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者主之。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雞子大。),大棗(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歌曰,喘而不臥肺癰成。口燥(口中辟辟乾燥。),胸疼(胸中隱隱痛。)數實呈。(肺痿脈數而虛。肺癰脈數而實。)葶藶一丸十二棗。雄軍直入奪初萌。

尤在涇云。葶藶苦寒。入肺泄氣閉。加大棗甘溫以和藥力。與皂莢丸之飲以棗膏同法。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用於治療肺癰導致呼吸困難、無法平臥的患者。

將葶藶炒至黃色,搗碎,製成像雞蛋一樣大的藥丸。取大棗十二枚,先用水三升煮大棗,煮至剩二升,去棗留汁,再加入葶藶,煮至剩一升,一次服下。

歌訣說:呼吸困難無法平臥是肺癰的症狀,口乾、胸痛,脈象數而實(表示實證)。用一丸葶藶配十二枚大棗,藥力直達病灶,迅速奏效。

方劑中的葶藶性味苦寒,入肺經,能瀉肺氣,而大棗甘溫,能緩和葶藶的藥性。此方與皂莢丸一樣,都用大棗膏同法炮製。

2. 桔梗湯

治肺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此湯主之。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歌曰,膿如米粥肺須清。毒潰難支藥要輕。甘草二兮桔一兩。土金合化得生生。

元犀按。肺癰尚未成膿。用葶藶瀉之。今已潰後。用此湯排膿解毒。宜緩治。不可峻攻也。余解見長沙方歌括。

白話文:

[桔梗湯]

治療肺癰,症狀為咳嗽、胸悶、畏寒、脈搏數、咽喉乾燥但不渴、間歇性咳出混濁腥臭的唾液,久病則咳吐膿液如米粥者,此方主治。

藥方: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用法:以上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分溫服。服用後即可排出膿血。

歌訣:膿液如米粥,肺需清理;毒素潰破難以承受,藥物需輕;甘草二兩,桔梗一兩,土金相合,得以生生不息。

註解:若肺癰尚未成膿,可用葶藶子瀉之;現已潰破,則用此湯排出膿液解毒,宜緩慢治療,不可峻猛攻伐。更詳細的解釋可參閱長沙方歌。

3. 越婢加半夏湯

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湯主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二兩。),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歌曰,風水多兮氣亦多。水風相搏浪滔滔。全憑越婢平風水。加夏半升奠巨波。

元犀按。此肺脹。原風水相搏。熱氣奔騰。上蒸華蓋。走入空竅。故咳而上氣喘目如脫狀證。

脈浮大者。風為陽邪。鼓盪於其間故也。方用麻黃、生薑直攻外邪。石膏以清內熱。甘草、大棗以補中氣。加半夏以開其閉塞之路。俾肺竅中之痰涎淨盡。終無肺癰之患也。

白話文:

越婢加半夏湯治療咳嗽上氣,這是肺脹。患者氣喘,眼睛好像要掉出來一樣,脈搏浮大有力,此方可治。

藥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甘草二兩、半夏半升。

用法: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六升,先煮麻黃,去掉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溫服三次。

歌訣:風水盛多氣也多,風水相搏浪滔滔,全憑越婢平風水,加半夏半升定巨波。

說明:這是肺脹,本因為風水相搏,熱氣奔騰,向上蒸騰,進入空竅,所以咳嗽上氣,氣喘,眼睛像要掉出來。脈搏浮大,是因為風邪為陽邪,在體內衝擊造成的。方劑用麻黃、生薑直攻外邪,石膏清內熱,甘草、大棗補益中氣,加入半夏以開通阻塞的通道,使肺部痰涎清除乾淨,終究不會導致肺癰。

4. 小青龍加石膏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此湯主之。

小青龍方見痰飲咳嗽。再加石膏二兩。即此方也。

歌曰,小龍分兩照原方。二兩膏加仔細詳。水飲得溫方可散。欲除煩躁藉辛涼。

尤在涇云。此亦內邪外飲相搏之證。但兼煩躁則挾有熱邪。特加石膏。即大青龍例也。然心下有水。非溫藥不得開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龍加石膏。寒溫並進。水熱俱捐。於法為尤密矣。魏念庭云。師為肺冷而乾燥將痿者。立甘草乾薑湯一方。為肺熱而枯焦將致痿者。

立麥門冬湯一方。皆預治肺痿之法也。師為有表邪而肺郁。恐成痿與癰者。立射干湯一法。為無外邪而氣上逆者。恐其成癰。立皂莢丸一法。為有外邪而預理其肺者。立厚朴麻黃湯一法。有外邪而復有內熱者。立澤漆湯一法。皆預治肺氣不令成痿癰之意也。又為有外邪而肺脹急。

立越婢加半夏湯一法。有外邪而復有內熱肺脹煩躁者。立小青龍加石膏一法。亦皆預治肺氣不令成癰痿之意也。主治者果能明此。選擇比屬而用之。又何大患之可成乎。及肺癰已成。用大棗葶藶瀉肺湯。久久吐膿如米粥。用桔梗湯。不以病之不可為而棄之。益見濟人無己之苦心也。

白話文:

小青龍加石膏湯治療肺部脹滿咳嗽、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脈象浮弱,心下有水腫的症狀。

這個方子是根據小青龍湯加減而成,在原方基礎上加了二兩石膏。

歌訣說明:小青龍湯按照原方劑量,加二兩石膏,需仔細斟酌。溫熱的藥物才能散除水飲,辛涼藥物才能消除煩躁。

尤在涇認為,此症是內在邪氣和外在水飲相互搏結所致,但伴隨煩躁,說明還有熱邪,因此加石膏,如同大青龍湯的用法。然而,心下有水,必須用溫藥才能化開消除,所以不用越婢加半夏湯,而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寒溫並用,既能去除水腫,又能清熱,用藥方法非常精妙。魏念庭認為,老師針對肺部寒冷乾燥將要萎縮的病人,用甘草乾薑湯;針對肺部熱盛枯竭將要萎縮的病人,用麥門冬湯,這些都是預防肺痿的療法。老師針對表邪在表而肺氣鬱結,擔心會發展成肺痿或肺癰的病人,用射干湯;針對沒有外邪但氣逆上衝,擔心會發展成肺癰的病人,用皂莢丸;針對有外邪但預防肺氣受損的病人,用厚朴麻黃湯;針對有外邪又有內熱的病人,用澤漆湯;這些都是預防肺氣,使其不至於發展成肺痿或肺癰的療法。又針對有外邪而肺部脹滿急促的病人,用越婢加半夏湯;針對有外邪又有內熱、肺脹煩躁的病人,用小青龍加石膏湯,這些都是預防肺氣不至於發展成肺癰或肺痿的療法。主治醫師如果能明白這些道理,根據病症選擇合適的方劑,又哪有什麼大難治之症呢?如果肺癰已經形成,就用大棗葶藶瀉肺湯;久久吐膿如米粥樣,就用桔梗湯。不因為疾病難治而放棄治療,更能體現出醫生救死扶傷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