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2)

1. 毒氣攻心

凡患瘡毒心中難過,或欲嘔吐,或神昏不語,此毒氣攻心也。急用護心散(見癰毒諸方)。時時服之。服至大半嘔止神清,再服醒消丸(見同前)。以平其勢。護心散如制不及,急服白砂糖三四兩亦可。

又方:癩蝦蟆,破開蓋心口上亦妙。無癩蝦蟆,以雞亦可。終不如蝦蟆之妙。

白話文:

患瘡毒,心裡難受,想吐,或神志不清、不說話,這是毒氣攻心。要趕緊服用護心散(詳見癰毒諸方),隨時服用。服到差不多一半時,嘔吐停止,神志清醒,再服用醒消丸(詳見同前),以平緩病情。如果護心散來不及製作,緊急情況下服用白砂糖三到四兩也可以。

另一個方法:用癩蛤蟆,剖開後敷在心口上效果很好。沒有癩蛤蟆,用雞也可以,但效果不如癩蛤蟆好。

2. 瘡痛不寐

有人遍身生瘡疼痛,手足尤甚,並黏著衣被不能安睡。用菖蒲二三斤,曬乾為末,摻臥席上,仍以被蓋臥,且不黏衣,又能得睡,五、六日即愈。

又方:大蒜膏、糞坑土(見癰詛諸方)均效。

白話文:

有人全身長滿瘡瘍,疼痛難忍,手腳尤其嚴重,而且瘡瘍會黏在衣被上,無法安睡。可以用二三斤菖蒲曬乾磨成粉末,撒在睡臥的席子上,然後蓋上被子睡覺,這樣就不會黏住衣被,也能睡個好覺,五、六天就能痊癒。

另外還有兩種方法:大蒜膏和糞坑土(詳見癰疽相關的藥方)也都有效。

3. 瘡癢難忍

金銀散:專治惡瘡癢極。硫黃一兩,入銅器內在燈火上熔化(切忌放灶火及火爐上),加頂上銀硃五錢,搗勻離火倒油紙上,候冷研極細(如香灰細,不細,敷之作痛),好醋調敷,其癢立目。如破爛孔內癢極者,用白蜜調此藥敷之,神效。

白花膏:專治惡瘡癢極見骨者。香油一斤、青槐枝一百段、陸續入油熬極枯黑、去槐枝,瀝盡渣,加黃醋一兩鬥,鉛粉一兩半離火微溫,再下制乳香、制沒藥(製法見藥物備要門),白花蛇(無則用烏稍蛇亦可)、兒茶各三錢,潮腦一兩,真麝香一錢(少用亦可),共研極細末,加入攪關成膏,浸水中三日拔出火氣再聽用。以上二方乃林屋山人秘法。

如一時製藥有及,切忌手抓,用鹽連瘡頭薄薄敷之,已破者用鹽敷於四圍。

又方:皂角(要整片的)火上烘熱熨之,即止。已破者艾葉煎湯洗之,甚效。

白話文:

瘡癢難忍

金銀散:專治非常癢的惡瘡。將一兩硫磺放在銅器裡,用燈火熔化(絕對不能用灶火或火爐),加入五錢銀硃,充分攪拌均勻後離火倒在油紙上,待涼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像香灰一樣細,如果研磨得不細,敷在患處會疼痛),用好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就能立即止癢。如果潰爛的傷口裡面非常癢,就用白蜜調和此藥敷用,效果神奇。

白花膏:專治非常癢且傷及骨骼的惡瘡。將一斤香油和一百段青槐枝一起熬煮,直到槐枝燒成焦黑,取出槐枝,濾掉渣滓,加入一兩斗黃醋、一兩半鉛粉(離火後趁溫熱加入),再加入製乳香、製沒藥(製作方法請參考藥物備要),白花蛇(沒有白花蛇可用烏梢蛇代替)、兒茶各三錢,腦麝一兩,真麝香一錢(少用也可),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香油攪拌成膏狀,浸泡在水中三日,取出晾乾後才能使用。以上兩個方子是林屋山人的秘方。

