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博
《瘍科捷徑》~ 卷下 (1)
卷下 (1)
1. 鵝口瘡
鵝口瘡生白點形,心脾之熱小兒生。初生多是胎中熱,甚則咽喉腫痛成。
涼膈散,見面發毒。
柳青散,見口破。
白話文:
【鵝口瘡】
鵝口瘡呈現為白色斑點的形狀,主要是因為心臟和脾臟的火氣過旺,通常發生在小孩身上。剛出生的嬰兒多因母體內的火氣而產生鵝口瘡。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咽喉腫痛。
若使用「涼膈散」,可以對抗面部的毒素。
若使用「柳青散」,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
2. 胎瘤
嬰兒初產患胎瘤,胎毒瘀凝是此由。色紫膿成宜針刺,清涼紅勝病能瘳。
黃連膏,見鼻瘡搽之。
內服五福化毒丹,見赤遊丹。
清涼膏,(紅勝丹潰後用),見腫瘍。
白話文:
【胎瘤】
當新生兒出生時若患有胎瘤,這是因為母體胎毒積聚凝結所致。如果瘤體呈現紫色且有膿液形成,適合使用針刺排膿,並輔以清熱解毒的療法,使用黃連膏塗抹於患部,能有效治療。
對於內部服用藥物,推薦使用「五福化毒丹」,這通常用於治療皮膚出現紅色遊走性斑塊的症狀。
在腫瘤潰破後,可使用「清涼膏」進行治療,這種藥膏對處理腫瘤有很好的效果。
3. 胎癩
胎癩皆由胎毒成,眉間頭項發而生。纏綿淫癢頻流水,乾溼須分風濕明。
消風導赤湯
消風導赤白蘚皮,牛蒡黃連生地宜。甘草銀花通薄等,燈心還與赤苓奇。
白蘚皮,牛蒡子,黃連,甘草,金銀花,生地黃,通草,薄荷,燈心,茯苓
烏雲膏
烏雲膏內用硫黃,又入松香合一方。法用香油調若糊,薄攤青布妙難量。
松香(一兩),硫黃(一兩)
各研細末,量用香油調若厚糊,然後攤於青布上卷如大指粗,兩頭紮緊,再入香油內浸一日,取出瀝去余油,以火點著,用碗乘之,自然有油滴下。燉冷水內一宿,出其火毒,然後抹於患處。布灰隨燒隨去,勿使落於油內。
五福化毒丹,見赤遊丹。
潤肌膏,見禿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