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3)

1. 蒲灰散

(見消渴。),治厥而為皮水者。此主之。

按。皮水久而致潰。為逆而不順之證。以此散外敷之。此厥字言證之逆。非四肢厥逆之謂也。諸家多誤解。

2.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治黃汗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從何得之。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此湯主之。

黃耆(五兩。),芍藥,桂枝(各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故也。

歌曰,黃汗脈沉出汗黃。水傷心火鬱成殃。(師云。汗出入水中浴。水氣從汗孔入而傷其心。故水火相侵而色黃。水氣摶結而脈沉也。)黃耆五兩推方主。桂芍均三苦酒勷。(止汗太急。故心煩也。至六七日乃解者。正復而邪自退也。)

男元犀按。桂枝行陽。芍藥益陰。黃耆氣味輕清。外皮最厚。故其達於皮膚最捷。今煮以苦酒。則直協苦酒之酸以止汗。但汗出於心。止之太急。反見心煩。至六七日。正復邪退。煩必自止。而不止者。以苦酒阻其餘邪未盡故也。

又按。凡看書宜活看。此證亦有從酒後汗出當風所致者。雖無外水。而所出之汗。是亦水也。凡脾胃受濕。濕久生熱。濕熱交蒸而成黃。皆可以汗出入水浴之意悟之也。

3. 桂枝加黃耆湯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榮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此湯主之。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黃耆(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歌曰,黃汗都由鬱熱來。歷詳變態費心裁。桂枝原劑耆加二。啜粥重溫令郁(久郁變證。從汗而達。)開。

男元犀按。黃本於鬱熱。得汗不能透徹。則鬱熱不能外達。桂枝雖調和營衛。啜粥可令作汗。然恐其力量不及。故又加黃耆以助之。黃耆善走皮膚。故前方得苦酒之酸而能收。此方得薑、桂之辛而能發也。前方止汗。是治黃汗之正病法。此方令微汗。是治黃汗之變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