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毅

《痰癧法門》~ 痰癧醫案 (1)

回本書目錄

痰癧醫案 (1)

1. 痰癧醫案

余近地十餘里黃袍嶺,孫氏之女,出嫁甫周年,左項癧核,突起如覆碗。大小四十餘粒,潰破者口深三四分,血水淋漓。每潰破時,輒晝夜呼號。其右項核大者如雞卵,小者亦十餘粒。先遇醫士,以藥止痛,用刀將大核刳出。堅硬異常。外層如骨,用斧捶破,內系玉白粉。是時尚止數枚,後愈發愈多,女父母咸以為不治之症。

乃聞之餘故人劉開甲,延至女家,余診其脈息曰:此瘰癧之最重者,幸未成虛勞,尚可為力,然非數月,不能痊愈。是時女父母只求生全,比喜曰:若能治好,雖一年半載,亦可專心待診,有所禁忌,一依余言。每七日即遣肩輿來迎。至三四星期,膿血乾而潰口漸收,至月餘,已消去大半,後未及兩月,照內外治法,循序施用,項上各核,漸次消滅。因服歸脾丸、養榮丸之類,人事復原,次年即產一子。

余散步鄂垣平湖門外,見一婦人,在船抱三四歲小孩,號啼不止,因詢之。婦人曰:小兒昨夜不知患何症,先發寒熱,啼號達旦,雙手向喉間揚拂不止,喉間頗見紅腫,兩旁各有核一枚,現已聲嘶力竭,無可挽回。余曰:是名鐵門拴,為痰子之一,不速治,則喉關緊閉,氣息不通,可急取麻油、燈草,先行外治之法,用火攻後,小兒哭能出聲。余曰:已救治而無妨矣,復以天葵子三錢,和冰糖蒸飲,二三日而愈。

余同學張次野之如夫人。癸丑歲,次野居省城候補,其如夫人隨之。患瘰癧重症。余是時居省議會,次野乃邀診視。云已懷孕五月,見左右耳門下,皆有核起如雞卵,沿頸小核如棋子者二十餘粒,下齶一核,破潰,飲茶水則流出,兩手肘骨內外,又有核如雞卵者四五枚。余診其脈,沉數而滑,曰此瓜藤癧也,尚可為力。

外用火攻,內用清涼之品,固胎解鬱,方中稍與胎有妨礙者,即除去之。兩星期後,下齶肉生,飲食如常,而兩肘骨間數核,消去十分之七。又患白喉症,誤服他醫之藥,致通宵不寐。余曰:白喉症亦忌辛燥發表之劑,犯之所以危險。乃仍服余方,復眠食如常,每星期用火攻一次,未嘗間斷,方以開鬱補脾安胎養血為要,近兩月而愈,是冬曾產一男。

余內兄,其如夫人因正室壺威過重,另居別墅。愁病交縈,遂項生瘰癧,左右各一。余診其脈短而澀乃曰:此筋癧也,由憂愁所致,宜先解其鬱,再治其病。後治月餘,腫核全消,了無痕跡。然憂思未解,病源難清,後年余竟以咯血虛火之症而沒。詩云:女子善懷。又曰:言採其芒。芒即貝母,能化痰開鬱,故貝母亦治痰症之要藥,而女子尤相宜也。

縣城內潘氏麵坊,一女年十六七,項下患瘰癧數枚。余診治已消大半,每囑其戒食麵包等,初嘗記憶,後其母以病久未痊,聽他醫之言,不戒口味,且日以麵包與其女食之,余亦有事往麻邑,及下年至縣,詢其鄰里,云其女已因是病而逝世者月餘矣!噫!若潘氏婦者,何其愛女之淺耶。

余族孫婦,項下患瘰癧數枚,大如雞卵。余診治數次,未能全愈。余詢其故,乃曰:其婿不肯雇替女工,而家常操作,洗衣淘米,冷水不能禁用,致不能愈。余屢勸,而族孫終不聽,後數月復來求診治,是時潮熱骨蒸,逆經咯血,癆瘵已成,潰破處流膿汁不止。余曰:事不可為矣,無從補救。未及半月而斃。

小兒,方在襁褓,其母負至余家求治。然僅耳門下一核,余用外治法,以為計日可愈。後三四日,其母復來,曰:紅腫如常,且日夜啼哭,未知若何?余曰:汝禁洗冷水否?伊曰:已禁之,惟用菜油炒鮮菜,且減少用之,以為無害於病,不圖若是之相反。余曰:物之害人,豈在多乎?仍舊施治,囑禁冷水菜油等物,果數夕而愈。

