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

1. 瘡瘍腫潰諸方

救命舟,仙傳。治癰疽各瘡,陰症陽症無不神效。

穿山甲(三大片,同蛤粉炒熟,不用粉),甘草節(二錢),乳香(一錢),天花粉(二錢),赤芍(三錢),皂角刺(五分,去針),貝母(二錢),沒藥(五分),當歸(一兩),陳皮(一錢),金銀花(一兩),防風(七分),白芷(一錢),白礬(一錢),生地(三錢),酒水各數碗,煎八分,瘡在上食後服,瘡在下食前服。能飲酒者,外再多飲數杯。

白話文:

救命舟,仙人傳授。治療各種癰疽瘡瘍,無論陰性病症還是陽性病症,都有奇效。

穿山甲(三大片,與蛤粉一起炒熟,不用加蛤粉),甘草節(二錢),乳香(一錢),天花粉(二錢),赤芍(三錢),皁角刺(五分,去掉針),貝母(二錢),沒藥(五分),當歸(一兩),陳皮(一錢),金銀花(一兩),防風(七分),白芷(一錢),白礬(一錢),生地(三錢),酒水各幾碗,煎煮至剩下八分之一,對在上半身的瘡瘍在飯後服用,對在下半身的瘡瘍在飯前服用。如果能飲酒的話,可以在此基礎上多喝幾杯。

忌酸酒、鐵器,服畢宜側臥,少暖有汗覺痛,減大半,有起死回生之功,效難盡述。

一癰疽發背在頭,及腦後、背脊,加羌活一錢,角刺倍之,此太陽經藥也。

一在脅胸,少陽經部位者,加柴胡一錢,瓜蔞仁二錢。

一在腹臍,太陰者,加陳皮五分,赤芍三錢,白芷一錢。

一生在手臂膊,加桂枝三分。

一生在腿膝,加牛膝二錢,防己五分,黃柏一錢,歸尾三錢;如腫硬,加連翹二錢,木鱉仁五分:倘是疔瘡,方中加紫河車三錢,蒼耳子三錢;如人虛弱,不潰不起,加人參三錢,甘草一錢;如人壯實,加大黃二錢,麻黃一錢(連根節用)。

白話文:

避免食用酸酒和鐵器。服用後應側臥休息,保持溫暖,如果感到疼痛,可減少一半劑量,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其效用難以盡述。

一、癰疽發在背部、頭部、腦後、背脊,加入羌活一錢,角刺加倍,這是太陽經的藥物。

二、在脅肋胸部,屬少陽經部位,加入柴胡一錢,瓜蔞仁二錢。

三、在腹臍,屬太陰經,加入陳皮五分,赤芍三錢,白芷一錢。

四、一生在手臂,加入桂枝三分。

五、一生在腿膝,加入牛膝二錢,防己五分,黃柏一錢,歸尾三錢;如果腫硬,加入連翹二錢,木鱉仁五分;如果是疔瘡,藥方中加入紫河車三錢,蒼耳子三錢;如果人體虛弱,不潰爛不起,加入人參三錢,甘草一錢;如果人體強壯,加入大黃二錢,麻黃一錢(連根節一起用)。

金銀補益湯,家傳。治瘡瘍,元氣虛倦,口乾發熱。

金銀花(二兩),生黃耆(三錢),甘草(一錢),人參(三錢),白朮(二錢),陳皮(一錢),升麻(五分),柴胡(一錢),當歸(三錢),上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世傳。治諸瘡瘍,焮痛發熱,拘急頭痛,脈數而有力者。

人參,羌活,前胡,獨活,川芎,甘草,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各等分,上水煎服。如嘔吐,加生薑、陳皮、半夏;如脈細而無力,加大力子半分。

白話文:

**金銀補益湯:**家傳祕方。治療瘡瘍、元氣虛弱倦怠、口乾發熱。

材料:

  • 金銀花(2兩)
  • 生黃耆(3錢)
  • 甘草(1錢)
  • 人參(3錢)
  • 白朮(2錢)
  • 陳皮(1錢)
  • 升麻(5分)
  • 柴胡(1錢)
  • 當歸(3錢)

使用方式:將上述材料加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世代流傳的祕方。治療各種瘡瘍、灼痛發熱、拘急頭痛、脈搏數且有力。

材料:

  • 人參
  • 羌活
  • 前胡
  • 獨活
  • 川芎
  • 甘草
  • 柴胡
  • 桔梗
  • 枳殼
  • 茯苓

使用方式:將等量的上述材料加水煎服。如果出現嘔吐症狀,加入生薑、陳皮、半夏。如果脈搏細弱無力,加入大力子半錢。

極驗溶膠湯,世傳。治諸癰疽,惡毒大患,保全有大功,活人最多,不可輕忽。

穿山甲四片(如瘡在背,即用背上甲;在手,用前足上山甲五分;如在足,用後腿上甲五分。炙酥為末),真牛皮膠四兩(炒成珠),水酒各一碗,調勻前二味,煎數沸服之,以醉為度。

加味十宣散,家傳。治瘡瘍,因外感風寒,內因氣血虛損,經云百病乘虛而入,是宜服此。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黃耆(三錢),甘草(一錢),白芷(一錢),川芎(一錢),桔梗(一錢),厚朴(薑製,五分),防風(三分),肉桂(三分),忍冬藤(五錢),水煎服。如脈緩澀而微,加黃耆、人參、白朮;如脈弦,身倦,加當歸、白芍、麥冬;如脈緊細,加桂枝、生地、防風;如脈洪大而虛,加黃耆、黃連。

白話文:

極驗溶膠湯,自古流傳下來。治療各種癰疽、惡毒大患,保全性命功勞很大,救活的人最多,不可輕視。

穿山甲四片(如果瘡在背部,就用背上的甲;在手上,就用前腳上的甲五分;如果在足上,就用後腿上的甲五分。烤焦研成粉末),真牛皮膠四兩(炒成小丸子),水和酒各一碗,將前面兩味藥攪勻,煎煮數次沸騰,服藥後達到醉酒的程度為止。

加味十宣散,家族傳承。治療瘡瘍,因為外感風寒,內因氣血虛損,經典中說百病乘虛而入,服用此方藥很適合。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黃耆(三錢),甘草(一錢),白芷(一錢),川芎(一錢),桔梗(一錢),厚朴(薑製,五分),防風(三分),肉桂(三分),忍冬藤(五錢),水煎服。如果脈搏緩慢澀滯微弱,加黃耆、人參、白朮;如果脈搏弦緊,身體倦怠,加當歸、白芍、麥冬;如果脈搏緊細,加桂枝、生地黃、防風;如果脈搏宏大而虛,加黃耆、黃連。

花藤薜荔湯,岐天師傳。治發背、諸瘡癰初起。

薜荔(二兩),金銀花(三兩),生黃耆(一兩),生甘草(二錢),水數碗,煎一碗,渣再煎,一劑即消。

消散湯,長桑公傳。治瘡瘍初起,立時消散。

金銀花(三兩),生甘草(三錢),蒲公英(三錢),天花粉(三錢),當歸(一兩),酒水各一碗煎服。此方散邪解毒,全不損傷正氣,而奏效獨捷。若遇陰症瘡瘍,加人參五錢、附子一錢尤炒。若陽症瘡瘍,萬不可加。

白話文:

「花藤薜荔湯」是岐天師傳下來的方子,用於治療發背和剛開始的各種瘡癰。用薜荔二兩、金銀花三兩、生黃耆一兩、生甘草二錢,水煮成一碗,藥渣再煮一次,服用一劑就能消腫。

「消散湯」是長桑公傳下來的方子,用於治療剛開始的瘡瘍,能迅速消散。用金銀花三兩、生甘草三錢、蒲公英三錢、天花粉三錢、當歸一兩,酒水各一碗煎服。這個方子散邪解毒,不會損傷正氣,效果非常迅速。如果遇到陰症瘡瘍,可以加人參五錢、附子一錢,但一定要炒過。如果是陽症瘡瘍,千萬不能加。

柞木飲子,《精要》。治癰疽,未成自消,已潰自干,輕小證候可以倚伏。

干柞葉(四兩),乾荷葉蒂,干萱花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共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碗,煎一碗,作二次,早晚分服。

回瘡金銀花散,《準繩》。治瘡瘍痛甚,色變紫黑。

金銀花(二兩),黃耆(四兩),甘草(一兩),上用酒一升,同入茶瓶內,閉口,重湯煮三時辰,取出去滓,頓服之。

神效托裡散,家傳。治癰疽腫毒、發背、腸癰、乳癰、時毒,憎寒壯熱,不論老幼虛實,俱效。

白話文:

