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五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2)

1. 排膿散

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白話文:

枳實(十六枚)、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一服。

白話文:

將上三種藥物搗成粉末。取一個雞蛋黃,與藥粉等量混合。揉合均勻,服用一杯溫開水。每天服用一次。

歌曰,排膿散藥本靈臺。(內經謂先師歃血而盟者是。)枳實為君十六枚。六分芍兮桔二分。雞黃一個簡而該。

白話文:

歌中有言:排膿散的藥方,出自於靈臺。

(《內經》記載:先師歃血為盟,以盟誓的形式將此方流傳下來。)

枳實作為君藥,用量十六枚。

芍藥六分,橘皮二分,雞黃一個。

這個方子簡潔而有效。

元犀按。枳、桔行氣滯。芍藥通血滯。從氣血以排之。人所易知也。妙在揉入雞子黃一枚。取有情之物以養心脾之陰。則排之之法獨得其本也。

白話文:

元犀總結道:枳實和橘皮能夠疏通氣滯,芍藥可以通血滯。從氣血入手將邪氣排出,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妙就妙在加入一個雞蛋黃,用有生命力的食物來滋養心脾之陰。這樣,排邪的方法才真正抓住根本。

2. 排膿湯

甘草(二兩。),桔梗(三兩。),生薑(一兩。),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白話文:

甘草(四百克),桔梗(六百克),生薑(二百克),大棗(十個)。

歌曰,排膿湯與散懸殊。一兩生薑二草俱。大棗十枚桔三兩。通行營衛是良圖。

元犀按。方中取桔梗、生薑之辛。又取大棗、甘草之甘。辛甘發散為陽。令毒從陽化而出。排之之妙也。

白話文:

歌謠說,排膿湯和散劑的配伍不同。一兩生薑,再加上兩種草藥。十枚大棗,三兩桔梗。用來活血通絡是好的辦法。

3. 黃連粉

(方未見。),治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瘡。此粉主之。

歌曰,浸淫瘡藥末黃連。從口流肢順自然。若起四肢流入口。半生常苦毒牽纏。

白話文:

這張處方沒有見過,用來治療浸淫瘡。如果病從口中開始流向四肢,是可以治療的。但如果病從四肢流向口中,就無法治療了。這種浸淫瘡,這個粉末可以主治。

歌訣說,浸淫瘡的藥粉有黃連。病從口流至四肢是順其自然的現象。若是病從四肢流向口中,半輩子都會受到毒素的纏繞。

元犀按。浸淫瘡系傳染之疾也。從口起流向四肢者。毒氣外出也。故曰可治。從四肢起流來入口者。毒氣由外入內。固結於臟腑之間。故曰不可治。黃連粉方未見。疑即黃連一味為末。或敷或服。隨宜擇用。

白話文:

元犀先生認為,浸淫瘡是傳染性疾病。從口開始流向四肢的,是毒氣向外發散,所以說可以治療。從四肢開始流向入口的,是毒氣由外向內侵入,固結在臟腑之間,所以說無法治療。

至於「黃連粉方」,未曾見過。懷疑就是把黃連單獨研磨成粉末,可以外敷或內服,依據病情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