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九 (15)
卷九 (15)
1. 孕婦惡食嘔吐
其症顏色如故,脈息平和,但覺肢體沉重,頭目昏眩,擇食,惡聞食氣,好食酸鹹。甚者或作寒熱,心中憒悶,嘔吐痰水,胸膈煩滿,恍惚不能支持。輕者不服藥無妨,乃常病也。如重而不能飲食者,用臺黨、砂仁(炒研)、甘草各一錢,白朮、香附(童便炒)、真烏梅、陳皮各錢半,姜引,水煎,食遠服。
又方:食鹽三分,煨姜六分,竹茹三分,老米一撮炒,砂糖三錢,煎水,徐徐服之。如有蛔蟲吐出,加花椒二分,烏梅三個,煎服立效。
白話文:
孕婦惡食嘔吐
孕婦的臉色看起來和以前一樣,脈搏也正常,但是感覺四肢沉重,頭暈眼花,挑食,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喜歡吃酸鹹的食物。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冷發熱,胸悶心煩,嘔吐出痰水,胸部和膈膜感覺飽脹,頭昏腦脹,站都站不住。症狀輕微的話,不喝藥也沒關係,這是一種常見的孕期現象。如果症狀嚴重到吃不下東西,可以用臺黨、砂仁(炒後研磨)、甘草各一錢,白朮、香附(用童尿炒)、真烏梅、陳皮各半錢,用生薑水送服,飯後服用。
另一個方法:食鹽三分,煨姜六分,竹茹三分,炒老米少許,砂糖三錢,煎水服用。如果吐出蛔蟲,再加入花椒二分,烏梅三個,煎服,效果很快。
2. 孕婦吞酸
孕婦傷食,腹滿吞酸,噁心不喜食者,用加味六君子湯:臺黨、白朮、半夏、陳皮、茯苓、炙草、枳實(炒)、神麯(炒)、砂仁(炒)各五分,姜引,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懷孕期間消化不良,肚子脹滿,吞酸、噁心、食慾不振,可用加味六君子湯: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蒼朮、炒枳實、炒神麴、炒砂仁各五分,用薑汁引藥,水煎服,飯後服用。
3. 孕婦頭痛
因外感頭痛者,此虛也。加味芎歸湯:川芎、當歸各錢半,黃芩(酒炒)、白朮各一錢五分,細茶葉二錢,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孕婦頭痛是因為體虛所致。可以用加味芎歸湯治療:川芎、當歸各7.5克,黃芩(酒炒)7.5克,白朮6克,茶葉10克,水煎服,飯後服用。
4. 孕婦目鼻咽喉唇口諸病
孕婦專以清熱為主。目、鼻、咽喉、唇口諸病多屬熱也。用吳茱萸五錢研末,好溫醋調敷兩足心,用布包好,過一日夜,足心如覺發熱即愈。如尚未愈,連換數次,再敷一日夜無不愈矣。屢試如神。或用涼膈散各隨其症加減用之。
涼膈散:條芩、川連、梔子(各酒炒)各八分,連翹、甘草、桔梗各一錢,薄荷五分,水煎服。目赤痛者,前方加當歸、川芎、羌活、防風、菊花各一錢,竹葉引。鼻血不止者,前方加當歸、生地各一錢,茅花一大團,姜引。或照卷一鼻部第一方治之,萬無一失。咽喉痛者,前方加牛蒡子(炒,杵碎)一錢。口舌生瘡者,只依本方姜引。
白話文:
孕婦的目、鼻、咽喉、唇口等部位的疾病,主要以清熱為主,因為這些疾病大多是熱症引起的。可以用五錢吳茱萸研磨成粉末,用溫醋調成糊狀,敷在雙腳心上,用布包好,敷一天一夜。如果腳心感覺發熱,就表示病好了。如果還沒好,可以換幾次藥,再敷一天一夜,肯定能治好。這個方法屢試不爽,效果很好。或者根據具體症狀,加減使用涼膈散。
涼膈散的配方是:黃芩、川連、梔子(都用酒炒)各八分,連翹、甘草、桔梗各一錢,薄荷五分,用水煎服。如果眼睛紅腫疼痛,可以在涼膈散的基礎上,再加入當歸、川芎、羌活、防風、菊花各一錢,用竹葉煎水引藥服用。如果鼻子流血不止,可以在涼膈散的基礎上,再加入當歸、生地各一錢,以及一大團茅草花,用薑汁煎水引藥服用。也可以參考卷一鼻部第一方治療,絕對不會失敗。如果咽喉疼痛,可以在涼膈散的基礎上,再加入炒熟並搗碎的牛蒡子一錢。如果口腔和舌頭長瘡,只用涼膈散,用薑汁煎水引藥服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