稱得上高明的醫生,也未必真正領悟痘痘的道理。他們往往在發熱的初期,痘痘將出未出的時候,就急於用解毒藥來治療,認為這樣可以解毒,讓痘痘變少。殊不知,痘痘的多少取決於一開始毒性的強弱,而非痘痘將出之時,所能突然解決的。因此,導致後來的庸醫傳訛流傳,看到痘痘將要爆發的時候,毒氣正盛,就大量使用寒涼藥物來解毒,甚至妄下藥物來治療。
彼自以為對症之妙藥,而不知反致內攻之奇禍,至於殺人而終不悟,前覆而後不戒,其禍又無窮也!余觀近世庸醫,多犯此失,以致童幼數日而斃者甚多,則皆茫然委於症惡難救,而舉世莫知其致此之由,殊可矜也。故不得不發明其理,以救將來。
白話文:
他自以為找到了對症的妙藥,卻不知道反而導致了內部攻伐的奇禍,甚至殺人而死到臨頭都不醒悟,前面覆滅了後面還不戒除,這樣的禍患是沒有窮盡的!我看當今的庸醫,大多犯了這個過錯,以致兒童幼童幾天內死亡的非常多,他們都茫然地認為這是疾病兇惡難救,而全世界卻沒人知道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實在可憐。所以我不得不把這個道理闡述清楚,以挽救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