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奇方中
瘡瘍刀針法
鐵刀鋒長一寸,闊三分,兩邊鋒利,厚半分,柄長二寸。
刀式
鐵針頭細長一寸五分,鋒尾長一寸五分,粗而圓。
針式
用刀時,手執堅牢,眼看明白,心中註定,一刀橫畫,一刀直畫,不可太深,約入半寸,人必發厥,少頃即安,不必憂危驚懼,膿血出後,即用膏藥貼瘡口,內服湯劑調理。若用針,止刺入,而不必用橫直之法也,亦須內外兼治。
賽針散,《啟玄》。治癰疽有頭不破,及疔腫時毒,或生四肢,其勢微緩。畏針者,先以醋調藥,塗在瘡頂上,內服托裡等藥。
白話文:
瘡瘍刀針法
鐵刀:
刀身長一寸,寬三分,兩側鋒利,厚度為半分,刀柄長二寸。
刀法:
持刀時,手握穩固,目光清晰,心中已有所定。橫切一刀,直切一刀,不可過深,大約深入半寸即可。患者可能會暫時昏厥,稍頃便會恢復,不必過於擔心驚慌。膿血流出後,立即用膏藥貼住瘡口,配合內服湯劑調理。
鐵針:
針頭細長一寸五分,針尾長一寸五分,粗且圓。
針法:
使用針時,只需刺入,無需像刀法那樣橫直切劃。同樣地,也要內外兼治。
賽針散:
出自《啟玄》。主治癰疽有頭未破,以及疔腫時毒,或生於四肢,病勢緩慢者。
使用方法:
對於怕針者,先用醋調和賽針散,塗在瘡口上,並配合內服托裡等藥物。
巴豆(五分),輕粉(一錢五分),硇砂(一錢五分),白丁香(一錢五分),共為細末,醋調塗之。余近用醋塗入厚白綿紙上,臨用剪塊子貼瘡上,自然腐破。
代針散,《啟玄》。一名透膿散,一名射膿散。不拘癰疽石毒不破者及畏針不開恐遲,則毒氣侵蝕,好肉內罨,只此一服,不移時,自透出膿,甚驗。
蠶繭子(一個,出了蛾,厚的),加附子一片,燒灰為末,熱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三個,恐頭多口亦多也,忌之。
白話文:
【巴豆(五分),輕粉(一錢五分),硇砂(一錢五分),白丁香(一錢五分),共為細末,醋調塗之】:使用巴豆、輕粉、硇砂和白丁香,各取五分、一錢五分、一錢五分和一錢五分,混合研磨成細粉,再用醋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餘近用醋塗入厚白綿紙上,臨用剪塊子貼瘡上,自然腐破】:近來我發現,將醋塗抹在厚白綿紙上,待需要時剪下一小塊貼在傷口上,傷口會自然腐敗破潰。
【代針散,《啟玄》。一名透膿散,一名射膿散。不拘癰疽石毒不破者及畏針不開恐遲,則毒氣侵蝕,好肉內罨,只此一服,不移時,自透出膿,甚驗】:代針散,出自《啟玄》。又名透膿散和射膿散。對於癰疽、石毒等病症若未能自行破潰,或者患者害怕針刺而拖延治療,導致毒素侵蝕,好肉被包覆住。服用一次代針散,很快就能使膿液透出,效果顯著。
【蠶繭子(一個,出了蛾,厚的),加附子一片,燒灰為末,熱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三個,恐頭多口亦多也,忌之】:取一個已經長出蛾的蠶繭(需是厚實的),加上一片附子,一起燒成灰,然後加入熱酒調和後服用,這樣能促進毒素排出,但切記不可使用三個蠶繭,以免頭多口多,增加副作用,應當小心。
替針丸,《準繩》。治癰疽已潰未破,或破後膿出不快者。
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等分),石灰餅內種糯米十四粒(其法:用灰炭五升,爐炭三升,以水五升,淋取清汁,入大鍋內,熬汁至二升,瓦器盛之;用時以小青盞盛取半盞濃汁,用皮紙貼盞中濃汁面上安定,然後取糯米十四粒,種於其上,一宿即是),上為細末,糯米飯丸如麥粒大。
白話文:
替針丸 (出自《準繩》)
功效: 治療癰疽已潰未破,或破後膿出不快的症狀。
配方:
- 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等份)
- 石灰餅內種糯米十四粒(製法:取灰炭五升、爐炭三升,用水五升淋取清汁,放入大鍋內熬至二升,用瓦器盛裝。使用時取小青盞盛半盞濃汁,用皮紙貼在盞中濃汁面上固定,然後取糯米十四粒種在上面,一夜即可)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飯丸成麥粒大小。
每用一粒,未破,用藥貼瘡頭薄處,即破;膿滯不快,用一粒納瘡口內,使膿易出,好肉易生。
針頭散,治一切頑瘡,內有瘀肉,癧核不化,荔枝,此藥腐之。
赤石脂(五錢),乳香(三錢),白丁香(三錢),信石(一錢),黃丹(一錢),輕粉(五分),麝香(五分),蜈蚣(一條,炙乾),各為末,搽瘀肉上,其肉自腐。若瘡口小,或痔瘡,用糊和作條子,陰乾紝之。凡瘡久不合者,內有膿管,用此腐,內服托裡之劑。
白話文:
每使用一顆藥丸,藥丸沒有破裂就貼在瘡頭薄的地方,藥丸就會破裂;如果膿液積滯不流暢,就將一顆藥丸放進瘡口內,就能讓膿液更容易排出,新肉更容易長出來。
針頭散,治療各種頑固瘡瘍,內有瘀肉,癧核不化,荔枝,此藥能腐蝕它。
赤石脂(五錢)、乳香(三錢)、白丁香(三錢)、信石(一錢)、黃丹(一錢)、輕粉(五分)、麝香(五分)、蜈蚣(一條,炙乾),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塗抹在瘀肉上,瘀肉就會自行腐爛。如果瘡口小,或者痔瘡,就用糊劑將藥粉調成條狀,陰乾後纏繞在患處。凡是久久不癒合的瘡瘍,內部有膿管,就用這種藥腐蝕它,並服用內服托裡的藥物。
碧落神膏,治各瘍癰疽,疔瘡腫毒,神效。
吸鐵石(一兩),金銀花(一斤),生甘草(三兩),蒲公英(八兩),當歸(四兩),炙黃耆(八兩),香油(五斤),熬至滴水成珠,去渣,入黃丹二斤,再熬,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再加細藥末,摻於膏上:輕粉(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三錢),赤石脂(一兩),兒茶(五錢),黃柏(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各研細末,臨時酌瘡之輕重用之。大約初起不必用細藥,出毒後必須加之。
白話文:
碧落神膏
用於治療各種腫瘍膿瘡、瘡毒腫痛,效果顯著。
吸鐵石(一兩),金銀花(一斤),生甘草(三兩),蒲公英(八兩),當歸(四兩),炙黃耆(八兩),香油(五斤),熬煮至滴水成珠狀,去掉渣滓,加入黃丹二斤,繼續熬煮,軟硬適中,即成膏狀。
