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六 (8)
卷十六 (8)
1. 藥物備要
沒藥:色赤如琥珀者良。亦用燈芯同炒、與制乳香同。
冰片:多以樟腦假充,以牙色如梅花片者良。杉木炭養之,則不損耗。
血竭:味甜咸、色赤、以染透指甲者為真。若味大咸有腥氣者是海母血假充。
阿魏:味極臭,取少許沾銅器上,過夜,沾處色白如銀者真。
硼砂:色黃如膠者真。
沙苑蒺藜:以潼關產者良。皮貨店所帶形扁如腰子、色綠者真。
赤小豆:又名飯豆,扁而紅者是。若半紅半黑名鬼眼豆,無益有損,斷不可用。
烏梅:生青梅蒸熟,用稻草灰拌入,曬乾即是。店中多有以小李假充,必須自制,用之方效。
柿餅:以大者為佳,有以小野柿假充,用之有損。
蓖麻子油:蓖麻子五升,搗爛,用水一斗,煮有白沫即取起,待沫盡乃止,去水,將沫熬至點燈不炸為度。
燈心炭:取活竹一段,兩頭留節,中開一眼,以燈心塞滿,外將原刻竹仍填原眼,加泥裹好,入糠火內煨至竹成一炭,取內燈心炭用。
阿膠:味不臭者佳。色綠者為上。有氣味者必假,不如好牛膠代之。
鹿茸:茸有數種,佳者頗不易得。茸片尤假。一人與茸客至交,因體虛向客索得血片一斤服之,體虛如故,毫不見功。怪而問之,茸客醉後吐實,系用牛尾,豬血和藥製成,其片放手心亦能捲動,與真茸無異。
鹿膠:凡膠以自熬為真。鹿膠必用真關東鹿角熬服方效。若川角、魚角色白而長者,俱無力。
龜板:龜板生用有力,藥店多以熬過龜板混充,不可不辨。
龜膠:此膠亦宜自熬,板以厚而黑者為佳,黃而薄者無力。
癩蝦蟆:又名癩團,又名老蟾。目紅、腹無八字紋者不可用。
蜣螂:又名推車蟲,推屎蟲。以人糞一團如推車者是。
搔蛺子:本名蛸蛺蟲,又名偷油婆,江蘇人呼為髒㿉,有翅能飛,其色紫如油,灶邊及有食物之處最多。
蜒蚰:本名蛞蝓,又名鼻涕蟲,其形似也。
蝸牛:頭有須,尾有螺殼者是。
螻蛄:又名蟪蛄,即土狗也。
虻蟲:大如蜜蜂,腹四褊微黃綠色,喜食牛馬血。
白話文:
藥物備要
沒藥:顏色紅如琥珀的最好。也可以用燈芯一起炒,或與炮製過的乳香一起使用。
冰片:常有以樟腦冒充的,顏色像梅花片一樣的才是好品。用杉木炭保存,就不會損耗。
血竭:味道甜鹹,顏色紅色,能染透指甲的是真品。如果味道很鹹且有腥味,那是用海母血冒充的。
阿魏:味道極其臭,取少量沾在銅器上,過夜後,沾到的地方顏色潔白如銀的才是真品。
硼砂:顏色黃如膠狀的才是真品。
沙苑蒺藜:潼關產的最好。皮貨店裡賣的,形狀扁平像腰子、顏色綠色的才是真品。
赤小豆:又稱飯豆,扁平而紅色的才是。如果半紅半黑,叫做鬼眼豆,沒用反而有害,絕對不能用。
烏梅:用青梅蒸熟,再用稻草灰拌入,曬乾就是了。市面上很多用小李子冒充,必須自己製作,才能有效。
柿餅:大的比較好,有些用小野柿冒充,用了有害。
蓖麻子油:蓖麻子五升,搗爛,加水一斗,煮到有白色泡沫就撈起來,等泡沫消失才停止,去掉水,把泡沫熬到點燈不會炸裂的程度。
燈心炭:取一段活竹,兩頭留著竹節,中間開個小孔,用燈芯塞滿,再把竹子原本挖開的地方填回去,用泥巴裹好,放到糠火裡煨,直到竹子變成炭,取裡面的燈心炭使用。
阿膠:沒有臭味的最好。綠色的為上品。有異味的一定是假的,不如用好的牛膠代替。
鹿茸:鹿茸有好幾種,好的很難得。鹿茸片尤其容易造假。有人和賣鹿茸的關係很好,因為身體虛弱,向他索要了一斤鹿茸片服用,身體還是很虛弱,一點效果也沒有。奇怪地詢問後,賣鹿茸的人喝醉酒後說實話,那是用牛尾巴、豬血和藥材製成的,把片狀的放在手心也能捲曲,和真鹿茸沒什麼兩樣。
鹿膠:所有的膠都以自己熬製的為真。鹿膠一定要用真正的關東鹿角熬製服用才有效。如果是川鹿角、魚膠,顏色潔白而長的,都無效。
龜板:龜板生用效果好,藥店裡多用熬過的龜板冒充,不可不辨別。
龜膠:這種膠也應該自己熬製,龜板要厚而黑的最好,黃而薄的無效。
癩蝦蟆:又叫癩團,又叫老蟾蜍。眼睛紅的、肚子沒有八字紋的不能用。
蜣螂:又叫推車蟲,推屎蟲。像推著車一樣一大團糞便的就是。
蠼螋:本名蠼螋,又名偷油婆,江蘇人叫它髒蟲,有翅膀會飛,顏色紫像油一樣,灶台邊和有食物的地方最多。
蛞蝓:本名蛞蝓,又叫鼻涕蟲,形狀像鼻涕蟲。
蝸牛:頭上有觸角,尾巴有螺殼的是。
螻蛄:又名蟪蛄,就是土狗。
虻蟲:大小像蜜蜂,腹部有四條紋,顏色微黃綠色,喜歡吸食牛馬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