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癘新書》~ 附錄 (11)
附錄 (11)
1. 治法
又嗅藥方
麝香(一分),沉香(四分),龍腦(一分),光明朱(四錢),鉛丹(四錢),百草霜(五分),金箔,銀箔(各四片)
上八味為末每四分入紙捻條中。長作五六寸。令患者坐紙屋子中。口裡含水點火於紙捻以齅之。七日而止。病人必下利若吐。是其驗也。○若用此藥口中糜爛者宜平胃散加蜀椒皮大黃煎服。若不勝藥氣者以白梅黑豆煎服,凡用此藥者。唯宜食大麥甘蔗之類。忌其他一切物。
治楊黴結毒筋骨疼痛奇方
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各四錢),大黃,牡丹皮,牛膝(各一錢),白丹(二錢七分)
上為細末。分為九貼。日服三貼。每服以後方煎汁送下。○(【作白丹法】以鉛丹一斤樟腦三十匁和勻以酒煉作餅子置瓦上上火一炊時。更點火於餅子煅之煙盡則又再煉煆之如前法凡如是三遍次不用樟腦唯灑煉。又更煅如前法。鉛丹變白色為度。)
各等倍奇湯
大黃,杜仲,當歸,牛膝,地黃,白芷,黃連,檳榔,芍藥,川芎,忍冬,甘草,木瓜,沉香,桑寄生(各等分),土茯苓(倍用)
上十六味以水七合煮取三合半。去滓溫服。
如神湯,治一切瘡毒侵眼目生翳膜者。神效。
黃芩,黃連,木通,白芷,丁子,木香,升麻,茯苓,防風,連翹,大黃,枳殼,沉香,乳香,薰陸,地黃,土茯苓,白蘚皮(各等分),甘草(少)
上水煎服。若膿出者加獨活。毛髮脫者加皂角子。牙齒痛者加木瓜薏苡仁。舌痛者加蟬脫人參白姜蠶。
梅肉丸,諸惡瘡毒疳瘡其他無名頑瘡。悉療之。
梅肉(燒存性一錢半○一方用一錢八分),梔子(同上○一方用四分五釐),巴豆(七分○一方用一分五釐),輕粉(同上○一方用一錢五分)
上細末蜜和。搗千下。收磁罐。先服三分。三日後。又服五分。又三日後。服七分取下。惡物諸瘡乃愈。
蠲痹消毒散,治時瘡肢節拘攣。
薑黃,土茯苓,獨活(各五錢),白朮,當歸(各一錢五分),赤芍藥(一錢),白芷(五分)
上水煎服。
解毒劑,治便毒下疳疥癬。
穿山甲,大黃,黃芩,反鼻(燒存性),忍冬,甘草(各中),土茯苓(大)
上八味水煎。溫服。有水氣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反鼻散,治楊梅瘡。
獨活,連翹,大黃,土茯苓(各四錢),反鼻(三錢),川芎(三錢)
上細末酒服一錢匕
蟹(取生淡水中甲大三四寸者可用。生海潮中者不可用。),反鼻(酒浸一宿各燒存性),鹿角(男子乳浸日曝乾三遍燒存性各十五錢),沉香(五錢)
上四味細末。每服五分。無灰溫酒送下。日三。
按此方本出於伯耆州。民間。舊名黑龍散。主治癰疽疔腫瘰癧乳癰下疳潰爛難愈。及痔漏脫疽等證。人人屢試有效驗。故世稱之云伯耆妙藥而不呼其方名。黑龍之名遂湮晦矣。今人只呼曰伯州散。蓋是其真方云。而諸家所傳。品味有增加者。今駢附於後。
白話文:
治法
一種以藥物燻蒸的療法:將麝香、沉香、龍腦、光明朱、鉛丹、百草霜、金箔、銀箔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四分放入紙捻中,製成長約五六寸的藥捻。讓病人坐在紙屋內,含水在口中,點燃藥捻,用鼻子吸入煙氣,持續七日。病人會出現腹瀉或嘔吐,這是藥物生效的標誌。若服藥後口腔潰爛,則需服用平胃散加蜀椒皮、大黃的煎劑;若不耐藥物氣味,則可用白梅、黑豆煎服。服用此藥期間,只宜食用大麥、甘蔗等食物,忌食其他一切食物。
治療梅毒侵犯筋骨疼痛的奇方:將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大黃、牡丹皮、牛膝、白丹等藥物研磨成細末,分成九份,每日服用三份,每次服藥後,服用藥汁送服藥末。(白丹製作方法:取鉛丹一斤,樟腦三十匁,混合後用酒煉製成餅,放在瓦片上用火烘烤一小時,再點火在餅上煅燒,煙盡後再重複煉製三次,最後不用樟腦,只用酒煉製,再如前法煅燒,直至鉛丹變成白色。)
一種多味藥物組成的湯劑:將大黃、杜仲、當歸、牛膝、地黃、白芷、黃連、檳榔、芍藥、川芎、忍冬、甘草、木瓜、沉香、桑寄生等藥物等量混合,土茯苓加倍,加水七合,煮至三合半,去渣後溫服。
治療各種瘡毒侵犯眼目,導致翳膜生成的特效湯劑:將黃芩、黃連、木通、白芷、丁香、木香、升麻、茯苓、防風、連翹、大黃、枳殼、沉香、乳香、薰陸香、地黃、土茯苓、白蘚皮等藥物等量混合,甘草少許,水煎服。若有膿液排出,則加獨活;若毛髮脫落,則加皂角子;若牙齒疼痛,則加木瓜、薏苡仁;若舌頭疼痛,則加蟬蛻、人參、白芷、蠶砂。
治療各種瘡毒、疳瘡及其他頑固瘡瘍的藥丸:將燒存性的梅肉、梔子、巴豆、輕粉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先服三分,三日後服五分,再三日後服七分,直至排出惡物,瘡瘍痊癒。
治療時疫導致的肢節拘攣的散劑:將薑黃、土茯苓、獨活、白朮、當歸、赤芍藥、白芷等藥物水煎服。
治療便毒、下疳、疥癬的解毒劑:將穿山甲、大黃、黃芩、燒存性的反鼻、忍冬、甘草等藥物等量混合,土茯苓加量,水煎溫服。若有水腫、小便不利,則加茯苓。
治療梅毒的散劑:將獨活、連翹、大黃、土茯苓、反鼻、川芎等藥物研磨成細末,用酒送服一錢匕。
一種治療癰疽疔腫等疾病的藥方(伯耆妙藥):取生長在淡水中的、甲殼長三、四寸的螃蟹(海蟹不可用)、酒浸一夜後燒存性的反鼻、男子乳汁浸泡後曬乾三次再燒存性的鹿角、沉香等藥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溫酒送服,每日三次。此方原出伯耆州民間,舊名黑龍散,主治癰疽、疔腫、瘰癧、乳癰、下疳、潰爛難癒及痔漏、脫疽等症,療效顯著,故世稱伯耆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