再加入細藥末,摻入膏藥中:輕粉(三錢),麝香(一錢),冰片(三錢),赤石脂(一兩),兒茶(五錢),黃柏(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各研成細末,根據傷口輕重酌情使用。一般來說,傷口初期不必使用細藥,出膿後必須添加。
吸毒仙膏,岐天師傳。治諸般癰疽,已破貼之最效。
吸鐵石(五錢),忍冬藤(八兩),當歸(三兩),天花粉(一兩),夏枯草(八兩),香油(五斤),熬成膏,加黃丹二斤收之。瘡口一破,即用此膏貼之,既能呼毒,又能吸膿,兼易生肌,神效。
神膏方,仙傳。專貼發背諸瘡瘍。
金銀花(八兩),蒲公英(八兩),木蓮藤(八兩),真麻油三斤,煎至黑,濾去渣,入黃丹十二兩、乳香三錢、沒藥三錢、松香三兩,去火毒,攤貼神效。此膏不論陰陽癰毒,皆可貼之,再加後細末藥方妙。
白話文:
吸毒仙膏,由岐天師傳授。用於治療各種瘡疽,尤其對已經破潰的瘡疽效果顯著。
材料:
- 磁石(5錢)
- 金銀花(8兩)
- 當歸(3兩)
- 天花粉(1兩)
- 夏枯草(8兩)
- 香油(5斤)
做法:將上述材料熬製成膏狀,加入黃丹2斤,收之備用。當瘡口破潰時,立即將此膏貼敷於患處,既能排除毒素,又能吸出膿液,還能促進生肌,療效神奇。
神膏方,相傳為神仙所傳。專門用於貼敷發背上的各種瘡瘍。
材料:
- 金銀花(8兩)
- 蒲公英(8兩)
- 木蓮藤(8兩)
- 真麻油(3斤)
- 黃丹(12兩)
- 乳香(3錢)
- 沒藥(3錢)
- 松香(3兩)
做法:將金銀花、蒲公英、木蓮藤與麻油一起熬煎至發黑,濾去渣滓,加入黃丹、乳香、沒藥、松香,製成膏狀。此膏不分陰陽瘡毒,皆可貼敷,若再加入以下細末藥方,效果更佳。
陽疽末藥方
冰片(一錢),麝香(二分),黃柏(三錢),白芷(三錢),五靈脂(二錢),三七根(五錢),洋參(三錢),各為末,摻入膏藥貼之。
陰疽末藥方
肉桂(三錢),冰片(三分),人參(一錢),丹砂(三錢),紫石英(三錢),兒茶(三錢),五靈脂(二錢),各為末,摻於膏內。
定痛淨膿生肌膏,仙傳。專治各瘡疽癰毒。
白話文:
陽疽末藥方:將冰片、麝香、黃柏、白芷、五靈脂、三七根和西洋參分別研磨爲粉末,並摻入到膏藥中貼敷在患處。陰疽末藥方:將肉桂、冰片、人參、丹砂、紫石英、兒茶和五靈脂分別研磨爲粉末,並摻入到膏藥內使用。定痛淨膿生肌膏是神仙傳授的一種專門治療各種瘡瘍癰腫毒邪的方法。
當歸(一兩),黃耆(一兩),生甘草(五錢),熟地(一兩),玄參(一兩),銀花(四兩),錦地羅(二兩),麥冬(一兩),人參(一兩),蒲公英(三兩),白芷(三錢),白芍(五錢),花粉(五錢),黃柏(五錢),白蘞(二錢),生地(三錢),牛膝(二錢),連翹(三錢),丹皮(三錢),沙參(三錢),柴胡(三錢),防己(一錢),蒼耳子(四錢),黃連(一錢),葛根(三錢),蒼朮(五錢),大黃(三錢),紅花(五錢),桃仁(二錢),地榆(三錢),夏枯草(五錢),白朮(五錢),麻油六斤,熬數沸,去渣再熬,滴水成珠,入黃丹二斤收之。
白話文:
當歸(60克),黃耆(60克),生甘草(30克),熟地黃(60克),玄參(60克),金銀花(240克),錦地羅(120克),麥冬(60克),人參(60克),蒲公英(180克),白芷(18克),白芍(30克),花粉(30克),黃柏(30克),白蘞(12克),生地黃(18克),牛膝(12克),連翹(18克),丹皮(18克),沙參(18克),柴胡(18克),防己(6克),蒼耳子(240克),黃連(6克),葛根(18克),蒼朮(30克),大黃(18克),紅花(30克),桃仁(12克),地榆(18克),夏枯草(30克),白朮(30克) 麻油六斤,燒煮沸騰多次,去除渣滓後再熬煮,滴水成珠時,加入黃丹二斤保存。
另加細末藥:麝香(一錢),冰片(二錢),人參(五錢),雄黃(三錢),輕粉(二錢),兒茶(三錢),象皮(三錢),海螵蛸(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血竭(三錢),三七根(五錢),龍骨(三錢),赤石脂(五錢),各為絕細末,摻膏內貼之,奇效。
陰陽至聖膏,石室仙傳。治陰陽癰疽,用刀去其口邊腐肉,即以此膏貼之,即止痛,敗膿盡出。
白話文:
另外加入細粉末藥材:麝香一錢、冰片二錢、人參五錢、雄黃三錢、輕粉二錢、兒茶三錢、象皮三錢、海螵蛸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血竭三錢、三七根五錢、龍骨三錢、赤石脂五錢,全部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到膏藥裡,貼在患處,效果神奇。
至聖膏,出自石室仙傳。治療陰陽癰疽,先用刀將患處腐肉去除,然後用至聖膏貼敷,能止痛、排膿,效果顯著。
金銀花(一斤),生地(八兩),當歸(三兩),川芎(二兩),黃耆(三兩),生甘草(一兩),牛膝(一兩),丹皮(一兩),荊芥(一兩),防風(五錢),茜根(五錢),人參(五錢),玄參(五兩),麻油五斤,熬至藥黑,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入黃丹二斤、廣木香一兩、沒藥一兩、乳香一兩、血竭一兩、象皮五錢、麝香一錢,各為細末,入油中少煎好,藏瓷罐內。每膏一個,約重一兩,再加後末藥。
末藥方
人參(三錢),冰片(一錢),乳香(三錢),血竭(五錢),三七末(一兩),兒茶(一兩),川倍子(一兩),滕黃(三錢),貝母(二錢),輕粉(一錢),各為極細末。此膏與末藥共用,神奇無比。
白話文:
金銀花(半公斤),生地黃(250公克),當歸(90公克),川芎(60公克),黃耆(90公克),生甘草(30公克),牛膝(30公克),丹皮(30公克),荊芥(30公克),防風(15公克),茜根(15公克),人參(15公克),玄參(150公克),麻油2.5公斤,熬煮至藥材變黑,濾渣,再熬煮至滴水成珠狀,加入黃丹(0.6公斤)、廣木香(30公克)、沒藥(30公克)、乳香(30公克)、血竭(30公克)、象皮(15公克)、麝香(3公克),研磨成細末,放入麻油中稍稍煎煮,收進陶瓷罐中。
每份膏藥約重30公克,再加入以下藥末。
藥末方
人參(9公克),冰片(3公克),乳香(9公克),血竭(15公克),三七粉(30公克),兒茶(30公克),川貝母(30公克),藤黃(9公克),貝母(6公克),輕粉(3公克),研磨成極細的藥末。此膏藥與藥末一起使用,效果奇佳。
生肌散,《準繩》。治諸瘡,生肌。
寒水石(一兩),碎滑石(一兩),烏賊骨(一兩),龍骨(一兩),定粉(五錢),密陀僧(五錢),枯礬(五錢),干胭脂(五錢),各為細末,乾摻之。
生肌散
真輕粉(一兩),鉛粉(一兩,炒黃),冰片(二分),辰砂(四分,水飛),珍珠(一錢),共為末,瓷瓶收貯。
