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九 (2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20)

1. 延生第一方

小兒臍帶脫落放新瓦上,四圍著火,燒至煙將盡,取出放地土上,用碗蓋之,存性研為末。將透明硃砂水飛墳極細末,若臍帶有五分重,硃砂用一分五釐,生地、歸身煎濃汁一二蜆殼,和前二味抹兒上齶間及乳母乳頭上,一日之內服盡,次日大便下汙穢濁垢之物,終身永無痘疹之患。

白話文:

當小兒臍帶脫落時,將它放在一塊新的瓦片上,在周圍點燃火,燒到只剩下煙的時候,取出臍帶放在地上的泥土上,用碗蓋住,保持原狀研磨成粉末。將透明的硃砂水飛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如果臍帶有五分重,那麼硃砂的用量是一分五釐。將生地、歸身煎煮成濃汁,取一到兩個蜆殼的量,並和前面兩種藥物混合,塗抹在嬰兒的上顎和乳母的乳頭上,在一天之內服用完。第二天,嬰兒大便時會排出污穢的膿液和垢物,從此以後,將不會再患上痘疹。

2. 小兒感冒不須服藥

初生小兒受風,鼻塞不能吮乳,不可輕易發散,惟用大天南星為末,生薑自然汁調成膏,貼於囟門即愈。或以草烏、皂莢為末,蔥汁搗膏,貼於囟門亦妙。

白話文:

初生嬰兒受了風寒,鼻子塞住不能吃奶,不能輕易發散風寒,只要將大天南星研成細末,用生薑汁調成膏狀,敷貼在囟門上,就能治癒。或者用草烏、皁莢研成細末,用蔥汁調成膏狀,敷貼在囟門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兒偶因寒熱不調,柔弱肌腠最易感冒發熱,不必用藥,但於其熟睡之時,夏以單被,冬以棉被,矇頭松蓋,勿壅其鼻,但以稍暖為度,使其鼻息出入皆此暖氣,少頃則微汗津津,務令上下稍透,則表裡通達而熱自退矣。若寒天衣被冷冽,汁不易得,則輕摟著身,赤體相貼。

白話文:

小孩偶爾因為寒熱不調,柔弱的肌膚最容易感冒發燒,不必用藥,只在小孩熟睡的時候,夏天用單被,冬天用棉被,矇住頭並鬆鬆的蓋著,不要堵住鼻子,只要感覺到稍暖就可以了,讓小孩鼻息出入的都是暖氣,不久就會微微出汗,要讓小孩的身體上下稍微出汗,這樣表裡就會通暢,熱也會自然退去。如果是寒冷的天氣,衣服或被子都很冷,汗就不容易出來,那就輕輕抱住小孩的身體,用身體的溫度來讓小孩溫暖。

而上覆其面,則無有不汗出者。此至妙之法,百發百中者也。若寒邪甚者,兩三微汗之,無有不愈。此法行於寅犯之時,則汗易出而效尤速。

白話文:

將艾草絨毛覆蓋患處,沒有一個人的汗不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真是百發百中。假如患者的寒邪很嚴重,只要讓他的皮膚出汗兩三次,就沒有治不好的。如果在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之間施行此法,汗流得更快,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3. 初生三急病

初生有三病:一口噤、一臍風、一撮口。名雖有三,病確一類,皆急症也。口噤尤甚,過四月方免此症,百日內須防,病甚者多不治。

白話文:

初生嬰兒有三大症狀:一個是口不能張開,一個是臍部有風,一個是口不能閉合。雖然有三個名字,但這三種病實際上是一類,都是急症。口不能張開的症狀尤為嚴重,通常要到四個月後才能治癒,在出生後的一百天內都需要特別注意,病情嚴重者多半無法治癒。

口噤:口噤者,又名噤風。眼閉,口噤不乳,啼聲如鴨,或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大小便皆通。但口噤面赤多啼,口不吐白沫,與撮口異。

白話文:

口噤:口噤又叫噤風。眼睛閉著,嘴巴閉著不喝奶,哭聲像鴨子,或舌頭上聚積粟米狀的肉,大小便都很通暢。但口噤而臉發紅,哭聲多,口裡不會吐出白沫,和撮口不同。

撮口:撮口者,唇撮聚而不開,而目青黃,啼聲不出,氣自喘急,口吐白沫,舌強冰片,聚口撮面,四肢冷,皆不可救也。其或肚脹筋青,呷腸卵疝,內氣引伸,皆腸胃不通所致。

臍風:臍風者,臍腫腹脹,四肢柔直,啼不吮乳,甚則發搐。若臍邊青黑,手拳口噤,不治矣。

白話文:

嘴脣聚攏不張開,眼睛青黃,沒有哭聲,呼吸急促,口吐白沫,舌頭僵硬發冷,嘴脣和臉部緊皺,四肢冰涼,這些都是無法挽救的徵兆。如果出現肚子脹大、筋脈青紫、腸鳴如卵石、疝氣、內氣上升,都是腸胃不通暢造成的。

