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一 (9)
卷十一 (9)
1. 癰毒諸方
菊花飲:此乃治疔毒聖藥,有起死回生之功。凡對口、發背、一切無名紅腫熱毒,亦極神效。陰疽色白平塌者勿用。白菊花連根用,搗取自然汁一茶鍾,滾酒沖服。用酒煮服亦可(不如生汁為妙),重者多服,蓋被睡臥出汗,其毒自散。並用渣敷患處,留頭不敷。無葉用根,無根用藥店中乾白菊花四兩,甘草四錢,酒煮,溫服亦可。
水仙膏:治對口、發背、乳癰、魚口、便毒及一切惡毒,無論已破未破,均極神效。凡懸癰及諸瘡久不收口者,立能止痛生肌,百發百中。水仙花兜,用黃糖(紅沙糖亦可)和搗如泥敷之。此物鮮者平時難得,干則力緩,須存放陰濕之處,不可入土,以備急用。
鳳仙膏:治對口、發背、魚口、便毒及一切無名腫毒,並瘰癧初起,其效如神。鳳仙花(俗名指甲花),連根洗淨,風乾,捶取自然汁入銅鍋內(忌勿器),不用加水,盡原汁熬稠敷患處,一日一換。諸毒初起,雖腫大如碗,二三次即消。已破者勿用。
芙蓉散:一切癰瘡疔癤熱毒皆治,瘡色白者勿用。秋芙蓉葉或生研或乾研,加蜂蜜調敷周圍,留瘡頭不敷,干則隨換。或取汁和酒飲之更妙。初起者即消,已成者易穿,已穿者易斂。或用花或用根皮俱奇效。再加真赤小豆末(查藥物備要便知)一錢,其效更速。但無蜜則黏緊難揭。
馬莧膏:治瘡毒日久,膿水不止,腫痛不已,大有神效。初起未久敷之反不見功。馬齒莧(又名瓜子菜)搗爛厚敷,數日即愈。
大蒜膏:治惡瘡腫痛,叫號不眠。獨頭蒜數顆搗爛,麻油拌和、厚敷瘡上,干又換敷,毒消痛止,無不神效。
肥皂膏:治一切無名惡毒。生肥皂(去子弦與筋)搗爛,好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驗無比。
赤豆散:治一切瘡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愈。真赤小豆(查藥物備要便知)四十九粒為末,加野苧麻根末和雞蛋白調敷,一日一換。
大戟膏:治一切惡瘡及訶毒痛不可忍者,其效如神。不痛者敷之亦愈,陰疽尤屬相宜。真紅芽大戟(查藥物備要便知)用整枝的,溫茶洗淨去心嚼融敷之,立刻止痛而愈。再發,再敷收功。嚼時藥汁不可吞下。
遠志膏:治一切癰毒初起,屢試神驗。遠志肉二兩去心,酒煮搗爛如泥敷之,用油紙隔布扎定,過夜即消。
銀花飲:治對口、發背、魚口、便毒及一切無名腫毒,大有奇功。忍冬藤(即金銀花藤)生採五兩(忌鐵器),搗爛,加甘草一兩,同入砂鍋內,水二碗,慢火煎至一碗,入無灰酒一碗,再煎十數沸去渣,分為三服,一日夜服盡。重者一日二劑,以大小便通利為效。再將藤上花葉摘取一把搗爛,少入白酒調塗四圍,中留一孔泄氣。
糞坑土:治發背及諸惡毒瘡疼痛。糞坑底泥土陰乾,新水調敷,其痛立止。
白話文:
癰毒諸方
菊花飲:這是治療疔瘡毒的特效藥,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凡是對口瘡、發背、以及各種不明原因的紅腫熱毒,都有極好的療效。但陰疽顏色發白、表面平坦的則不宜使用。取白菊花連根,搗爛取汁一茶杯,用滾燙的酒沖服。用酒煮沸後服用也可以(但不如生汁效果好),病情嚴重者可多服用幾次,蓋好被子睡覺出汗,毒氣自然會散去。並用藥渣敷在患處,但要避開瘡頭。若無葉子可用根,無根則可用藥店裡賣的乾白菊花四兩,甘草四錢,用酒煮沸後溫服。