補爛丹
白話文:
生肌散,出自《準繩》,用於治療各種瘡傷,促進傷口癒合。配方包括寒水石、滑石、烏賊骨、龍骨、定粉、密陀僧、枯礬、干胭脂,各取一兩,研成細末,混合備用。另一種生肌散則包含真輕粉、鉛粉、冰片、辰砂、珍珠,分別取一兩、一兩、二分、四分、一錢,研成細末,裝入瓷瓶保存。
枯礬(二錢),乳香(五分),沒藥(五分),輕粉(三分),珍珠(三分),黃丹(五分),共為細末,摻濕處。如干,用豬油調敷。
生肌散,治瘡口不合。
木香(二錢),黃丹(五錢),枯礬(五錢),輕粉(二錢),共為末,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細,敷患處。
薛立齋云:按此方乃解毒、搜膿、去腐之劑,非竟自生肌藥也。蓋毒盡則肉自生,常見患者往往用龍骨、血竭之類,以求生肌,殊不知餘毒未盡,肌肉何以得生,反增潰爛耳,若此方,誠有見也。亦有氣血俱虛,不能生肌者,當服托裡之劑。若頑瘡瘀肉,須用針頭散腐之。
白話文:
生肌散
方劑組成:
- 枯礬:二錢
- 乳香:五分
- 沒藥:五分
- 輕粉:三分
- 珍珠:三分
- 黃丹: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少量水調成糊狀。如果糊狀藥膏乾燥,可用豬油調和後敷於患處。
主治:
瘡口不合。
用法:
外用,敷患處。
薛立齋注:
這個方子主要作用是解毒、搜膿、去腐,並不是直接生肌的藥物。因為毒素去除乾淨後,肉體自然會再生。很多患者喜歡用龍骨、血竭之類的藥物來生肌,殊不知如果毒素未清,肌肉根本無法再生,反而會加重潰爛。這個方子的藥效確有見效之處。
如果患者氣血俱虛,無法生肌,則應該服用補氣血的藥物。如果遇到頑固性瘡瘍,有瘀血積聚,就需要用針頭將腐肉清除。
面瘡,治疔瘡走了黃,打滾將死,眼見火光危症。
大黃(一錢),梔子(二錢),牡蠣(一錢),金銀花(一兩),連翹(一錢),木香(一錢),乳香(一錢五分),牛蒡子(一錢),沒藥(一錢五分),瓜蔞(二錢),角刺(五分),地骨皮(二錢),水酒各半,煎服一劑而愈。
紫菊湯,《廣華記》。治疔疳腫毒。
生甘菊(連根,一兩),地丁(三錢),牛蒡子(一錢五分),銀花(五錢),花粉(二錢),貝母(三錢),白芷(一錢五分),生地(三錢),白芨(三錢),連翹(二錢五分),茜草(五錢),先用夏枯草六兩,河水六碗,煎三碗,去渣,不拘時服,加鹽水炒黃耆五錢、麥冬五錢、五味子一錢。
白話文:
面瘡
治療疔瘡流出膿液,患者翻滾瀕死,眼前出現火光等危症。
用藥:
- 大黃(一錢)
- 梔子(二錢)
- 牡蠣(一錢)
- 金銀花(一兩)
- 連翹(一錢)
- 木香(一錢)
- 乳香(一錢五分)
- 牛蒡子(一錢)
- 沒藥(一錢五分)
- 瓜蔞(二錢)
- 角刺(五分)
- 地骨皮(二錢)
用酒和水各半煎服一劑即可痊癒。
紫菊湯
《廣華記》記載,治療疔瘡腫毒。
用藥:
- 生甘菊(連根,一兩)
- 地丁(三錢)
- 牛蒡子(一錢五分)
- 銀花(五錢)
- 花粉(二錢)
- 貝母(三錢)
- 白芷(一錢五分)
- 生地(三錢)
- 白芨(三錢)
- 連翹(二錢五分)
- 茜草(五錢)
先用夏枯草六兩,河水六碗,煎成三碗,去除渣滓,不拘時間服藥,加鹽水炒過的黃耆五錢、麥冬五錢、五味子一錢一起服用。
花丁散,《準繩》。治疔瘡毒氣。
地丁(一兩),蟬蛻(一兩),貫眾(一兩),丁香(二錢),乳香(二錢),各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下。
神效桔梗湯,家傳。治咳而胸膈隱痛,兩胠腫痛,咽乾口燥,煩悶多渴,肺癰,時出濁唾腥臭。
桔梗(二錢),貝母(一錢六分),桑白皮(一錢六分),當歸(一錢六分),炒瓜蔞(一錢六分),百合(一錢六分),杏仁(一錢),地骨皮(一錢),枳殼(一錢五分),玄參(一錢五分),青黛(一錢五分),紫菀(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分),甘草(六分),水二鍾,姜皮五分,煎七分,不拘時,食後服。
白話文:
花丁散,出自《準繩》。治療瘡毒之氣。
地丁(1兩),蟬蛻(1兩),貫眾(1兩),丁香(2錢),乳香(2錢),各研為細末,每次服2錢,空腹時用酒送服。
神效桔梗湯,家傳祕方。治療咳嗽而胸膈隱隱作痛,兩旁肋骨腫痛,咽喉乾燥口渴,煩悶口渴,肺癰,時常咳出混濁腥臭的痰液。
桔梗(2錢),貝母(1錢6分),桑白皮(1錢6分),當歸(1錢6分),炒瓜蔞(1錢6分),百合(1錢6分),杏仁(1錢),地骨皮(1錢),枳殼(1錢5分),玄參(1錢5分),青黛(1錢5分),紫菀(1錢5分),麥門冬(1錢5分),甘草(6分),加水二碗,姜皮5分,煎至只剩7分,不拘時,飯後服用。
如喘,加蘇子、萊菔子;肺虛咳,加人參、阿膠;熱燥,加黃芩、梔子;有膿血,加合歡皮、茅根;便閉,加酒煮大黃;心煩、咳痛,加硃砂;咳引咽嗌,倍加桔梗。
扶桑清肺丹,伯高太師真君傳。治貪酒生肺癰已成。
桑葉(五錢),紫菀(二錢),犀角屑(五分),生甘草(二錢),人參(三錢),款冬花(一錢),百合(三錢),杏仁(七粒),阿膠(三錢),貝母(三錢),金銀花(一兩),熟地(一兩),水煎,調犀角末服,數劑奏功如響。
白話文:
如果出現喘息,加入蘇子、萊菔子。
如果肺氣虛弱引起咳嗽,加入人參、阿膠。
如果出現熱燥,加入黃芩、梔子。
如果有膿血,加入合歡皮、茅根。
如果便祕,用酒煮大黃服用。
如果心煩、咳嗽疼痛,加入硃砂。
如果咳嗽牽引到喉嚨,加倍加入桔梗。
扶桑清肺丹
這是伯高太師真君傳下的方子,用於治療因貪酒而導致的肺癰。
成分
桑葉(五錢),紫菀(二錢),犀角屑(五分),生甘草(二錢),人參(三錢),款冬花(一錢),百合(三錢),杏仁(七粒),阿膠(三錢),貝母(三錢),金銀花(一兩),熟地(一兩)
用法
將上述藥材水煎,加入研磨成粉末的犀角服用。服用幾劑後即可見效。
起痿延生丹,伯高太師傳。治肺痿損傷,焦瘦氣促。
麥冬(五錢),百部(五分),款冬花(五分),白薇(五分),生甘草(一錢),天門冬(一錢),生地(一錢),天花粉(一錢),桔梗(一錢),玄參(三錢),山豆根(三分),水煎服,漸輕則生,否則不救。
千金煮肺湯,《啟玄》。治肺痿,咳吐膿血,或自汗嘔吐,消渴,大小便不利等症。
白話文:
「起痿延生丹」是伯高太師傳下的方子,用於治療肺痿損傷、身體消瘦、呼吸急促等症狀。藥方包括麥冬、百部、款冬花、白薇、生甘草、天門冬、生地、天花粉、桔梗、玄參、山豆根,水煎服。症狀逐漸減輕則可痊癒,否則難以救治。「千金煮肺湯」出自《啟玄》,用於治療肺痿、咳吐膿血、自汗嘔吐、消渴、大小便不利等症。
