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癧法門》~ 內治法門
內治法門
1. 內治法門
內治之法,不外審脈用藥。如風痰,脈必兼浮;熱痰,脈必洪數;氣痰,脈濡;瘰癧,脈虛弱。筋癧之或弦或澀,痰癧之或弱或滑,尤在臨症時,細察病原,別其膏粱藜藿,觀其寒熱虛實,老幼榮枯,細詢起居嗜好,而知為何症,當用何方,病機自無循情矣。茲將平昔試驗之方,縷列於下:
白話文:
內科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據脈診結果來選擇適當的藥物。比如說,如果是風痰,脈象一定會有浮的特徵;若是熱痰,脈象則會呈現洪數;氣痰的情況下,脈象會是濡軟;而瘰癧,脈象會顯得虛弱。對於筋癧,脈象可能呈現弦或澀;痰癧的脈象,可能是弱或滑。然而最重要的是,在臨牀診斷時,要詳細觀察疾病的根源,區分患者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評估他們的身體是否偏寒或偏熱、虛弱或強壯,年齡大小,身體狀況,以及日常作息和個人喜好,這樣才能判斷出是哪種病症,該使用哪種治療方法,這樣疾病的情況就能得到恰當的處理了。接下來,我將列出我過去實踐過的一些治療方式:
2. 風痰主治方
防風,荊芥,連翹,牛蒡子,歸尾,赤芍,生甘,銀花(各一錢),土茯苓(二錢),燈蕊(十七莖)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由風邪和痰濕引起的病症。所需的藥材與其份量如下:
- 防風:一錢
- 荊芥:一錢
- 連翹:一錢
- 牛蒡子:一錢
- 當歸尾:一錢
- 赤芍:一錢
- 生甘草:一錢
- 銀花:一錢
- 土茯苓:二錢
- 燈心草:十七莖
以上是藥方的所有成分和各自的使用量。
3. 熱痰主治方
連翹(二錢),當歸,山梔,桔梗,條芩,花粉,殭蠶(各一錢),生石膏(二錢),竹茹,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治療熱痰的主方]
這處方包含了以下的藥材:連翹兩錢,當歸一錢,山梔一錢,桔梗一錢,黃芩一錢,花粉一錢,殭蠶一錢,生石膏兩錢,竹茹五分,以及甘草五分。
4. 氣痰主治方
夏枯草(一錢引),藿香(二錢),香附,白芷,陳皮,桔梗,茯苓,柴胡,法夏,白朮,厚朴,腹皮,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在治療與氣和痰相關的病症時,會使用到以下藥材,包含夏枯草一錢做為引導藥,藿香兩錢,以及香附、白芷、陳皮、桔梗、茯苓、柴胡、法半夏、白朮、厚朴、腹皮、甘草,這些藥材各使用一錢。
5. 瘰癧主治方
白芍(三錢),當歸(三錢),昆布,穿甲,牡蠣,花粉,雲苓,天葵子(各二錢),桔梗(一錢),山梔,柴胡(各錢五分)
白話文:
這個用於治療淋巴結核的藥方包含以下成分:白芍三錢,當歸三錢,昆布適量,穿山甲適量,牡蠣適量,花粉適量,雲苓適量,天葵子適量各二錢,桔梗一錢,山梔適量,柴胡適量各五分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錢"是一個重量單位,在中藥裡通常指的是"銅錢"的重量,現在一般換算為公制單位使用。
6. 筋癧主治方
龜膠,雲苓(各三錢),川貝,白芍,當歸,白朮,柴胡,丹皮,牡蠣(各二錢),山梔(一錢),生甘(一錢),竹葉(二十片)
白話文:
【筋癧主治處方】
使用下列藥材來治療筋癧:龜甲膠、雲苓(茯苓)、川貝、白芍、當歸、白朮、柴胡、牡丹皮、牡蠣、山梔子,這些藥材各使用六公克;再加甘草和竹葉,這兩種藥材各使用三公克,其中竹葉需用二十片。
7. 痰癧主治方
川貝,陳皮,茯苓,花粉,牡蠣,海藻(各二錢),牛蒡子(錢半),黃芩,連翹,木香,木瓜(各一錢)
以上各方,凡痰癧在上身者,俱可加入桔梗,在下身者,可加入懷牛膝,以為引經報使,則藥性易達,而收功亦速也。
白話文:
[主治痰癧的處方]
使用以下藥材:川貝、陳皮、茯苓、花粉、牡蠣、海藻(每樣大約六克)、牛蒡子(約四點五克)、黃芩、連翹、木香、木瓜(每樣約三克)。
以上藥方,如果痰癧症狀出現在上半身,可以額外添加桔梗;若症狀出現在下半身,則可以加入懷牛膝。這些藥材的作用是作為導引,幫助藥物更容易到達病竈,進而加快治療效果。
請注意,這裡的"錢"和"錢半"是指傳統的藥材稱量單位,並非現代的貨幣單位。
8. 瘰癧消核丸
穿甲(五錢),川貝,茯苓,當歸,殭蠶(各四錢),白芍,柴胡,牡蠣,海藻(各三錢),橘絡,花粉,丹皮,牛蒡子,地骨皮(各二錢),生甘草(一錢)
上共為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九丸。紅棗湯下,上身之症,可加桔梗二錢,下身加牛膝二錢,先服煎藥一二劑後,即可服此丸,以全行消減為度。如婦人有身孕者,則以固胎為主,方中川貝、牡蠣、穿甲、牛蒡等藥,非所宜服,是又不可不知也。
總之,治痰癧各法,屬外治之功,十居八九;屬內治之功,十居一二。若治痰子,純用外治,亦可痊愈。至治瘰癧,非內外兼治,滋補虛損,調和氣血,內治亦不可偏廢。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白話文:
【瘰癧消核丸】
成分包括:穿山甲(五錢),川貝,茯苓,當歸,殭蠶(各四錢),白芍,柴胡,牡蠣,海藻(各三錢),橘絡,花粉,丹皮,牛蒡子,地骨皮(各二錢),生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同豌豆,每次服用三十九顆。可用紅棗湯送服。對於上身症狀,可在方中添加桔梗二錢;對於下身症狀,則添加牛膝二錢。在服用煎藥一兩劑後,即可開始服用此丸,直到病竈完全消除爲止。如果患者爲孕婦,應以穩固胎兒爲主,不宜服用方中的川貝、牡蠣、穿山甲、牛蒡等藥材,這點必須注意。
總的來說,治療瘰癧的各種方法中,外治法佔了大部分,約有八九成的功效;內治法則只佔一小部分,約有一二成的功效。如果只是治療小的腫塊,純用外治法也能治癒。然而,對於治療大的瘰癧,必須內外兼治,同時滋補虛損,調和氣血,內治法也是不可忽視的。至於如何運用這些方法,就要看個人的智慧和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