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三 (8)
卷三 (8)
1. 薏苡附子散
治胸痹緩急者。此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痹來緩急屬陽微。(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附子十枚切莫違。更有薏仁十五兩。筋資陰養得陽歸。
元犀按。薏苡稟陽明金氣。金能制風。肝為風臟而主筋。取治筋之緩急。人之所知也。合附子以大補陽氣。其旨甚奧。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是也。傷寒論桂枝加附子湯。與此相表裡。
白話文:
薏苡附子散用於治療胸部痹痛,症狀緩慢而急劇發作的疾病。
此方劑的主要成分是薏苡仁十五兩以及炮製過的大附子十枚,將其研磨成粉末服用,每次服用約一匙,一天服用三次。
歌訣說明:痹症發作緩慢而急劇,屬於陽氣虛弱。經典記載:「陽氣充足則能滋養精神,柔和則能滋養筋脈。」因此,大附子十枚不可更改劑量。再加上薏苡仁十五兩,以滋養筋脈,使陰氣得到陽氣的滋補。
元犀注解:薏苡仁具有陽明金氣的特性,金氣能制伏風邪。肝臟主風,又主筋脈,因此用薏苡仁治療筋脈緩急的症狀是眾所周知的。配合大附子來大補陽氣,其用意非常深奧。經典記載:「陽氣充足則能滋養精神,柔和則能滋養筋脈」,正是這個道理。《傷寒論》中的桂枝加附子湯與此方互相表裡(互相補充)。
2. 桂枝生薑枳實湯
治心中痞。諸逆心懸痛者。此湯主之。
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歌曰,心懸而痛痞相連。痰飲上彌客氣填。三兩桂姜五兩枳。祛寒散逆並攻堅。
元犀按。心下痞者。心陽虛而不布。陰邪僭居心下而作痞也。尤云。諸逆該痰飲客氣而言。心懸痛者。如空中懸物搖動而痛也。此注亦超。主以桂枝生薑枳實湯者。桂枝色赤補心壯陽。生薑味辛散寒降逆。佐以枳實之味苦氣香。苦主泄。香主散。為泄痞散逆之妙品。領薑、桂之辛溫旋轉上下。使陽光普照。陰邪迅掃而無餘耳。
白話文:
桂枝生薑枳實湯
治療胸中痞滿,以及各種逆氣、心痛如懸掛物般疼痛的症狀,此方主治。
藥材: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兩)。
製法:以上三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歌訣:心中疼痛,痞滿連綿,痰飲上涌,阻塞氣機。三兩桂枝薑,五兩枳實,祛寒散逆,又能攻堅。
註解:心下痞滿,是因為心陽虛弱,陽氣不能布散,陰邪之氣侵犯心下而導致痞滿。所謂「諸逆」,是指痰飲、客氣等邪氣上逆。心痛如懸,是指疼痛如同懸掛在空中的東西般搖晃不定。此方用桂枝、生薑、枳實,桂枝色赤,能補益心陽;生薑味辛,能散寒降逆;枳實味苦氣香,苦能瀉下,香能散結,是治療痞滿、散解逆氣的良方。藥物中薑、桂辛溫之力,上下旋轉,使陽氣普照全身,陰邪之氣迅速清除殆盡。
3. 烏頭赤石脂丸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此丸主之。
烏頭(一分。炮。),蜀椒,乾薑(各一兩。),附子(半兩。),赤石脂(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歌曰,徹背徹胸痛不休。(前言心痛徹背。尚有止息之時。今則陰寒極而痛極矣。)陽光欲熄實堪憂。(非薤白之類所能治也。)烏頭一分五錢附。赤石椒姜一兩求。
喻嘉言曰。前後牽連痛楚。氣血疆界俱亂。若用氣分諸藥。轉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蜀椒、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而即於溫藥隊中。取用乾薑之守。赤石脂之澀。以填塞厥氣所橫衝之新。隊俾胸之氣自行於胸。背之氣自行於背。各不相犯。
其患乃除。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今人知有溫氣補氣行氣散氣諸法。亦知有堵塞邪氣攻衝之訣。令胸背陰陽二氣。並行不悖也哉。
白話文:
烏頭赤石脂丸治癒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的病症。
方劑組成:炮製過的烏頭一分,蜀椒、乾薑各一兩,附子半兩,赤石脂一兩。
將以上五味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一丸,每日三次。若效果不佳,可逐漸增加服用劑量。
歌訣云:徹背徹胸痛不休。(前面提到心痛徹背,尚有間歇緩解的時候,現在則陰寒極盛,疼痛也達到極點了。)陽光將熄,實堪憂慮。(不是薤白等藥物所能治療的。)烏頭一分五錢(應為一分),附子、蜀椒、乾薑各一兩。
喻嘉言評曰:心痛徹背,前後牽連疼痛,氣血運行紊亂。如果單純使用溫補氣血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疼痛,甚至危及生命。張仲景用蜀椒、烏頭等辛辣藥物溫散陰邪,但擔心胸背氣機紊亂難以平復,因此在溫藥中加入乾薑溫中守住,再用赤石脂收斂澀滯,以填塞邪氣橫衝的空隙,使胸部之氣歸於胸部,背部之氣歸於背部,互不相犯,則病症即可痊癒。這就是如同煉石補天的精妙之處。如今人們知道有溫補氣血、行氣散氣等方法,也懂得堵塞邪氣的技巧,使胸背的陰陽之氣能夠各自運行而不互相干擾,真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