豬肺一具,不用吹的,洗淨血臊,入藥扎定。
青黛(即福建靛花,末二錢),川芎(三錢),紅棗(九枚),共入肺內扎定,下鍋煮熟,患者自己食之二三次,以盡為度,至重不過一二具,肺痿自安。
犀歸湯,祖傳。治腸癰,腹濡,內隱隱朽痛,大小便秘澀。
犀角(真的,鎊末,一錢,煎好後入),大黃(酒炒,一錢二分),牡丹皮(二錢),梅仁(去皮、尖,二錢),冬瓜仁(二錢),薏苡仁(五錢),芒硝(七分),金銀花(一兩),當歸(五錢),上咀,一劑,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豬肺一具,不用吹氣,洗淨血汙,放入藥材中扎緊。
青黛(福建靛花,研成末二錢)、川芎(三錢)、紅棗(九顆),全部放入肺中扎緊,放入鍋中煮熟,患者自行食用二至三次,以食用完畢為準,最多不過二具,肺痿自然會痊癒。
犀歸湯,祖傳祕方。治療腸癰、腹瀉、內部隱隱作痛、大小便不通。
犀角(真品,研成末一錢,煎煮好後加入)、大黃(用酒炒過一錢二分)、牡丹皮(二錢)、梅仁(去皮去尖二錢)、冬瓜仁(二錢)、薏苡仁(五錢)、芒硝(七分)、金銀花(一兩)、當歸(五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一劑,用清水煎煮後空腹服用。
兩間湯,岐天師傳。治燕窩。
薏仁(二兩),生甘草(一兩),當歸(二兩),錦地羅(一兩),紫花地丁(五錢),槐米(三錢),天花粉(三錢),水煎服,一劑足可伸,二劑全愈。
王公湯,伯高太師傳。治小腸癰。
王不留行(一兩),生甘草(五錢),蒲公英(一兩),車前子(三錢),水煎服,一劑即愈。
白話文:
兩間湯
這是岐天師傳下來的方子,用來治療燕窩症。
藥材:
- 薏仁:二兩
- 生甘草:一兩
- 當歸:二兩
- 錦地羅:一兩
- 紫花地丁:五錢
- 槐米:三錢
- 天花粉:三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一劑即可見效,兩劑即可痊癒。
王公湯
這是伯高太師傳下來的方子,用來治療小腸癰。
藥材:
- 王不留行:一兩
- 生甘草:五錢
- 蒲公英:一兩
- 車前子:三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一劑即可痊癒。
龍蔥散,治乳吹。
韭菜地中蚯蚓糞(二錢),蔥子(一錢),共研細末,醋調敷上,干即易之,三次即愈。
救乳化毒湯,治乳癰、乳吹初起,神效。
金銀花(五錢),蒲公英(五錢),當歸(一兩),水煎服,二劑即愈。乳吹亦可用,且尤易效,加酒更妙。
英藤湯,治乳癰初起。
蒲公英(一兩),忍冬藤(二兩),生甘草(二錢),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二劑全消。
白話文:
龍蔥散用於治療乳吹,將韭菜和蔥子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乾了就換藥,三次即可痊癒。救乳化毒湯用於治療乳癰和乳吹初期,效果顯著,將金銀花、蒲公英和當歸煎水服用,兩劑即可痊癒,乳吹患者也可服用,效果更佳,加酒效果更顯著。英藤湯用於治療乳癰初期,將蒲公英、忍冬藤和生甘草煎水服用,兩劑即可消腫。
參耆瓜蔞散,治乳癰、乳疽已成者,化膿為水,未成者,即消散,如瘰癧更效。
瓜蔞(一個),甘草(二錢),當歸(五錢),沒藥(一錢),乳香(一錢,另研),大力子(五分),人參(三錢),黃耆(五錢),水酒各半,煎服二劑即消。
伯高太師方,治乳癰初起。
白芷(二錢),貝母(二錢),蒲公英(三錢),連翹(一錢),金銀花(一兩),水煎服,一劑即消。
《永類》方,治乳癰初腫。
射干(即扁竹根如殭蠶者),同萱草根為末,蜜調敷之,神效。
白話文:
「參耆瓜蔞散」可以治療已經形成的乳癰、乳疽,化膿為水,還沒形成的,就能消散,像瘰癧這種病症效果更佳。
藥方:瓜蔞一個,甘草二錢,當歸五錢,沒藥一錢,乳香一錢(另外研磨),大力子五分,人參三錢,黃耆五錢,水酒各半,煎煮服用兩劑即可消散。
「伯高太師方」可以治療剛發生的乳癰。
藥方:白芷二錢,貝母二錢,蒲公英三錢,連翹一錢,金銀花一兩,用水煎服,一劑即可消散。
《永類》記載的藥方可以治療剛開始腫脹的乳癰。
藥方:射干(也就是扁竹根,形狀像殭蠶)和萱草根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效果神奇。
葛真君湯,治瘰癧。
白芍(五兩),白芥子(五兩),香附(五兩),茯苓(五兩),陳皮(一兩),附子(三分),桔梗(五兩),甘草(一兩),各為末,水打成丸,酒送下五錢,一料全愈。
夏枯草膏,薛己。治瘰癧、馬刀,不問已潰未潰,或日久成漏。
夏枯草(六兩),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虛甚者,則煎汁熬膏服,並塗患處,兼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尤善。此物生血,乃治瘰癧之聖藥也。其草易得,其功甚多。
白話文:
葛真君湯
治療瘰癧。
白芍(五兩),白芥子(五兩),香附(五兩),茯苓(五兩),陳皮(一兩),附子(三分),桔梗(五兩),甘草(一兩),各研成細末,用水調成丸子,用酒送服五錢重,一劑治癒。
夏枯草膏
薛己方。治療瘰癧、馬刀,不論是否潰破,或久治不癒化膿。
夏枯草(六兩),水兩碗,煎煮取七分,趁熱飲用。虛弱的人,可以煎汁熬製成膏狀服用,並塗於患處。還可以加入十全大補湯,再加香附、貝母、遠志,效果更好。夏枯草能生血,是治療瘰癧的聖藥。此草容易取得,功效很大。
昆花湯,章云樵傳。治項下腫核,乃痰氣不清,鬱結而成,日久破壞,以致氣血虧短,卒難收口,且連串不已,又名癧串。此症最難斷根,害人非淺。此方萬試萬應,戒慎忌口,常服必驗。
南夏枯草(三錢),浙貝母(二錢),山慈姑(一錢),玄參(一錢),連翹(一錢),牛蒡子(一錢),橘紅(一錢),金銀花(一錢),海藻(一錢),川芎(一錢),當歸(一錢),香附(一錢),白芷(一錢),甘草(五分),昆布(三錢),水三碗,煎一碗,空心服。如破爛日久,不收口者,加黃耆、白朮各一錢,茯苓八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白話文:
昆花湯,章雲樵流傳。治療下巴腫脹、結核,是痰氣不散、鬱結而成,時間一久造成破損,導致氣血虧損,創口難癒合,且不斷蔓延,又稱「癧串」。這種病症最難治好,危害很大。
此方經過多次驗證,效果顯著。但要注意戒口忌食,按時服用一定有效。