柞木飲子記載於《精要》,主要用於治療癰疽,還沒化膿的可以自行消散,已經潰爛的可以自行癒合,症狀輕微的可以靠藥物自行痊癒。配方是:干柞葉四兩,乾荷葉蒂、干萱花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煎成一碗,分兩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回瘡金銀花散記載於《準繩》,主要用於治療瘡瘍疼痛嚴重、顏色變成紫黑的病症。配方是:金銀花二兩,黃耆四兩,甘草一兩,用酒一升,一起放入茶瓶內,封口,以重湯煮三個時辰,取出藥渣,一次服用完畢。

神效托裡散是家傳秘方,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發背、腸癰、乳癰、時毒,症狀包括憎寒壯熱,不論老幼虛實,都具有療效。

黃耆(五錢),金銀花(一兩),當歸(五錢),生粉草(三錢),水酒各一鍾煎服,渣搗敷患處。或俱為末,酒調服之,更效。

神散湯,世傳。治癰疽初起。

金銀花(八兩),水十碗,煎二碗,再入當歸二兩同煎,一氣服之。不拘陰陽,癰疽初起者,散毒尤速。如已四五日者,財減之半效,然斷無性命之憂。

金銀花酒,世傳。治一切惡瘡癰疽,不問發在何處,或肺癰、腸癰,初起便服之,奇效。

金銀花(五兩),甘草(一兩),水二碗,煎一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服盡。重者,日二劑。服至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外以鮮者搗爛,酒調敷患處,彌佳。

白話文:

黃耆五錢、金銀花一兩、當歸五錢、生粉草三錢,用酒水各一盅煎煮服用,藥渣搗碎敷在患處。也可以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效果更好。這叫做神散湯,是民間流傳的治療癰疽初期的方法。

金銀花八兩,加水十碗煎煮成兩碗,再放入當歸兩兩一起煎煮,一次喝完。不論是陰性或陽性癰疽,初期服用此方能快速散毒。如果已經發病四五天,可以減半服用,仍然有效,並且不會有生命危險。

金銀花酒也是民間流傳的治療一切惡瘡癰疽的偏方,不論發病部位,無論是肺癰、腸癰,初期服用都有奇效。

金銀花五兩、甘草一兩,加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再加入酒一碗稍微煮一下,分三次服用,一天一夜喝完。病情嚴重的可以一天服用兩劑。等到大小腸通暢,藥力就達到了,可以用新鮮的金銀花搗碎,用酒調和敷在患處,效果更佳。

黃金飲,家傳。治瘡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癰於足少陽經分,微侵足陽明經,堅硬漫腫,行步作痛,或不能行,並皆治之。

柴胡(一錢五分),金銀花(一兩),大力子(一錢),肉桂(一錢),黃耆(五錢),歸尾(三錢),黃柏(七分),炙甘草(五分),水酒各半,煎,食前服。

金銀五香湯,家傳。治諸瘡一二日,發寒熱,厥逆,咽喉閉。

金銀花(一兩),乳香(二錢),木通(二錢),大黃(二錢),連翹(一錢),沉香(一錢),木香(一錢),丁香(一錢),茴香(一錢),獨活(一錢),射干(一錢),升麻(一錢),甘草(一錢),桑寄生(一錢),上咀,水二鍾,姜三片,煎服,不拘時。

白話文:

黃金飲,祖傳藥方。治療長在腿外側的瘡,可能是因為寒濕,導致足少陽經分上出現附骨癰,輕微侵犯足陽明經,堅硬腫脹,走路疼痛,甚至無法行走,均可治療。

柴胡(1.5錢),金銀花(1兩),大力子(1錢),肉桂(1錢),黃耆(5錢),歸尾(3錢),黃柏(0.7錢),炙甘草(0.5錢),水和酒各半,煎服,飯前服用。

金銀五香湯,祖傳藥方。治療各種瘡,一兩天后出現發冷發熱、厥逆、咽喉閉塞等症狀。

金銀花(1兩),乳香(2錢),木通(2錢),大黃(2錢),連翹(1錢),沉香(1錢),木香(1錢),丁香(1錢),茴香(1錢),獨活(1錢),射干(1錢),升麻(1錢),甘草(1錢),桑寄生(1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水2碗,姜3片,煎服,不拘時間。

莢花湯,世傳。治癰疽未潰。

金銀花(一斤),蒲公英(八兩),綿黃耆(六兩),生甘草(一兩),川貝母(三錢),水煎,作三次,服完全愈。

金銀解毒湯,祖傳。治積熱瘡瘍,焮腫作痛,煩躁飲冷,脈洪數大實,口舌生瘡,疫毒發狂。

黃芩(一錢),黃柏(一錢),黃連(一錢),炒梔子(一錢),金銀花(一兩),水煎熱服。

金銀六君湯,祖傳。治瘡瘍作嘔,不思飲食,面黃臌脹,四肢倦怠,大便溏利。

白話文:

「莢花湯」是民間流傳的方子,用來治療尚未潰爛的癰疽。取金銀花一斤、蒲公英八兩、綿黃耆六兩、生甘草一兩、川貝母三錢,水煎,分三次服用,直到痊癒。

「金銀解毒湯」是祖傳秘方,用來治療積熱引起的瘡瘍,症狀包括腫脹疼痛、煩躁、愛喝冷飲、脈搏洪數有力、口舌生瘡、疫毒發狂等。取黃芩、黃柏、黃連各一錢,炒梔子一錢,金銀花一兩,水煎熱服。

「金銀六君湯」也是祖傳秘方,用來治療瘡瘍引起的反胃、食慾不振、面黃腹脹、四肢無力、大便稀溏等症狀。

人參(一錢),白朮(土炒,一錢),茯苓(一錢),半夏(薑製,一錢),陳皮(一錢),炙甘草(五分),金銀花(二兩),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如過食冷物,致傷脾胃,本方加藿香、砂仁。

消毒神聖丹,仙傳。治背癰,或胸腹、頭面、手足之疽,五日內服之即散。

金銀花(四兩),蒲公英(二兩),生甘草(二兩),當歸(二兩),天花粉(五錢),水煎服,一劑即消,二劑全愈。

散寒救陰至聖丹,仙傳。治癰疽,瘡色黑暗,痛亦不甚,但覺沉沉身重,瘡口不突起,現無數小瘡口,以欺世人,此方服之甚效。

白話文:

[上消聖丹]

人參(6克),白朮(土炒,6克),茯苓(6克),半夏(薑製,6克),陳皮(6克),炙甘草(3克),金銀花(120克),生薑(3片),紅棗(2枚),水煎服。如果過量食用寒涼食物,導致脾胃受損,可在此方中加入藿香(6克)和砂仁(6克)。

[消毒神聖丹]

傳自神仙,用於治療背部癰疽,或胸腹、頭面、手足的膿瘍。連續服用五日即可消散。

金銀花(240克),蒲公英(120克),生甘草(120克),當歸(120克),天花粉(30克),水煎服,一劑即可消退,二劑即可痊癒。

[散寒救陰至聖丹]

傳自神仙,用於治療癰疽,膿瘡顏色深黑,疼痛不劇烈,但感到身體沉重,膿瘡沒有突出,但有許多小膿口,用來欺騙世人,此方服用效果顯著。

附子(三錢),人參(三兩),生黃耆(三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三兩),白芥子(二錢),水煎服,外貼至聖膏,生肌末藥五錢貼之,一日兩換始可。蓋陰症瘡瘍,多生於富貴膏粱之客,功名失志之人,心腎不交,陰陽俱耗,又加憂愁怫鬱,嗔怒呼號,其氣不散,乃結成大毒。毋論在背在頭,在腹在脅,在手在足,俱是危症。

若用此方,又用至聖膏藥,無不全生。蓋陽症可以涼解,而陰症必須溫散也。

立消湯,仙傳。治癰疽發背,或生頭項,或生手足臂腿,腰臍之間,前陰糞門之際,毋論陰毒陽毒,未潰即消,已潰即斂。

白話文:

