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光

《傷科彙纂》~ 正文 (5)

回本書目錄

正文 (5)

1. 針灸

環跳穴,足少陽經穴也,在髀樞之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

衝陽穴,足陽明胃經穴也,在足面上動脈處,即足跗也。

然谷穴,足少陽腎經湧泉穴上,內踝前起大骨陷中也。

大敦穴,足厥陰肝經第一穴也,在大趾側,即三毛穴處也。

《針灸大成》云:閃挫腰脊強,腰脅痛,取人中穴,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又取委中穴,針五分,留七呼,禁灸。如打僕疼痛者,取承山穴,針七分,灸五壯。

人中穴,一名水溝,在鼻柱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乃督脈手足陽明之會也。

委中穴,一名血郄,足太陽膀胱經穴也,在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令人面挺伏地,臥取之。

承山穴,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腸山,足太陽經也。在腿肚下分肉間,須用兩手高托按壁上,兩足跟離地,用足大趾豎起,上看足銳腨腸下分肉間而取之。

雷火針法,治閃挫諸骨間痛,及寒濕氣,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乾薑、穿山甲各三錢,麝少許,蘄艾二兩,以綿紙半尺,先鋪艾茵於上,次將藥末摻,卷極緊,收用。按定痛穴,筆點記,外用紙六、七層隔穴,將卷艾藥,名雷火針也。取太陽真火,用圓珠火鏡,皆可燃紅,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燒再按,九次即愈。

閃跌灸藥:專治跌打損傷,兼醫瘋痛。硫黃二兩、銀硃、明雄黃、辰砂各三錢、川烏、草烏各一錢五分、生大黃、黃柏各一錢、麝香一分。先將硫黃熔化,入諸藥末攪勻,地上預鋪大紙一張,將藥傾上,再用紙一張蓋上,壓匾成塊,候冷,每紙一寸可裁十塊,每用一塊點著,放粗厚草紙上,不住手以厚紙移熨,藥盡又換藥點熨,至熱氣透入肌骨,則氣血立刻流通,其患如失。

白話文:

[針灸]

環跳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位於大腿外側,股骨大轉子與臀部之間。側臥,伸直下腿,屈曲上腿即可找到穴位。

衝陽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動脈搏動處。

然谷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位於內踝前方,與湧泉穴(腎經)相對應,在內踝前大骨凹陷處。

大敦穴是足厥陰肝經的起始穴位,位於大腳趾外側,靠近趾甲根部,也就是三毛穴的位置。

《針灸大成》記載:閃挫腰脊疼痛、腰脅疼痛,取人中穴,針刺三分,留針六個呼吸,艾灸三壯;再取委中穴,針刺五分,留針七個呼吸,禁灸。如果是跌打損傷疼痛,取承山穴,針刺七分,艾灸五壯。

人中穴,又名水溝,位於鼻柱下方、人中溝的中央,靠近鼻孔的凹陷處,是督脈與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

委中穴,又名血郄,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位於膝窩中央,股二頭肌肌腱與半腱肌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需使病人俯臥。

承山穴,又名魚腹、肉柱、腸山,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位於小腿後方,腓腸肌兩肌腹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需將病人雙腳懸空,大腳趾向上豎起,才能找到穴位。

雷火針法,用於治療閃挫導致的骨骼疼痛以及寒濕之氣引起的疼痛,尤其適用於害怕針刺的患者。將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乾薑、穿山甲各三錢,麝香少許,蘄艾二兩,與綿紙一起卷成針狀。先將艾葉鋪在綿紙上,再將藥末撒在上面,然後緊緊卷起。找到疼痛的穴位,用筆標記,在穴位外用六七層紙隔開,然後將卷好的艾藥燃燒,利用其熱力灸治穴位。如此反覆九次即可痊癒。也可以使用圓珠火鏡聚焦太陽光進行灸治。

