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四 (6)
卷四 (6)
1.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主之。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四兩。)
白話文:
半夏(一公斤),生薑(五百公克),茯苓(二百公克)。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歌曰,嘔吐悸眩痞又呈。四苓升夏八薑烹。膈間有水金針度。澹滲而辛得病情。
白話文:
上方三種藥材,用水七升,煎煮至剩下一升五合,分兩次溫服。
歌訣說,嘔吐心悸頭暈痞滿再現,四苓升夏加八片生薑同煮。胸膈之間如有水積,用金針疏通,淡滲與辛味相合能得病之實情。
男元犀按。水滯於心下則為痞。水凌於心則眩悸。水阻胸膈則陰陽升降之機不利為嘔吐。方用半夏降逆。生薑利氣。茯苓導水。合之為滌痰定嘔之良方。
白話文:
男元犀認為,水停滯於心臟下方就會出現痞病。水氣侵犯心臟就會頭暈心悸。水阻礙胸膈就會出現陰陽升降失調,就會出現嘔吐。方中使用半夏來降逆止嘔。生薑來理氣。茯苓來導水消腫。這幾味藥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治療痰濕阻滯、定嘔吐的良方。
2. 五苓散
(歌見長沙方歌括。),治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顛眩。此水也。此方主之。
白話文:
這首歌出自《長沙方歌括》,用來治療體型消瘦的人肚臍下方有悸動的症狀,伴有吐唾液和頭暈的現象,這是水氣所致,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
白話文:
豬苓:性質甘淡寒,利濕滲濕,清熱解毒。
澤瀉:性質甘鹹淡寒,利濕滲濁,清熱瀉火。
白朮:性質甘溫,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茯苓:性質甘淡平,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桂枝:性質辛甘溫,發汗解表,溫經通脈。
喻嘉言云。水飲下鬱於陰中。挾其陰邪。鼓動於臍則為悸。上入於胃則吐涎沫。及其鬱極乃發。直上頭目。為顛為眩。五苓散利水以發汗。為分利表裡陰陽之法。
白話文:
喻嘉言說:身體裡的水氣下陷並鬱結在陰中,挾帶著陰邪之氣,在肚臍處鼓動發作,就會出現心悸的症狀。水氣上行進入胃部,就會嘔吐涎沫。當水氣鬱結到極點就會發作,直接衝上頭部,會出現頭昏目眩、癲眩等症狀。五苓散可以利水發汗,具有分利表裡、陰陽之法。
男元犀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仲師理中丸法也。茲何以臍下悸而用白朮乎。不知吐涎沫是水氣盛。必得苦燥之白朮方能制水。顛眩是土中濕氣化為陰霾上彌清竅。必得溫燥之白朮方能勝濕。證有兼見。法須變通。
白話文:
男性元犀解釋。臍下動氣。去朮加桂。依照仲景的理中丸方法。這是為什麼臍下悸動而使用白朮呢?我不知道吐涎沫是水氣盛。必須得到苦燥的白朮纔能夠制水。眩暈是體內濕氣化為陰霾,瀰漫到清竅。必須得到溫燥的白朮纔能夠勝濕。證據具有兼見。方法必須變通。
3.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白話文:
治療心胸部有積存的痰和久留的水。自己吐出水之後,心胸部感到空虛,氣悶無法進食。消除痰氣,使能夠正常飲食。
茯苓,人參,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
白話文:
茯苓、人參、白朮(各一百二十公克。),枳實(八十公克。),橘皮(一百公克。),生薑(一百六十公克。)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通作一服進之。
歌曰,中虛不運聚成痰。枳二(兩)參苓朮各三。薑四橘皮二兩半。補虛消滿此中探。
白話文:
取上述六種藥材,用六升水煎煮,取汁一升八合,分三次溫服。若行走約八九里的時間,可一次服完。
歌訣說,中氣虛弱運化不良形成痰濕。枳實用二兩,人參、茯苓、白朮各用三兩。生薑用四兩,橘皮用二兩半。此方能補虛去滿,效果顯著。
男元犀按。人參乃水飲症之大忌。此方反用之。蓋因自吐出水後虛氣作滿。脾弱不運而設也。方中人參補脾氣。白朮健胃氣。生薑溫中散寒氣。茯苓降水氣。橘皮、枳實化痰運參、術。徐徐斡旋於中。以成其補虛消食散滿之妙用。此方施於病後調養則可。若痰飲未散者。切不可用。
白話文:
男性患者,犀學者按語。人參是水飲症之大忌。這個方子卻反用人參。因為患者本身吐出水後,虛弱之氣造成體內氣滿。脾臟虛弱,運化水氣功能不足,因而治病。方子裡的人參可以補脾臟之氣。白朮可以增強胃功能。生薑可以溫中散寒氣。茯苓可以降下水氣。橘皮、枳實可以化痰,讓參、術順利運作。這個方子可以慢慢調養改善體內虛弱、消化不良、身體氣滿等症狀。但是如果痰飲仍未散去,則絕對不可使用。
4. 十棗湯
(見上。),咳家其脈弦。為有水。此主之。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此湯主之。
白話文:
咳嗽的人如果脈象呈弦狀,表示體內有水氣。這種情況主要由水氣引起。對於胸中有痰飲,咳嗽伴有胸部疼痛的人,不會突然死亡,可能持續一百天或一年。適合用這個湯方來治療。
男蔚按。凡人將咳之頃。喉間似哽非哽。似癢非癢。若有若無者。皆飲氣干之也。飲氣一干。則咳嗽作矣。除勞傷積損脈極虛極細者。別有治法。若咳而脈弦。皆為水飲。皆宜十棗湯攻之。若診得弦脈。畏不敢用。其飲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胸痛。即至一百日一歲之久。
亦以此方為背城之借。然亦危矣。此言治法當如是也。非謂必用其方。以致敗名取怨。
白話文:
男蔚說:一般人在咳嗽發作之前喉嚨會有一種介於哽住和不哽住、介於癢和不癢的症狀,好像是有的又好像沒有。這都是因為體內有飲氣引起的。一旦飲氣發作,就會引起咳嗽。除去勞累受傷、積勞成損、脈搏極其虛弱細小這類病人需要特殊治療的方法。如果咳嗽,脈搏呈弦狀,都是因為水飲引起的,都應該採用十棗湯攻治。如果診斷出是弦脈,不敢採用十棗湯。飲氣動肺則引起咳嗽,動心則引起煩躁,搏擊陽氣則引起胸痛。久而久之,會長達一百天甚至一年的時間。
喻云。咳嗽必因於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況支飲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沖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內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其咳終無愈期矣。去支飲。用十棗湯不嫌其峻。豈但受病之初。即蓄病已久。亦不能捨此而別求良法。
白話文:
喻昌說:咳嗽一定是由於痰飲引起的。在五種飲症中,只有隔上支飲是最基本的咳嗽原因。外邪侵入與它結合,就肯定會咳嗽。即使沒有外邪,支飲漬入肺中,也會讓人咳嗽不止。何況支飲長期積蓄在膈上,下焦之氣逆沖而上,就更易於上下合邪了。正是由於支飲的緣故,才能使外邪可內下,邪可上。不去除支飲,咳嗽就永遠沒有治癒的時候。祛除支飲,用十棗湯來治療,不用擔心它太峻烈。不但病情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它,即使病情已經很久了,也不能捨棄它而去另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