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倉元周

《黴癘新書》~ 附錄 (10)

回本書目錄

附錄 (10)

1. 治法

凡楊梅結毒。毒在上部。而著咽喉牙齦頭面者。宜用嗅藥法。若毒著下部。而手足筋骨疼痛或前後二竅疳蝕者加味芎黃散主之。

嗅藥法

硃砂(光明者一錢),金箔(一片),沉香(一錢),百草霜

上以前三味極細末。次入百草霜和勻。其色濃紫色為度。分為七貼。再以一貼藥末。作三紙捻條子。令患者口裡含冷水(暖則更之)點火於紙捻。以嗅之。日宜用一二條子。完七日用盡。

加味芎黃散

川芎,大黃,黃蘗,良薑(不可陳久各一錢),輕粉(二分)

上以前四味。極細末。分作七貼。臨用入輕粉和勻。日用一貼。以土茯苓(二十匁)煮汁送下。七日服盡。若病重者。用輕粉二錢。稍輕者用一錢。隨證不用亦得。

代五寶散,治結毒筋骨疼痛(田安亭方)

人參,輕粉(燒各五分),巴豆(霜一錢),龍腦(五釐),辰砂(一錢)

上五味極細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五丸。土茯苓湯送下。日三服。

三玄湯,治𤻼𤷍其毒淺者。

防風,當歸,木瓜,檳榔,羌活,白蘚皮,大黃,黃連(各等分),三玄(即野薔薇苗),土茯苓(各倍用),甘草(少)

上水以五碗。煮取三碗分溫服。

紫根牡蠣湯,治楊梅瘡毒。痼疾沉疴。無名頑瘡。及𥀬瘡嶮惡證。神驗。

當歸,芍藥,川芎,大黃,升麻,牡蠣,黃耆,紫草,甘草,忍冬

上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半。去滓三服。虛者去大黃。實者去黃耆。

牛蒡子湯,治瘡毒攻咽喉腐爛疼痛。飲食不下遠年日近。並效。

惡實(二錢),玄參,烏犀角,升麻,黃芩,木通,桔梗,甘草(各一錢),土茯苓(四錢)

上九味以水七合。煮取三合。分溫服。

治黴瘡骨節疼痛神效方

大鼠(一具),阿仙藥,紅花(各一錢),黃丹(四錢),糯米(一合)

上五味俱燒存性研細。每服一錢。白湯送下。日一。

又方

赤小豆,鼴鼠(燒存性各五錢),大黃,輕粉,土茯苓(各三錢)

上五味為細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以六味解毒湯送下。

二葛四黃散,治結毒筋骨疼痛諸藥不能治者。如神。

大黃(三錢),黃連,黃芩,當歸,芍藥,葛粉(各二錢),葛根,黃蘗(各一錢半),輕粉(煆),甘草(各五分)

上細末。以土茯苓湯之類。日服三四錢○一方用二葛四黃歸芍各四錢。輕粉一錢。更加龍腦五分。特神效。(【煆輕粉法】用土器盛輕粉不以多少生紙封口傅糊於紙緣黏著於土器口外。使粉不飛。乃上火則設水一器浸指於水中彈濺蓋紙上候水痕燥覆紙緊張。而又彈濺焉。凡如此五十遍。

離火安地上去火毒取出聽用用此煆煉之法則治效如神。又且口中曾不糜爛。可秘可秘。)

黴瘡神效方

鷓胡菜(四錢),巴豆(二錢),甘草(五分)

上細末稀糊。丸綠豆大。赤石脂為衣。分作七貼以溫酒日服一貼。若羸人宜十四日服盡。或以菝葜煎汁送下。亦得。(若用菝葜則宜用巴豆四錢)

白話文:

[治法]

凡是楊梅瘡引起的毒邪,如果毒邪在上半身,侵犯咽喉、牙齦、頭面部,宜用嗅藥法治療。如果毒邪在下半身,導致手足筋骨疼痛或前後二竅潰爛,則需服用加味芎黃散。

嗅藥法:

