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回本書目錄

1. 卷四

2. 五臟風寒積聚方

3. 旋覆花湯

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者主之。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歌曰,肝著之人慾蹈胸。(肝氣著滯反行其氣於肺。所謂橫之病也。胸者肺之位。欲按摩之以通其氣也。)熱湯一飲便輕鬆。(欲飲熱者。欲著之氣得熱則散。)

復花三兩蔥十四。新絳通行少許從。(旋覆花鹹溫下氣。新絳和血。蔥葉通陽。新絳查本草無此名。按說文。絳大赤也。左都賦注。絳草也。可以染色。陶弘景曰。絳茜草也。)

白話文:

旋覆花湯

治療肝氣鬱滯。患者常想用手按壓自己的胸部。在發病前,只想要喝熱水的人,可以用此方治療。

藥方: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用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一次服下。

歌訣解釋:肝氣鬱滯的人想按壓胸部(肝氣鬱滯逆衝於肺,這是橫逆之病。胸部是肺的部位,想按摩它來疏通氣機)。喝下熱湯後就立刻輕鬆了(想要喝熱水,是因為鬱滯之氣遇熱則散)。

藥物解說: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共同使用。(旋覆花性味鹹溫,能下氣;新絳能和血;蔥葉能通陽。新絳在現有本草書中查不到此名,據《說文解字》記載,絳是大紅色;《左都賦注》中記載,絳是草,可以染色;陶弘景說,絳是茜草。)

4. 麻仁丸

(歌見長沙方歌括。),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此丸主之。

麻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朴,杏仁

按。脈浮者陽盛。脈澀者陰傷。脾為胃行其津液。陰傷則脾無所運矣。又。約者弱也。脾弱不運。胃中谷食不化。則為積聚症也。余義見傷寒論淺注。不再贅。

白話文:

麻仁丸

此方治療足陽明經脈浮而澀的症狀。脈浮代表胃氣旺盛,脈澀則小便頻數。脈浮澀並見,則大便乾燥,脾氣虛弱。此丸藥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設。

藥物組成:麻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朴、杏仁。

說明:脈浮代表陽氣盛,脈澀則陰氣受損。脾臟負責輸送胃部津液,陰氣受損,脾臟的功能便會受阻。所謂「約」,就是虛弱之意。脾臟虛弱,無法運化,胃中食物無法消化,就會導致積聚症。其餘的解釋可參考《傷寒論淺注》,在此不再贅述。

5. 甘草乾姜茯苓白朮湯

(一名腎著湯。),治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者。此主之。

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即溫。

歌曰,腰冷溶溶坐水泉。(帶脈束於腰間。腎著則腰帶病。故溶溶如坐水中狀。)腹中如帶五千錢。術甘二兩姜苓四。寒濕同驅豈偶然。

尤在涇云。寒濕之邪。不在腎之中臟。而在腎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溫腎以散寒。而在燠土以勝水。若用桂、附。則反傷腎之陰矣。

白話文: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此方治療腎著病。患者身體沉重,腰部冰冷,如同坐在水中,形體浮腫,卻不感到口渴,小便通暢,飲食正常。病症屬於下焦,勞累則汗出,衣服內側冰冷潮濕,病程久者,腰部以下冷痛,腹部沉重,如同繫著五千錢的重量。此方主治此症。

處方:甘草、白朮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

用法: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服藥後腰部即會溫暖。

歌訣:腰部冰冷沉重,如同坐在泉水中(帶脈束於腰間,腎著則腰帶受病,故感覺如同坐在水中)。腹部沉重,如同繫著五千錢。白朮甘草各二兩,乾薑茯苓各四兩,驅除寒濕,並非偶然。

尤在涇的論述:寒濕邪氣不在腎臟內部,而在腎臟的外圍。因此治療不在於溫暖腎臟以散寒,而在於溫煦脾土以剋制水濕。如果使用桂枝、附子,反而會損傷腎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