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渭齡
《喉科大成》~ 卷三 (5)
卷三 (5)
1. 梅核氣
噙化丸,膽礬、硼砂、明礬、牙皂、雄黃,細末,紅棗煮爛取肉為丸,空心噙化,溫黃酒一盅,過口內,服蘇子降氣湯。
七情氣鬱,結成痰涎,隨氣聚積,堅大如塊,在心腹間,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樣,咯不出,咽不下,每發欲絕,逆害飲食,宜四七湯(《得效》)。男女或有胸喉之間,梅核作恙者,觸事勿怒,飲食勿冷(《直指》)。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如梅核之狀是也。
始因喜怒大過,積熱蘊隆,乃成痰鬱結,致斯疾耳,加味四七湯加二陳湯(《醫鑑》)。
白話文:
【梅核氣】
治療梅核氣的藥方是噙化丸,主要成分包括膽礬、硼砂、明礬、牙皁、雄黃等,將這些材料磨成細末。然後,用紅棗煮至熟軟後,取其果肉和藥末混合製成藥丸。使用時,應在空腹時含化此藥丸,再喝下一杯溫熱的黃酒,之後再服用蘇子降氣湯。
這種病是由於情緒波動過大,導致氣鬱,進而形成痰液凝結,隨著氣流在體內聚集,形成堅硬的塊狀物,通常位於心臟與腹部之間,或阻塞咽喉,感覺像是有梅核或棉絮卡在喉嚨,既無法咳出,也難以吞下。每次發作時,會感到極度不適,影響正常進食。對於此症,可採用四七湯進行治療(出自《得效》)。
無論男性或女性,如果出現類似梅核卡在胸口或喉嚨的症狀,平日應避免生氣,且不要食用冰冷食物(出自《直指》)。梅核氣是指一種令人感到喉嚨有異物感,像梅核一樣,既無法咳出,也難以吞下的疾病。
這種病最初是由於情緒激動過度,導致體內熱氣過盛,久而久之形成痰鬱結,進而引發此病。治療上,可以考慮加味四七湯加上二陳湯(出自《醫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