南夏枯草(三錢),浙貝母(二錢),山慈姑(一錢),玄參(一錢),連翹(一錢),牛蒡子(一錢),橘紅(一錢),金銀花(一錢),海藻(一錢),川芎(一錢),當歸(一錢),香附(一錢),白芷(一錢),甘草(五分),昆布(三錢),水三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若破損已久,傷口難以癒合,再加入黃耆、白朮各一錢,茯苓八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文武膏,岐天師傳。治瘰癧神效。
用桑椹(黑者)二斗,以布袋絞取汁,夏枯草十斤取汁,二味石器中熬成膏子,白湯化下二匙,日三服,一月即愈。忌酒色鵝肉。
蝸牛散,《三因》。治瘰癧潰與未潰。
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籤穿,瓦上曬乾,燒存性,為末,入輕粉少許,豬膏髓調,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
夏枯草湯,治瘰癧、馬刀,不問已潰未潰,或已潰成漏,形瘦,飲食不甘,寒熱如瘧,漸成勞瘵,並效。
白話文:
岐天師傳下的文武膏,能治瘰癧,效果奇佳。取黑桑椹二斗,用布袋絞汁;夏枯草十斤,亦取汁,二者以石器熬成膏,每日用白湯化下二匙,早中晚各服一次,服用一個月便能痊癒。忌酒色,忌食鵝肉。
《三因》記載的蝸牛散,可用於治療瘰癧,無論是潰瘍或未潰瘍均可。取蝸牛不限多少,以竹籤穿好,放在瓦片上曬乾,燒成灰燼,研成粉末,加入少許輕粉,用豬膏髓調和,再用紙做成花形,大小適宜患處,敷貼於瘡口即可。
夏枯草湯,能治療瘰癧、馬刀,無論是已潰瘍或未潰瘍,甚至已經潰爛成漏,身體消瘦,食慾不振,寒熱交替如瘧疾,逐漸發展成勞瘵,都有效。
夏枯草(二錢),當歸(三錢),白朮(三分),茯苓(三分),桔梗(三分),陳皮(三分),生地(三分),柴胡(三分),甘草(三分),貝母(三分),香附(三分),白芍(三分),白芷(三分),紅花(三分),先煎夏枯草,取汁三碗,後煎藥七分,臥時,入酒半小鐘和服。
《準繩》云:單用夏枯草六兩,水二鍾,煎至七分,去渣,食遠服,一月即愈,後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貝母、遠志尤善。
瘰癧神膏,祖傳。治各種瘰癧。
大當歸(五兩),大穿山甲(五兩),陳皮(三兩),肉桂(一兩),木鱉子肉(一兩),大蜈蚣(十條),象皮(一兩),黃柏(五兩),黃芩(五兩),川連(一兩),白花蛇(一兩),蘄艾(一兩),金銀花(四兩),香油三斤,浸半月,夏五日,春秋十日,火熬至黑色,去渣再熬,滴水成珠,加飛過黃丹十兩,攪勻再熬,又下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密陀僧,俱為末,各一兩,攪勻,候溫,入麝香一錢,再攪,入水中一日,去火氣,攤貼甚效,忌一切發物並房事。
白話文:
方劑
夏枯草(10公克),當歸(15公克),白朮(5公克),茯苓(5公克),桔梗(5公克),陳皮(5公克),生地黃(5公克),柴胡(5公克),甘草(5公克),貝母(5公克),香附(5公克),白芍(5公克),白芷(5公克),紅花(5公克)。先煎夏枯草,取汁三碗,後煎其餘藥物至七分,睡前服用,加入半小杯酒調服。
古籍記載
《準繩》中記載:單獨使用夏枯草120公克,水400毫升,煎至七分,去渣,空腹服用,一月後即可痊癒。後續服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香附、貝母、遠志效果更好。
瘰癧神膏
祖傳方,治療各種瘰癧。
大當歸(250公克),大穿山甲(250公克),陳皮(150公克),肉桂(50公克),木鱉子肉(50公克),大蜈蚣(10條),象皮(50公克),黃柏(250公克),黃芩(250公克),川連(50公克),白花蛇(50公克),蘄艾(50公克),金銀花(200公克),香油1.5公斤,浸泡半個月,夏天浸泡5天,春秋浸泡10天。用火熬煮至黑色,去渣再次熬煮,滴水成珠後,加入過濾後的黃丹50公克,攪拌均勻再熬煮,再加入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密陀僧,均研為細末,各50公克,攪拌均勻,待溫熱後,加入麝香5公克,再次攪拌,放入水中浸泡一天,去除火氣,攤貼於患處,效果顯著。忌食一切發物和房事。
神秘湯,治瘰癧。
橘皮(一錢),紫蘇(一錢),人參(二錢),桔梗(三錢),桑皮(一錢五分),生薑(五分),五味子(三分),水煎服。
木通湯,治瘰癧。
木通(一錢),車前子(二錢),豬苓(二錢),澤瀉(二錢),連翹(一錢),花粉(二錢),金銀花(一兩),瓜蔞子(二錢),水二鍾,竹葉、燈芯煎服。忌醋、豬頭肉腸肝、驢馬羊肉,及房事氣怒。
白話文:
**祕傳湯:**治療瘰癧。
橘皮(一錢)、紫蘇(一錢)、人參(二錢)、桔梗(三錢)、桑皮(一錢五分)、生薑(五分)、五味子(三分),用水煎煮服用。
**木通湯:**治療瘰癧。
木通(一錢)、車前子(二錢)、豬苓(二錢)、澤瀉(二錢)、連翹(一錢)、花粉(二錢)、金銀花(一兩)、瓜蔞子(二錢),加兩碗水,搭配竹葉和燈芯一起煎煮服用。
**禁忌:**忌食醋、豬頭肉、腸、肝、驢馬羊肉,並避免房事、生氣。
敗毒散瘰湯,治四種瘰串。
人參(一錢),當歸(二錢),厚朴(一錢),桔梗(二錢),白芷(二錢),肉桂(五分),防風(五分),黃耆(三錢),粉草(一錢),水酒各半,煎服。
膏藥方,治瘰癧不破者。
沉香,麝香,輕粉,銀硃,荔枝肉各等分入熟魚膠,搗成膏貼之。專治硬核不消不破,甚效。
通治瘰癧方,不分新久、表裡、虛實,及諸痰結核,甚效。
白話文:
敗毒散瘰湯用來治療四種瘰癧,配方是人參一錢、當歸二錢、厚朴一錢、桔梗二錢、白芷二錢、肉桂五分、防風五分、黃耆三錢、粉草一錢,用水酒各半煎服。膏藥方則專門治療不破的瘰癧,用沉香、麝香、輕粉、銀硃、荔枝肉各等份混合熟魚膠搗成膏貼敷,對於硬核不消不破的瘰癧效果顯著。通治瘰癧方則不分新舊、表裡、虛實,以及各種痰結核,都能有效治療。
陳皮(一錢),白朮(一錢),柴胡(一錢),桔梗(一錢),川芎(一錢),當歸(一錢),連翹(一錢),茯苓(一錢),香附(一錢),夏枯草(一錢),黃芩(一錢),藿香(五分),半夏(五分),白芷(五分),甘草(五分),姜三片,水二鍾,煎八分,入酒一小杯,臨睡時服。
瘰癧酒藥方,治年久瘰癧結核,串生滿頭,頑硬不穿者,甚效。
鶴蝨草(八兩),忍冬藤(六兩),野蓬蒿(四兩),野菊花(四兩),五爪龍(三兩),馬鞭草(一兩五錢),用老酒十五斤,袋貯藥懸於酒內,封口,煮三炷香為度,取起,水頓一伏時,初服盡醉,出汗為效,後隨便飲,一料病愈不發。
