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3)

1. 風濕疹子

疹乃熱也。不可用人參、白朮,當理血而不宜散血。疹初起必發熱口渴,狀如紅雲一片,與斑相同。但斑無頭粒而疹有頭粒,如蟲咬之狀。用元參三錢,當歸二錢,升麻五分,甘草五分,葛根一錢,水煎服。心火加黃連三分,肝火加梔子六分,肺火加黃芩、麥冬各一錢。

白話文:

疹是熱症,不可用人參、白朮,應當理血而不宜散血。疹的初期症狀是發熱口渴,狀如一片紅雲,與斑點相似。但斑點沒有頭粒,而疹有頭粒,狀如蟲咬。用元參三錢,當歸二錢,升麻五分,甘草五分,葛根一錢,水煎服。如果是心火加黃連三分,肝火加梔子六分,肺火加黃芩、麥冬各一錢。

又方:生地、牛子、丹參各三錢,荊芥、防風、木通各錢半,石斛、連翹各二錢,紫草絨、蟬蛻、鬱金、犀角各一錢,西河柳葉五錢(又名觀音柳),水煎服。此葉天士先生方也,屢試如神。西河柳能達皮膚,非此不效,體虛者少服。

白話文:

另一個配方:生地黃、牛蒡子、丹參各三錢,荊芥、防風、木通各一錢半,石斛、連翹各二錢,紫草絨、蟬蛻、鬱金、犀牛角各一錢,西河柳葉五錢(又名觀音柳),水煎服。這是葉天士先生的祕方,驗證有效。西河柳能作用於皮膚,缺了它就不靈驗,體虛的人要少服。

2. 風熱疹子作癢心下迷悶

巴豆五十粒(去皮),煮濃汁,以布蘸抹,即愈。

白話文:

準備五十粒巴豆(去掉外皮),煮成濃汁,用布蘸取後塗抹患處,病痛即可痊癒。

3. 風熱疹子作癢成瘡

蠶砂一升,水五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洗浴,避風。

白話文:

使用蠶砂一升,加五斗水煮沸後,取一斗二升的藥液,去掉渣滓後用來洗澡,洗完後要避風。

4. 遍身瘙癢抓破見血

名血風瘡。老南瓜(北人呼為倭瓜),去皮,煮爛,布包擠去水,厚厚敷之,三日收功。

白話文:

病名為血風瘡。老南瓜(北方人稱為倭瓜),去皮,煮熟,用布包起來擠去水分,厚厚敷在患處,三天見效。

又方:內服消風散(見前),外用黃連膏(風鼻部鼻內生癰內)或摩風膏(見癰毒諸方門)敷之,極為神效。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內服消風散(見前面),外用黃連膏(風鼻內部鼻腔長癰瘡)或摩風膏(見癰毒諸方篇)塗抹,極為有效。

又方:楓子肉、蛇床子各五錢,枯礬、點銅錫各一錢,共為末,加水銀二錢,和生豬油捶融搽之。並治坐板瘡及癬瘡、蟲瘡,其效甚速。

白話文:

還有一種方法:楓子肉、蛇牀子各五錢,枯礬、點銅錫各一錢,混合研磨成細末,加入二錢水銀,與生豬油混合,塗抹在患處。同時治療坐板瘡、癬瘡和蟲瘡,效果非常快。

5. 痱子癢痛

滑石五錢,綠豆四兩,研成粉,微炒,和勻,以棉撲之。

白話文:

滑石五錢重、綠豆四兩重,研磨成粉末,以微火稍炒,使其均勻混合,以棉布或紗布包住藥粉,輕輕拍拭患處。

6. 痱子作癢抓之又痛難於坐臥

苦參四兩,大菖蒲二兩,河水五瓢同煎數沸,添水二瓢、蓋片時,臨洗和入雄豬膽汁四五枚,洗之,避風,甚效。或照各前方治之。

白話文:

苦參四兩,大菖蒲二兩,用河水五瓢一起煮沸幾次,再加水二瓢,蓋上鍋蓋一段時間,臨洗前加入四五枚雄豬膽汁,然後清洗患處,避風,效果很顯著。或按照各個前面的方劑來治療。

7. 男婦病邪與邪物交獨言獨笑悲哭恍惚

明雄黃研細,蒼朮研細各一兩,松香二兩,先將松香溶化,以虎爪和各藥末為丸如彈子大,夜燒火籠中,令病人坐其上,以被矇住,露頭在外,扶住熏之,連熏三夜,邪物自去。愈後,必然泄瀉,多服平胃散(見內外備用諸方),自愈。內有蒼朮最能避邪,此仙方也。終身忌食螃蟹。

白話文:

  • 將雄黃研磨成細末,蒼朮研磨成細末,各一兩。松香二兩,先將松香融化。

  • 將虎爪與各藥末混合,製成彈珠大小的丸藥。

  • 晚上在火爐中燒火,讓病人坐在爐子上面,用被子蓋住,露出頭在外,讓病人燻蒸。

  • 連續燻蒸三晚,邪物會自動離開。

  • 燻蒸後,病人可能會有腹瀉,可以服用平胃散(參見《內外備用諸方》)來改善病情。

  • 蒼朮具有辟邪的功效,這是神仙開的藥方。

  • 終生忌食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