附子三錢,人參三兩,生黃耆三兩,當歸一兩,金銀花三兩,白芥子二錢,用水煎服,外敷至聖膏,再用生肌末藥五錢敷在上面,一天換藥兩次,這樣才能好。因為陰症瘡瘍,大多發生在富裕、吃喝不愁的人身上,也可能是功名失意、心腎失調,陰陽俱損的人,再加上憂愁鬱悶,發怒咆哮,氣鬱不散,就會形成毒素。無論是長在背部、頭部、腹部、脅肋、手腳,都是危險的症狀。

如果使用這個方子,再加上至聖膏藥,沒有治不好的。因為陽症可以用涼藥來治療,而陰症則需要溫熱的藥物來散解。

立消湯是仙家傳下來的方子,可以治療癰疽發背,無論是長在頭部、手腳、腰部、臍部,或是前陰、糞門附近,不論是陰毒還是陽毒,還沒潰爛的就消腫,已經潰爛的就收斂。

蒲公英(一兩),金銀花(四兩),當歸(二兩),玄參(一兩),水煎,飢服。此方既善攻散諸毒,又不耗損真氣,可多服、久服,俱無礙也。即治肺癰、大小腸癰,無不神效。

通氣散,《啟玄》。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折傷,能救敗壞瘡症,活死肌,彌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既愈之後,此劑之功,妙不可言。

生首烏(五錢),當歸(三錢),赤芍(二錢),白芷(二錢),茴香(一錢),烏藥(炒,一錢),枳殼(炒,一錢),木通(一錢),甘草(二錢),忍冬藤(一兩),水酒煎服。

白話文:

蒲公英一兩,金銀花四兩,當歸二兩,玄參一兩,用水煎煮,空腹服用。這個方子既能有效消散各種毒素,又不會損害人體真氣,可以多服用,長期服用也不會造成傷害。它能治療肺癰、大小腸癰,效果非常顯著。

這個方子叫做通氣散,出自《啟玄》。它可以治療一切癰疽發背、流注折傷,能夠救治潰爛的瘡傷,使壞死的肌肉重新生長,能預防疾病,也能徹底根治已經痊癒的疾病,藥效神奇。

生首烏五錢,當歸三錢,赤芍二錢,白芷二錢,茴香一錢,烏藥(炒)一錢,枳殼(炒)一錢,木通一錢,甘草二錢,忍冬藤一兩,用水和酒煎煮服用。

一腦疽對口,去木通,加羌活、藁本;如虛弱,加人參、黃耆。

內疏黃連湯,易水。治嘔吐心逆,發熱而煩,脈沉而實,腫硬瘡瘍。

黃連(一兩),赤芍(一兩),當歸(一兩),檳榔(一兩),木香(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一兩),薄荷(一兩),桔梗(一兩),甘草(一兩),連翹(二兩),上共為末,每服一兩。大便秘澀,加大黃一錢。

內外復煎散,易水。治腫焮於外,根盤不深,形症在表。

白話文:

治療腦部膿腫,導致口部潰瘍,需要去掉木通,加入羌活、藁本;如果患者虛弱,則要加入人參、黃耆。內疏黃連湯,使用清水煎煮,用於治療嘔吐、心口反胃、發熱煩躁、脈象沉實、腫脹堅硬的瘡瘍。藥方包括黃連、赤芍、當歸、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連翹等藥材,共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若患者大便秘結,則要加入大黃一錢。內外復煎散,使用清水煎煮,用於治療外在腫脹發紅,根部不深,症狀表淺的疾病。

地骨皮(二兩),黃耆(二兩),防風(二兩),赤芍(一兩),黃芩(一兩),白朮(一兩),茯苓(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防己(一兩),當歸(一兩),桂枝(五錢),先用蒼朮一斤,煎至三升,去蒼朮,入前藥再煎,作三四次,終日服之。此除濕熱之劑也,如或未已,仍服。

當歸黃耆湯,易水。治瘡瘍,臟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當歸(一錢五分),黃耆(一錢五分),生地(一錢五分),地骨皮(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水煎服。如發熱,加黃芩;如煩躁,加梔子;如嘔,乃濕氣侵胃,倍加白朮。此《準繩》首載三方也。

白話文:

地骨皮、黃耆、防風、赤芍、黃芩、白朮、茯苓、人參、甘草、防己、當歸、桂枝各取二兩,先用蒼朮一斤煎至三升,去除蒼朮後加入其他藥材再煎,反覆煎煮三四次,一天服用。此藥方用於去除濕熱。若症狀未消,可繼續服用。

當歸、黃耆、生地、地骨皮、赤芍各取一錢五分,水煎服用。若發熱,可加黃芩;若煩躁,可加梔子;若嘔吐,則可能是濕氣侵犯胃部,可加倍白朮。此方是《準繩》中記載的第一個治療瘡瘍的方子,適用於臟腑已受影響,疼痛難忍的情況。

八仙散毒湯,祖傳。治一切惡瘡,初覺時,連進三服,如失。

當歸(五錢),熟地(五錢),甘草(二錢),黃耆(一兩),白芍(二錢),天花粉(三錢),金銀花(一兩),生地(二錢),水二碗,煎八分,半飢服。

中和湯,《準繩》。治瘡瘍屬半陽半陰,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因元氣虛弱,失於補托所致。

人參(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黃耆(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白芷(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川芎(一錢),皂角刺(一錢),乳香(去油,一錢),沒藥(去油,一錢),金銀花(一錢),甘草節(一錢),水酒各半煎服。

白話文:

[八仙散]有毒湯藥,祖傳。治療各種惡瘡,最一開始發現時,連續服用三次,如果症狀不見好轉。

當歸(五錢),熟地(五錢),甘草(二錢),黃耆(一兩),白芍(二錢),天花粉(三錢),金銀花(一兩),生地(二錢),水二碗,煎煮至八分,於半飢餓時服用。

[中和湯],《準繩》記載。治療半陰半陽的瘡瘍,看起來快潰爛但還沒潰爛,看起來腫脹但又不腫脹,這是因為元氣虛弱,沒有得到適當補充所致。

人參(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黃耆(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白芷(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川芎(一錢),皁角刺(一錢),乳香(去油,一錢),沒藥(去油,一錢),金銀花(一錢),甘草節(一錢),水酒各半煎煮服用。

托裡散,世傳。治一切惡瘡發背,疔瘡便毒始發,脈弦數洪實,腫甚,欲作膿者,此實熱堅滿之症,故可下之。

金銀花(一兩),當歸(一兩),大黃(三錢),朴硝(三錢),天花粉(三錢),連翹(三錢),牡蠣(三錢),皂角刺(三錢),赤芍(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水酒煎服。

回毒金銀花湯,世傳。治瘡瘍,色變紫黑。

金銀花(二兩),甘草(一兩),黃耆(四兩),酒一升,重湯煮服。

護膜礬臘丸,仲仁傳。護膜,防毒內攻,未破即消,已破即合。一日之中服至百粒,始有效驗,服過半斤,必萬全也。

白話文:

「托裡散」是民間流傳的方劑,用於治療各種惡瘡、背部發膿、疔瘡初起、脈搏弦數洪實、腫脹嚴重、快要化膿的病症。這些病症都是實熱堅滿的表現,因此可以用這個方劑來治療。

方劑組成:金銀花一兩、當歸一兩、大黃三錢、朴硝三錢、天花粉三錢、連翹三錢、牡蠣三錢、皂角刺三錢、赤芍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用水酒煎服。

「回毒金銀花湯」也是民間流傳的方劑,用於治療瘡瘍,瘡瘍顏色變為紫黑色。

方劑組成:金銀花二兩、甘草一兩、黃耆四兩,用酒一升煎煮服用。

「護膜礬臘丸」是仲仁傳授的方劑,可以保護瘡瘍,防止毒氣內攻,瘡瘍未破則消退,已破則癒合。一日服至百粒,方能見效,服過半斤,必能痊癒。

白礬(二兩),黃蠟(一兩,暖化,少冷即入礬末攪勻),以蜜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酒吞服。

托裡黃耆湯,世傳。治瘡瘍潰後,膿多內虛。

黃耆,人參,桂心,遠志,麥冬,五味(等分),每服五錢,食遠服。

托裡溫中湯,世傳。治瘡瘍寒變內陷,膿出清稀,皮膚涼,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微溏,食則嘔逆,氣短呃逆,不得安臥,時發昏憒。

附子(制,四錢),炮姜(三錢),羌活(三錢),木香(一錢五分),茴香(一錢),丁香(一錢),沉香(一錢),益智仁(一錢),陳皮(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五片),水煎服。

白話文:

白礬膏

白礬(60 克),黃蠟(30 克,加熱融化,稍冷後加入白礬粉攪拌均勻),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 20-30 丸,以酒送服。

