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痧症
(與霍亂症參看。)
白話文:
痧症(與霍亂症參考。)
2. 各項痧症
痧症有陰痧、陽痧、烏痧、斑痧、絞腸痧等症;初起多半腹痛,亦有並不痛,只覺昏沉脹悶者,切忌服姜,急用南蛇藤(草藥名)煎水,兌酒服之,立可起死回生,最為神效。若或吐、或瀉者名霍亂症,用之亦效。仍照後霍亂門各方治之。
白話文:
痧症有很多種類,例如陰痧、陽痧、烏痧、斑痧、絞腸痧等等。初期大多數患者會腹痛,但也有些人沒有疼痛感,只是覺得昏沉脹悶。千萬不要服用薑,要立刻用南蛇藤煎水,加酒服用,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如果患者出現嘔吐或腹瀉的症狀,那就是霍亂,使用此法也同樣有效。之後仍需依照霍亂的治療方法繼續治療。
3. 痧症諸方
刮痧法:擇一光滑細口瓷碗,另用熱水一鍾,入香油一二匙,將碗口蘸油水,令其暖而且滑,兩手復執其碗,於病人背心上輕輕向下順刮(切忌倒刮),以漸加重,碗干則再蘸再刮,良久覺胸中脹滯下行,始能出聲。頃之,腹中大響,大瀉如注,其痛遂減,睡後通身搔癢,或發出疙瘩遍身而愈。
今有於頸臂刮痧者,亦能治病,然五臟之系咸附於背,向下刮之,邪氣隨降,故毒深病重者,非刮背不可也。此為痧症起死回生簡便良方,最靈最穩。
又方:刺少商穴、委中穴二處,其法見霍亂門。
又方:以食鹽一握,揉擦兩手腕、兩脅、兩足心、並心窩、背心八處,擦出許多紫紅點,漸覺鬆快而愈。一切痧脹及中暑、霍亂等症,雖垂死亦活,此第一簡便良方也。
又方:嫩車前草七根,揉軟塞鼻孔內,男左女右。
又方:用紅紙捻看身上,如有紅斑紅點名斑痧,即用燈火在斑點上燒之,務將斑點燒盡,以免復發。或用食鹽二斤,炒熱,用青布裹作二包,在胸腹及背上熨之,冷則隨換,此法最妙。再用蕎麥五錢,煎服。惟藿香正氣丸斷不可服(別項痧症可服),以內有陳皮、紫蘇、甘草、半夏等藥,為斑痧所忌也。
又方:生白礬為末,每服一錢,不拘男婦,用陰陽水調下。各項痧症、及受暑昏暈不省人事者服之,立可回生。此物能升清降濁,故奏效如神。存心濟人者,宜佩帶身傍,或路道、或深夜,可當仙丹。
又方:急取生芋頭(又名芋艿),食之。如非痧則生澀難食。若是痧則食之味美,連食一個即愈。屢試神效。尋常腹痛,食之亦效。
又方:藿香正氣散(見內外備用諸方)服之,穩而且效,惟斑痧症萬不可服。
白話文:
痧症諸方
刮痧法:取一個光滑細口的瓷碗,用熱水加一、二匙香油,將碗口蘸油水使其溫熱滑順。雙手握住碗,在病人背部輕輕向下刮(絕對不能反方向刮),慢慢加重力道。碗乾了就再蘸油水再刮。持續刮拭,直到病人感到胸中脹滯之感向下消散,能發出聲音為止。不久後,腹部會發出響聲,接著大量腹瀉,疼痛就會減輕。睡醒後全身會發癢,或起疙瘩,然後痊癒。
如果在頸部或手臂刮痧,也能治病。但五臟的經絡都連接到背部,向下刮痧可以讓邪氣下降,所以病情嚴重者,必須刮背。這是治療痧症起死回生的簡便良方,最有效也最安全。
另一個方法:刺少商穴、委中穴,方法詳見霍亂門(此處需參考其他醫書)。
另一個方法:取一把食鹽,揉搓手腕內側、兩脅、兩足心、心窩、背心等八個部位,直到擦出許多紫紅點,逐漸感到輕鬆舒適而痊癒。各種痧脹、中暑、霍亂等症,即使快要死了也能救活,這是最簡便有效的良方。
另一個方法:取七根嫩車前草,揉軟後塞入鼻孔,男性塞左鼻孔,女性塞右鼻孔。
另一個方法:用紅紙捻子在身上探查,如有紅斑紅點(斑痧),就用燈火燒灼斑點,務必將斑點燒盡,以免復發。或者用兩斤食鹽炒熱,用青布包成兩個布包,在胸腹部和背部熨燙,冷了就換熱的,這個方法最好。再服用五錢蕎麥煎劑。但絕對不能服用藿香正氣丸(其他類型的痧症可以服用),因為藿香正氣丸含有陳皮、紫蘇、甘草、半夏等藥材,是斑痧的禁忌。
另一個方法:將生白礬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75克),男女皆宜,用陰陽水(可能指井水或河水)調服。各種痧症,以及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者服用,都能立即起死回生。白礬能升清降濁,所以效果奇佳。存心救人者,宜隨身攜帶,無論路上或深夜,都能像仙丹一樣救命。
另一個方法:立刻取生芋頭食用。如果不是痧症,則會覺得生澀難以下嚥;如果是痧症,則會覺得味道鮮美,連吃一個就能痊癒。屢試不爽,普通的腹痛,食用也能有效。
另一個方法:服用藿香正氣散(詳見內外備用諸方),安全有效,但斑痧症絕對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