白話文:
中藥方劑
- 陳皮(一錢)
- 白朮(一錢)
- 柴胡(一錢)
- 桔梗(一錢)
- 川芎(一錢)
- 當歸(一錢)
- 連翹(一錢)
- 茯苓(一錢)
- 香附(一錢)
- 夏枯草(一錢)
- 黃芩(一錢)
- 藿香(五分)
- 半夏(五分)
- 白芷(五分)
- 甘草(五分)
- 生薑三片
- 水二鍾
煎服法: 將藥材加入水中煎熬,取八分汁液,加入少許酒,在睡前服用。
用途: 治療長年累月的瘰癧結核,佈滿頭部,頑固難癒者。
另一道方劑
- 鶴蝨草(八兩)
- 忍冬藤(六兩)
- 野蓬蒿(四兩)
- 野菊花(四兩)
- 五爪龍(三兩)
- 馬鞭草(一兩五錢)
製法: 將藥材放入布袋中,懸吊在盛有老酒十五斤的容器內,封口。煮至三炷香時間,取出藥袋。藥液靜置一夜,首次服用時會喝醉,出汗即為有效。之後可酌量飲用,一劑即可痊癒不復發。
抬頭草膏,治瘰癧已破者。
五抬頭草不拘多少,清水煮爛,去草,止用汁,熬成膏,去火毒,每膏一個,加麝香二釐,貼上一個,不必再換,其核自出而愈。
六神全蠍丸,治多年瘰癧,百治不愈,服此藥七日全愈。
全蠍(三兩,焙乾,去足勾),白朮(炒,三兩),半夏(一兩),白芍(四兩),茯苓(四兩),炙甘草(五錢),共為末,油核桃肉搗為丸,綠豆大,每日二服,清晨服一錢五分,晚服一錢五分,火酒送下,看人大小,加減服之,甚妙。
白話文:
抬頭草膏,用於治療已經潰爛的瘰癧。
取適量抬頭草,用水煮爛,去除草渣,只留汁液,熬製成膏,可以去火毒。每膏藥一個,加入二釐麝香,貼在患處,不必再換藥,瘰癧核會自然排出而痊癒。
六神全蠍丸,用於治療多年未愈的瘰癧。服用此藥七日便可痊癒。
將全蠍(三兩,焙乾,去除足勾)、白朮(炒,三兩)、半夏(一兩)、白芍(四兩)、茯苓(四兩)、炙甘草(五錢)研磨成粉末,用油核桃肉搗成丸藥,綠豆大小,每日服用兩次,早晨服用一錢五分,晚上服用一錢五分,用火酒送服。根據個人體質,可以加減藥量,效果顯著。
黃白殭蠶散,治瘰癧瘡破,久不收口。
人參(三錢),黃耆(五錢),當歸(三錢),厚朴(一錢),桔梗(一錢五分),白芷(一錢),殭蠶(一錢),水煎服。
臁瘡膏藥方,治內外臁瘡。
白蠟(一兩),松香(一兩),銅綠(五分,為末),豬油(二兩),乳香(一錢),輕粉(為末,一錢),先將豬油熬去筋,入松香、乳香搗為膏,隔紙藥,先將油紙照瘡口略大,以針刺數百孔,後攤膏藥,將紙背貼在瘡口上,不須一日即愈。其瘡先用蔥一株,煎湯洗淨膿血,後貼膏可也,一日換一個,神驗。
白話文:
黃白殭蠶散,用來治療瘰癧潰爛,久治不愈的。藥方包括人參三錢、黃耆五錢、當歸三錢、厚朴一錢、桔梗一錢五分、白芷一錢、殭蠶一錢,用水煎服。
臁瘡膏則是用來治療內外臁瘡的。方子是:白蠟一兩、松香一兩、銅綠五分研成粉末、豬油二兩、乳香一錢、輕粉一錢研成粉末。先將豬油熬去雜質,加入松香、乳香搗成膏狀,用紙隔開藥物,先將比瘡口略大的油紙用針刺出許多小孔,再將膏藥塗在紙上,貼在瘡口上,不用一天就能痊癒。如果瘡口有膿血,先用蔥煎湯洗淨,再貼膏藥,一天換一次,效果神奇。
杏霜丹,治臁瘡,經年累月不愈者。
杏仁(去皮、尖,紙壓去油,取霜,五錢),輕粉(五分),黃柏(炒,末,一錢),將豬脊髓捶和勻,先取黃柏數錢,煎水洗瘡口乾淨,然後將藥敷上,外以絹包之,三四日瘡即愈。
斂瘡丹,岐天師傳。治臁瘡不斂。
馬屁勃(一兩),輕粉(一錢),三七根末(三錢),各為細末,先用蔥鹽湯洗淨,拭乾,以前藥末敷之即愈。
化癘仙丹,仲景公傳。治濕熱變化癘風,即大麻也。
白話文:
杏霜丹用於治療多年不癒的臁瘡。將杏仁去皮尖,用紙壓榨出油,取其霜五錢,與輕粉五分、炒黃柏末一錢,混合豬脊髓搗勻。先用黃柏煎水洗淨瘡口,再將藥膏敷上,用絹布包紮,三四日即可痊癒。
斂瘡丹是岐天師傳授的方子,用於治療臁瘡不癒合。將馬屁勃一兩、輕粉一錢、三七根末三錢,分別研磨成細末,先用蔥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敷上藥末即可痊癒。
化癘仙丹是仲景公傳授的方子,用於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癘風,即大麻病。
玄參(三兩),蒼朮(三兩),蒼耳子(一兩),蒲公英(一兩),桔梗(三錢),金銀花(二兩),水煎服,每日作一服飲之,不消一月而愈。
三白膏,治內外臁瘡。
白芷(六錢),白蘞(六錢),白芨(六錢),當歸(六錢),黃連(六錢),黃柏(六錢),厚朴(六錢),五倍子(六錢),雄黃(六錢),沒藥(六錢),血竭(六錢),海螵蛸(六錢),黃丹(飛,六錢),乳香(二錢),輕粉(一錢),已上各為末,香油熬熟,調成膏貼之,外用布包定,有膿水去之,常洗,藥水內加鹽洗之,效。
白話文:
玄參、蒼朮各三兩,蒼耳子、蒲公英各一兩,桔梗三錢,金銀花二兩,水煎服用,每天一劑,不到一個月就能痊癒。
三白膏用於治療內外臁瘡,白芷、白蘞、白芨、當歸、黃連、黃柏、厚朴、五倍子、雄黃、沒藥、血竭、海螵蛸、黃丹(研磨成粉)、乳香、輕粉各取六錢,用香油熬製成膏狀,敷於患處,外面用布包好固定,如果有膿水要清除乾淨,經常清洗,藥水中加鹽清洗,效果顯著。
紅潮散,治濕毒臁瘡。
紅蘿(一個),真輕粉(三錢),潮腦(一錢),共搗爛,填滿瘡內,外用布包定,七日開看,瘡平面愈。
止癢散,治有蟲癢臁瘡。
活蝦蟆一個,剝去皮,乘熱貼之,連換二三次,其蟲自出。仙方加麝香三釐,擦在皮上貼之。
隔紙膏,治久遠臁瘡,頑瘡結毒。
龍骨(二錢),血竭(五分),輕粉(五分),冰片(一分),阿魏(二分),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麝香(一分),黃丹(水飛,一兩),生芝麻(一合,搗末),香油(三兩),先將丹、油、芝麻熬數沸,從下細藥,臨起方下冰片,麝香攪勻,用甘草煮油紙,兩面扎孔貼之,效。
白話文:
紅潮散:治療濕毒毒瘡。
紅蘿蔔一顆、真輕粉三錢、潮腦一錢,搗爛後填入瘡口,用布包好,七日後打開查看,瘡面將會痊癒。
止癢散:治療生有蟲子、癢毒的毒瘡。
活青蛙一隻,剝去皮,趁熱敷在瘡口上,連續換兩三次,蟲子會自動爬出來。如果加入仙方上方,再加三釐麝香,擦在皮上後貼上去。
隔紙膏:治療長期的毒瘡、頑固的毒瘡。
龍骨二錢、血竭五分、輕粉五分、冰片一分、阿魏二分、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麝香一分、黃丹(用水漂洗,一兩)、生芝麻(一合,搗碎)、香油(三兩),先將黃丹、香油、芝麻煮沸數次,再加入其他藥材,起鍋前加入冰片、麝香攪拌均勻,使用甘草煮過的油紙,兩面扎孔後貼上,效果顯著。
