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一 (11)
卷十一 (11)
1. 遊風丹毒
名天火,又名流火,俗名風瘧、風疙瘩是也。此症身上忽然紅腫,或大或小,或痛或癢,甚至遍身皆有,遊走無定。有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皮中,恍如有水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為水丹,又名風丹,多生腿膝,屬脾肺有熱而夾濕也。又色赤而干,發熱作癢,形如雲片,為赤遊丹,屬血分有火而受風也。
又遍起小白泡,無熱無痛,遊走不定為冷瘼,即冷丹,由火毒未發,肌膚外受寒鬱而致也。又有腰間紅腫一道,名纏腰丹,又名纏蛇瘡(方見癰毒諸方門),又有雞冠丹、茱萸丹兩種。丹名雖多,總屬心火三焦風邪而成。其發甚速,自胸腹起於四肢者,順而易治;從四肢起於胸腹者,宜急治之,遲則難治。
防風升麻湯:防風、升麻、梔仁、麥冬、荊芥、木通、乾葛、薄荷、玄參、牛蒡子、甘草各一錢,燈芯十莖,水煎服。大便秘者加大黃、枳殼各一錢,水煎服。忌食魚腥雞鵝動風暖血之物,犯則難治。丹毒重者攻入心胃難救。先服此藥,以解內毒,次用瓷針刺去惡血,則毒隨血散,至神至捷,百發百中。
瓷什刺法:取瓷器輕輕敲破,取鋒利者一小塊,用竹筷將筷頭破開,橫夾瓷片露鋒於外,將線紮緊,以瓷鋒正對丹毒之處,另用筷於瓷鋒筷上輕輕敲之,其血自出,不可刺深傷肉。未愈不妨再刺,以紅消腫散為度。毒輕者不必刺。
又方:如服上防風升麻湯不效,即用四物消風飲,生地三錢,當歸二錢,荊芥、防風各錢半,赤芍、川芎、白蘚皮、蟬蛻、薄荷各一錢、獨活、柴胡各七分、紅棗二枚、水煎服,必能見功。此消風毒要藥也。
又方:清涼膏(見湯火傷門)敷之,神效。
又方:馬蘭膏:治新生小兒紅赤遊風丹毒,百不失一,並治大人丹毒。或兩腿濕熱伏於經絡,皮面上不紅不腫,其痛異常,病者只叫腿熱,他人按之極冷者,此膏搽之立愈。屢試皆驗。馬蘭頭(浙人謂之馬蘭頭,他省不知呼為何名)不拘多少,冬季無葉取根亦可用水洗去泥,搗爛絞汁,以雞毛蘸汁搽之,干則再換。或調飛淨六一散搽之亦可。
又方:蚯蚓(又名曲蟮)數條,放碗中加白糖,用碗蓋住,半日後,至遲一日即化為水,搽之極效。無蚯蚓用蜓蚰(俗名鼻涕蟲)亦可。
白話文:
遊風丹毒
遊風丹毒,又稱天火、流火,民間俗稱風瘧、風疙瘩。此症症狀為皮膚突然紅腫,腫塊大小不一,伴隨疼痛或搔癢,甚至全身皆可出現,位置遊走不定。初期可能出現白色斑點,逐漸轉為黃色,皮膚光亮,好像有水腫脹的感覺。若破潰流出黃水,皮膚潮濕糜爛且疼痛,稱為水丹或風丹,多發生在腿膝部位,屬於脾肺積熱夾濕。若紅腫顏色鮮紅乾燥,伴隨發熱和搔癢,形狀像雲片一樣,稱為赤遊丹,屬於血分有熱且受風邪侵襲。
也有些情況會出現全身散佈的小水泡,沒有發熱和疼痛,位置遊走不定,稱為冷瘼或冷丹,這是因為火毒尚未發作,皮膚外受寒邪鬱結所致。還有一種情況是腰部出現一條紅腫,稱為纏腰丹或纏蛇瘡(治療方法詳見癰毒諸方門),此外還有雞冠丹、茱萸丹等。雖然丹毒名稱眾多,但總體來說都是由於心火、三焦火熱及風邪共同作用引起的。發病速度很快,如果從胸腹部開始,蔓延到四肢,則較易治療;如果從四肢開始,蔓延到胸腹部,則應及時治療,否則難以治愈。
防風升麻湯:防風、升麻、梔仁、麥冬、荊芥、木通、葛根、薄荷、玄參、牛蒡子、甘草各一錢,燈芯草十莖,水煎服。大便秘者可再加黃、枳殼各一錢,水煎服。忌食魚腥、雞、鵝等動風助熱之物,違犯則難治癒。丹毒嚴重者,毒邪攻入心胃,則難以救治。應先服用此藥解毒,然後用瓷針刺出惡血,則毒邪隨血排出,療效迅速,百試百靈。
瓷針刺法:取瓷器輕輕敲碎,選取鋒利的小碎片,用竹筷將筷頭劈開,橫夾瓷片,使其鋒利的一端露出,用線紮緊固定,將瓷片鋒利的一端對準丹毒處,再用另一根筷輕敲瓷片,使血液流出,不可刺得過深傷及肌肉。如果未痊癒,可以再次刺針,以紅腫消散為度。毒性較輕者不必刺針。
其他療法:如果服用上述防風升麻湯無效,則可用四物消風飲:生地黃三錢、當歸二錢、荊芥、防風各半錢、赤芍藥、川芎、白鮮皮、蟬蛻、薄荷各一錢、獨活、柴胡各七分、紅棗二枚,水煎服,療效顯著。這是治療風毒的重要藥方。
其他療法:清涼膏(詳見湯火傷門)外敷,效果很好。
其他療法:馬蘭膏:治療新生兒紅赤遊走性丹毒,效果極佳,也適用於成人丹毒。或兩腿濕熱伏於經絡,皮膚表面不紅不腫,但疼痛異常,患者自覺腿部發熱,他人觸摸則感覺冰冷,此膏藥塗抹即可痊癒,屢試不爽。馬蘭頭(浙江人稱之為馬蘭頭,其他省份名稱可能不同),不論多少,冬季無葉時可用根部,用水洗淨泥土,搗爛取汁,用雞毛蘸汁塗抹,乾了再換。也可調入飛淨的六一散一起塗抹。
其他療法:蚯蚓(又名曲蟮)數條,放入碗中加白糖,用碗蓋住,半天或最遲一天就會化成水,塗抹效果極佳。沒有蚯蚓可用蜒蚰(俗稱鼻涕蟲)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