託裡黃耆湯

相傳民間流傳。治療瘡瘍潰後,膿液過多,內裡虛弱。

黃耆、人參、桂心、遠志、麥冬、五味子(各等分),每次服用 15 克,飯後服用。

託裡溫中湯

相傳民間流傳。治療瘡瘍寒變,內陷,膿液清稀,皮膚寒冷,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微溏,進食後嘔吐反胃,氣短呃逆,無法安臥,時常昏厥糊塗。

附子(炮製,12 克),炮薑(9 克),羌活(9 克),木香(4.5 克),茴香(3 克),丁香(3 克),沉香(3 克),益智仁(3 克),陳皮(3 克),炙甘草(3 克),生薑(5 片),水煎服用。

托裡神奇散,家傳。治諸瘡發背疔瘡。

黃耆(五錢),厚朴(一錢),防風(一錢),桔梗(二錢),連翹(二錢),木香(五分),沒藥(去油,一錢),乳香(去油,一錢),當歸(五錢),川芎(八分),白芷(一錢),金銀花(一兩),芍藥(一錢),官桂(五分),人參(二錢),甘草(三錢),水酒煎服。

黃耆六一湯,世傳。治癰疽潰後作渴,及人無故作渴,或肺脈洪數,必發癰疽,服此除之。

綿黃耆(六兩,蜜水炒一半,鹽水炒一半),甘草(一兩,半生半炙),每服一兩,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托裡神奇散」是祖傳秘方,用於治療各種瘡瘍、發背和疔瘡。

藥方包括黃耆五錢、厚朴一錢、防風一錢、桔梗二錢、連翹二錢、木香五分、沒藥(去油)一錢、乳香(去油)一錢、當歸五錢、川芎八分、白芷一錢、金銀花一兩、芍藥一錢、官桂五分、人參二錢、甘草三錢,用水酒煎服。

「黃耆六一湯」是世代相傳的方子,用於治療癰疽潰爛後口渴,以及無故口渴,或脈象洪數,預示將要發癰疽的病症,服用此方可消除病症。

藥方包括綿黃耆六兩(一半用蜜水炒,一半用鹽水炒)、甘草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炙用),每次服用一兩,水煎,飯後服用。

參花湯,家傳。治潰瘍氣血俱虛,發熱惡寒,失血等症。

金銀花(一二兩),人參(一二兩),薑棗煎服。

獨參湯,世傳。治瘡瘍潰後,氣血虛極,令人發熱惡寒,失血之症。

人參(一二兩),棗(十枚),姜(十片),水煎,徐徐服之。

加減八味丸,世傳。治瘡瘍將痊未痊,作渴,甚則舌上生黃,乃腎水虧極,不能上潤,令心火炎炎,不能既濟,故心煩躁渴,小便頻數,白濁陰痿,飲食少,肌膚損,腿腫腳弱。此方滋陰降火,則無口舌瘡患矣。

白話文:

參花湯是祖傳秘方,用於治療潰瘍導致氣血兩虛,伴隨發熱惡寒、失血等症狀。藥方包括金銀花、人參、薑棗,煎煮服用。

獨參湯也是祖傳秘方,專治瘡瘍潰爛後,氣血虛弱至極,導致發熱惡寒、失血的症狀。藥方包含人參、紅棗、薑片,水煎服,慢慢喝完。

加減八味丸是祖傳秘方,用於治療瘡瘍將癒未癒,患者口渴,嚴重時舌頭上會出現黃苔,這是因為腎水虧損,無法滋潤心火,導致心火旺盛,出現心煩躁渴、小便頻繁、白濁、陽痿、食慾不振、皮膚損傷、腿腫腳軟等症狀。此方滋陰降火,可以緩解口舌瘡患。

山藥(四兩),桂心(一兩),山茱萸(酒浸,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五味子(一兩),牡丹皮(三兩),熟地(八兩,酒蒸),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送下。

加味聖愈湯,世傳。治瘡瘍膿水出多,或金刀瘡血出多,不安,不得眠,五心煩熱。

熟地(五錢),生地(五錢),川芎(五錢),人參(五錢),金銀花(一兩),當歸(三錢),黃耆(三錢),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山藥四兩,桂心一兩,酒浸山茱萸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五味子一兩,牡丹皮三兩,酒蒸熟地八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空腹服用。

這是加味聖愈湯,為古方傳承,用於治療瘡瘍膿水過多,或金刀傷口出血不止,不安失眠,五心煩熱等症狀。

熟地五錢,生地五錢,川芎五錢,人參五錢,金銀花一兩,當歸三錢,黃耆三錢,水煎服,飯後服用。

十味托裡散,世傳。治發背,癰疽癤毒,乳癰腳痛,未成即散,已成即潰,敗膿自出,惡毒自消,痛疼頓減,非常之驗。

人參(二錢),當歸(五錢),官桂(一錢),川芎(八分),防風(一錢),白芷(一錢),桔梗(二錢),黃耆(五錢),甘草(一錢),厚朴(一錢),水煎服。

內托散,《準繩》。治各瘡腫毒。

大黃(五錢),牡蠣(五錢),瓜蔞(二枚),甘草(三錢),上銼末,每服三錢,水煎溫服。

止痛當歸湯,世傳。治背疽、腦疽,穿潰疼痛。

白話文:

十味托裡散

這方子流傳已久,專治發背、癰疽、癤毒、乳癰、腳痛等疾病。如果病症尚未成形,服用此方可使之消散;若已成形,則可使膿液排出,毒氣消散,疼痛減輕,療效顯著。

藥材:

  • 人參:二錢
  • 當歸:五錢
  • 官桂:一錢
  • 川芎:八分
  • 防風:一錢
  • 白芷:一錢
  • 桔梗:二錢
  • 黃耆:五錢
  • 甘草:一錢
  • 厚朴:一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內托散

此方出自《準繩》,用於治療各種瘡腫毒。

藥材:

  • 大黃:五錢
  • 牡蠣:五錢
  • 瓜蔞:二枚
  • 甘草: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溫服。

止痛當歸湯

這方子流傳已久,專治背疽、腦疽等疾病引起的穿潰疼痛。

當歸,生地,芍藥,黃耆,人參,甘草,官桂,各等分,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世傳。治瘡瘍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不食勞倦,脈洪大無力,或頭身痛,惡寒自汗,氣高而喘,虛煩。

炙黃耆(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人參(一錢),炒白朮(一錢),升麻(三分),柴胡(三分),當歸(一錢),金銀花(一兩),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十全大補湯,世傳。

人參(二錢),桂枝(二錢),熟地(二錢),川芎(二錢),茯苓(二錢),白朮(二錢),白芍(二錢),黃耆(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一錢),薑棗水煎服。如虛弱極,加熟附子三分;如未成膿者,加枳殼、香附、連翹、木鱉仁數分;如氣虛,倍參、耆;如血虛,倍芎、歸,加薑炭。

白話文: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生地黃、芍藥、黃耆、人參、甘草、官桂,各等份,水煎服。

〔功效 補中益氣湯〕**,世代相傳。治療瘡瘍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不食、勞倦,脈搏洪大無力,或頭身疼痛、惡寒自汗、氣高喘息、虛煩。

十全大補湯,世代相傳。

炙黃耆(15克)、炙甘草(10克)、人參(10克)、炒白朮(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當歸(10克)、金銀花(50克),用薑棗水煎服,空腹、上午服用。

〔功效 十全大補湯〕**

人參(20克)、桂枝(20克)、熟地黃(20克)、川芎(20克)、茯苓(20克)、白朮(20克)、白芍(20克)、黃耆(20克)、當歸(20克)、甘草(10克),用薑棗水煎服。如虛弱極度,加入熟附子3克;如未成膿,加入枳殼、香附、連翹、木鱉仁各數克;如氣虛,加倍人參、黃耆;如血虛,加倍川芎、當歸,並加入薑炭。

八珍湯,世傳。治瘡瘍,脾胃傷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潰後氣血虧損,膿水清稀,久不能愈。

人參(二錢),白朮(炒,三錢),茯苓(一錢),甘草(一錢),當歸(三錢),川芎(八分),芍藥(一錢),熟地(一兩),薑棗水煎,食遠熱服。

人參養榮湯,世傳。治潰瘍,脾胃虧損,氣血俱虛,發熱惡寒,四肢倦怠,肌瘦面黃,汲汲短氣,食少作渴,及瘡不收口。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黃耆(一錢),桂心(一錢),當歸(一錢),甘草(一錢,炙),白芍(一錢五分),熟地(三錢),茯苓(二錢),五味子(炒,杵,七分),遠志(一錢五分),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八珍湯