將硃砂(光亮的,一錢)、金箔(一片)、沉香(一錢)、百草霜等藥材,先將前三味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加入百草霜充分混合,顏色以濃紫色為準。將藥粉分成七份,取一份藥末製作成三根紙捻,讓患者含一口冷水(如果水溫變暖就換溫水),點燃紙捻,讓患者聞藥煙。每日使用一到兩根紙捻,七天用完。

加味芎黃散:

將川芎、大黃、黃柏、良薑(不可用陳久藥材,各一錢)、輕粉(二分)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分成七份。使用時再加入輕粉混合均勻,每日服用一劑,用土茯苓(二十匁)煎煮的藥汁送服。七天服完。如果病情嚴重,輕粉用量可加至二錢;病情較輕,用量可減至一錢;病情適宜也可不用。

代五寶散(田安亭方),用於治療毒邪引起的筋骨疼痛:

將人參、輕粉(炒)、巴豆霜、龍腦、硃砂(各如方劑所列劑量)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土茯苓湯送服,每日三次。

三玄湯,用於治療毒邪較淺的楊梅瘡:

將防風、當歸、木瓜、檳榔、羌活、白蘚皮、大黃、黃連(各等量)、三玄(即野薔薇苗)、土茯苓(各加倍用量)、甘草(少許)等藥材,加水五碗,煎煮至三碗,分溫服。

紫根牡蠣湯,用於治療楊梅瘡毒,以及久病沉疴、無名頑瘡、以及楊梅瘡險惡的症狀,療效神奇:

將當歸、芍藥、川芎、大黃、升麻、牡蠣、黃耆、紫草、甘草、忍冬等藥材,加水五合,煎煮至二合半,去渣,分三次服用。體虛者去掉大黃,實證者去掉黃耆。

牛蒡子湯,用於治療瘡毒侵犯咽喉,導致腐爛疼痛,飲食不下,久病或新發病例皆有效:

將惡實(二錢)、玄參、烏犀角、升麻、黃芩、木通、桔梗、甘草(各一錢)、土茯苓(四錢)等藥材,加水七合,煎煮至三合,分溫服。

治療梅毒骨節疼痛特效方:

將大鼠(一隻)、砒霜、紅花(各一錢)、黃丹(四錢)、糯米(一合)等藥材,全部燒存性,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開水送服,每日一次。

又一方:

將赤小豆、鼴鼠(燒存性,各五錢)、大黃、輕粉、土茯苓(各三錢)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粒,用六味解毒湯送服。

二葛四黃散,用於治療毒邪引起的筋骨疼痛,其他藥物治療無效者,療效如神:

將大黃(三錢)、黃連、黃芩、當歸、芍藥、葛粉(各二錢)、葛根、黃柏(各一錢半)、輕粉(煅)、甘草(各五分)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土茯苓湯等送服,每日服用三四錢。又一方:用二葛、四黃、當歸、芍藥各四錢,輕粉一錢,再加龍腦五分,療效尤其神奇。(【煅輕粉法】用土器盛放輕粉,不論多少,用生紙封口,在紙邊塗上糊,黏在土器口外,使粉末不飛揚。然後加熱,同時準備一器盛水,用手指蘸水,彈濺在紙上,待水痕乾燥,紙張繃緊後,再彈濺水。如此重複五十遍。離火,放置在地面,讓其自然冷卻,去除火毒後再使用。用此煅煉方法,療效如神,而且口中不會糜爛。此法秘之秘之。)

梅毒特效方:

將鷓鴣菜(四錢)、巴豆(二錢)、甘草(五分)等藥材研磨成細粉,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赤石脂做藥丸外衣。分成七份,每日用溫酒送服一份。體弱者宜十四天服完。也可使用菝葜煎煮的藥汁送服。(如果使用菝葜,巴豆用量宜增加至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