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六 (3)
卷六 (3)
1. 附子湯
(方未見。),治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以此湯溫其臟。
男元犀按。太陽主表。少陰主裡。脈弦發熱者。寒傷太陽之表也。腹痛惡寒者。寒侵少陰之裡也。夫胎居臍下。與太少相連。寒侵太少。氣並胞宮。迫動其胎。故胎愈脹也。腹痛惡寒少腹如扇者。陰邪盛於內。寒氣徹於外。故現出陣陣如扇之狀也。然胎得暖則安。寒則動。寒氣內勝。
必致墜胎。故曰。所以然者子臟開故也。附子湯溫其臟。使子臟溫而胎固。自無隕墜之虞矣。附子湯方未見。疑是傷寒附子湯。(附子、茯苓、人參、白朮、芍藥。)
白話文:
附子湯
此方原文未記載,是用於治療懷孕六七個月婦女,脈象弦緊伴隨發熱,胎兒越發脹大,腹部疼痛畏寒,下腹部像扇子一樣開合。其病因是子宮虛寒所致。此湯劑用於溫暖子宮。
按:太陽經主外,少陰經主裡。脈弦發熱是寒邪傷及太陽經的外表;腹痛畏寒是寒邪入侵少陰經的內裡。胎兒位於臍下,與足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相連。寒邪侵犯足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寒邪影響到胞宮,刺激胎兒,所以胎兒越發脹大。腹部疼痛、畏寒、下腹部如扇子般開合,是因為陰寒邪氣盛於內,寒氣透達於外,所以出現陣陣如扇子狀的症狀。然而,胎兒得到溫暖就會安靜,遇寒則會活動。寒邪內盛,必定導致流產,所以說這是因為子宮虛寒所致。附子湯溫暖子宮,使子宮溫暖,胎兒穩固,自然就不會有流產的危險了。附子湯方劑原文未記載,推測可能是傷寒論中的附子湯(組成:附子、茯苓、人參、白朮、芍藥)。
2. 膠艾湯
治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以此湯主之。
乾地黃(六兩。),川芎,阿膠,甘草(各二兩。),艾葉,當歸(各三兩。),芍藥(四兩。)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歌曰,妊娠腹滿阻胎胞。(名曰胞阻。以胞中氣血虛寒而阻其化育也。)二兩芎藭草與膠。歸艾各三芍四兩。地黃六兩去枝梢。
男元犀按。芎藭、芍、地。補血之藥也。然血不自生。生於陽明水穀。故以甘草補之。阿膠滋血海。為胎產百病之要藥。艾葉暖子宮。為調經安胎之專品。合之為厥陰少陰陽明及衝任兼治之神劑也。後人去甘草、阿膠、艾葉。名為四物湯。則板實而不靈矣。
白話文:
[膠艾湯]
治療婦女陰道出血不止的症狀。包括產後持續出血、妊娠期出血等情況。如果懷孕期間腹部疼痛,是因為胎盤阻滯,也可以用此方治療。
藥方組成:生地黃六兩、川芎二兩、阿膠二兩、甘草二兩、艾葉三兩、當歸三兩、芍藥四兩。
用法: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五升,加入清酒三升,一起煎煮至三升,過濾掉藥渣,加入阿膠使其完全溶化,溫服一升,一日三次,若病情沒有好轉,則繼續服用。
歌訣:懷孕腹部脹滿,阻礙胎兒發育(稱為胞阻,是因為胞宮內氣血虛寒,阻礙了胎兒的生長發育)。川芎二兩,阿膠二兩,當歸三兩,艾葉三兩,芍藥四兩,生地黃六兩(去莖)。
註解:川芎、芍藥、生地黃都是補血的藥物,但血液並非憑空產生,而是來自於陽明經的水穀精華,所以用甘草來補益脾胃。阿膠滋養血海,是治療婦科疾病的重要藥物。艾葉溫暖子宮,是調經安胎的專門藥材。此方結合了厥陰、少陰、陽明經以及衝任二脈的治療,是一劑神奇的藥方。後人去掉了甘草、阿膠、艾葉,命名為四物湯,藥效就顯得呆板而不足了。
3. 當歸芍藥散
治婦人懷妊。腹中㽲痛。此散主之。
當歸,川芎(各三兩。),芍藥(一斤。),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半斤。)
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歌曰,妊娠㽲痛勢綿綿。(不若寒疝之絞痛。血氣之刺痛也。)三兩歸芎潤且芍藥一斤澤減半。術苓四兩妙盤旋。
男元犀按。懷妊腹痛。多屬血虛。而血生於中氣。中者土也。土過燥不生物。故以歸、芎、芍藥滋之。土過濕亦不生物。故以苓、朮、澤瀉滲之。燥濕得宜。則中氣治而血自生。其痛自止。
白話文:
當歸芍藥散
治療懷孕婦女腹部隱痛,此方藥效顯著。
藥物組成:當歸、川芎(各三兩)、芍藥(一斤)、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半斤)。
用法:將以上六味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藥粉,用酒調和,每日服用三次。
歌訣:懷孕腹部隱痛綿綿不絕(不像寒疝絞痛那樣劇烈,也不像血氣刺痛那樣尖銳),當歸、川芎各三兩滋潤血氣,芍藥一斤,澤瀉半斤,白朮、茯苓各四兩,巧妙地調理脾胃。
註解:懷孕期間腹痛,大多是因為血虛引起,而血液的生成則依靠脾胃的運化功能。脾胃屬土,土過於乾燥則不能滋生血液,因此用當歸、川芎、芍藥滋養脾胃;土過於濕潤亦不能滋生血液,因此用茯苓、白朮、澤瀉利濕。使脾胃燥濕適中,則脾胃功能恢復正常,血液自然生成,疼痛也就自然止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