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者主之。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雞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歌曰,喘而不臥肺癰成。口燥(口中辟辟乾燥。),胸疼(胸中隱隱痛。)數實呈。(肺痿脈數而虛。肺癰脈數而實。)葶藶一丸十二棗。雄軍直入奪初萌。

尤在涇云。葶藶苦寒。入肺泄氣閉。加大棗甘溫以和藥力。與皂莢丸之飲以棗膏同法。

2. 桔梗湯

治肺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湯主之。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歌曰,膿如米粥肺須清。毒潰難支藥要輕。甘草二兮桔一兩。土金合化得生生。

元犀按。肺癰尚未成膿。用葶藶瀉之。今已潰後。用此湯排膿解毒。宜緩治。不可峻攻也。余解見長沙方歌括。

3. 越婢加半夏湯

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湯主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二兩。),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歌曰,風水多兮氣亦多。水風相搏浪滔滔。全憑越婢平風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元犀按。此肺脹。原風水相搏。熱氣奔騰。上蒸華蓋。走入空竅。故咳而上氣喘目如脫狀證。

脈浮大者。風為陽邪。鼓盪於其間故也。方用麻黃、生薑直攻外邪。石膏以清內熱。甘草、大棗以補中氣。加半夏以開其閉塞之路。俾肺竅中之痰涎淨盡。終無肺癰之患也。

4. 小青龍加石膏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湯主之。

小青龍方見痰飲咳嗽。再加石膏二兩。即此方也。

歌曰,小龍分兩照原方。二兩膏加仔細詳。水飲得溫方可散。欲除煩躁藉辛涼。

尤在涇云。此亦內邪外飲相搏之證。但兼煩躁則挾有熱邪。特加石膏。即大青龍例也。然心下有水。非溫藥不得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寒溫並進。水熱俱捐。於法為尤密矣。魏念庭云。師為肺冷而乾燥將痿者。立甘草乾薑湯一方。為肺熱而枯焦將致痿者。

麥門冬湯一方。皆預治肺痿之法也。師為有表邪而肺郁。恐成痿與癰者。立射干湯一法。為無外邪而氣上逆者。恐其成癰。立皂莢丸一法。為有外邪而預理其肺者。立厚朴麻黃湯一法。有外邪而復有內熱者。立澤漆湯一法。皆預治肺氣不令成痿癰之意也。又為有外邪而肺脹急。

越婢加半夏湯一法。有外邪而復有內熱肺脹煩躁者。立小青龍加石膏一法。亦皆預治肺氣不令成癰痿之意也。主治者果能明此。選擇比屬而用之。又何大患之可成乎。及肺癰已成。用大棗葶藶瀉肺湯。久久吐膿如米粥。用桔梗湯。不以病之不可為而棄之。益見濟人無己之苦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