如果一時之間無法製作藥物,絕對不要用手抓患處,可用鹽薄薄地敷在患處;如果已經潰爛,就將鹽敷在患處周圍。

另一個方子:將整片的皂角放在火上烘熱後熨燙患處,就能立即止癢;如果已經潰爛,就用艾葉煎水清洗患處,效果很好。

4. 瘡自走動

硃砂一塊研末,取倒回蟲數條,共放手心研如泥,敷瘡上,即時收回原處。倒回蟲多生舊牆基鹹土中,穴如螻蟻穴,其蟲倒行,名為倒回蟲,撒土尋之自見。此方傳之西域老僧,屢試屢驗。

白話文:

瘡自己移動,可以用硃砂研磨成粉末,再抓幾條倒退蟲,一起放在手心裡研磨成泥狀,敷在患處,然後立刻將藥泥移回原處。倒退蟲多生長在舊牆基潮濕的泥土中,洞穴像螞蟻洞一樣小,這種蟲子會倒著爬行,因此稱為倒退蟲,撒開泥土尋找就能找到。這個方法是從西域一位老僧那裡傳來的,屢試不爽。

5. 趕移瘡毒

移山過海散:治毒生於致命處,用此移於無害部位甚效。雄黃、小麥面、新鮮蚯蚓烘,共為末,用好醋調勻,漸漸敷於致命處半邊,自能移過不致命處。

移毒散:凡毒發於骨節間,用此藥移之,或上或下,使無殘疾之患,屢試屢驗。白芨一兩六錢,紫花地丁八錢,烏骨雞(煅)、硃砂、雄黃、輕粉各一錢,五倍子二錢(焙黃)、大黃二錢,豬牙皂角八分,共為末,用好醋調敷毒之上截,即移至下半截,仍照人虛實內服藥餌。

趕毒散(又名沖和散):凡大腿內外及兩膝貼骨等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微覺痠痛攣曲,乃感受風濕所致。若不急治,變生貼骨等疽,難以收功。須用此藥祛寒逐濕透出外絡,提移他處出毒,即有成管成漏,亦能逐漸收功。此方與移毒散相等,屢用皆效。

紫荊皮五兩炒,赤艾二兩炒,香白芷一兩(曬乾,切忌火炒),獨活一兩五錢炒,石菖蒲一兩五錢(曬乾,切忌火炒),以上共磨為末篩細,以好酒和蔥頭五個煎滾調搽,不必留頂,一日一換,以消腫不痛為度。

白話文:

趕移瘡毒

移山過海散:治療毒瘡長在要害部位,用這個藥方可以有效地將毒瘡轉移到無害的地方。將雄黃、小麥粉、烘乾的新鮮蚯蚓磨成粉末,用好醋調勻,慢慢地敷在要害部位的一半,毒瘡就能自行轉移到不致命的地方。

移毒散:凡是毒瘡長在骨節之間,用這個藥方可以將毒瘡轉移到上或下,避免留下殘疾,屢試不爽。將白芨、紫花地丁、煅過的烏骨雞、硃砂、雄黃、輕粉、焙黃的五倍子、大黃、豬牙皂角按照比例磨成粉末,用好醋調勻敷在毒瘡的上半部分,毒瘡就會移到下半部分,同時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服用內服藥物。

趕毒散(又名沖和散):凡是大腿內外側及膝蓋貼近骨頭等部位,腫脹範圍廣泛卻沒有明顯膿頭,皮膚顏色無變化,略感痠痛和僵硬,這是感受風濕所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变成贴骨的毒疽,难以治愈。必須使用此藥方祛除寒濕,使毒氣從體表排出,即使已經形成膿管或膿漏,也能逐渐痊癒。此方與移毒散效果相當,屢試皆效。

將紫荊皮、赤艾、曬乾的香白芷(切忌火炒)、炒過的獨活、曬乾的石菖蒲(切忌火炒)磨成粉末過篩,用好酒和煎滾的五個蔥頭調勻後塗抹,不必封住患處,一天換一次藥,以腫消痛止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