傳承自古,適用於治療瘡瘍、脾胃受損、畏寒發燒、煩躁口渴,或潰瘍後氣血虛弱、膿水稀清而長期無法癒合。

成分: 人參(四公克),白朮(炒,六公克),茯苓(二公克),甘草(二公克),當歸(六公克),川芎(一點六公克),芍藥(二公克),熟地黃(二十公克)

用法: 用薑棗水煎煮,趁熱於飯後服用。

人參養榮湯

傳承自古,適用於治療潰瘍、脾胃虛弱、氣血兩虛、發熱畏寒、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蒼黃、呼吸急促、食慾不振、口渴,以及瘡口未癒。

成分: 人參(二公克),白朮(二公克),黃耆(二公克),桂心(二公克),當歸(二公克),甘草(二公克,炙),白芍(三公克),熟地黃(六公克),茯苓(四公克),五味子(炒,研末,一點四公克),遠志(三公克)

用法: 用薑棗水煎煮,服用。

加味養榮湯,家傳。

人參(三錢),白朮(炒,三錢),白芍(二錢),黃耆(五錢),桂心(一錢),當歸(三錢),甘草(一錢),熟地(一兩),茯苓(二錢),五味子(七分),遠志(一錢),銀花(一兩),薑棗水煎服。

治魂丹,世傳。治癰疽惡瘡,疔毒等類,大有神效。

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銅綠(一錢),枯礬(一錢),黃丹(一錢),穿山甲(炙,一錢),輕粉(五分),蟾酥(五分),麝香(少許),共為細末,蝸牛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至重者服二丸,蔥白搗裹,熱酒送下,取汗透為妙。

白話文:

加味養榮湯,家傳祕方。

人參(3錢),白術(炒製,3錢),白芍(2錢),黃耆(5錢),桂心(1錢),當歸(3錢),甘草(1錢),熟地(1兩),茯苓(2錢),五味子(7分),遠志(1錢),銀花(1兩),用薑棗水煎服。

治魂丹,世傳祕方。治療癰疽惡瘡、疔瘡等類疾病,效果奇佳。

乳香(1錢),沒藥(1錢),銅綠(1錢),枯礬(1錢),黃丹(1錢),穿山甲(炙製,1錢),輕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許),研磨成細末,用蝸牛黏液搓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1丸,病情嚴重可服2丸,用蔥白搗碎包覆,用熱酒送服,發汗透出則效果最佳。

內消神丹,家傳。治各癰惡瘡。

殭蠶(二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三錢),枯礬(三錢),炙山甲(三錢),銅綠(三錢),黃丹(三錢),全蠍(去尾、足,四錢),輕粉(一錢),蟾酥(一錢),麝香(二分),各為末,蝸牛研為丸。每用一丸,蔥白搗裹,熱酒送下,汗透為佳。

梅花點舌丹,內府傳。治一切諸般無名腫毒,十三種紅絲等疔,喉閉並傳寒等症,神驗。

硃砂(二錢),雄黃(二錢),白硼(二錢),血竭(一錢),乳香(去油,二錢),沒藥(去油,二錢),蟾酥(人乳浸,一錢),牛黃(一錢),苦葶藶(二錢),冰片(一錢),沉香(一錢),麝香(六分),珍珠(六分,上白者佳),熊膽(六分),共為細末,將人乳浸透蟾酥,研,入諸藥調勻,和丸如梧桐子大,金箔為衣。

白話文:

【內消神丹】,是家族祕傳的方子,能治療各種膿包和惡性傷口。

僵蠶(二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三錢),枯礬(三錢),炙山甲(三錢),銅綠(三錢),黃丹(三錢),全蠍(去尾、腳,四錢),輕粉(一錢),蟾酥(一錢),麝香(二分),各自磨成粉末,然後與田螺一起研磨成丸狀。每次服用一丸,用大蔥打碎包裹,再用熱酒送服,直到出汗為佳。

【梅花點舌丹】,是宮廷傳下的祕方,能治療所有無名的腫塊和毒癥,包括十三種紅線引起的疔毒,喉嚨閉塞以及相關的寒冷病症,效果神妙。

硃砂(二錢),雄黃(二錢),白硼(二錢),血竭(一錢),乳香(去油,二錢),沒藥(去油,二錢),蟾酥(用人乳浸泡,一錢),牛黃(一錢),苦葶藶(二錢),冰片(一錢),沈香(一錢),麝香(六分),珍珠(六分,選用白色品質最佳),熊膽(六分),所有材料共同研磨成細末。先將人乳浸泡蟾酥至透徹,再研磨混合,調勻後製成如梧桐籽大小的丸子,外層覆蓋金箔。

凡遇瘡毒,用藥一丸,壓舌根底含化,隨津嚥下,藥盡,用酒、蔥白隨量飲之,蓋被臥之,出汗為度,刻有效驗。合藥宜秘之,忌發物三七日更妙。

飛龍奪命丹,《啟玄》。專治癰疽疔毒,無名惡瘡,渾身憎寒,噁心,已成未成,或黑陷,毒氣內罨,乃穿筋透骨之劑,無經不通,故能宣泄,汗、吐、下三法俱備,及中一切毒禽惡獸肉毒所致成瘡,及脈沉緊細數,蘊毒在裡,並濕毒用之神效。

硼砂(一錢),硃砂(二錢),黃丹(一錢),斑蝥(三錢),蟾酥(三錢),血竭(三錢),乳香(去油,三錢),沒藥(三錢),麝香(五分),人言(一錢),巴豆(去油,一錢),半夏(五分),硇砂(一錢),共為細末,用頭生小兒乳汁,搗蝸牛為丸,如綠豆大。每五七丸,各隨症引送下,亦分上下前後服之。

白話文:

遇到瘡毒,就用藥丸一顆,壓在舌根底下含化,隨著唾液吞下,藥丸吃完後,再喝一些酒和蔥白,蓋好被子睡覺,出汗就代表藥效發揮了。藥方要保密,忌食發物,最好隔天服用一次。

飛龍奪命丹專治癰疽疔毒、無名惡瘡,伴隨全身發冷、噁心等症狀,無論是剛開始或已經惡化、甚至出現潰爛,毒氣內鬱,都能穿透筋骨,疏通經絡,具有發汗、催吐、瀉下三種功效,對於各種毒物、禽獸肉毒所引起的瘡毒,以及脈象沉緊、細數,體內蘊藏毒素,或者濕毒症狀,都有神奇療效。

藥方包含硼砂、硃砂、黃丹、斑蝥、蟾酥、血竭、乳香、沒藥、麝香、人言、巴豆、半夏、硇砂等藥材,磨成細末,用初生嬰兒的乳汁和搗碎的蝸牛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顆,根據病情不同選擇服用方法,也可以分上中下或前後服用。

一疔瘡初發,渾身憎寒,噁心,先噙化一丸,如覺身麻木,用三五丸,水吞下。

一發背癰疽,初起作渴,用水吞三五丸。

一乳蛾喉閉,用一丸噙化下。

一下疳瘡,用一丸。

奪命丹,《準繩》。

蟾酥(五分),輕粉(五分),硃砂(三錢),枯礬(一錢),寒水石(一錢),銅綠(一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蝸牛(二十一個),各為末,蝸牛搗為丸,加酒少許,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嚼生蔥三五莖爛,吐於手心,包藥在內,熱服,汗出為效,重者再服一丸。

白話文:

當疔瘡剛開始發生時,全身感到寒冷、想嘔吐,可以含化一粒丹藥;如果感覺到身體麻痹,就服用三至五粒丹藥,用水吞下去。當背部膿腫形成時,初期口渴,可以用丹藥三至五粒,用水吞下去。當咽喉堵塞或喉嚨痛時,可用一粒丹藥含化吞下。對於男性性病中的陰囊潰瘍,也可以使用一粒丹藥。這就是「奪命丹」配方,出自《準繩》書籍。 這個丹藥由下列成分製成:蟾蜍脂五份、輕粉五份、硃砂三兩、枯礦灰一分、寒水石一分、青銅粉末一分、乳香一分、沒藥一分和蝸牛二十一個。這些材料都磨碎後,把蝸牛搗碎做成丸子,再加上一些酒,使它們像小豌豆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一粒丹藥,咀嚼幾根新鮮的大蔥,把它們弄爛放在手掌心中,然後包裹住丹藥,用溫熱的方式服用,直到出汗為止。如果有需要的話,可再次服用一粒丹藥。