故凡食乳小兒,其母即宜戒淨,治病自無阻滯。

農家子,年十四,腰眼起一核,大如雞卵,不紅不腫,右臀上一核,大如覆碗。起時寒熱交作,紅而且腫。余曰:此纏腰痰與煨督痰也。治近半月,將欲全愈,是時酷暑如蒸,夜坐檐外納涼,將近半夜,腫痛交作,大熱不退,次晨,其父負之而述其故。予曰:此夜為露水所傷,復如前治法,兼投去濕之劑,多延兩星期而愈。

他如農人夏日,赤足為常,然用火攻後,足必著履,以防濕氣冷水,免診治徒勞,醫者不可不先告誡也。

白話文:

我曾經到黃袍嶺,那裡距離我住的地方十多里。一位姓孫的女子,結婚才一年,她的左邊脖子長了許多瘰癧,突起像覆蓋著碗一樣,大小有四十多粒,破潰的開口深有三四分,血水不斷流出。每次破潰時,她都會晝夜不停地喊叫。她的右邊脖子也長了許多瘰癧,大的像雞蛋,小的也有十多粒。她之前找過醫生,用藥止痛,並用刀把大的瘰癧挖掉,但堅硬異常,外層像骨頭一樣,要用斧頭才能敲碎,裡面包裹著玉白色的粉末。當時只止住了幾個,後來越來越多,女子的父母都認為這是無藥可治的病。

後來,我聽說我的老朋友劉開甲醫術高明,就把他請到女子家。我診脈後說:「這是瘰癧中最嚴重的病症,幸好還沒變成虛勞,還有救治的可能,但至少要幾個月才能痊癒。」當時女子的父母只求能活下來,非常高興地說:「只要能治好,就算是一年半載,我們也願意專心等著看病,有什麼忌諱,我們都依您的話。」每隔七天,他們就派人來接我。過了三、四個星期,膿血乾涸,潰口逐漸收縮,一個多月後,瘰癧消退了一大半。不到兩個月,我按照內外治療方法,循序漸進地使用藥物,脖子上的瘰癧逐漸消失。後來她服用了歸脾丸、養榮丸等藥物,身體恢復健康,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

有一次,我在鄂垣平湖門外散步,看到一個婦人在船上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孩子哭聲不斷,我就詢問她。婦人說:「孩子昨晚不知道得了什麼病,先是發寒發熱,一直哭到天亮,兩隻手不停地往喉嚨裡伸,喉嚨裡很紅腫,兩邊各長了一個核,現在已經聲音嘶啞,無力回天了。」我說:「這是鐵門拴,是痰症的一種,不趕快治療,喉嚨就會關閉,呼吸不暢,趕快用麻油和燈草,先進行外治的方法,用火烤一下,孩子就能哭出聲了。」我說:「已經治療好了,沒有大礙了,再用天葵子三錢,和冰糖一起蒸著喝,兩三天就會好。」

我的同學張次野的妻子,在癸丑年,次野在省城候選,他的妻子跟著他。她得了嚴重的瘰癧。當時我在省議會,次野就邀請我來診視。他說她已經懷孕五個月了,左右耳門下都長了像雞蛋一樣的瘰癧,沿著脖子還有像棋子一樣的小瘰癧二十多粒,下巴上也長了一個瘰癧,已經破潰,喝茶水就會流出來,兩隻手肘骨的內外側也有像雞蛋一樣的瘰癧四五個。我診脈後,脈沉數而滑,說:「這是瓜藤癧,還有救治的可能。」

外用火攻,內用清涼藥物,固胎解鬱,藥方中稍微對胎兒有影響的,就馬上除去。兩個星期後,下巴上的肉長出來了,飲食和常人一樣,而兩隻手肘骨間的幾個瘰癧,消退了七成。她還患上了白喉症,誤服了其他醫生的藥,導致整夜睡不著。我說:「白喉症也忌諱辛燥發表的藥物,所以才會這麼危險。」於是她繼續服用我的藥方,又恢復了睡眠和飲食,每週用火攻一次,從未間斷,治療方法以開鬱補脾安胎養血為主,兩個月後就痊癒了,那年冬天她就生了一個男孩。

