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一 (1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7)

1. 癰毒諸方

皮金膏:治撲跌擦損,或鞋底墊傷腳板,或刀傷破爛紅腫,光皮潮濕,或癤將愈新肉易破,或疼痛腫爛,皆效。廣東羊皮金紙,以金面貼傷處,三日必愈,聽其自落為妙。或用包銀硃烏金紙亦可,其功稍緩。

梅花點舌丹:治疔瘡及紅腫癰癤,一切無名熱毒初起,並實火牙痛、喉痛、喉蛾、喉風、口舌諸瘡,又治小兒急驚風,俱極效驗。若慢驚風及陰疽陰虛口舌牙喉等症,萬不可用,孕婦尤忌服。

制乳香、制沒藥(製法見藥物備要)、真硼砂、明雄、真熊膽、真血竭、葶藶、真沉香、頂上梅花冰片各一錢,麝香(要當門子)、硃砂、犀牛黃各二錢,破大珍珠三錢,以上共為細末。另用真蟾酥二錢,以人乳化開和勻搗融,作五百丸如大綠豆大,金箔為衣,蠟殼收好。每用一丸,入蔥白內打碎,酒送服,睡臥蓋被暖取汗,三個時辰毒消而愈。

或敷亦可。

蟾酥丸:功與梅花點舌丹同。孕婦忌服。真蟾酥二錢(酒化)、輕粉、銅綠、膽礬、枯礬、寒水石(煅)、制乳香、制沒藥(製法見藥物備要)、雄黃各一錢,麝香七分、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個(有殼如螺螄者是)。各藥於端午日午時(若要急用,隨時可制),在淨室,先將蝸牛研爛,同蟾酥和研稠黏,再入各藥搗勻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三丸,用蔥白五寸,病者自己嚼爛吐入手心(男用左手,女用右手),將藥丸裹入蔥內,用陳熱酒一茶鍾送下,蓋被睡臥,約人行五、六里路,病者出汗為度。重者再服一服必效。如若外用,將丸作餅,隨症用之。修合時忌婦人雞犬見。

萬應紫金膏:此膏能治百病,凡男婦大小瘰癧、痰癧、對口、發背、乳癰、魚口、便毒、臁瘡、熱癤、手足腰背疼痛,閃挫傷損及一切無名腫毒,俱貼患處。哮吼喘嗽貼心窩,瀉痢貼臍眼,百發百中,功效無窮。

赤芍、當歸、紅花、黃芩、防風、荊芥、連翹、黃柏、殭蠶、蟬蛻、白芷、甘草、胎髮、大黃、銀花、蜈蚣、川烏、草烏、羌活、蒼朮、細辛、川椒、秦艽、乳香、沒藥、骨碎補、首烏、蛇床子、木鱉子、大風子、生南星、生半夏,以上各五錢,用豬油、麻油、桐油各半斤,將前藥浸入油內,如春、夏天浸三日,秋、冬浸七日,傾銅器內文武火熬至藥色焦黑,取起濾渣再熬,加炒黃丹十兩,用槐枝不住手攪坳,熬至沿水成珠,再加白蠟五錢,隨即取起用槐枝攪勻,收入瓦罐,浸水中拔去火毒,用時以布攤貼。

白話文:

癰毒諸方

皮金膏:適用於跌打損傷、鞋底摩擦傷、刀傷導致的紅腫破爛、皮膚潮濕、癤腫將愈但新肉易破、疼痛腫爛等情況,效果顯著。將廣東羊皮金紙的金面貼於患處,三日內必癒,待其自行脫落最佳。也可使用包銀硃烏金紙,但療效略慢。

梅花點舌丹:主治疔瘡、紅腫癰癤、各種不明原因的熱毒初起、實火引起的牙痛、喉痛、喉蛾、喉風、口舌潰瘍等,以及小兒急驚風,療效極佳。但慢驚風、陰疽、陰虛體質引起的口舌、牙齒、喉嚨等疾病禁用,孕婦更應忌服。 配方:制乳香、制沒藥、硼砂、雄黃、熊膽、血竭、葶藶子、沉香、冰片各一錢,麝香(須用上等)、硃砂、犀牛黃各二錢,珍珠三錢,研成細末。另取蟾酥二錢,以人乳化開,和勻搗融,製成五百粒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以金箔包裹,蠟封保存。每次服用一丸,搗碎後放入蔥白中,以酒送服,蓋被臥睡取汗,三個時辰後毒消痊癒。也可外敷。

蟾酥丸:功效與梅花點舌丹相同,孕婦忌服。配方:蟾酥二錢(以酒化開)、輕粉、銅綠、膽礬、枯礬、煅寒水石、制乳香、制沒藥、雄黃各一錢,麝香七分、硃砂三錢,蝸牛二十一個(帶殼的螺螄)。所有藥材需在端午正午時分(急用時可隨時製作)於潔淨的房間內配製。先將蝸牛研磨成泥,與蟾酥混合研磨至粘稠,再加入其他藥材搗勻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取蔥白五寸,病人自行嚼碎吐入手心(男士用左手,女士用右手),將藥丸用蔥白包裹,用溫熱的酒(約一茶杯)送服,蓋被臥睡,讓病人走動五、六里路,直至出汗為止。病情嚴重者可再服用一次,效果顯著。外用時,將藥丸壓成餅狀,根據病情使用。配製藥丸時忌諱婦女、雞犬靠近。

萬應紫金膏:此藥膏可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男女老少的瘰癧、痰核、對口瘡、發背、乳癰、魚口瘡、肛門疾患、臁瘡、熱癤、手足腰背疼痛、閃挫傷以及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均可將藥膏貼於患處。哮喘咳嗽貼於心窩,瀉痢貼於肚臍,療效顯著,功效無窮。配方:赤芍、當歸、紅花、黃芩、防風、荊芥、連翹、黃柏、殭蠶、蟬蛻、白芷、甘草、胎髮、大黃、金銀花、蜈蚣、川烏、草烏、羌活、蒼朮、細辛、川椒、秦艽、乳香、沒藥、骨碎補、何首烏、蛇床子、木鱉子、大風子、生南星、生半夏,以上各五錢,豬油、麻油、桐油各半斤。將藥材浸入油中,春夏浸三日,秋冬浸七日,倒入銅器中,文武火熬至藥材焦黑,濾渣後再熬,加入炒黃丹十兩,用槐樹枝不停攪拌,熬至油面起珠,再加入白蠟五錢,攪勻後放入瓦罐中,浸入水中去除火毒。使用時以布攤開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