潮腦膏,治血風瘡,一宿見效,三月全好。
黃連(一兩),白芷(五錢),輕粉(三錢),川椒(三錢),潮腦(二錢),共為細末,用熟菜子油,稠攤在一個大碗底上,倒合,將瓦高支,用艾四兩,揉作十個團,燒熏碗底,上藥如油干,再添油拌,再熏,必待艾盡,乘熱搽在患處,外用油紙、草紙包之,次日即消,不過三月,神效。
貝母散,治活人面瘡。
貝母(五錢,為細末),用醋調稀,填入人面瘡口內,令滿塞之,次日即愈,如少愈,再填,不過三次全愈。
白話文:
潮腦膏可以治療血風瘡,一晚就能見效,三個月就能痊癒。將黃連、白芷、輕粉、川椒、潮腦磨成細粉,用熟菜子油調成稠糊狀,塗抹在一個大碗底上,然後用艾草揉成十個團,點燃熏烤碗底,直到藥物乾涸後再添油拌勻,繼續熏烤,直到艾草燃盡,趁熱將藥膏塗抹在患處,用油紙或草紙包起來,隔天就能消腫,最多三個月就能完全治癒。
貝母散可以治療活人面瘡。將貝母磨成細粉,用醋調成稀糊狀,填滿瘡口,隔天就能癒合,如果沒有完全癒合,可以再填一次,最多三次就能完全治癒。
更有死人而瘡,雖有口眼,人面俱全,奈不能動,不能食物,故名死人面瘡。待人家有死人裝棺材釘釘時,釘一下,將瘡用手指按一下,男用女按,女用男按;如按二下,問患人一聲:瘡好了?患人即答應聲:好了,好了。待釘釘聲止則止,即愈。
雄黃散,治禿瘡,有蟲作癢痛者如神。
雄黃(一錢),水銀(一錢),輕粉(五分),煙膠(五錢),枯礬(五分),上為細末,用隔年臘月豬脂油調搽,或馬脂油更妙。
戌油膏,治多年不好禿瘡如神。
白話文:
有些病人患有死人面瘡,雖然有口眼,臉部完整,但卻不能動,無法進食,因此得名。治療方法是在有人家辦喪事裝棺材釘釘子時,每釘一下,就用手指按一下瘡,如果是男性病人就用女性按,女性病人就用男性按;按兩下後,問病人一聲:“瘡好了嗎?”病人就會答應說:“好了,好了。”等到釘釘子的聲音停止,病就痊癒了。
雄黃散能治禿瘡,對於有蟲子作癢疼痛的患者尤其有效。
雄黃一錢,水銀一錢,輕粉五分,煙膠五錢,枯礬五分,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隔年的臘月豬油調勻塗抹,或者用馬油效果更好。
戌油膏能治多年不好的禿瘡,效果奇佳。
番木鱉子不拘多少,用油煎枯,去木鱉子,加真輕粉一錢、枯礬三分,一上即愈。
三黃膏,治杖瘡神效。
生大黃(三兩,為末),樟腦(一兩五錢,研末),黃丹(三兩,水飛過),黃香(三兩),生豬油(三兩),將豬油熬熟,入余藥化為膏,一大個貼棒瘡上,外用布纏緊,神效。
衛心仙丹,岐天師傳。治受屈棒,惡血奔心。
大黃(三錢),當歸(一兩),紅花(三錢),桃仁(三十粒),生地(一兩),丹皮(三錢),木耳(三錢),白芥子(二錢),水煎服,一劑即惡血散。
白話文:
三黃膏
- **材料:**番木鱉子任意份量、豬油、輕粉 1 錢、枯礬 3 分
- **做法:**將番木鱉子用豬油煎至枯焦,取出番木鱉子後,加入輕粉和枯礬。
- **功效:**治療杖瘡,效果顯著。
三黃膏
- **材料:**生大黃 3 兩(研成細粉)、樟腦 1 兩 5 錢(研成細粉)、黃丹 3 兩(水飛處理過)、黃香 3 兩、生豬油 3 兩
- **做法:**將豬油熬熟後,加入其他藥材攪拌成膏狀,取一大團貼在傷口上,再用布緊緊包紮。
- **功效:**治療棒瘡,效果顯著。
衛心仙丹
- **來源:**岐天師傳授
- **材料:**大黃 3 錢、當歸 1 兩、紅花 3 錢、桃仁 30 粒、生地 1 兩、丹皮 3 錢、木耳 3 錢、白芥子 2 錢
- **做法:**用清水煎煮藥材,服用一劑。
- **功效:**治療受屈棒引起的惡血奔心症狀,將惡血散去。
白蠟膏,專治杖瘡神效。
真白蠟(一兩),豬骨髓(五個),潮腦(三錢),共入銚內熬成膏,用甘草煮油紙攤貼,神效。
活血紅花湯,棒瘡煎藥。
紅花(一錢),蘇木(一錢),山梔子(一錢),黃柏(一錢),白芷(一錢),黃芩(一錢),桂皮(三錢),芍藥(三錢),川芎(二錢),甘草(一錢),桃仁(十四粒),當歸(五錢),乳香(一錢,去油),沒藥(一錢),研細,用酒二大鐘煎熟;次入童便一鍾,再煎數沸;次入乳香、沒藥,一滾就起就服,神效。
白話文:
白蠟膏,專門治療杖瘡,效果極佳。
將真白蠟一兩、豬骨髓五個、潮腦三錢,一起放入銚子中熬成膏,然後用甘草煮過油紙攤貼在傷處,效果神奇。
活血紅花湯,是治療棒瘡的藥方。
將紅花、蘇木、山梔子、黃柏、白芷、黃芩、桂皮、芍藥、川芎、甘草各一錢,桃仁十四粒,當歸五錢,乳香(去油)和沒藥各一錢,研磨成粉末。用兩大鐘酒煎煮至熟,然後加入一鐘童便,再煮沸數次;最後加入乳香、沒藥,煮沸後馬上服用,效果極佳。
又,,蓋體湯,仙傳。治杖瘡神效。
木耳(二兩),丹皮(一兩),蘇木(五錢),小薊(五錢),水煎服。
護心仙丹,仙傳。外治作膏貼之。
大黃(一兩),沒藥(三錢),白蠟(一兩),松香(五錢),乳香(三錢),骨碎補(五錢),當歸(一兩),三七根(三錢),敗龜版(一兩),麝香(五分),各為細末,豬板油一兩,將白蠟、松香同豬油在銅鍋內化開,將各末拌勻為膏貼之,油紙布包。輕者一個,重者二膏足矣,夾棍不須四膏,神效。
白話文:
「蓋體湯」是古代傳下來的秘方,專治杖瘡,效果神奇。
藥方:木耳兩錢,丹皮一錢,蘇木五錢,小薊五錢,用水煎服。
「護心仙丹」也是古代傳下來的秘方,外用製成膏藥貼敷。
藥方:大黃一錢,沒藥三錢,白蠟一錢,松香五錢,乳香三錢,骨碎補五錢,當歸一錢,三七根三錢,敗龜版一錢,麝香五分,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將白蠟、松香與豬板油在銅鍋內熔化,將藥末拌勻製成膏藥,用油紙布包裹。輕症貼敷一塊,重症貼敷兩塊即可,杖瘡嚴重者,不需貼敷四塊,藥效奇佳。
膠粉散,治燕窩瘡。
煙膠(一兩),燕窩土(三錢),輕粉(一錢),枯礬(五分),共為末,熟油調搽患處,神效。
膠胡散,治羊鬍子瘡。
煙膠(五錢),羊鬍鬚(一撮),輕粉(一錢),共為末,濕則干搽,干則油調,搽上即愈。
又方
膽礬(二錢),瓜蔞殼(燒灰,一錢),兒茶(一錢),柏末(五分),共為細末,敷上,收口神效。
鬼代丹,《準繩》。主打著不痛。
白話文:
「膠粉散」用於治療燕窩瘡,將煙膠一兩、燕窩土三錢、輕粉一錢、枯礬五分研磨成粉末,用熟油調和後塗抹患處,效果顯著。「膠胡散」用於治療羊鬍子瘡,將煙膠五錢、羊鬍鬚一撮、輕粉一錢研磨成粉末,患處濕潤時直接塗抹,乾燥時用油調和後塗抹,效果立竿見影。另一方以膽礬二錢、瓜蔞殼燒灰一錢、兒茶一錢、柏末五分研磨成細末敷於患處,能快速收口,效果神奇。「鬼代丹」出自《準繩》,主治打著不痛。