內造蟾酥丸,專治一切諸般惡毒,發背癰疽,魚口對口,喉閉喉癰,喉癮疹,並三十六種住節紅絲等疔;並蛇傷虎咬,瘋犬惡舌所傷,諸般大毒,一併治之。若瘡不痛,或麻木,或嘔吐,痛未止,病重者,多昏憒,此藥服之,不起發者即發,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憒者即惺,嘔吐者即改,未成即消,已成即潰,真有回生之功,乃惡瘡之至寶也。

蟾酥(三錢,酒化),輕粉(五分),枯礬(一錢),寒水石(一錢),銅綠(一錢),乳香(一錢),膽礬(一錢),麝香(一錢),雄黃(二錢),蝸牛(二十一個),硃砂(三錢,為衣),各為細末,合藥於端午日午時,在淨室中,先將蝸牛研爛,再同蟾酥和研,調勻方入各藥,共搗極勻,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時候治療各種嚴重疾病的藥方,主要用來治療背部腫瘤、口腔疾病以及一些皮膚感染等等。配方包括了蟾蜍膏、輕粉、礦物質和其他草本植物,這些材料被混合在一起製成小球狀,然後包上硃砂作為外層保護膜。服用這種藥可以幫助減緩疼痛、改善症狀並且加速康復。但是請注意:這個配方已經非常古老,現在可能不再適用於當今的醫學標準,因此在使用之前最好先向專業醫生徵詢意見。

每服三丸,引用蔥白五寸,患者自嚼爛,吐於男左女右手心,包藥在內,用無灰熱酒一鍾送下,蓋被出汗,如人行五六里,出汗為度,甚者再進一服。修合時,忌婦人、雞犬見之。經驗如神,百發百中。

沖和膏,《啟玄》。治癰疽、發背、流注,折傷損痛,流注痰塊,瘰疽軟癤,及冷熱不明等瘡,蔥酒隨症敷之。

紫荊皮(炒,五兩),獨活(炒,三兩),石菖蒲(二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一兩),共為細末。

凡諸瘡瘍,莫不因氣血凝滯之所生也。紫荊皮系木之精,能破氣逐血;獨活是土之精,能引氣活血,拔骨中冷毒,去肌肉中濕痹,更與石菖蒲,破石腫硬如神;赤芍是火之精,能止痛活血,生血去風;石菖蒲乃水之精,能消腫止痛散血;白芷是金之精,能去風生肌止痛,肌生則肉不死,血活則經絡通,肉不死則瘡不臭爛,血活則瘡不焮腫,故云:風消血自散,氣通硬可除。蓋人之五體,皮、肉、筋、骨、血也,得五行之精而病除矣。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顆藥丸,先用五寸長的蔥白,讓患者親自咀嚼至爛,吐在男子的左手心、女子的右手心,再將藥丸包在蔥白裡,用一鍾熱酒送服,蓋著被子發汗,就像走了五、六里路一樣,出汗即為發汗的程度,病情嚴重者再服一次。在配製藥丸時,忌諱讓婦女、雞和狗看見。這個方子的療效非常神奇,百發百中。

沖和膏,出自《啟玄》,用於治療癰疽、發背、流注,骨折損傷疼痛、流注痰塊、瘰癧軟癤,以及冷熱不明的瘡瘍,以蔥酒根據症狀敷用。

【紫荊皮**】(炒制,五兩),獨活(炒制,三兩),【石菖蒲**】(二兩),赤芍藥(炒制,二兩),白芷(一兩),共研為細末。

凡各種瘡瘍,都是由於氣血凝滯所產生。紫荊皮屬於木之精,可以破氣逐血;獨活是土之精,可以引氣活血,拔除骨中的寒毒,去除肌肉中的濕痹,再搭配石菖蒲,破除石腫硬塊療效如神;赤芍是火之精,可以止痛活血,生血去風;石菖蒲是水之精,可以消腫止痛散血;白芷是金之精,可以去風生肌止痛,肌肉長出則不會腐爛,血液活躍則經絡通暢,肌肉不會腐爛則瘡瘍不會惡臭化膿,血液活躍則瘡瘍不會紅腫,所以說:風消散了,血就自行散開,氣通暢了,硬塊就可以消除。人的身體由皮、肉、筋、骨、血五種組織構成,得到五行之精,疾病就能夠消除。

一瘡勢熱極,不用酒調,可用蔥泡湯調,乘熱敷上最妙;如熱減,亦用酒,蓋酒能生血行血也。

一瘡有黑暈,瘡口無血色者,是人曾用涼藥太過,宜加肉桂、當歸,是喚起死血,則黑暈自退也;如血回,只以正方用之。

一痛不止,加乳香、沒藥,酒化溶於火銚內,後將此酒調藥,熱敷痛處。

一流注,筋不能伸者,用乳香、沒藥照前酒調敷,最能止痛。

一瘡口有胬肉突出者,其症有三:一曰著水,二曰著風,三曰著怒,皆有胬肉突出。宜用此膏少加南星末,以去其風,用薑汁、酒調敷周圍;如不消者,必是俗人誤以手著力擠出膿核太重,又或以涼藥冷了瘡口,以致如此,若投以熱藥則愈。

白話文:

瘡瘍若熱度很高,就不要用酒調藥,可以用蔥泡湯調藥,趁熱敷在患處效果最佳;如果熱度減退,就可以用酒,因為酒能生血行血。

如果瘡瘍出現黑色暈圈,瘡口沒有血色,說明病人之前用涼藥過度,應該加肉桂、當歸,喚醒瘀血,黑色暈圈就會自然消退;如果血色恢復,就用原本的藥方。

如果疼痛不止,可以加乳香、沒藥,用酒溶解在火銚裡,然後用這種酒調藥,熱敷疼痛的地方。

如果流注不止,筋脈不能伸展,用乳香、沒藥按照之前的酒調藥敷,最能止痛。

如果瘡口有肉芽突出,原因有三:一是著水,二是著風,三是著怒,都會造成肉芽突出。應該用藥膏加一些南星末,去除風邪,用薑汁和酒調藥敷在周圍;如果肉芽不消退,一定是病人用手用力擠出膿核過多,或者用涼藥冷了瘡口,導致這種情況,如果用熱藥治療就會好轉。

一瘡勢熱盛,不可驟用涼藥,恐涼逼住,血凝作痛,痛令瘡敗,故宜溫冷相半,使血得中和,則瘡易愈,宜此方相對停洪寶膏,用蔥湯調塗,貼之自效。

一發背、癰疽、流注,皆賴此方,終始收功最穩,妙在通變活法,取效在於掌握,更無變壞等症,況背癰乃生死相關,輕重皆能保守,能知此藥,兼陰陽而奪化之樞機,真神矣哉!

回陽玉龍膏,《啟玄》。治諸陰發背流注,鼓椎風,久損痛,冷痹風濕,諸腳氣冷腫,無紅赤色,痛不可忍者,及足頑麻,婦人冷血風等症。蓋此藥性溫熱,故治諸陰最妙。

草烏(三兩,炒),南星(炒,一兩),軍姜(煨,二兩),香白芷(一兩),赤芍(炒,一兩),肉桂(五錢),共為末,熱酒調敷。

白話文:

如果瘡瘍熱盛,不能立即使用寒涼藥物,因為寒涼會逼住熱氣,導致血液凝結疼痛,疼痛進一步加重瘡瘍。因此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讓血液保持平衡,這樣瘡瘍更容易癒合。適合使用相對溫和的洪寶膏,用蔥湯調和塗抹,貼敷即可見效。

發背、癰疽、流注等病症,都適合用這個方劑治療,效果穩定。此方妙在通變活法,取效關鍵在於掌握,不會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尤其是背癰,關係到生死,輕重都能治療。能了解此藥,兼顧陰陽,掌握藥物轉化關鍵,真是神妙啊!

