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三 (14)
卷三 (14)
1. 葶藶大棗瀉肺湯
(見肺癰。),支飲不得息。此主之。
犀按。肺主氣。為出入之路。師云。支飲不得息者。乃飲邪壅肺。填塞氣路矣。方用葶藶泄肺氣以開之。大棗補脾土以納之。則氣息暢矣。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適用於肺癰(肺部感染)伴有呼吸困難的情況。
呼吸困難是因為飲邪(水濕之邪)阻塞肺部,堵塞了氣道。此方用葶藶瀉肺氣以疏通阻塞,大棗補益脾土以更好地吸收水分,使呼吸順暢。
2. 小半夏湯
治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此湯主之。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歌曰,嘔家見渴飲當除。(飲從嘔去故渴。)不渴應知支飲居。(飲能制燥。今以不渴。知心下有支飲。)半夏一升姜八兩。源頭探得病根鋤。
男元犀按。神農本草經載半夏之功治甚大。仲師各方。無不遵法用之。凡嘔者。必加此味。元明後。誤認為治痰專藥。遂有用朴硝水浸者。有用皂角水及姜水浸者。有用白芥子和醋浸者。市中用烏梅、甘草、青鹽等製造者。更不堪入藥。近日通用水煮。乘熱以白礬拌曬切片者。
皆失其本性。不能安胃止嘔。宜從古法。以湯泡七次。去涎用之。或畏其麻口。以薑汁、甘草水浸透心。洗淨曬乾。再以清水浸三日。每日換水。蒸熟曬乾用之。支飲之症嘔而不渴者。旁支之飲未盡也。用小半夏湯者。重在生薑散旁支之飲。半夏降逆安胃。合之為滌飲下行之用。
神哉。
白話文:
小半夏湯
治療嘔吐卻不口渴的症狀。口渴是想要喝水來緩解嘔吐,但現在卻不渴,這是因為心下有支飲(積聚的液體)的緣故。此方藥能治療這種情況。
藥方: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種藥材,加水七升,煮到剩下一升半,分次溫服。
歌訣:嘔吐的人出現口渴,應該去除飲邪(導致嘔吐的病邪)。不口渴則應知道是支飲(積聚的液體)在作祟。(飲邪能抑制燥熱,現在不口渴,就知道心下有支飲)。半夏一升,生薑八兩,找到病根將其剷除。
按語:神農本草經記載半夏的功效很大,歷代醫家處方都遵照其法使用。凡是嘔吐的病人,都必須加入此藥。元明以後,誤認為半夏是專門治療痰的藥,於是有人用朴硝水、皂角水、薑水、白芥子和醋浸泡半夏。市面上還有用烏梅、甘草、青鹽等加工的半夏,更不能入藥。近來常用水煮,趁熱用白礬拌勻曬乾切片的方法處理半夏,
這些方法都破壞了半夏的藥性,不能安胃止嘔。應該按照古法,用湯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液後再用。或者擔心半夏麻口,可以用薑汁、甘草水浸泡至藥性滲透,洗淨曬乾,再用清水浸泡三天,每天換水,蒸熟曬乾後再使用。支飲導致的嘔吐而不口渴的症狀,表示旁支的積液尚未完全清除。使用小半夏湯,重點在於用生薑來散除旁支的積液,半夏則能降逆安胃,兩藥合用,達到清除積液、向下輸通的作用。
真是妙哉!
3. 己椒藶黃丸
治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此方主之。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歌曰,腸中有水口帶干。(水既聚於下。則無復潤於上後。即水飲之入。皆趨於下。不能滋其燥。且以益其滿矣。)腹裡為腸按部觀。(腹裡為大小二腸部位。大腸主津液。今作滿。為水氣所傷。則津液不能上達於口舌。故乾燥。)椒己藶黃皆一兩。蜜丸飲服日三餐。
程氏曰。防己、椒目導飲於前。大黃、葶藶推飲於後。前後分消。則腹滿減而水飲行。脾氣轉而津液生矣。與上方互異處。當求其理。
白話文:
治療腹部脹滿、口乾舌燥的症狀。這是因為腸道內有水氣積聚,此方藥能主治。
方劑組成: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每次一丸,一天三次,逐漸增加劑量。如果口中雖有津液卻仍然口渴,可以加入芒硝半兩。
歌訣說明:腸道內有水,口舌就乾燥。(因為水積聚在下焦,就不能滋潤上焦,飲水後也都會流向下焦,無法滋潤乾燥,反而加重腹脹。)腹部是腸道的所在。(腹部包含大小腸,大腸主司津液,現在腹部脹滿,是因為水氣損傷了大腸,導致津液無法上達口舌,所以口乾舌燥。)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各一兩,做成蜜丸,每日三次服用。
程氏解釋:防己、椒目能引導水氣從前排出,大黃、葶藶能推動水氣從後排出,前後夾擊,消解水氣,就能減輕腹脹,利水消腫,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津液自然生成。其他不同版本的方劑,應該從其道理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