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彙纂》~ 正文 (19)
正文 (19)
1. 出血
《產書》云:胎動胎漏皆能下血,胎動腹痛,胎漏腹不痛;胎動宜調氣,胎漏宜清熱;至於頓撲傷動胎氣,宜服膠艾安胎散。若孕婦三月前後,或經惱怒,或行走失足,跌損傷胎,腹痛腰脹,宜用安胎萬全神應散。
《胎產心法》云:妊娠凡遇傷僕觸忤,胎動不安,腹痛腰痠下墜,勢若難留者,用佛手散,胎未損服之即安,已損服之可下。醫者當細心詳審,圓機活法以施治,庶可保全八九。
《醫學入門》云:瘀血腹痛常有處,或跌撲損傷,或婦人經來及產後,惡瘀未盡下而凝滯,用四物去地黃,加桃仁、大黃、紅花治之。又血痛宜失笑散調之。
耀山云:按傷損瘀滯腹痛,非用下法不可;然既下之後,變生多症,此薛氏之論所以詳且確也。至於孕婦腹痛,非安胎不可,學者更宜潛心也。
腰痛,
薛氏云:腰為腎之府,雖曰閃傷,實有腎經虛弱所致,用杜仲、補骨脂、五味子、山茱、蓯蓉、山藥治之。
《許氏寶鑑》云:舉重勞傷,或挫閃墜落以作痛,亦謂之腎腰痛,宜獨活湯、乳香趁痛散、如神散、舒筋散、立安散。愚按《紫虛脈訣》云:腰痛之脈,多沉而弦,沉實閃肭。又《直指》云:血瀝則腰痛,轉側如錐之所刺,瘀血者,宜破血散瘀湯;瘀在足太陽、少陰、少陽者,川芎肉桂湯;瘀在腰脊者,地龍散;實者,桃仁承氣湯;久者,四物湯加桃仁、蘇木、酒、紅花,治之。
陰痛,
《正傳·脈法》云: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若脅下痛,有氣支滿,引小腹而痛,時小便難,若目眩頭痛,腰脊痛,得之少時有所墜墮也。
青腫,
經曰:氣主噓之,血主濡之。若傷損壅腫不退,色黯不消,元氣虛也。當以六君子湯加芎、歸,培養脾胃元氣,則青腫自消,瘀滯自行,膿穢自出。苟服克伐涼劑,虛其氣血,益腫益青益潰矣。
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則著而為病。若骨已接、臼已入,其腫不消者,此元氣怯弱也,怯弱所以不能運散瘀滯也。惟補益滋陰助陽,則運氣健旺,瘀血自散,腫痛自消。若投行氣破血之劑,則元氣愈怯,運氣愈滯,患在骨髀及血氣罕到之處,最難調治。
《啟玄》方:治打的青腫過腿面者,用鮮三七梗葉搗爛,敷在青處,瘀血即消如神。如無三七,即白蘿蔔搗敷亦效。
傷損臂臼脫出腫痛,《得效方》用生地搗爛,攤油紙上,次糝木香末一層,又攤地黃於上,貼患處,明日痛即止。
傷損愈後,肌膚青腫,用茄子種極大者,切一指厚,放瓦上焙乾為末,酒調二錢,臨臥服,一夜消盡無痕,此聖惠方也。
馮魯瞻曰:凡跌撲損傷,踒折閃挫,雖由外觸,勢必內傷,氣血凝滯,紅腫或青,痛不可忍。故始須用甘辛溫散,行氣破瘀,則痛自退,腫自消。如獨活、白芷、荊芥、防風、川芎、當歸、沒藥、古文錢、鹿角灰、赤芍、紅花之類,以水酒煎服,衝入童便尤妙。及外傷平復,猶宜滋補氣血筋骨之藥調之。
白話文:
出血
產後出血或孕期出血(胎動胎漏)都會導致陰道出血。胎動伴隨腹痛,胎漏則沒有腹痛。胎動宜調理氣血,胎漏宜清熱。若因跌撲等外力造成胎氣受損,宜服用膠艾安胎散。若孕婦在懷孕三個月前後,因惱怒或跌倒等原因傷及胎兒,出現腹痛腰脹,宜服用安胎萬全神應散。
妊娠期任何外力衝撞、情緒激動等導致胎兒不安,出現腹痛、腰痠、下墜,似乎難以保胎的情況,可服用佛手散。胎兒未受損服藥後即能安胎,已受損服藥後可促進排出。醫生應仔細診斷,靈活施治,才能保全胎兒。
瘀血導致的腹痛常見於跌撲損傷、月經期或產後惡露未盡、瘀血凝滯的情況。治療可用四物湯去地黃,再加入桃仁、大黃、紅花。血痛也可服用失笑散調理。
外傷導致瘀血滯留的腹痛,需要使用下行之法治療。但下行之後,可能會出現其他併發症,因此薛氏的論述詳盡而可靠。孕婦腹痛則必須安胎,學習者更應用心研究。
腰痛
腰為腎臟所在,即使是閃傷,也可能是腎經虛弱所致,可用杜仲、補骨脂、五味子、山茱萸、肉蓯蓉、山藥治療。
舉重勞損、跌撲閃挫導致的腰痛,可用獨活湯、乳香趁痛散、如神散、舒筋散、立安散等治療。腰痛的脈象多沉而弦,沉實則為閃挫傷。血瘀導致的腰痛,如同錐刺般疼痛,可用破血散瘀湯;瘀血在足太陽、少陰、少陽經者,可用川芎肉桂湯;瘀血在腰脊者,可用地龍散;實證者,可用桃仁承氣湯;久病者,可用四物湯加桃仁、蘇木、酒、紅花治療。
陰痛
肝經脈象沉而急或浮而急,伴有脅下疼痛、氣機阻滯、小腹疼痛、小便困難、頭暈頭痛、腰脊痛,可能與近期跌倒或墜落有關。
青腫
氣能推動血液運行,血能滋養濡潤。若傷損導致腫脹不消、顏色黯淡,則表示元氣虛弱。應服用六君子湯加川芎、當歸,補益脾胃元氣,則青腫自然消退,瘀滯自行散開,膿液自然排出。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體質強壯者,氣血運行順暢,傷勢會自然痊癒;體質虛弱者,則容易留下病根。若骨骼已接合,但腫脹不消,則表示元氣虛弱,無法運化瘀血。應補益滋陰助陽,使氣血旺盛,瘀血自然散開,腫痛自然消退。如果使用行氣破血的藥物,反而會加重元氣虛弱,使氣血運行更為滯塞。尤其在骨骼和氣血難以到達的地方,更難治療。
治療跌打損傷導致的青腫,可用鮮三七根葉搗爛敷於患處,瘀血能迅速消散。如果沒有三七,可用白蘿蔔代替。
治療臂臼脫出腫痛,可用生地搗爛,攤在油紙上,撒上一層木香粉,再攤上地黃,貼在患處,第二天疼痛即可止息。
傷後肌膚青腫,可用茄子種子焙乾研末,用酒調服,一夜即可消腫。
跌打損傷,無論外傷輕重,都會導致氣血凝滯,出現紅腫或青腫,疼痛難忍。因此,首先應使用溫散行氣破瘀的藥物,使疼痛和腫脹消退。例如獨活、白芷、荊芥、防風、川芎、當歸、沒藥、古文錢、鹿角霜、赤芍、紅花等,水酒煎服,加入童尿效果更佳。傷勢痊癒後,仍需服用滋補氣血筋骨的藥物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