按:以上三症,非獨謂斷臍之時為水濕風邪所乘,亦多因胎中受熱,兼之風邪所激,裡氣壅滯,嬰兒在胎,口有液毒,即胎毒也。必須於生下未啼時,早為預備絲棉裹指挖去口中濁穢,以清臟腑。然臨產倉卒之際,多不暇及,及至啼而挖之,早已嚥下,是以貴在神速,早為留心,預備為要。如患三急症,多不可救,事已至此,不可因循畏縮,姑息誤事。

白話文:

以上三種疾病,並不只是說在斷臍時被水濕風邪所侵犯,也是因為在胎中受到熱毒,再加上風邪的刺激,造成內氣壅滯。嬰兒在胎中,口中會有液態的毒素,這就是胎毒。必須在嬰兒出生還沒啼哭的時候,早早準備好絲棉裹住手指,挖去口中的黏液穢物,以清理臟腑。但是生產時倉促,常常來不及這樣做,等到嬰兒啼哭後才挖,毒素早已被嚥下去了,所以貴在神速,早早預備纔是最重要的。如果患了三急症,大多數都無法挽救,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能因循畏縮,姑息誤事。

惟有用古方天麻丸、定命丹、銀硃丸,可量與圖生,然七日內見者,恐亦難也。所以愛惜子嗣者,於胎前、臨產、斷臍、保護等事,當留意焉。

白話文:

只有使用古方天麻丸、定命丹、銀硃丸,才能保有孩子生命,但如果在七天內看到,恐怕也難保。因此,愛護子嗣的父母,對於胎前、臨產、斷臍、保護等事情,應當特別留心。

凡小兒初生七日內或月內,若有臍風等症,急看小腹,必發青筋一道,行至肚生兩丫叉,及行至心不救。即以艾團灸其筋頭上兩丫叉盡頭處,一灸青筋即縮下寸許,再灸再縮,以青筋消盡為度。艾團不過如赤豆之大,或如麥子大。此法極為見效。

白話文:

所有新生兒在出生後七天或一個月內,如果出現臍風等症狀,要趕緊查看小腹,一定會發現一條青筋,這條青筋會一直延伸到肚臍,並且在肚臍處分叉成兩條,如果青筋繼續延伸到心臟,那就沒救了。

這時,立即用艾草團灸這條青筋的盡頭處,也就是兩條分叉的盡頭,灸一次,青筋就會縮回一寸左右,再灸一次,青筋會繼續縮回,直到青筋完全消失為止。艾草團的大小不超過紅豆或麥子的大小。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天麻丸:治斷臍後為水濕風冷所乘,入臍流於心脾,遂令肚脹臍腫,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此方利驚化痰,並治釣腸、鎖肚等症。南星二錢(炮),白附(炮)、牙硝、天麻(煨)、五靈脂、全蠍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去淨油)二分半,共為細末,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薄荷、生薑湯化下。

白話文:

天麻丸:治療斷臍後受到水濕風寒侵襲,臍部受損,流向心脾,導致肚脹、臍腫,四肢柔弱,晝夜啼哭,不能吮乳。此方具有安神化痰的作用,還可治療釣腸、鎖肚等疾病。

藥材:

  • 南星:二錢(炮製)
  • 白附:一錢(炮製)
  • 牙硝:一錢
  • 天麻:一錢(煨製)
  • 五靈脂:一錢
  • 全蠍:一錢
  • 輕粉:五分
  • 巴豆:二分半(去淨油)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稀糊,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劑。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生薑湯送服。

定命丹:治急驚、天釣、撮口,通利痰熱。全蠍七個,天麻(煨)、南星、白附子(炮)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五分,冰片二分半,共為細末,粟米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荊芥、薄荷湯化下,先研半分吹入鼻中。

白話文:

定命丹:治療急驚、天釣、撮口,通利痰熱。

做法:全蠍七個,天麻(煨)、南星、白附子(炮)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五分,冰片二分半,共研為細末,用粟米糊和成丸,大小如綠豆。

用法:每次服一丸,用荊芥、薄荷湯化服,先將半丸研碎,吹入鼻中。

朱銀丸:治臍風壯熱痰盛,翻眼口噤,取下胎中蘊受之毒。亦治驚、積,量病用之。全蠍一錢,白附子(炮)一錢半,南星(炮)、硃砂各二分半,牛黃五分,蘆薈五分,天漿子、麝香各五分,冰片二分半,直殭蠶(炒)十條,水銀一錢(蒸棗肉,研始泥),鉛霜五分(和水銀研),共為細末,粟米糊丸如芥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如未利加至二三丸。

白話文:

朱銀丸:治療肚臍痛、發高燒、痰多、翻白眼、口緊閉,去除胎兒中吸收的毒素。也治療驚嚇、積食,根據病情用藥。取全蠍一錢,炮製白附子一錢半,炮製南星和硃砂各二分半,牛黃五分,蘆薈五分,天漿子、麝香各五分,冰片二分半,炒直殭蠶十條,水銀一錢(蒸棗肉,研成泥),鉛霜五分(與水銀研磨),共研成細末,用粟米糊做成芥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如果沒有效用,可增加至二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