我的內兄,他的妻子因為正室的氣勢過於強盛,另居別墅。愁病交加,脖子就長了瘰癧,左右各一個。我診脈後,脈短而澀,就說:「這是筋癧,是由於憂愁引起的,應該先解開心結,再治療疾病。」後來治療了一個多月,腫核完全消失,一點痕跡也沒有。但是憂愁沒有解除,病根難以清除,後來她就因咯血虛火而亡。詩云:「女子善懷。」又說:「言採其芒。」芒就是貝母,能化痰開鬱,所以貝母也是治療痰症的重要藥物,而且特別適合女性。

縣城裡的潘氏麵坊,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脖子下長了幾個瘰癧。我診治後,瘰癧消退了一大半,每次我都囑咐她戒掉麵包等食物,她剛開始還記住,後來她的母親因為她病了很久還沒好,聽信了其他醫生的話,不讓她忌口,還每天用麵包給她吃。我當時正好有事去麻邑,第二年回到縣城,詢問她的鄰居,才知道她已經因為這個病去世了一個多月了!唉,潘氏婦人的愛女之心,怎麼會如此淺薄呢!

我的族孫的妻子,脖子下長了幾個瘰癧,大的像雞蛋一樣。我診治了幾次,都沒有完全治好。我詢問她原因,她說她的丈夫不肯雇人幫她做家務,而她經常要勞作,洗衣淘米,冷水不能避免使用,所以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我多次勸她,但她族孫始終不聽,幾個月後又來求診。當時她潮熱骨蒸,逆經咯血,癆瘵已經形成,潰破的地方流膿不止。我說:「這病無藥可救了,無從補救。」不到半個月她就去世了。

一個小嬰兒,還在襁褓中,他母親抱著他來我家求診。只不過是耳門下長了一個瘰癧,我用外治的方法,以為幾天就能治好。過了三、四天,他母親又來了,說:「紅腫還是像原來一樣,而且晝夜不停地哭,不知道怎麼辦?」我問:「你戒掉洗冷水了嗎?」她說:「已經戒掉了,只不過用菜油炒鮮菜,而且減少了用量,以為對病沒有害處,沒想到會這樣反而更嚴重。」我說:「東西害人,不在於多,而在於合適。」我繼續按照以前的藥方治療,囑咐她戒掉冷水、菜油等食物,果然幾天後就好了。

所以,凡是吃母乳的小孩子,他母親就應該忌口,治療疾病自然沒有阻礙。

一個農家的孩子,十四歲,腰眼處長了一個瘰癧,像雞蛋一樣大,不紅不腫。右邊屁股上也長了一個瘰癧,像覆蓋著碗一樣大。剛開始發寒發熱,紅腫。我說:「這是纏腰痰和煨督痰。」治療了將近半個月,就要痊癒了。當時天氣酷熱如蒸,他晚上坐在屋檐外乘涼,快到半夜,腫痛交加,高燒不退,第二天早上,他父親背著他來告訴我原因。我說:「這是晚上被露水傷了。」繼續用以前的藥方治療,同時加入去濕的藥物,又延誤了兩個星期才痊癒。

其他的,比如農人在夏天,赤腳是常事,但是用火攻之後,腳一定得穿鞋,以防止濕氣和冷水,避免治療白費力氣,醫生一定要提前告誡他們。

2. 附楊梅驗方

楊梅者,其瘡三五成顆,紅潰後狀如楊梅也。病由西洋流傳廣東,彼遂綿延各省。有精化氣化之不同,精化者,由交媾傳染而得,先從二陰生瘡,蔓延遍身,上至巔頂髮際,凡有毛孔之處,初起小肉瘤,後漸癢潰,穢水時出,至缺唇爛額,殘廢死亡者不可勝計。氣化者,由表面傳染。

如與有瘡之人同衾共浴之例,其毒皆可傳播。瘡由上部先見,後亦延及滿身。但毒較精化者稍輕,用藥分量,亦可減少。中醫向來治法,每用升藥,致毒上攻,流弊百出,繼以補品。毒愈內錮,攻之不可,下之不去,因而殞命者多矣。余之藥力,得自麻邑程君,專以固脾瀉毒為主,服之不但無弊,而脾健神清,發味均所不禁,刻期而愈,屢試屢驗,誠妙方也。嗟嗟!每見青年有志之士,偶墜迷津,小則有妨健康,大則動關生命。

