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十 (23)
卷十 (23)
1. 起脹
痘至開盤,頭面腮頰亦腫,謂之起脹。至膿成漿足,痘回而脹消,謂之收脹。蓋緣毒氣由內達外,此時尚在肌膚之間,故腮頰亦隨之而腫。迨至膿成漿足,毒氣盡化為膿而脹自消。亦必脾胃強健,方能如此。若當起脹而不起脹,乃由元氣內虛,不能送毒外出之故,宜用大補氣血之藥,少加發散,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盤自開而脹自起。若痘未開盤而頭面先腫,乃元氣大虛,此乃虛腫、非起脹也。
白話文:
痘瘡長到出現痘盤時,頭、臉、腮幫子也腫起來了,叫做「起脹」。等到膿液形成並且充盈,痘瘡回縮,腫脹消退,叫做「消脹」。這是因為毒氣從內部到達體表,這時還在皮膚之間,所以腮幫子也隨之腫起來。等到膿液形成並且充盈,毒氣全部化為膿汁,腫脹自然消退。這也必須脾胃強健,纔能夠這樣。如果到了該起脹的時候卻不起脹,那是由於元氣虛弱,不能夠將毒氣送出體外,應該採用大補氣血的藥物,少加一些發散的藥物,交替服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痘盤自然會開,腫脹自然會消退。如果痘瘡還沒有出現痘盤,頭、臉就先腫起來了,那是元氣極度虛弱,這是虛性腫脹,不是起脹。
其痘必不能起脹,亦宜大補元氣,腫自消而脹自起。又有痘已回而腫不消,乃元氣大虛不能攝毒,餘毒留於肌肉之間,不能盡化為膿所致,亦宜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餘毒盡化而膿消矣。《痘書》云:痘出稠密封眼者有救,不封眼者無救,此言不確。起脹者有救,不起脹者無救,此言甚確。
白話文:
如果痘瘡不能生長發脹,也應該給予大量補品以增強元氣,痘瘡的腫脹自然會消失,而且痘瘡也會生長發脹。還有一種情況是痘瘡已經開始回縮,但是腫脹還沒消除,那是因為元氣過於虛弱,沒辦法吸收毒素,殘留的毒素停留在肌肉之間,不能完全化膿所致。也應該給予大量補品以增強元氣,交替服用溫熱的中藥湯劑,殘留的毒素慢慢化膿,腫脹就會消除了。《痘書》上說:痘瘡長出後緊密地封閉了眼睛,這種情況是有救的,但是如果沒有封住眼睛就沒有救了。這種說法不準確。痘瘡生長發脹是有救的,但是不生長發脹就沒有救了,這種說法是很準確的。
封眼者眼弦多痘,胭脂水塗之仍可以不封眼。不起眼者乃元氣大虛,何以送毒外出?必當大補元煎、附子、肉桂大劑多進,脹起而毒化,一定之理也。
白話文:
發生眼瞼閉合困難,通常是因為眼瞼上有許多小痘痘,即使塗了臙脂水,也沒辦法改善症狀。而無法睜開眼睛,通常是因為元氣極度虛弱。元氣虛弱到這種程度,哪還有力量把毒素送出體外?因此,一定要使用大劑量的補元煎、附子、肉桂等藥物,才能讓腫脹的地方消退,毒素也才能排出,這是必然的道理。
2. 養漿
痘之緊要,全在養漿。漿成則毒化,漿不成,痘斯壞矣。自發熱、見點、齊苗、灌漿,無非為養漿而設。若顆粒稀蔬,根盤紅潤,精神爽健,二便如常,乃上等痘也,可以不藥。倘形色平常,全憑用藥、助其氣血,以養其漿。最怕者無熱。全仗真陽充足出而用事,方能化毒成膿,設陽氣不足,何以蒸化其毒,宜在補陽氣,實為上策。
白話文:
痘痘的關鍵在於養漿。漿液生成,毒性就會消失;漿液不生成,痘痘就會惡化。從發熱、出疹、出齊、灌漿,都是為了養漿而設計的。如果痘粒稀疏,根部紅潤,精神清爽,二便正常,那就是上等痘,可以不用藥。如果痘痘形狀和顏色都普通,那就完全靠用藥來幫助氣血,以養護漿液。最怕的是沒有熱度。痘痘要依靠真正的陽氣充足才能發揮作用,才能把毒素化成膿。如果陽氣不足,怎麼能蒸發毒素呢?所以,增補陽氣纔是上策。
緊防泄瀉,瀉則中虛,陽氣一虧,毒必內陷,定當預為提防,補其陽氣,助其脾胃,漿干痂結而成功矣。煎藥方無非補中益氣湯、大補元煎之類,相兼服之,萬不失一。而世之面麻者,皆因不明是理,養漿時被庸醫誤用消伐之藥,中氣下虧所致。若於養漿時,大劑溫補,氣血充足,落痂後斷無面麻之患。
白話文:
防止腹瀉,腹瀉會造成虛弱的體質,陽氣虧損,毒素必定會深入體內,一定要提前預防,補養陽氣,幫助脾胃,讓瘡結痂而痊癒。煎藥方通常是補中益氣湯和大補元煎之類的藥物,一起服用不會出錯。但是世人中面麻的患者,都是因為不瞭解這個道理,在養瘡期間被庸醫錯誤地使用了耗散元氣的藥物,導致中氣虧損。如果在養瘡期間,大量使用溫補藥物,使氣血充足,結痂後絕對不會出現面麻的症狀。
又有一種小兒痘後滿頭潰爛,名曰虛陽貫頂,又曰發疽。經所不愈,此乃出痘時誤服涼藥,胃中受寒,陽無所依,上衝頭頂,譬之火爐中以水潑之,則熱氣必上衝,此理無二。速用大補元煎、大溫中飲相間服之,引火歸元,旬日可愈。
白話文:
還有一種小兒出完痘以後,頭頂長滿瘡,叫做「虛陽貫頂」,又叫做「發疽」。沒有治癒的,這種疾病是出痘的時候,錯誤地服用了涼藥,胃裡面受了寒,陽氣沒有依靠,衝上了頭頂,就像在火爐中潑水,熱氣必定往上衝,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趕快用大補元煎和大溫中飲交替著服用,把火氣引回元氣所在的地方,十天左右就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