水仙膏:治療對口瘡、發背、乳癰、魚口瘡、便毒以及一切惡毒,無論是已經潰破還是尚未潰破,都有極好的療效。凡是懸癰及各種久治不愈的瘡瘍,都能立刻止痛、促進傷口癒合,效果百分百。取水仙花的花苞,用黃糖(紅糖也可以)混合搗爛成泥狀敷於患處。鮮水仙花平時不易取得,乾品藥效較弱,需儲存於陰涼潮濕的地方,不可埋入土中,以備急用。
鳳仙膏:治療對口瘡、發背、魚口瘡、便毒以及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以及初期瘰癧,療效神奇。取鳳仙花(俗稱指甲花),連根洗淨,風乾,搗爛取汁放入銅鍋內(忌用鐵器),不用加水,直接用原汁熬稠後敷於患處,一天換一次。各種毒症初期,即使腫得像碗一樣大,敷用二三次就能消腫。但已潰破者不宜使用。
芙蓉散:治療各種癰瘡疔腫、熱毒,但瘡瘍顏色發白的則不宜使用。將秋季芙蓉葉研磨成粉(鮮葉或乾葉皆可),加入蜂蜜調和後敷於患處周圍,避開瘡頭,乾燥後再換藥。或者取芙蓉葉汁與酒混合服用效果更好。初期患病者能迅速消腫,已成膿者能促進膿液排出,潰破者則能促進癒合。用芙蓉花或根皮也都有奇效。再加入真赤小豆末(詳見《藥物備要》)一錢,療效更快。但若無蜂蜜,則藥膏粘性太強,不易揭下。
馬莧膏:治療瘡毒久治不愈,膿水不止,腫痛難忍的症狀,療效顯著。但初期病症不久則效果不佳。取馬齒莧(又名瓜子菜)搗爛後厚敷患處,數日即可痊癒。
大蒜膏:治療惡瘡腫痛,疼痛難忍,夜不能寐的症狀。取獨頭大蒜數顆搗爛,與麻油拌和,厚敷於瘡瘍之上,乾燥後再換藥,毒消痛止,效果極佳。
肥皂膏: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惡毒瘡瘍。取生肥皂(去除雜質)搗爛,與好醋混合後敷於患處,立刻見效,若未痊癒則繼續敷用,療效神奇。
赤豆散:治療各種瘡毒,初期能消腫,已成膿者能促進癒合。取真赤小豆(詳見《藥物備要》)四十九粒研磨成粉,加入野苧麻根末和雞蛋清調和後敷用,一天換一次。
大戟膏:治療各種惡瘡以及疼痛難忍的毒瘡,療效神奇。即使不痛的瘡瘍敷用也能痊癒,陰疽尤其適用。取真紅芽大戟(詳見《藥物備要》)整枝的,用溫茶洗淨後去除中心部分,嚼碎敷於患處,能立刻止痛並痊癒。若再次發作,再敷用即可。嚼藥時藥汁不可吞下。
遠志膏:治療各種癰毒初期,屢試不爽。取遠志肉二兩去除中心部分,用酒煮沸後搗爛成泥狀敷於患處,用油紙隔著布固定,一夜即可消腫。
銀花飲:治療對口瘡、發背、魚口瘡、便毒以及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療效顯著。取忍冬藤(即金銀花藤)新鮮的五兩(忌用鐵器),搗爛,加入甘草一兩,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兩碗,小火慢煎至一碗,再加入無灰酒一碗,再煎煮十幾沸後去渣,分三次服用,一天一夜服完。病情嚴重者一天服用兩劑,以大小便通暢為療效標準。再取藤上的花葉一把搗爛,加少量白酒調和後塗於患處周圍,中間留一個孔透氣。
糞坑土:治療發背及其他惡毒瘡瘍疼痛。取糞坑底部的泥土陰乾後,用清水調和後敷於患處,疼痛能立刻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