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 (30)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0)

1. 血泡痘

滿泡通紅,其內是血,故名血泡。此血熱毒熾,不能運化以成漿,故有此症。急宜涼血解毒為主。用生地、赤芍、紅花、紫草、丹皮、牛蒡、黃芩、白芷,弱者忌服,查前看形色法,斟酌用之為要。

白話文:

血泡痘是一種長滿紅色水泡的皮膚病,水泡裡面充滿血液,因此稱為血泡痘。這是因為體內血熱毒盛,導致血液無法正常代謝成津液而形成的。治療應以清熱涼血解毒為主,可以使用生地黃、赤芍藥、紅花、紫草、丹皮、牛蒡子、黃芩、白芷等藥材。體質虛弱者應謹慎服用,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症狀,調整藥材的用量和搭配。

2. 白漿痘

初起發時,瘡痘即有白漿,其後必成灰白癢塌而死。蓋漿必由腳而起,乃為順症。此毒參陽分而陰血不能運化,故不久而即陷伏也。但初起之際,間有數點,即刺去其漿,隨刺隨長,有漿則又刺去,時時看視,不可怠玩。內服千金內托散大補氣血,乃可無虞。若遍身如此,則難治矣。慎之慎之!或照前看形色法,大補元煎治之更妙。

千金內托散:人參、當歸、炙耆各錢半,白芍、肉桂各六分,川芎、炙草各四分,白芷七分,山楂八分,木香、防風、厚朴各三分。

白話文:

白漿痘初期長出痘瘡時,痘瘡內就有白色膿液,之後痘瘡會變成灰白色,潰爛萎縮然後結痂。這種痘瘡通常從腳部開始蔓延,這是正常的病程。這是因為毒邪侵犯陽氣,陰血運行不暢,所以很快就會陷下去。但初期如果只有少數幾個痘瘡,可以將膿液擠出,擠完之後又長出來,就再擠,要隨時觀察,不可掉以輕心。內服千金內托散來大補氣血,就能避免危險。如果全身都長滿這種痘瘡,那就很難治療了,務必小心謹慎!或者參考之前的辨證方法,服用大補元煎治療效果更好。

(方劑:千金內托散 人參、當歸、炙甘草各1.5克,白芍、肉桂各0.6克,川芎、炙甘草各0.4克,白芷0.7克,山楂0.8克,木香、防風、厚朴各0.3克。)

3. 漏痘

參看各前篇。痘未成漿,頂上有孔,漏出汁水,堆聚而結,形若癩頭,俗呼漏痘。此因表虛不能養漿,故不傷而自潰也。急宜補氣健脾,固其肌肉,乃可救也。若遍身俱潰,則必死矣。須用人參、炙耆、當歸、官桂、川芎、白朮、白芷、炙草、丁香、淮山,加龍眼、蓮子同煎。

白話文:

漏痘是指痘瘡未成熟,痘頂已破有孔,痘漿漏出,堆積凝結成類似癩頭的瘡疤。這是因為表虛無法滋養痘漿,痘瘡未受損傷便自行潰爛。應當及時補氣健脾,使肌肉強健,才能治癒。如果全身都潰爛,則必死無疑。需用人參、炙甘草、當歸、桂枝、川芎、白朮、白芷、炙甘草、丁香、淮山藥,再加入龍眼肉、蓮子一起煎服。

4. 蛀痘

痘有小孔如針嘴大,似蟲蛀之眼,故曰蛀痘。此腠理不密,乃有此痘,若不急治,大泄元氣,必成灰陷而死。須用人參、炙耆、當歸、炙草、肉桂、丁香,加荔枝為引,必孔秘而痘乃起脹行漿也。仍參看各前篇為要。

白話文:

蛀痘是指痘痘長出針孔般大小的小洞,像蟲蛀一樣,所以叫蛀痘。這是因為肌膚的組織疏鬆,才長出這種痘痘。如果不趕快治療,會大量消耗元氣,最後導致痘痘潰爛凹陷而死亡。需要使用人參、炙甘草、當歸、炙甘草、肉桂、丁香,再用荔枝做引藥,這樣才能使痘痘孔道閉合,然後痘痘才能脹大、出膿。 還需要參考之前的治療方法。

5. 琉璃痘

痘雖光亮,全無血色,明若琉璃,略擦即破,內俱清水,而或出血,總無膿漿,此血氣不能運化毒氣而然也。後必音啞而死。痘若起脹見有此等,急取其尤者而刺去其水,再用實漿散:人參、黃耆、當歸、鹿茸、白朮、淮山、山楂、扁豆、白芷、炙草,加黃豆四十九粒。或用大補元煎各方更妙。

白話文:

琉璃痘的症狀是痘疹光亮,但完全沒有血色,像琉璃一樣透明,輕輕一擦就破,裡面只有清水,有時會出血,但完全沒有膿液。這是因為氣血無法將毒氣運化所致。這種痘症最終會導致患者聲音嘶啞而死。如果痘疹出現這種情況,要立刻挑破最嚴重的痘疹,放出裡面的水分,再服用實漿散:人參、黃耆、當歸、鹿茸、白朮、淮山、山楂、扁豆、白芷、炙甘草,以及四十九粒黃豆。或者使用大補元煎等補益方劑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