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

1. 肉核

真烏梅,去核,燒存性,研末搽,數日即消。

又方:生蘿蔔皮貼之,連貼數次即愈。如再不愈,照癰疽門惡核方治之。

又,遍身肉出如錐,痛而且癢,方見卷十六奇病門。

白話文:

肉核

用真正的烏梅,去掉核,燒成炭後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幾天就能消腫。

另一個方法是用新鮮蘿蔔皮貼在患處,連續貼幾次就能痊癒。如果還是不好,就按照癰疽門惡核的治療方法處理。

至於全身長出像錐子一樣的肉疙瘩,又痛又癢的,可以參考卷十六奇病門的療法。

2. 疣瘊

又名瘊子,拔之則絲長三四寸。薑汁和好醋,時時搽之。有人生疣瘊,屢治屢發,照此治之,三日斷根。

又方:地膚子、白礬,煎湯洗,數次即消,立效。

又方:松香、柏樹枝上油和勻敷之,過夜即落。

又方:苦菜折之有白汁出,點之自落。

又方:牛口涎,時時塗之,即落。

白話文:

疣瘊,又稱瘊子,拔掉後會露出又細又長的根部,長度約三四寸。可以用薑汁和醋混合,經常塗抹患處。有些人長了疣瘊,治療後反覆發作,用這個方法治療,三天就能根治。

另一個方法:用地膚子和白礬煎水洗患處,洗幾次就能消除,效果很快。

另一個方法:將松香和柏樹枝上的油混合均勻,敷在患處,一夜之間就能脫落。

另一個方法:將苦菜折斷,取其流出的白色汁液點在患處,疣瘊就會自行脫落。

另一個方法:用牛的口水,經常塗抹患處,疣瘊就會脫落。

3. 肉痣

小黑子是。用針挑破,以鹼水泡石灰點之,即消。

白話文:

小的黑痣可以用針挑破,再用鹼水泡過的石灰點在傷口上,就能消掉。

4. 血痣

初起如痣色紅,漸大如豆,觸破時流鮮血。用黃鱔血同蒜汁、好墨汁塗之。血出甚者,內服涼血地黃湯。

白話文:

血痣一開始像痣一樣,顏色鮮紅,慢慢地會長大到像豆子一樣大,如果弄破了會流鮮血。可以用黃鱔血、蒜汁和上好的墨汁混合塗抹。出血很多的話,就要內服涼血地黃湯。

5. 癰毒雜治

6. 癰毒宜戒

一戒走泄。凡患癰毒紅腫潰爛,或已生管,無論久近大小,最忌走泄真元。如有遺精及房事不謹,醫治最難見功。必先將遺精病症醫治全愈,仍令夫婦分臥,謹戒房事,然後按方施治,自易收功。

一戒汙穢。凡大癰惡毒,一經汙穢,腫痛更甚,難以收功。婦女產後及行經時切戒近前,以免汙穢。若婦女自患癰疽瘡癤,遇行經時醫治鮮效,必俟行經後始能見功。

一戒熏罨。諸瘡有熏罨一法,瘡雖易愈,然毒盡歸腹,定成鼓脹難治。惟神燈照法不忌。

一戒沐浴。凡濕熱諸瘡,膿血淋漓,或癢或痛,莫不以沐浴為快,然浴則濕氣更重,難以速痊。惟有溫泉之處不忌。

白話文:

癰毒宜戒

患有癰疽腫毒,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忌諱縱慾:任何癰疽紅腫潰爛,甚至已經化膿的病症,不論病程長短、大小,都絕對不能過度房事或遺精,否則元氣受損,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必須先治癒遺精等性問題,並且夫妻分床睡,嚴禁性行為,才能順利治療癰疽。

第二,忌諱污穢:嚴重癰疽遇到污穢之物,腫痛會加劇,難以治癒。女性產後或月經期間,絕對不能靠近癰疽患者,以免感染。如果女性本身患有癰疽,在月經期間治療效果也會很差,必須等到月經乾淨後才能見效。

第三,忌諱熏蒸:雖然有些瘡瘍可以用熏蒸法治療,容易痊癒,但此法會將毒素逼入腹中,日後可能導致腹脹難治,唯獨「神燈照法」例外。

第四,忌諱沐浴:濕熱型的瘡瘍,膿血淋漓,或癢或痛,雖然很多人喜歡用沐浴來緩解症狀,但沐浴會加重濕氣,不利於痊癒,唯有溫泉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