閃跌灸藥:專門治療跌打損傷和風濕疼痛。將硫黃二兩、朱砂、雄黃、辰砂各三錢、川烏、草烏各一錢五分、生大黃、黃柏各一錢、麝香一分,先將硫黃熔化,再加入其他藥末攪拌均勻。將藥膏平鋪在紙上,壓扁成塊,冷卻後切成小塊使用。每次取一塊點燃,放在粗厚的草紙上,用厚紙不斷移動熨燙患處,直到熱力滲透肌骨,氣血流通,疼痛消失。

2. 歌訣

病原歌訣

損傷之症無多般,有所墮墜氣不安,惡血內留兼大怒,積於脅下則傷肝。身經擊僕痛難支,醉飽行房復犯之,汗出當風漫不避,兩般俱是病傷脾。舉重用力骨多傾,交接無度必耗精,入水遠行並濕地,腎傷精骨共須驚。

脈證歌訣

肝脈堅長色不青,當知血積不流行,令人喘逆無休止,瘀帶熏蒸入肺經,寸口脈浮微而澀,血多亡失難收攝,經言奪血應無汗,必是金瘡刀斧及。

宜忌歌訣

跌僕損傷脈要堅,卻宜洪大數長弦,沉微澀小皆應忌,虛促逢之命不延。金瘡失血見諸芤,沉細虛微病可瘳,若遇浮洪並數大,須防七日內中憂。

針灸歌訣

惡血內留胸腹脹,先針然谷與衝陽,病如不已三毛上,左右大敦繆刺良。身有所傷血出多,四肢不收曰體惰,急於臍下關元穴,艾炷灸之病即瘥。腰痛要尋環跳中,合谷主治破傷風,臂傷不舉肩井穴,針灸原來各有功。打僕傷損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後向承山刺與灸,甄權留下意無窮。

強痛脊背瀉人中,挫閃腰痠治亦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間諸症任君攻。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細審詳,有筋有骨須淺刺,灼艾臨時要度量。

白話文:

【病原歌訣】

損傷的情況大致相似,大多因摔倒或受撞擊使氣息不穩,體內淤血累積加上過度憤怒,這些積累在脅下就會傷害到肝臟。身體遭受撞擊後痛得難以支撐,酒足飯飽後進行性行爲也會加重病情,出汗後未及時避風,這兩種情況都會傷害到脾臟。舉重物或用力過度容易導致骨骼受傷,性生活無節制必定會消耗精氣,進入冷水、遠行或長時間處於潮溼環境,這些都會傷害到腎臟和骨骼。

【脈證歌訣】

如果肝脈硬且長,但面色並不青紫,這通常意味着血液積滯,血液循環不暢,讓人呼吸困難,持續不斷,這是因爲淤血燻蒸進入肺部經絡。如果寸口的脈象輕浮而略帶澀感,這可能是因爲失血過多,難以控制,古籍提到失血過多的人不會出汗,這通常是因爲外傷,比如刀斧傷。

【宜忌歌訣】

跌打損傷後,脈象應堅實有力,洪大數長弦是好的表現,如果脈象沉弱、細小、澀滯則應警惕,虛弱或脈象頻促可能是生命危險的信號。對於金瘡(刀傷)出血,如果脈象出現芤脈(中空無力),沉細虛微,疾病可以逐漸痊癒,但如果遇到浮洪並數大的脈象,則需防備在七天內可能出現內部併發症。

【鍼灸歌訣】

體內淤血引起胸腹脹滿,首先應該針刺然谷穴與衝陽穴,如果病情沒有緩解,可在三毛上方,即大敦穴左右兩側進行繆刺(斜刺)。如果因爲身體受傷出血過多,四肢無力,稱爲體惰,應立即在臍下的關元穴進行艾灸。腰部疼痛可以尋找環跳穴治療,合谷穴主要治療破傷風,肩井穴治療手臂受傷無法抬起,鍼灸各有其功效。對於摔傷或破傷風,首先在疼痛處針刺,然後在承山穴進行鍼刺和艾灸,這是甄權留下的治療方法,效果無窮。

對於背部強痛,可以針刺人中穴,腰部挫閃引起的痠痛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委中穴也是治療腰間各種病症的好選擇。全身疼痛且情況嚴重,需要仔細診斷,確定穴位,如果是肌肉或骨骼問題,針刺時應淺一些,艾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