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光

《傷科彙纂》~ 正文 (14)

回本書目錄

正文 (14)

1. 出血

《選粹》云:顛仆迷悶者,酒調蘇合香丸灌之。顛撲損傷者,宜逐其惡血,用酒煎蘇木,調蘇合香丸或雞鳴散;或活血和氣飲加大黃,入醋少許煎;或童便或蘇木煎酒調黑神散,烏藥順氣散亦可。

陳遠公曰:人從高墜下,昏死不蘇,人以為惡血奔心,誰知乃氣為血壅乎。夫跌僕之傷,多是瘀血攻心,然跌僕出其不意,未必心動也。惟從高墜下,失足時心必驚悸,自知必死。是先挾一必死之心,不比一蹶而傷者,心不及動也。故氣血錯亂,每每昏絕不救。治法逐其瘀血,佐以醒脾之品,則血易散而氣易開。

倘徒攻瘀血,則氣閉不宣,究何益乎。用蘇氣湯,一劑氣疏,三劑血活全愈。

谷蘭云:未跌僕之時,心原不動;當跌撲之時,體先振動,心能不動乎。況心主血者也,心既不動,即跌撲亦無傷瘀之症矣。此說存參。

《可法良規》云:凡傷損之症,若皮膚已破,出血過多而昏憒者,氣血虛極也,大補為主;如不應,急加附子。若墜僕太重,皮膚不破,血未出而昏憒者,瘀血在內也,行散為主;如不應,速加酒炒大黃。若下後而有變症者,皆氣血虛極也,用十全大補湯。若因痛甚而自汗昏憒者,風木熾盛也,用清肝涼血之劑,則痛自定,汗自止;苟作外因風邪治之,促其危也。

又云:若傷損在頭腦並致命處所,昏憒良久,將至不起者,急用蔥白切細、杵爛、炒熟,罨患處,稍冷更以熱者罨之,多自醒矣。

《選粹》云:亦有血迷心竅,而致昏沉不知人事者,宜花蕊石散,童便調服。有神魂散失,一時不知人事者,唯在臨時斟酌。大抵跌僕之病,全在補氣行血。若自然銅之類,雖有接骨之功,而燥散之害,甚於刀劍,丹溪備言之矣。

谷蘭云:跌僕則肝必受傷,瘀血未去,而行補氣補血藥,恐血瘀未能散除,轉致不可救藥為患;惟虛弱者受跌撲之患,於逐瘀中兼補益,似為兩得。

《急救方》:治僕打猝死去,但須心頭溫暖,雖經日亦可救。先將死人盤屈在地上,如僧打坐狀,令一人將死人頭髮控放抵,用生半夏末,以竹筒或紙筒吹在鼻內;如活即以生薑自然汁灌之,可解半夏毒。

耀山云:按人尿性味鹹寒無毒,又名輪迴酒、還元湯,撲損瘀血在內運絕,加酒飲之,治折傷推陳致新,其功甚大。又《千金方》飲人尿治金瘡出血,杖瘡腫毒,火燒悶絕等症。又刺在肉中,人咬手指,金瘡中風,蛇犬咬傷,蜂蠆螫傷,浸洗得解,乃傷科中之仙藥也。周赧王四十五年,秦相范雎在魏時,觸杵魏齊,令獄卒自辰至未撲打,遍體皆傷,齒折脅斷,身無完膚,氣絕不動,屍卷葦薄之中。魏齊復令賓客便溺其上,勿容為清淨之鬼。

至晚,范雎死而復甦,竟相秦國。又明季一官,貪墨誣害平人,解緩時,被受害人之子奪路報復父仇,攢毆已斃,又恨其貪汙,灌之以尿,後竟不死。觀此兩節,人尿實為久傳效驗之方,今多因穢惡而忽之,惜哉!但人命至重,生死在於呼吸之間,有此極便極賤、極效驗之藥,何不乘其昏絕不知而灌之;如灌之不入,急令人溺其頭面,使其入於七竅,未有不蘇者也。

白話文:

出血

古代醫書記載跌打損傷出血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昏迷不醒的處理:

若因跌打撞傷導致昏迷,且伴隨嘔吐、胸悶等症狀,可用酒調和蘇合香丸灌服。如果傷勢較重,需要排出瘀血,可用酒煎蘇木,並配合蘇合香丸或雞鳴散服用;或用活血化瘀的藥方,加入大黃和少量醋煎服;亦可用童尿或蘇木煎酒調和黑神散或烏藥順氣散。陳遠公認為,高處墜落昏迷者,並非單純瘀血攻心,而是氣血錯亂導致,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同時佐以醒脾開氣的藥物。單純攻瘀,反而會導致氣閉不通。蘇氣湯是一個有效的方劑,一劑可疏通氣血,三劑即可痊癒。谷蘭則認為,跌倒時心臟未必不動,此說法尚需商榷。

二、不同傷勢的處理:

《可法良規》中提到,根據傷勢不同,治療方法也有差異:

  • **皮膚破裂,出血過多,昏迷者:**屬氣血虛極,應大補氣血,若無效則需加用附子。
  • **皮膚未破裂,出血不多,昏迷者:**瘀血內阻,需行氣散瘀,若無效則需加用酒炒大黃。
  • **治療後出現其他症狀者:**屬氣血虛極,應服用十全大補湯。
  • **因疼痛過度而汗出昏迷者:**屬肝經風熱熾盛,需清肝涼血,疼痛和汗出即可自行停止。若誤用治療外感風寒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對於頭部或致命部位的損傷,昏迷時間較長,情況危急者,可用蔥白搗爛炒熟後,熱敷患處,反覆操作,可使其甦醒。

此外,若因瘀血阻礙心竅而昏迷,可用花蕊石散,以童尿調服。對於神魂散失的患者,則需根據具體情況斟酌用藥。總體而言,跌打損傷的治療關鍵在於補氣行血。雖然某些藥物如自然銅有接骨功效,但其燥散之性,弊大於利,需謹慎使用。谷蘭認為,跌打損傷必然傷及肝臟,瘀血未清前,不宜急於補氣補血,以免加重病情;但對於體質虛弱的患者,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可適當補益,則可兩全其美。

三、特殊療法:

《急救方》中記載,即使昏迷時間較長,只要心頭保持溫暖,仍有救治的可能。方法是讓患者盤腿而坐,用生半夏末吹入鼻中,若有反應,則用生薑汁灌服,以解半夏毒性。

耀山則強調人尿的療效。人尿性寒鹹,無毒,古人稱為「輪迴酒」、「還元湯」,能治療瘀血內阻,且具有活血化瘀、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古籍記載,人尿可治療金瘡出血、杖瘡腫毒、火燒昏迷等症,亦可治療蟲蛇咬傷。

總而言之,古代醫家對於跌打損傷出血的治療,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並強調辨證論治的重要性。 人尿療法雖然在現代看來可能令人難以接受,但在古代卻被認為是有效的急救手段,這也反映了古代醫學在面對危急情況時的積極性和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