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1)

1. 眼科七十二症問答症因丸散

黃連敗毒散:黃連、黃柏、黃芩、獨活、羌活、防風、當歸、連翹、藁本、桔梗、人參、蘇木、甘草、黃耆,各等分,水煎服。

第四十六問:目有臨臥而不見物者何也?答曰:雀盲,含糊模稜,非至理也。宜先服蒼朮豬肝散,蛤粉散。

蒼朮豬肝散:蒼朮(米泔浸炒)八兩,穀精草一兩,共為細末,用豬肝一具煮爛,同前藥為末,米飲下,食後服,或酒送下。

蛤粉散:蛤粉一兩,夜明砂一兩,黃蠟化開為丸如棗子大,用豬肝一具,入丸於內,麻線扎,米泔水煮熟,乘熱熏眼至溫,吃肝並汁,以愈為度。

第四十七問:目有太陽穴疼痛,日夜呻吟何也?答曰:七情之液盛,名曰頭風,宜點珍珠散,服太陽丹(方見十七問),有翳點推雲散(方見十四問)。

第四十八問:目有拳毛倒睫,上皮搭下皮,有翳膜者何故?答曰:膀胱經熱也。宜夾起上皮,灸一壯,用搐鼻散,服地黃丸。如不用夾,只用粉霜敷上亦好。

搐鼻散:並治內外障。麻黃一錢,歸身一錢,共為粗末,炒黑色,加乳香、麝香少許,再研細末吹鼻內。

地黃丸:熟地黃、川芎、人參、當歸、白蒺藜,共為細末,蜜丸,食後茶下。

第四十九問:目有青膜遮瞳、視物不明者何也?答曰:腎虛也。宜服巴菊枸杞丸。肝經虛熱,下弦白,星水眵障,服明目地黃丸(方見十二問),先點老膜散(方見二十七問),二三日點推雲散(方見十四問),將愈點珍珠虎液膏,戒酒色。

巴菊枸杞丸:川巴戟(去心)三兩,菊花一兩,枸杞六兩,肉蓯蓉(酒洗)四兩,共為末,蜜丸。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第五十問:目有斑點者何故?答曰:肝經邪熱也。風氣相搏,宜服洗肝散(方見二十四問)、清毒散(方見三十八問)。

詩曰:偶然氣腫不分明,斑點如珠日夜疼。數粒茱萸無二樣,變來真是蟹睛形。烏珠攢出針鉤破,速備珍珠散更明。此是良醫無價寶,濟人陰德不為輕(金仙作傳記)。

第五十一問:目有小兒出痘、翳膜遮睛者何也?答曰:浮翳可治,若視之如粉牆白者不治。若障厚者,點老膜散一二次(方見二十七問),再點推雲散(方見十四問),並點蟬蛻無比散(方見二十二問)。

第五十二問:目有二三歲孩童患之者何也?答曰:乳毒之故。若紅腫流淚者,宜服三黃丸。

三黃丸:黃柏,黃芩,黃連,共為末,蜜丸,米湯下。

第五十三問:目有出痘眼下皮漏膿者何也?答曰:痘之餘毒。用三稜針四周撥破,血出為度,將金針蘸清淨膏點漏處(方見二十四問),宜點珍珠虎液膏,服白薇散。

白薇散:白薇二兩,生地一兩,白蒺藜一兩五錢,防風一兩五錢,羌活一兩,石榴皮九錢,共為末,枸杞湯下。

第五十四問:目中珠上轉如月出東海之狀者何也?答曰:名為扶桑翳。皆因肺被心火所傷不安,心火炎炎,魄不守舍,肝家元氣不安。宜點珍珠散、洗心粉(方見五問),又服補腎丸。

白話文:

眼科七十二症問答症因丸散:

  1. 問:睡覺時看不見東西是什麼原因?答:這是雀盲,診斷含糊不清,非正理。應先服用蒼朮豬肝散和蛤粉散。

  2. 問:太陽穴疼痛,日夜呻吟是什麼原因?答:這是七情鬱結導致的頭風,應點珍珠散,服用太陽丹(方見第十七問),如有翳膜則點推雲散(方見第十四問)。

  3. 問:睫毛倒插,上眼皮遮蓋下眼皮,有翳膜是什麼原因?答:這是膀胱經熱盛。應將上眼皮夾起,灸一壯,再用搐鼻散,服用地黃丸。如果不用夾起眼皮,只用藥粉敷在上面也行。

  4. 問:青膜遮蓋瞳孔,視物不清是什麼原因?答:這是腎虛。應服用巴菊枸杞丸。若是肝經虛熱、下弦白、星水眵障,則服用明目地黃丸(方見第十二問),先點老膜散(方見第二十七問),二三日後再點推雲散(方見第十四問),將要痊癒時再點珍珠虎液膏,並戒酒色。

  5. 問:眼睛有斑點是什麼原因?答:這是肝經邪熱,風氣相搏。應服用洗肝散(方見第二十四問)和清毒散(方見第三十八問)。 (詩句略)

  6. 問:小兒出痘後,翳膜遮蓋眼睛是什麼原因?答:浮翳可以治療,如果像粉牆一樣白則不治。如果翳膜很厚,點老膜散一到二次(方見第二十七問),再點推雲散(方見第十四問),並點蟬蛻無比散(方見第二十二問)。

  7. 問:二三歲孩童患眼疾是什麼原因?答:這是乳毒。如果紅腫流淚,應服用三黃丸。

  8. 問:出痘後眼下皮漏膿是什麼原因?答:這是痘毒未清。用三稜針在四周撥破,出血適量即可,再用金針蘸清淨膏點在漏膿處(方見第二十四問),應點珍珠虎液膏,服用白薇散。

  9. 問:眼珠向上轉動,像月亮從東海升起是什麼原因?答:這是扶桑翳。皆因肺被心火所傷,心火旺盛,神魂不安,肝氣失調。應點珍珠散、洗心粉(方見第五問),並服用補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