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癧科全書》~ 辨癧症之證治 (1)
辨癧症之證治 (1)
1. 辨癧症之證治
(一)氣癧,初起僅二三核,形同檳榔,以指揉之,環轉如丸,愈起愈多,此名氣癧。當用疏氣消核丸,外治照下列點藥法點之。如其人兼有實熱,亦不妨酌加芩、連等味,然必須脈症相對,方為投之無害。
疏氣消核丸
夏枯草(二兩),桔梗(一兩),柴胡(五錢),廣陳皮(五錢),半夏(八錢),元參(四兩),煅牡蠣,煅龍骨,天花粉,茯苓(各一兩五錢),白芥子,山慈菇(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切勿火焙。早晚飯後淡鹽湯送下三錢,加減作湯劑亦可。
(二)血癧,初起僅一二核,形同伏杯,任指揉之,不搖不動,此名血癧。日久失治,雖未見增加粒數,亦必漸次加大。再為失治,必日國增矣。當用調血化核丸,或用溪黃五錢,和瘦豬肉四兩,水三大碗,煲二點鐘,煲至半碗,停凍。食時再煲熱,去溪黃,將肉並湯,飯後溫食。或三日,或五日,然後再煲食,不妨多食。外治照下點癧法治之。
調血化核丸
當歸,冬葵子,老熟地(各二兩),阿膠,白芍,茯苓(各一兩半),杭菊花,淡海藻,昆布,煅龍骨,煅牡蠣,山慈菇(各一兩),柴胡(四錢),白芥子(八錢)
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勿用火焙,服法同前。臨時加減,水煎亦可。
(三)陰火癧,凡頸際夾起,大如卵形,堅硬異常。或一邊,或兩邊,或帶小核數粒,此乃寒痰凝結而成,名曰陰火癧。必其人體質羸弱,或後天虧損所致。當以溫補肝腎固脾為主,如加減六味地黃丸之類。再審其或唇舌常白,面色痿黃,並其脈沉遲無力,必兼用附、桂,乃克奏功。外治概如後點法治之。
加減六味地黃丸
熟地(四兩),茯苓,枸杞子(鹽水炒),萸肉(各一兩半),澤瀉,丹皮(各八錢),炙甘草,青皮(鹽水炒,各五錢),半夏(八錢),煅龍骨,煅牡蠣,炒杜仲,白芥子(各一兩)
上藥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切勿火焙,服法如前。加減作湯劑亦可。
(四)無名癧,亦有驟然紅腫,非色欲所致,即餐膳不謹。此無定名,隨症皆可致此。急用消腫湯,外治用下點法。如其人素本虛寒,仍當於虛寒症中參酌消息用之,不可拘泥。如腫退後,仍照原症治法治之。
消腫湯
夏枯草,元參,花粉(各三錢),山慈菇,煅牡蠣,海藻,昆布,桔梗(各二錢),生甘草,白芥子(各一錢)
上藥清水煎服,食後服之。
(五)老鼠癧,凡層疊無窮者,名曰瘰癧,俗名老鼠癧。無論已潰未潰,俱隨起隨治,均照下點法隨核點之。未收口者,並貼以拔毒膏,隨其人虛實寒熱而治之。如熱之挾咳嗽者,即於貝母栝蔞散,或紫菀散內酌加元參、煅牡蠣等消息用之。如挾虛寒咳嗽者,則於二陳湯內隨其症之或陰或陽,酌加四物、四君加減消息用之。各湯劑為丸亦可。
白話文:
辨別瘰癧的症狀與治療
(一) 氣癧:初期只有二三顆腫塊,形狀像檳榔,用手揉壓時,會像滾珠一樣轉動,腫塊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氣癧。應該服用疏氣消核丸,並根據下述方法外敷點藥。如果患者同時伴有實熱,也可以酌量添加黃芩、黃連等藥材,但必須脈象和症狀相符,才能安全服用。
疏氣消核丸組成:夏枯草(二兩)、桔梗(一兩)、柴胡(五錢)、廣陳皮(五錢)、半夏(八錢)、元參(四兩)、煅牡蠣、煅龍骨、天花粉、茯苓(各一兩五錢)、白芥子、山慈菇(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切勿烘烤。
用法:飯後用淡鹽水送服三錢,也可將藥材煎成湯劑服用,劑量可根據情況增減。
(二) 血癧:初期只有一兩顆腫塊,形狀像覆杯,用手揉壓時,不會移動,這就是血癧。如果長期不治療,即使腫塊數量沒有增加,也會逐漸變大。如果繼續延誤治療,腫塊數量就會越來越多。應該服用調血化核丸,或者用溪黃草五錢,與瘦豬肉四兩,加水三大碗,熬煮兩個小時,直到剩下半碗,放涼備用。食用時再加熱,去除溪黃草,將豬肉和湯汁一起食用,飯後溫服。可以每三天或五天服用一次,可以多食。外治方法同下述點藥法。
調血化核丸組成:當歸、冬葵子、熟地黃(各二兩)、阿膠、白芍、茯苓(各一兩半)、杭菊花、淡海藻、昆布、煅龍骨、煅牡蠣、山慈菇(各一兩)、柴胡(四錢)、白芥子(八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切勿烘烤。
用法:服法同前,可根據情況增減藥量,也可煎成湯劑服用。
(三) 陰火癧:腫塊位於頸部兩側,形狀像雞蛋,堅硬異常,可能單側或雙側,也可能伴隨一些小的腫塊,這是寒痰凝結造成的,稱為陰火癧。通常發生在體質虛弱或後天虧損的人身上。治療應以溫補肝腎、健脾為主,例如加減六味地黃丸之類的藥物。如果患者伴有唇舌蒼白、面色萎黃、脈象沉遲無力等症狀,必須加用附子、桂枝,才能有效。外治方法同下述點藥法。
加減六味地黃丸組成:熟地黃(四兩)、茯苓、枸杞子(鹽水炒)、山茱萸肉(各一兩半)、澤瀉、牡丹皮(各八錢)、炙甘草、陳皮(鹽水炒,各五錢)、半夏(八錢)、煅龍骨、煅牡蠣、炒杜仲、白芥子(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切勿烘烤。
用法:服法同前,也可煎成湯劑服用,劑量可根據情況增減。
(四) 無名癧:突然出現紅腫,不是由於房事所致,也不是飲食不當引起的。這種瘰癧沒有確切的名稱,各種原因都可能導致。應該服用消腫湯,外治用下述點藥法。如果患者體質虛寒,則應在治療虛寒症的基礎上酌情增減藥物,不可拘泥。腫脹消退後,應根據原來的疾病繼續治療。
消腫湯組成:夏枯草、元參、天花粉(各三錢)、山慈菇、煅牡蠣、海藻、昆布、桔梗(各二錢)、生甘草、白芥子(各一錢)
用法:清水煎服,飯後服用。
(五) 老鼠癧:腫塊層層疊疊,數量很多,稱為瘰癧,俗稱老鼠癧。無論是否潰爛,都應該及時治療,根據下述點藥法,對每個腫塊進行點藥。如果腫塊尚未癒合,還應貼上拔毒膏。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虛實寒熱情況而定。如果患者有熱症並伴有咳嗽,則應在貝母瓜蔞散或紫菀散中酌量加入元參、煅牡蠣等藥物;如果伴有虛寒咳嗽,則應在二陳湯中根據陰陽症狀,酌量加入四物湯、四君子湯等藥物,並進行加減。各個湯劑也可以製成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