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八 (46)
卷十八 (46)
1. 痢疾各方
痢疾初起,即用山楂瓦上炒黃色,每服五錢,水煎濃汁調紅白糖,每日四五次,服之可免成痢,老幼男婦皆可服。
又,五穀蟲,瓦上炒黃色研末,加紅、白糖調滾水沖服。
白話文:
痢疾初期,馬上使用山楂在屋瓦上炒到呈黃色,每次服用五錢,以水煎煮成濃汁,加入紅糖或白糖調味,每日服用四五次,可以避免痢疾的形成,老幼男女皆可服用。
又,雞內金(即雞肫皮)瓦上焙枯存性,研末,或加石蓮子研細末,加紅、白糖調水沖服。
白話文:
另外,雞內金(指雞胃的皮)在瓦片上烤乾後保存本性,研磨成粉末,或者加入石蓮子研磨成細粉末,加入紅糖、白糖調水沖服。
又,治痢甘露飲:烏梅去核三錢,山楂去核五錢,白砂糖二錢,或煎或泡,不時代茶飲之。
白話文:
此外,還有甘露飲用於治療腹瀉:去核烏梅三錢、去核山楂五錢、白砂糖二錢,可煎湯飲用,也可以泡茶飲用,隨時飲用。
又,薑茶飲:治赤白痢,寒熱瘧及嘔吐等症初起,陳細茶葉、老生薑各三錢(赤痢留皮,白痢去皮),水煎服。
又,干馬齒莧蒸熟,紅白痢加紅白糖,多食為妙。
白話文:
薑茶飲:可用於治療赤白痢、寒熱瘧疾,以及嘔吐等症狀的初期。取陳年細茶葉和老生薑各三錢(赤痢保留薑皮,白痢去除薑皮),用水煎服。
參香丸:治紅白痢極效。苦參六錢,木香四錢(不見火),甘草五錢,共為末,飯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錢,紅痢甘草湯下,白痢薑湯下,紅白痢米湯下,噤口痢砂仁、蓮肉湯下,水瀉豬苓、澤瀉湯下。
白話文:
參香丸:治療紅白痢疾非常有效。苦參六錢,木香四錢(不經過火炒),甘草五錢,研磨成粉末,加入米飯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如果是紅痢疾,用甘草湯送服;如果是白痢疾,用生薑湯送服;如果是紅白痢疾,用米湯送服;如果是噤口痢疾,用砂仁、蓮肉湯送服;如果是水瀉,用豬苓、澤瀉湯送服。
治痢神方:淨楂肉炒四兩,車前子三兩,砂仁末、廣木香(不見火)各五錢,共研末,紅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紅白痢紅白糖並加,每服三錢,滾湯調下,小兒減半,孕婦不忌,此方初起極為神效。並治泄瀉。
又方:三月三日,採薺菜花風乾,俟秋間治紅白痢疾,加紅白糖少許煎服即愈。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特效方劑:取淨山楂肉四兩,炒熟;車前子三兩;砂仁末、廣木香(未經火炒)各五錢,共研成細末。如果是紅痢,加入白糖;如果是白痢,加入紅糖;如果是紅白痢,加入紅糖和白糖。每次服用三錢,用滾燙的熱水沖調服用,小兒減半服用,孕婦服用也不會有問題,此方在痢疾初期服用,療效極佳。還可以治療腹瀉。
又方:油當歸一兩,枳殼三錢麩炒,黃芩五錢,水煎服,渣再煎,忌勞腥。重用當取其滑潤,枳殼專利大腸,黃芩清暑解熱。此方屢見奇效。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用一錢油當歸、三錢枳殼(炒麩)、五錢黃芩,水煎服,藥渣再煎一次服用,忌食辛辣和腥味。大量使用當歸,取其潤滑的作用;枳殼專治大腸;黃芩清暑解熱。這個方子屢見奇效。
2. 萬應痢疾丸
油當歸八錢,陳皮一兩二錢,廣木香八兩(不見火,曬乾研末),茅山蒼朮(鹽水炒)、川厚朴(薑汁炒)、枳殼(麩炒)各一兩二錢,白豆蔻(去衣炒)、生甘草、小木通、蓬朮(醋炒)各八兩,山稜(醋炒)三兩,陳米一升(用巴豆四十九粒與米同炒,至米黃色為度,選去巴豆,將米磨粉入藥),上共為細末,荷葉煎湯泛為丸。
白話文:
油當歸八錢,陳皮一兩二錢,廣木香八兩(不經火炒,曬乾後研磨成粉末),茅山蒼朮(用鹽水炒過)、川厚朴(用薑汁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各一兩二錢,白豆蔻(去掉外殼後炒過)、生甘草、小木通、蓬朮(用醋炒過)各八兩,山稜(用醋炒過)三兩,陳米一升(用四十九粒巴豆和米一起炒,直到米變成黃色為止,挑出巴豆,將米磨成粉末入藥),以上共研磨成細末,用荷葉煎湯泛丸服。
壯年每服三錢,老年減半,小兒每歲服一分,水瀉生薑湯下,肚腹痛枳殼湯下,紅痢甘草湯下,白痢生薑湯下,紅白痢甘草、生薑湯下,停食陳皮湯下。如倉卒無引,即用開水送下便可。傷寒後忌服,產後忌服。
白話文:
壯年每次服用三錢,老年人減半,小孩每歲服用一分,水瀉用生薑湯送服,肚腹痛用枳殼湯送服,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生薑湯送服,紅白痢用甘草、生薑湯送服,停食(消化不良)用陳皮湯送服。如果倉促沒有引藥,即可用開水送服即可。傷寒後忌服,產後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