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渭齡

《喉科大成》~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格陽喉痹

由火不歸原,則無根之火客於咽喉而然,其證則上熱下寒,全非火證。凡察此者,但診其六脈微弱,全無滑大之意,且下體絕無火證,腹不喜冷,即是候也。蓋此證必得於色欲傷精,或泄瀉傷腎,或本無實火,而過服寒涼,以傷陽氣者,皆有此證。速宜用鎮陰煎為上,八味地黃湯次之,或用蜜附子含咽亦妙,若再用寒涼,必致不救。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格陽喉痹」的情況,大意是:因為身體內的火氣無法回到根源,導致無根的火氣滯留在咽喉部位,因而產生問題。這種症狀特徵通常是上半身感覺熱,下半身卻感覺冷,完全不像一般的火氣旺盛的現象。

進一步判斷這種情況,可以透過診脈來確認,如果六脈都顯示出微弱,沒有火旺時常見的滑大脈象,而且下半身完全沒有火氣的徵兆,腹部也不會喜歡接觸冷物,這些都是該症狀的特徵。通常出現這種症狀,可能是因為性生活過度耗損精氣,或是嚴重的腹瀉傷害了腎臟,又或者是原本就沒有火氣過盛的問題,卻誤食過多寒涼的食物或藥物,導致陽氣受損,才會出現這種症狀。

對於這種情況,應迅速採用鎮陰煎的治療方式,效果最佳;其次可選擇八味地黃湯;另外,使用蜜附子含在口中緩緩吞嚥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但如果再繼續服用寒涼的東西,可能會導致病情無法挽回。

2. 陽虛喉痹

非喉痹因於陽虛,乃陽虛因於喉痹也。蓋有因喉痹而過於攻摯,致傷胃氣者;有由於飲食,倉廩空虛亦傷胃氣者;又有氣體素弱,不耐勞倦,而傷胃氣者。凡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多致元陽氣越,脈浮而散,或弱而澀,以致聲如鼻鼾,疾如拽鋸者,此肺胃垂絕之候,速宜挽回元氣,以人參濃煎徐飲之。如痰多者,加竹瀝薑汁。

遲則不救,如作實火治之,禍如反掌。

白話文:

[陽虛導致的喉部問題]

這不是說喉部問題是因為陽氣不足所導致,而是說陽氣不足往往是由喉部問題引起的。有的情況是,治療喉部問題時過度強力,結果反而傷害了胃氣;有的是飲食不當,營養不足,也會傷害到胃氣;還有的是體質本來就比較弱,不能承受過度勞累,這樣也會損傷胃氣。總的來說,當體內中氣虛弱,加上外面的疼痛刺激,很容易導致身體的元陽之氣飄散,脈搏會變得浮散或弱澀,進而使聲音變得像打鼾一樣,呼吸急促如拉鋸,這是肺胃功能瀕臨衰竭的徵兆,必須馬上補充元氣,可以用人參濃煎後慢慢喝下。如果痰多,可以加入竹瀝和薑汁。

如果拖延不治,後果不堪設想,若誤以為是實火而錯誤治療,後果會立刻顯現,就像反手之間那麼快。

希望以上翻譯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