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七 (1)
卷十七 (1)
1. 治壁虎尾入耳
以龍爪蔥插入耳內,一時其尾自出。
白話文:
用龍爪蔥插入耳朵裡,過一會兒壁虎的尾巴就會自己出來。
2. 治臭蟲入耳
用鱉甲燒煙燻耳,其蟲立死,無害。過後可服菊花湯三日,以解火氣之患。
白話文:
用鱉甲燒成煙來燻耳朵,耳朵裡的臭蟲就會立刻死掉,而且沒有害處。之後可以喝三天的菊花湯,來解除火氣太大的問題。
3. 小兒耳前耳後生瘡
黃柏、枯礬、海螵蛸、滑石、龍骨各等分,共為末,如濕用乾擦,如干用豬油調敷,神效。
白話文:
將黃柏、枯礬、海螵蛸、滑石、龍骨這五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如果是濕疹,就直接用乾粉擦在患處;如果是乾燥的瘡,就用豬油調和藥粉後敷在患處,效果非常好。
4. 耳瘡耳鳴
用生川烏,水泡透,削如棗核,塞耳,日夜換三次,即愈。得新鮮者更妙。
白話文:
用生的川烏,用水浸泡到軟透,削成棗核的形狀,塞入耳朵裡,早、中、晚一天換三次,很快就會痊癒。如果能用新鮮的川烏效果會更好。
5. 忽然耳聾
用木耳一撮,醋炒,白糖拌食。
白話文:
用一把木耳,用醋炒過,再拌入白砂糖食用。
6. 耳內痛
取池塘內久浸之竹,用刀劈開,取節內水滴入耳中。
白話文:
取用在池塘裡浸泡很久的竹子,用刀子劈開,取出竹子節裡面的水滴入耳朵中。
7. 耳後生血瘤時流鮮血不止
真田州三七,用酒磨搽之,立止。
白話文:
用真田州出產的三七,磨成粉後用酒調和塗抹在患處,馬上就能止血。
8. 耳底痛
用生鮮虎耳草搗取汁,滴入耳內,數次即愈。
白話文:
將新鮮的虎耳草搗爛取汁,滴入耳朵裡,多滴幾次就會痊癒。
9. 頭面部
10. 偏頭風
即半邊頭痛。
川芎、白芷各三錢,明天麻(薑汁炒)二錢,京子二錢,黃芩、桔梗、羌活各錢半,枳殼一錢,細辛五分,陳皮一錢,當歸、生地各三錢,陳茶二錢,水煎服。右邊痛加白芍、薄荷。外用靛腳敷之,即愈。
又方:甘松、山柰、白芷、川芎、藁本、甘菊、羌活、防風、荊芥各一錢,北細辛五分,水煎服。三帖可除根。
又方:萊菔子五錢,酒釀半杯,炒乾攤貼痛處,片刻即止。
又方,牛蒡子一兩,炒研為末,每服用赤砂糖三錢煎好,和燒酒調服,稍醉即取棉被蓋頭出汗,即愈。如汗少,將藥服盡,永不再發。
白話文:
偏頭痛,就是指半邊頭痛。
藥方一:用川芎、白芷各三錢,明天麻(用薑汁炒過)二錢,京子二錢,黃芩、桔梗、羌活各一錢半,枳殼一錢,細辛五分,陳皮一錢,當歸、生地各三錢,陳茶二錢,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右邊頭痛,再加白芍、薄荷。外用靛腳敷在痛的地方,很快就會好。
藥方二:用甘松、山柰、白芷、川芎、藁本、甘菊、羌活、防風、荊芥各一錢,北細辛五分,加水煎煮後服用。服用三次應該就能根治。
藥方三:用萊菔子五錢,酒釀半杯,炒乾後攤在布上貼在痛的地方,很快就能止痛。
藥方四:用牛蒡子一兩,炒過後磨成粉末,每次用赤砂糖三錢煎好,用燒酒調和後服用,喝到有點醉意的時候,就用棉被蓋住頭發汗,很快就會好。如果發汗不多,就把藥全部喝完,以後就不會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