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癘新書》~ 附錄 (13)
附錄 (13)
1. 治法
蠲瘀煎
茯苓,芎藭,黃蘗,桔梗,忍冬,木通,山梔子,土茯苓,大黃(各等分)
上水煎溫服。
治楊梅瘡久不愈。或浸淫者。神效方。
銅綠,膽礬(各二錢)
上以蜂蜜一盞煎熬而後以苦薏花一撮。裹於木棉布。扎定。其頭團欒如擘殼酸漿實狀。乃以頭傅前藥。炙火上。乘熱熨於瘡上。
黃鼎元,治楊梅結毒。筋骨疼痛。
黃芩,黃柏,大黃,當歸,蝮蛇,乳香,沒藥,犀角,芍藥(各等分)
上細末。米糊如梧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白湯送下。日二夜一。
改定化毒丹,治結毒。
牛黃(真者四分),琥珀(五分),血竭,雄黃,硃砂,虎脛骨,鯪甲(各一錢),鍾乳(二錢),犀角,烏蛇(各一錢半),龍腦(三分),麝香(二分)
上十二味。神麵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砂糖湯送下。虛者人參湯送下。○本方加熟大黃(一錢)輕粉(五分)名加味化毒丹。(橘尚賢方)
元周按牛黃化毒丹。去乳香沒藥木香蟬蛻白蘚皮貝母生生乳。加腦麝鍾乳烏蛇犀角輕粉方。
再造散,治大風及黴毒。不擇新痼服之可也。
鬱金(五錢),皂角刺(一錢),大黃(十錢),白醜,反鼻(各六錢)
上為末溫酒送下(醫官山東洋方)
元周按即三因方通天再造散加反鼻方。
百中飲,治下疳梅瘡。其他一切濕毒。積年不愈。或頭面腐潰。或鼻柱陷塌。已成廢痼者。神效。(津田玄仙方)
土茯苓(上好物一百七十錢),杜仲(二錢八分),甘草(一錢八分),黃連(一錢四分),檳榔,人參(本邦稱直根者),牛膝,大黃(堅實者),肉桂,黃芩,沉香(上好品),川芎(各一錢)
上一劑分作七貼。七日用盡,煎法以水三合半煮取二合。再以水三合煮取二合。又以水四合煮取二合。俱合和空心溫服。
治廣瘡爛壞鼻梁。及淫蝕陽物(出於本草匯言)。
鐘乳石(無問厚薄。但明淨光澤者。即堪入藥。惟黃赤者不用。),蛀竹屑(八錢),乳香,沒藥(瓦上焙出油),象牙(各五錢),枯礬(三錢)
上為細末。用白蠟四錢。總和勻。每早晚各服二錢。土茯苓煎湯調下。(元周按此方平和之劑。虛人宜用。)
楊梅瘡無論新久。不廿劑收功。不獨永除後患。更且無礙生育。當歸(五錢)銀花防風荊芥(各三錢)何首烏肥皂子(九個)豬胰(一副)土茯苓(四兩)用水六碗。煎三碗。空心溫服。忌鹽醬醋茶雞魚鵝鴨蝦蛋鮮物。(出於原體廣類)
白話文:
治法
蠲瘀煎:茯苓、芎藭、黃蘗、桔梗、忍冬、木通、山梔子、土茯苓、大黃等量,水煎溫服,治療久治不癒或浸淫的梅毒,療效顯著。
外敷藥:銅綠、膽礬各二錢,以蜂蜜一盞煎熬,再用苦薏花少許裹在棉布中,紮成像擘殼酸漿大小的團狀,加熱後熨敷患處。黃鼎元治療梅毒所致筋骨疼痛的方劑。
黃鼎元治楊梅結毒方:黃芩、黃柏、大黃、當歸、蝮蛇、乳香、沒藥、犀角、芍藥等量,研成細末,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辰砂包裹,每次服用二十丸,白湯送服,一日二次,夜服一次。
改定化毒丹:牛黃(真者四分)、琥珀(五分)、血竭、雄黃、硃砂、虎脛骨、鯪甲各一錢、鍾乳二錢、犀角、烏蛇各一錢半、龍腦三分、麝香二分,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砂糖湯或(虛者)人參湯送服。此方加熟大黃一錢、輕粉五分,稱為加味化毒丹。(出自橘尚賢方)元周修改此方,去除了乳香、沒藥、木香、蟬蛻、白蘚皮、貝母、生乳,並加入腦麝、鍾乳、烏蛇、犀角、輕粉。
再造散:鬱金五錢,皂角刺一錢,大黃十錢,白醜、反鼻各六錢,研末,溫酒送服。(出自醫官山東洋方)元周註:此方為三因方通天再造散加反鼻方。
百中飲:土茯苓(上等品一百七十錢)、杜仲二錢八分、甘草一錢八分、黃連一錢四分、檳榔、人參(直根)、牛膝、大黃(堅實者)、肉桂、黃芩、沉香(上等品)、川芎各一錢,一劑分七次服用,七日用完。煎法:先用水三合半煎成二合,再用三合水煎成二合,最後用四合水煎成二合,三煎藥液混合,空腹溫服。治療久治不癒的梅毒下疳、其他濕毒,以及頭面潰爛、鼻柱塌陷等嚴重症狀,療效顯著。(出自津田玄仙方)治療廣瘡爛壞鼻樑及侵蝕陽物。(出自本草匯言)
鐘乳石方:鐘乳石(潔淨光亮者,黃赤色不用)、蛀竹屑八錢、乳香、沒藥(瓦上焙出油)、象牙各五錢、枯礬三錢,研末,加白蠟四錢混合,每次服用二錢,用土茯苓煎湯送服。(元周註:此方平和,虛弱者適用。)
治楊梅瘡方:無論新舊梅毒,二十劑即可痊癒,且不影響生育。當歸五錢,銀花、防風、荊芥各三錢,何首烏、肥皂子九個,豬胰一副,土茯苓四兩,水煎服。忌食鹽、醬、醋、茶、雞、魚、鵝、鴨、蝦、蛋及一切腥味食物。(出自原體廣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