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光

《傷科彙纂》~ 正文 (7)

回本書目錄

正文 (7)

1. 器具總論

《醫宗金鑑》總論曰:跌撲損傷,雖用手法調治,恐未盡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則未可云醫理之周詳也。爰因身體上下正側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不逮,以冀分者復合,欹者復正,高者就其下,陷者升其位。則危症可轉於安,重傷可就於輕,再施以藥餌之功,更示以調養之善,則正骨之道全矣。

裹簾,

《醫宗金鑑》曰:裹簾以白布為之,因患處不宜他器,只宜布纏,始為得法,故名裹簾,其長短闊狹,量病勢用之。

振梃,

釋義云:凡頭被傷而骨未碎、筋未斷,雖瘀聚腫痛者,皆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頸項筋骨,再用布纏頭二、三層令緊,再以振挺輕輕拍擊足心,令五臟之氣,上下宣通,瘀血開散,則不奔心,亦不嘔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纏頭,拍擊足心,竟不覺疼,昏不知人,痰響如拽據,身體僵硬,口溢涎沫,乃氣血垂絕也,不治。

披肩,

釋義云:凡兩肩僕墜閃傷,其骨或斷碎,或傍突,或斜努,或骨縫開錯筋翻,法當令病人仰臥凳上,安合骨縫,揉按筋結,先以棉花貼身墊好,復以披肩夾住,肩之前後縛緊,再用白布在外纏裹畢,更用扶手板,長二尺余,寬三、四寸,兩頭穿繩,懸空掛起,令病者俯伏於上,不使其肩骨下垂,過七日後開視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則仍用之。若不依此治法,後必遺殘患蘆節。

耀山云:用水竹半邊,長短闊狹,以患處為則,削去稜角,嵌入肩內,其肩下腋肢,再用棉團一個,實其腋內,外以布帶縛定繫住,此治肩骨斷碎之具,雖比板物較硬,然用之得法,縛之妥貼,則無動移之患矣。

攀索,

《醫宗金鑑》曰:攀索者,用繩掛於高處,以病人兩手攀之也。

迭磚,

釋義云:凡胸腹腋脅,跌打蹦撞墊努,以致胸陷而不直者,先令病人以兩手攀繩,足踏磚上,將後腰拿住,各抽去磚一塊,令病人直身挺胸,少傾,又各抽去磚一塊,仍令直身挺胸,如此者三,其足著地,使氣舒瘀散,則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再將其胸以竹簾圍裹,用寬帶八條緊緊縛之,勿令窒礙。但宜仰臥,不可俯臥側臥,腰下以枕墊之,勿令左右移動。

通木,

釋義云:凡脊背跌打損傷,膂骨開裂高起者,其人必傴僂難仰。法當令病者俯臥,再著一人以兩足踏其兩肩。醫者相其開裂高起之處,宜輕宜重,或端或拿,或按或揉,令其縫合,然後用木依前法逼之。

腰柱,

釋義云:凡腰間閃挫岔氣者,以常法治之。若腰節骨被傷錯筍,膂肉破裂,筋斜傴僂者,用醋調定痛散,敷於腰柱上,視患處將柱排列於脊骨兩傍,務令端正,再用蘄艾做薄褥,復於柱上,以御風寒,用寬長布帶,繞向腹前,緊緊紮裹,內服藥餌,調治自愈。

白話文:

器具總論

《醫宗金鑑》認為,跌打損傷雖然可以用手法治療,但可能無法完全治癒,導致治病效果不佳。因此,根據人體上下左右的形態,設計製作了各種器械來輔助治療,以期達到使分離的部位復合,傾斜的部位復正,高起的部位下降,凹陷的部位升高的目的。這樣就能將危急的病情轉危為安,減輕重傷的程度。再配合藥物治療和良好的調養,就能達到正骨治療的最佳效果。

裹簾

《醫宗金鑑》記載:裹簾是用白色布料製成的,因為患處不宜使用其他器械,只有布條纏繞才是最合適的方法,所以稱為裹簾。裹簾的長短寬窄,要根據病情需要而定。

振梃

凡是頭部受傷,但骨頭未斷裂、筋絡未斷裂,只是瘀腫疼痛的,都可以治療。先用手法調整頸項部的筋骨,然後用布條纏繞頭部二到三層,裹緊。再用振梃輕輕拍擊足心,使五臟之氣上下暢通,瘀血散開,這樣就不會衝擊心臟,也不會嘔吐,精神也能安靜下來。如果已經纏繞好頭部,拍擊足心卻感覺不到疼痛,昏迷不醒,聽到痰聲像拉扯的聲音,身體僵硬,口中流涎,那就是氣血將盡的徵兆,無法治療。

披肩

凡是兩肩跌撲閃傷,骨頭可能斷裂、突出、傾斜,或者骨縫錯位、筋絡翻轉的,應讓病人仰臥在凳子上,將骨縫對合,揉按筋結。先用棉花貼在身上墊好,再用披肩夾住肩膀,前後縛緊,外面再用白布纏裹。然後再用扶手板(長約二尺多,寬約三四寸,兩端穿繩),懸空掛起,讓病人俯臥其上,防止肩膀下垂。七天后檢查,如果痊癒,就可以不用扶手板了;如果還沒痊癒,則繼續使用。如果不按照這種方法治療,日後必然留下殘疾。

耀山還提出另一種方法:用半截竹子,長短寬窄依患處而定,削去棱角,嵌入肩部,在肩下腋窩處再放一個棉團填實,外面用布帶縛緊固定。這種方法雖然比木板硬,但只要使用方法得當,綁紮妥帖,就不會有移位的問題。

攀索

《醫宗金鑑》記載:攀索是用繩子掛在高處,讓病人雙手攀住。

迭磚

凡是胸腹、腋下、脅肋跌打損傷、腫脹,導致胸部凹陷不正的,先讓病人雙手攀住繩子,腳踩在磚塊上,抓住腰部,然後逐塊抽掉磚塊,讓病人挺直身體。如此三次,讓腳著地,使氣血通暢,瘀血散開,凹陷處就能恢復,彎曲的部位也能伸直。然後用竹簾圍裹胸部,用八條寬布帶緊緊綁縛,但不要太緊。病人應仰臥,不可俯臥或側臥,腰下墊枕頭,防止左右移動。

通木

凡是脊背跌打損傷,脊椎骨裂開高起的,病人會彎腰駝背,難以仰臥。應讓病人俯臥,另一人用雙腳踩在其雙肩上。醫生根據裂開高起的地方,輕重適度地推拿按揉,使骨縫合攏,然後用木板按照之前的辦法加壓固定。

腰柱

凡是腰部閃挫、岔氣的,可用常規方法治療。如果腰椎骨錯位、肌肉破裂、筋絡斜歪駝背的,可以用醋調和定痛散敷於腰部,根據患處將木柱排列在脊椎兩旁,務必使其端正。再用艾葉做成薄墊覆蓋在木柱上,以防風寒。用寬長的布帶繞過腹部,緊緊綁紮。內服藥物,配合治療,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