回陽玉龍膏出自《啟玄》,可以治療各種陰寒發背、流注、鼓椎風、久損痛、冷痹風濕、腳氣冷腫(沒有紅赤色,疼痛難忍)、足部麻木、婦女冷血風等病症。因為此藥性溫熱,所以治療各種陰寒病症最有效。

藥方:草烏(三兩,炒)、南星(炒,一兩)、軍姜(煨,二兩)、香白芷(一兩)、赤芍(炒,一兩)、肉桂(五錢),共研磨成粉末,用熱酒調和敷患處。

夫人之血氣,周流一身,周而復始,無有間斷。苟臟腑虧虛,則風寒暑濕外邪,得而襲之矣。七情交感,痰涎壅滯,經絡不通,寒熱交作,兼之血脈凝泣,隧道閉阻,而成瘡瘍者多也。故瘡瘍之症,有虛有實,有寒有熱,實熱宜治,虛寒難療,必細識其經絡部位,辨明其寒熱虛實,則萬不失一也。

此方內有軍薑、肉桂,足以禦寒,能生血熱血;草烏、南星能破惡除堅,祛風化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結塊;赤芍、白芷能散滯血,止痛生肌;加酒行藥性,雖有十分冷症,未有不愈者。如發寒灰之焰,枯木之春也。大抵冷症則肌肉陰爛,不知痛癢,有知痛者,多附於骨,痛久則侵入骨髓,非尋常藥力所能及矣。此方祛陰毒,回陽氣,拔骨中痛如神,當減當加,活法開後。

白話文:

人體氣血,在全身循環不息。如果臟腑虛弱,風寒暑濕等外邪就會趁虛而入。七情過度激動,導致痰涎阻塞,經絡不通,寒熱交替,再加上氣血凝結,經脈堵塞,很容易形成瘡瘍。所以瘡瘍有虛實寒熱之分,實熱症狀宜治療,虛寒難以治癒。必須仔細辨識瘡瘍所在經絡部位,區分寒熱虛實,才能百發百中。

這個藥方中加入的軍薑、肉桂,能禦寒,能生發熱血;草烏、南星能消除惡物,軟化堅硬之物,祛風解毒,讓死肌復活,消除骨痛,散結塊;赤芍、白芷能散瘀血,止痛生肌;再加入酒來促進藥效,即使是嚴重的冷症,也可以治癒。就像枯木逢春,死灰復燃一樣。一般來說,冷症會導致肌肉陰爛,不知疼痛癢癢,若有痛感,多半是骨頭發出的,疼痛時間長了就會侵入骨髓,這時一般的藥力就不能奏效了。這個藥方能祛除陰毒,恢復陽氣,拔除骨中疼痛,效果神妙,具體用量可以根據病情靈活加減。

一治陰發背,滿瘡面黑爛,四圍好肉,用洪寶膏把住,中間以此膏敷之,一夜陽氣自回,黑處皆紅。當察其紅活已透,即止此藥,卻以沖和膏收功;如欲作膿,又以南星、草烏為末,加於沖和膏內用之;如陽已回,黑已紅,惟中間一點黑而不能紅者,蓋血已死也,可用朴硝、明礬末。

又方,白丁香、硇砂、乳香末,唾調勻,點於黑紅交處一圈,上以沖和膏蓋之,次早去藥,黑死肉如割去,甘草水洗淨,方可上生肌合口藥收功,如黑肉未淨,須去為妙。

一冷流注多附骨,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縮不能伸屈,庸俗誤用刀針,又無膿血,只有屋漏清汁,或有瘀黑血,宜此方敷之;如稍緩,加軍薑、白芷、肉桂、草烏等分,熱酒調敷,則骨寒除而痛自止,氣溫和而筋自伸,肉亦軟而腫即消;亦不可無木臘,以其性能破堅腫,亦不可多,多解別藥性故也。

白話文:

治療陰發背,滿面瘡瘍發黑腐爛

採用洪寶膏覆蓋瘡口,中間塗敷此膏藥,一夜後陽氣自然恢復,黑處轉紅。觀察紅潤是否已滲透,若已滲透即停止使用此藥,改用沖和膏收尾;若欲化膿,再將南星、草烏研成細末,加入沖和膏中使用;若陽氣已恢復,黑處已轉紅,唯有中間一點黑色無法轉紅,表示血液已壞死,可使用朴硝、明礬研成細末治療。

另一方

將白丁香、硇砂、乳香研成細末,以唾液調勻,塗抹在黑紅交界處一圈,上覆蓋沖和膏。次日去藥,黑死肉如同被割除,用甘草水清洗乾淨,纔可以塗抹生肌合口藥收尾。若黑肉未清除乾淨,應儘快去除。

治療冷流注多附著於骨骼,硬而不消,骨骼寒冷疼痛,筋縮不能伸屈

庸俗之人誤用刀針,既無膿血,只有像屋漏般的清汁,或有瘀黑血,應使用此方敷貼;若病情稍緩,加入軍薑、白芷、肉桂、草烏等分,以熱酒調和敷貼,則骨骼寒冷消除,疼痛自然止息,氣血溫和,筋脈自然伸展,肌肉柔軟,腫脹消退;不可缺少木臘,因其性能可破除堅腫,但也不可過多,過多會解除其他藥性的緣故。

一治乳吹、乳癰等初發,切不可用涼藥,恐凝住其血,不能化乳,宜此方中加南星,薑汁、酒勻調,熱敷即消。欲急消,加草烏末,能破惡除寒。如已成癰,則用沖和膏治之,或加草烏、南星二味最妙。如破後,當觀其源,若源於冷,用沖和收功;源於熱,用洪寶膏退熱。生肌,須加乳香、沒藥。止痛,內服神效瓜蔞散治之。

一宿痰失道,癰腫無膿者,用此藥點頭,病必旁出,再作為佳;不然則元陽耗,為敗症。如遇敗症,當用玉龍膏敷之,拔毒成膿,內服通神散加桔梗、半夏、當歸、肉桂等藥;如病紅活熱驟,則用沖和膏為佳,切不可用涼藥。此藥能拔毒成膿,有膿即止,亦不可過。

白話文:

一、治療乳腺炎和乳癰等初期症狀時,切不可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凝滯血氣,乳汁無法消散。宜加入南星、薑汁、酒均勻調和,熱敷即可消退。若欲迅速消散,可加入草烏末,具有破除寒邪的功效。假如已化膿成癰,則使用沖和膏進行治療,或加入草烏、南星兩味藥效果最佳。如已破潰,應觀察其病源,若源於受寒,用沖和膏收功;源於熱邪,用洪寶膏退熱。生肌時,需加入乳香、沒藥。止痛時,內服「神效瓜蔞散」治療。

一、宿痰停滯於經絡,導致癰腫而無膿者,使用此藥點敷在頭部,病邪必然會轉移至他處,再治療效果最佳;否則元陽受損,會變成敗症。若出現敗症,應使用「玉龍膏」敷敷,拔毒化膿,內服「通神散」加桔梗、半夏、當歸、肉桂等藥物;如果病症發紅發熱且變化迅速,則使用沖和膏較佳,切不可使用寒涼藥物。此藥能拔毒化膿,有膿即止,也不可過量。

一治肚癰一症,十有九死,蓋人之脾胃屬坤土,為陰,血氣潮聚,趨熱避寒,故多為內癰,不能外現,間有微影欲出,或又被冷水所觸,及服涼藥,雖有仙丹,莫能施治,可不慎乎?凡有此症,初覺腰痛,且手按之痛苦,走閃移動,則為氣塊;若推根不動,外面微有紅腫,則為內癰,急以此方拔出毒氣,作成外癰,則用沖和膏收功,內服通神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

若癰自能外現,不可用此方,只用沖和膏為妙,當頂用玉龍膏貼之,有頭自現自破;若流膿不快,依法用洪寶膏三分,薑汁七分,茶調敷之,膿出皆盡,內服十宣平補生肌,外則用沖和膏收功,此症陰多陽少,最能損人,如將安之際,大服補氣血藥則易愈。

白話文:

治療腹部癰疽,十之八九會致命。因為人體的脾胃屬陰,是坤土,血液聚集,趨向溫暖避寒,所以多為內癰,不易顯露在外。偶爾有微弱的跡象要出來,卻又碰了冷水或服用了涼藥,即使有仙丹妙藥,也無力回天,不可不慎啊!凡是患有此症,一開始會感覺腰痛,用手按壓時非常疼痛,走動時會感覺疼痛難忍,這是氣塊引起的;如果推壓時不動,且外觀略微紅腫,就是內癰了,應立即使用此方將毒氣拔出,使之轉變為外癰,然後再用沖和膏收功,內服通神散,加入忍冬藤,治療方法如前。

