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薏苡附子散

治胸痹緩急者。此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治療胸痹急慢性症狀,此散劑有效。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製)。

將上述兩種藥材研磨成散。每次服用一平方寸,一日三次。

歌曰,痹來緩急屬陽微。(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附子十枚切莫違。更有薏仁十五兩。筋資陰養得陽歸。

白話文:

歌謠中說,痺病發作時緩急的疼痛屬於陽氣不足。(《內經》說:陽氣旺盛則溫養精神,溫和則滋養筋骨。)附子十枚一定要用,再加入薏仁十五兩。筋骨滋養陰液就能使陽氣回歸。

元犀按。薏苡稟陽明金氣。金能制風。肝為風臟而主筋。取治筋之緩急。人之所知也。合附子以大補陽氣。其旨甚奧。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是也。傷寒論桂枝加附子湯。與此相表裡。

白話文:

元犀註解。薏苡吸收陽明金之氣。金可以剋制風。肝是風臟並主筋。取用薏苡來治療筋的緊繃和鬆弛。這是大家所知道。把它和附子結合起來用,可以大大地補養陽氣。它的旨意非常深奧。經書上說。陽氣充沛則精氣旺盛能夠滋養精神。柔潤則能夠滋養筋部。就是這個意思。傷寒論中的桂枝加附子湯。與此藥方互相表裡。

2. 桂枝生薑枳實湯

治心中痞。諸逆心懸痛者。此湯主之。

桂枝,生薑(各三兩。),枳實(五兩。)

白話文:

桂枝,生薑(各一百五十克),枳實(二百五十克)。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歌曰,心懸而痛痞相連。痰飲上彌客氣填。三兩桂薑五兩枳。祛寒散逆並攻堅。

白話文:

上方三種藥材。用水六升煮至剩下三升。分三次溫服。

歌曰,心口懸吊著疼痛並且與痞滿相連。痰飲上升,外來之氣充塞。用三兩桂枝和生薑,五兩枳實。能夠袪除寒氣,散除逆氣,同時攻剋堅硬的病灶。

元犀按。心下痞者。心陽虛而不布。陰邪僭居心下而作痞也。尤云。諸逆該痰飲客氣而言。心懸痛者。如空中懸物搖動而痛也。此注亦超。主以桂枝生薑枳實湯者。桂枝色赤補心壯陽。生薑味辛散寒降逆。佐以枳實之味苦氣香。苦主泄。香主散。為泄痞散逆之妙品。領薑、桂之辛溫旋轉上下。使陽光普照。陰邪迅掃而無餘耳。

白話文:

元犀註解:心下痞結,是因為心陽虛弱不敷,陰邪侵犯心下所致。尤氏的看法是,各種逆症都與痰飲、客氣有關。心懸痛,就像空中懸掛的物體搖晃而導致疼痛。這個解釋也不全面。以桂枝生薑枳實湯為主的治療方法,是因為桂枝顏色赤紅,可以補益心陽、壯陽補氣。生薑味道辛辣,可以散寒降逆。加入枳實,它的味道苦澀而氣味芳香。苦味主於瀉,芳香味主於散,正好是瀉除痞結、散除逆氣的良藥。同時,生薑和桂枝的辛溫之性旋轉上下,使陽光普照,陰邪迅速消失殆盡。

3. 烏頭赤石脂丸

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此丸主之。

烏頭(一分。炮。),蜀椒,乾薑(各一兩。),附子(半兩。),赤石脂(一兩。)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白話文:

  • 烏頭(一錢,要炮製過。)

  • 蜀椒、乾薑(各一兩。)

  • 附子(半兩。)

  • 赤石脂(一兩。)

歌曰,徹背徹胸痛不休。(前言心痛徹背。尚有止息之時。今則陰寒極而痛極矣。)陽光欲熄實堪憂。(非薤白之類所能治也。)烏頭一分五錢附。赤石椒薑一兩求。

白話文:

歌謠說,整個後背和前胸疼痛不斷。(說明前面所說的心痛徹背的症狀,尚有停止緩解的時候。現在則是陰寒之氣極盛,疼痛也極其嚴重了。)人體的陽氣即將熄滅,實在令人擔憂。(這種情況已經不是薤白等類藥物所能治療的了。)烏頭一錢五分,附子五錢。紅石脂、生薑各一兩。

喻嘉言曰。前後牽連痛楚。氣血疆界俱亂。若用氣分諸藥。轉益其痛。勢必危殆。仲景用蜀椒、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而即於溫藥隊中。取用乾薑之守。赤石脂之澀。以填塞厥氣所橫衝之新。隊俾胸之氣自行於胸。背之氣自行於背。各不相犯。

白話文:

喻嘉言說,前後牽連疼痛,是氣血脈絡都已紊亂的緣故。如果使用發散氣分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疼痛,病情會更加危險,不可不慎。

仲景使用蜀椒、烏頭等辛辣的藥物,可以溫散體內的陰邪。但擔心胸背的氣已經亂了,難以安寧,所以又加入乾薑的守固作用和赤石脂的收澀作用,來填補氣虛所造成的新虛損害。這樣胸中的氣就可以自行運行於胸中,背部的氣就可以自行運行於背部,互不侵犯。

其患乃除。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今人知有溫氣補氣行氣散氣諸法。亦知有堵塞邪氣攻衝之訣。令胸背陰陽二氣。並行不悖也哉。

白話文:

這種病症自然就可以消除。這就是煉石補天的精義。現在人們知道使用溫養、補充、運行、疏散氣血的方法。也知道閉塞邪氣、攻克衝撞的方法。使胸部和背部的陰陽二氣能同時運行,而互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