得此亦苦海之舟航云,若東西各國,有醫療警察,防患未然,病院診治,醫於既發,此病所以日見減少也。

楊梅主治方

土茯苓(二斤),金銀花(八兩),生苡仁(四兩),白蘚皮(三兩),天花粉(二兩),當歸尾(二兩),荊芥穗(五錢),青連翹(一兩),白豬苓(二兩),建澤瀉(二兩),陳槐角(四兩),車前子(二兩),焦山梔(四錢),牛蒡子(五錢),生甘草(四兩),淨蟬衣(三錢),威靈仙(二錢),宣木瓜(二兩),木防己(一兩),皂角子(十粒)

以上各味,俱傾入鍋內,用柴火煮三次,每次將渣滓用布瀝乾,後渣滓不用,將三次所煮之汁,共貯鍋內,再用火熬,先武后文,以冰糖收成膏,置當風處,以米篩覆之。當茶日服數碗,下黑糞時,其毒始出,重者劑半而愈,輕者一劑可愈。其渣滓亦可煎水洗浴。惟禁麵食與茶,以解茯苓故也,並不用敷藥。

若天時地氣人事之不同,方中亦可酌量加減,是則醫者,因時制宜,惟不可用參、茸、朮、耆、辛、附等藥,使毒內錮,而不得出耳。近人有專用槐花數升煎汁,服之而愈者,亦去濕熱除毒戾之一法也。

白話文:

楊梅瘡,是一種長出像楊梅一樣的紅色瘡,最早由西方傳入廣東,並逐漸蔓延至各地。它有精化和氣化兩種傳染方式。精化者,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從陰部開始長瘡,並擴散至全身,甚至長到頭頂髮際,任何有毛孔的地方都可能長瘡。初期是小小的肉瘤,之後會發癢潰爛,流出膿水,嚴重者甚至會爛掉嘴唇、額頭,造成殘廢甚至死亡。氣化者,則是由皮膚接觸傳染,例如與患者同床共枕或共用浴池,毒素就會傳染。氣化者通常從身體上部開始長瘡,之後也會蔓延至全身,但毒性比精化者輕,用藥量也可以減少。

以前中醫治療楊梅瘡,常使用升藥,導致毒素向上蔓延,造成許多副作用,然後再用補品治療,結果毒素被封在體內,既不能向上攻出,也不能向下排出,最後導致病人死亡。我使用的藥方,是從麻邑程君那裡學來的,專以固脾瀉毒為主,服藥後不但沒有副作用,反而脾胃健壯,精神清爽,食慾也大增,很快就能痊癒。這個藥方經過多次驗證,確實非常有效。

每當看到有志青年染上楊梅瘡,我都會感到非常惋惜。染上這種病,輕則影響健康,重則危及生命。就像在苦海中漂泊的船隻,幸好找到這條航路,才能逃離苦海。如果各國都設立醫療警察,預防疾病發生,並在疾病發生時及時診治,相信楊梅瘡會越來越少。

以下是治療楊梅瘡的藥方:

土茯苓二斤、金銀花八兩、生苡仁四兩、白蘚皮三兩、天花粉二兩、當歸尾二兩、荊芥穗五錢、青連翹一兩、白豬苓二兩、建澤瀉二兩、陳槐角四兩、車前子二兩、焦山梔四錢、牛蒡子五錢、生甘草四兩、淨蟬衣三錢、威靈仙二錢、宣木瓜二兩、木防己一兩、皂角子十粒

以上藥材一起放入鍋中,用柴火煮三次,每次煮完之後用布將藥渣瀝乾,藥渣不要再用。將三次煮出來的藥汁一起倒入鍋中,再用火熬製,先用猛火,再用文火,最後加入冰糖收成膏狀,放置在通風的地方,用米篩蓋上。每天當茶飲用,喝幾碗之後就會排出黑色糞便,毒素就會隨著糞便排出。病情嚴重的患者,服用半劑藥就可以痊癒,病情輕微的患者,一劑藥就可以痊癒。藥渣也可以煎水洗澡。服用此藥期間,禁止食用麵食和茶,因為茯苓怕茶。也不需要外敷藥物。

根據天氣、地理位置和患者體質的不同,藥方也可以適當加減。醫生要根據情況靈活調整藥方,但切忌使用人參、鹿茸、白朮、黃芪、辛夷、附子等藥物,以免毒素被封在體內,無法排出。最近有人專用槐花數升煎汁服用,也治好了楊梅瘡,這也是一種去除濕熱、清除毒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