如果癰疽能夠自行顯露在外,則不可使用此方,只用沖和膏即可。在瘡頭上貼玉龍膏,就會有膿頭自行顯露並破潰;如果流膿不暢,可以依照方法用洪寶膏三分、薑汁七分,用茶水調和敷在患處,膿液就能完全排出。內服十宣平補生肌,外用沖和膏收功。此症陰氣盛而陽氣衰,最容易傷人,在病情危急時,服用大量的補氣血藥物,則更容易痊癒。

洪寶膏,《啟亥》。治諸熱癰疽等毒,十分勢熱,宜用此藥,相兼用之。蓋此藥性涼,能化血,又能破腫止痛,若遇陰症陰瘡,能助痛凝血,死肌爛肉,不可用也。沖和膏性溫,玉龍膏性熱,洪寶膏性寒,三膏當參詳,臨證施治,在於活法加減也。

天花粉(三兩),赤芍藥(二兩),薑黃(一兩),白芷(一兩),共為細末,茶酒蜜湯乘熱塗之。

搗毒散,《準繩》。治瘡瘍腫毒疼痛。

大黃(三兩),白及(二兩),朴硝(四兩),共為末,井水調搽,如干再搽。若瘡口焮腫,宜用之;若腫而不痛,乃陰症也,斷不宜用。

白話文:

洪寶膏,記載在《啟亥》這本書裡。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癰疽等疾病,如果病情十分嚴重,可以用這種藥物,也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因為洪寶膏性涼,可以化解血瘀,也能消腫止痛。但遇到陰症或陰瘡,洪寶膏會加重疼痛,凝固血液,導致肌肉壞死,就不能用。沖和膏性溫,玉龍膏性熱,洪寶膏性寒,三種膏藥要根據具體情況使用,臨床上要靈活運用,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加減用藥。

天花粉三兩,赤芍藥二兩,薑黃一兩,白芷一兩,一起研磨成細粉,用熱茶水、酒或蜂蜜水調和後塗抹患處。

搗毒散,記載在《準繩》這本書裡。可以用來治療瘡瘍腫毒疼痛。

大黃三兩,白及二兩,朴硝四兩,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和後塗抹患處,如果塗抹後乾燥了就再塗一次。如果瘡口紅腫,可以用這種藥物;但如果腫脹不痛,那就是陰症,絕對不能使用。

水澄膏,郭氏。

白及(四錢),白蘞(四錢),鬱金(一對),大黃(七錢五分),黃柏(七錢五分),黃藥子(七錢五分),榆皮(七錢五分),乳香(五錢),沒藥(五錢),雄黃(五錢),共為細末,用新汲水一碗,將藥澄於水內,藥定去水,敷於腫處,上用白紙封之,用雞翎涼水潤濕。

鐵井欄,《準繩》。

芙蓉葉(重陽前收,研末),蒼耳子(端午前收,燒灰存性),同研細末,蜜水調敷。

白話文:

「水澄膏」是郭氏方劑。

白及、白蘞各四錢,鬱金一對,大黃、黃柏、黃藥子、榆皮各七錢五分,乳香、沒藥、雄黃各五錢,一起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一碗水,將藥粉澄清在水中,藥粉沉澱後倒掉水,將藥粉敷在腫脹的地方,上面用白紙封好,再用雞毛蘸涼水潤濕。

「鐵井欄」方劑出自《準繩》。

芙蓉葉(在重陽節之前採收,研磨成粉),蒼耳子(在端午節之前採收,燒成灰保留其藥性),一起研磨成細粉,用蜂蜜水調和敷用。

清涼膏,家傳。治初患癰腫瘡癤,熱焮大痛。

大黃,芙蓉葉,共為細末,米醋調敷之。

《千金方》,治石癰堅硬,不作膿者。

莨菪子,為末,醋和敷瘡頭,根即拔出。

烏龍掃毒膏,《啟玄》。治一切癰疽發背腫毒,已潰未潰並皆治之。

文蛤(八兩,炒),多年浮粉(一斤,曬乾,入米醋浸一夜,再曬乾),蜒蚰(三十條),同搗一處,再曬,再搗成末,再炒至黑色,為細末,入瓷罐收貯。凡遇瘡疽,用醋調敷患處,留頭出毒氣,綿紙蓋之,干再用醋掃潤之。如背癰疽發憒時,痛不可忍,用熟豬腦子,去皮淨一個,搗爛,調此成膏,毒上敷之,留頭出毒氣,紙蓋之。如瘡紅紫,熱毒勢甚痛,用蜂蜜調敷更妙。

白話文:

清涼膏:

家傳祕方。治療初期發生的癰腫、瘡癤,發熱、腫脹、劇痛。

大黃、芙蓉葉,共研成細末,用米醋調和敷用。

《千金方》:

治療堅硬如石的石癰,不化膿的。

莨菪子,研成細末,用醋和敷在瘡頭上,根部即可拔出。

烏龍掃毒膏:

《啟玄》記載。治療一切癰疽、發背腫毒,已潰未潰都可用。

文蛤(八兩,炒)、多年浮粉(一斤,曬乾,用米醋浸泡一夜,再曬乾)、蜒蚰(三十條),一起搗碎,再曬乾,再搗成細末,再炒至黑色,成細末,裝入瓷罐收存。遇有瘡疽,用醋調和敷在患處,留出頭部排出毒氣,用棉紙蓋上,乾了再用醋掃濕。如果背部癰疽發作時,疼痛難忍,用煮熟的豬腦子,去皮淨一個,搗爛,調和此藥膏,敷在毒瘡上,留出頭部排出毒氣,用紙蓋上。如果瘡呈紅紫色,熱毒勢重,疼痛,用蜂蜜調和敷用,效果更佳。

香蟾膏,祖傳。治發背疔毒。

活蝦蟆(一個,去骨),麝香五釐,共搗如膏,敷在患處,留頭。如無頭,都敷上,一二日揭去。倘未全愈,再搗敷。

烏龍膏,世傳。治陰發背,黑凹不知痛者。

老生薑(半斤,切片,炒黑),為末,略攤土地上,出火毒,少頃即用豬膽汁、明礬末調入薑末,如糊,敷在患處周圍,用紙蓋之,乾用熱水潤之。知痛時,黑水自出為妙;如不知疼,出黑水,難治。

東籬散,《孫氏集效》。治癰疽疔腫,無名惡毒。

白話文:

【香蟾膏】,是祖傳的祕方。用於治療發背和疔毒。

  • 活蝦蟆一隻(去除內臟),麝香五釐(約0.16公克),一起搗碎成膏狀,塗抹在患處,保留蝦蟆頭。若沒有蝦蟆頭,整體也塗抹上去,一兩天後揭去。如果傷口還未完全痊癒,可以再次搗碎塗抹。

【烏龍膏】,是世間傳授的療法。用於治療陰部的發背,以及黑色凹陷且不感疼痛的傷口。

  • 老生薑半斤(約250公克),切成片狀後煎至黑色,研磨成粉末。稍待後,將此粉末鋪在土地上,排除火毒,接著加入豬膽汁和明礬粉調和,製成糊狀,塗抹在患處周圍,用紙覆蓋。當水分乾後,用熱水潤濕。若感到疼痛,黑色液體自然流出是最佳情況;若不感到疼痛,仍然流出黑色液體,則治療起來較困難。

【東籬散】,出自《孫氏集效》。用於治療癰疽、疔毒等無名惡病。

野菊花一把(連根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渣以外敷之即愈。

收毒散,《啟玄》。治發背,一兩頭開發不住,勢在危急,即以此藥貼之甚效。

鹽霜梅(十個),山皂角(一挺,不蛀的),二味同燒灰存性,共為細末。如發熱者,米醋調塗四圍及開處,厚些,即不走開,或薑汁同醋調尤妙。如發熱者,蜜同醋調,或茶滷調,塗之立愈。

白話文:

取一把野菊花(連根莖),搗爛,用酒煎熱後喝下,再用藥渣敷在患處,就能治癒。

《啟玄》記載的收毒散,可以治療發背,也就是背部膿瘡破裂,流膿不止,情況危急。將藥粉貼在患處效果顯著。

將十個霜梅和一根沒有蟲蛀的山皂角一起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如果患處發熱,可以用米醋調和藥粉塗抹在患處周圍和破裂處,塗厚一些,就能防止膿液繼續流出。也可以用薑汁和醋一起調和藥粉塗抹,效果更好。如果患處發熱,可以用蜂蜜和醋調和藥粉塗抹,或者用茶滷調和藥粉塗抹,都能快速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