無名異,沒藥,乳香(各研),地龍(去土),自然銅(醋焠,研),木鱉子(去殼),上為末,蜜丸如彈大,溫酒下一丸,打不痛。
冰硫散,治鈕釦風。
硫黃(一兩),樟冰(二錢),川椒(二錢),生礬(二錢),共為末,先用白蘿蔔一個,挖空其內,將藥填滿後,將原皮蓋之,濕紙包三四層,灰火煨半時許,待冷取開,同熱豬油調,搽之愈。
膠香散,治胎毒瘡。
白話文:
無名異、沒藥、乳香研磨成粉,地龍去掉泥土,自然銅用醋煮過再研磨成粉,木鱉子去殼,所有藥材混合成粉末,用蜜丸成彈珠大小,溫酒吞服一丸,就能止痛。
冰硫散治鈕釦風。硫黃一兩,樟冰、川椒、生礬各二錢,研磨成粉。用白蘿蔔挖空內部,填入藥粉,蓋上蘿蔔皮,濕紙包三到四層,用灰火煨烤半個小時,待冷卻後取出,與熱豬油混合,塗抹患處,可治癒。
膠香散治胎毒瘡。
輕粉(一錢),白膠香(三錢),大風子肉(十五個),煙膠(二錢),上為末,用煎雞蛋黃調,搽上即癢,加枯礬五分甚效。
草牛散,治癩頭胎毒。
蝸牛(十枚,搗爛),生甘草末(五錢),同搗,火焙乾,麻油調,敷頭上,三日即全愈。
膠髓膏,治戀眉瘡。
輕粉(一錢),川椒末(五分),煙膠(一錢),上為末,將豬髓入銚內,煎熟末,調搽上即愈。
白話文:
輕粉一錢、白膠香三錢、大風子肉十五個、煙膠二錢,研磨成粉末,用煎雞蛋黃調和,塗抹患處,會感到癢,加枯礬五分效果更佳。這是治療癩頭胎毒的草牛散。
蝸牛十枚搗碎,加入生甘草末五錢,一同研磨後用火烘乾,再以麻油調和,塗抹頭部,三天即可痊癒。這是治療戀眉瘡的膠髓膏。
輕粉一錢、川椒末五分、煙膠一錢,研磨成粉末,將豬髓放入鍋中煎熟後研磨成粉,調和後塗抹患處即可痊癒。
臘脂膏,治肺風瘡。
大風子肉(二十個),木鱉肉(二十個),輕粉(五分),枯礬(五分),水銀(一錢),上研末,用臘肉豬脂調,搽於面上,一夜即愈。
杏黃散,治赤鼻、酒齇、粉疵。
硫黃(五錢),杏仁(去皮及雙仁者,研爛,取二錢),輕粉(一錢),各研勻,臨臥時,用蘿蔔汁調,敷赤處,七日愈,貼粉疵一夜,次早洗去,一日即愈。
二粉散,治婦女面生粉花瘡。
白話文:
臘脂膏可以治療肺風瘡,將大風子肉、木鱉肉、輕粉、枯礬、水銀研磨成粉末,用臘肉豬脂調和,塗抹於患處,一夜即可痊癒。杏黃散可以治療赤鼻、酒齇、粉疵,將硫黃、杏仁、輕粉研磨成粉末,臨睡前用蘿蔔汁調和,敷於患處,七日可痊癒,粉疵則敷一夜,次日早上洗去,即可痊癒。二粉散可以治療婦女面部生長的粉花瘡。
定粉(五錢),輕粉(五分),枯礬(三分),為末,用菜油調,溶於大瓷碗底內,勻開;次用蘄艾一兩,於炭火上燒煙,熏於碗內粉,待艾盡為度,覆地上,出火毒,逐早搽面即愈。
裙邊瘡,即臁瘡也,仲景夫子傳。
白蠟(三錢),松香(五錢),輕粉(三分),黃丹(五錢),銅綠(五分),豬板油(生者,一兩),冰片(一分),各為細末,同豬油搗千下為膏,先用油紙如瘡口大,針刺眼孔數百,攤紙上,將無藥一邊貼瘡口上,以箬包之,一日一換。未貼前,蔥一條煎湯洗之,連用五個即愈,虛用八珍湯。
白話文:
用定粉五錢、輕粉五分、枯礬三分研成粉末,再用菜油調勻,塗抹在大瓷碗底。接著,取蘄艾一兩,放在炭火上燒煙,熏烤碗內的粉末,直到艾草燃盡。最後,將碗覆蓋在地面上,以去除火毒。每天早上用此藥膏塗抹患處即可痊癒。
裙邊瘡就是臁瘡,這是仲景先生在醫書中記載的。
取白蠟三錢、松香五錢、輕粉三分、黃丹五錢、銅綠五分、生豬板油一兩、冰片一分,分別研成細末,混合後加入豬油,反覆研磨一千次製成藥膏。先用油紙剪成與瘡口大小相同的形狀,用針在油紙上刺出許多小孔,將藥膏塗抹在油紙的一面,無藥的一面貼在瘡口上,再用箬葉包好,一天換一次。每次敷藥前,用蔥煎湯清洗患處。連續使用五天即可痊癒,體虛者可服用八珍湯。
大風膏,治裙邊瘡,一名褲口風瘡。
大風子(一百個),枯礬(五分),川椒末(一錢),輕粉(一錢),用真柏油調搽即愈。
痔漏驗方,治痔漏多年不愈,及痔漏腸風下血者皆驗。
龜版(四兩,麻油炙黃),鱉甲(四兩,酥油炙脆),穿山甲(一兩,土炒),刺蝟皮(一個,炙黃),白茯苓(一兩),地榆皮(一兩),金銀花(一兩),歸尾(一兩,酒洗),槐花(一兩),黃牛角䚡骨(一兩,削筋,酥酒炙酥),牡蠣(一兩),馬兜鈴(一兩),五倍子(一兩五錢,炒黑),象牙末(五錢),白朮(五錢),炙甘草(三錢),犍豬前蹄嫩肉(炙,一兩),枳實(一兩,火炒),推車郎(七個,炙去羽毛),黃連(一兩,酒炒黑),各為細末,用饅二條,重一斤,煮爛去骨,加白麵少許,同搗為丸,每日早、中、晚服三四錢。忌房事、椒、蒜、一切發物,重者一料全愈。
白話文:
大風膏
治療裙邊瘡,又稱褲口風瘡。
大風子(100 枚)、枯礬(5 分)、川椒末(1 錢)、輕粉(1 錢),用真正的柏油調勻塗抹即可痊癒。
痔漏驗方
治療痔漏多年不癒,以及痔漏腸風下血者都有效。
龜殼(4 兩,用麻油炙黃)、鱉甲(4 兩,用酥油炙脆)、穿山甲(1 兩,用土炒)、刺蝟皮(1 個,炙黃)、白茯苓(1 兩)、地榆皮(1 兩)、金銀花(1 兩)、當歸尾(1 兩,用酒洗)、槐花(1 兩)、黃牛角角梢骨(1 兩,削掉筋,用酥酒炙酥)、牡蠣(1 兩)、馬兜鈴(1 兩)、五倍子(1 兩 5 錢,炒黑)、象牙末(5 錢)、白朮(5 錢)、炙甘草(3 錢)、犍豬前蹄嫩肉(炙,1 兩)、枳實(1 兩,用火炒)、推車郎(7 個,炙去羽毛)、黃連(1 兩,用酒炒黑)等各研為細末。用兩個饅頭,重約一斤,煮爛後去骨,加入少量白麵,一起搗成丸子,每天早、中、晚各服三四錢。忌房事、辣椒、大蒜以及其他易發之物。重症者一劑即可痊癒。
世傳方,治痔漏。
冰片(一分五釐),麝香(五釐),蝸牛(一個,連殼搗碎,入前藥),加熊膽一分,用井水化開,三味入水內,用雞翎拂痔上,救次即止疼。忌生冷、魚腥、煎炒。陰漏不治。
護漏湯,林天檠傳。
用屎蜣螂(一個,焙脆,為末),以飯黏展成條,先將豬棕探管之淺深,然後將此藥條條入管內,其管即退生肌矣,神驗。
補漏丹,長桑公仙人傳。治痔漏。
大龜(一個),茯苓(八兩),羊後蹄爪殼(一對),鱉甲(一兩,醋炙),槐米(二兩),薏仁(三兩),瓦蔥(大者,一二條),白朮(土炒,三兩),神麯(三兩),先將各藥為末,將龜用綿紙同各末包好,一日則龜必死矣,如未死,又將藥末同包好,以死為度;取出,火炙為末,同藥末為丸,每日臨時白滾水送下三錢,不必半料全愈。水濕去而毒氣自散,漏瘡自愈,何用刀針掛線哉?
白話文:
世傳方,治療痔瘡漏。
冰片(0.15 克),麝香(0.05 克),蝸牛(1 個,連殼搗碎,加入前兩味藥物),再加熊膽 0.1 克,用井水化開,這三味藥放入水中,用雞毛拂拭在痔瘡上,立馬止痛。忌吃生冷、海鮮、油炸食品。陰虛漏症不適用。
護漏湯,林天檠傳授。
使用蜣螂(1 個,烘脆成粉),用米飯黏合搓成長條,先用豬毛管探測潰瘍的深淺,然後將藥條一條條放入管內,管子就會漸漸收縮,生長出新的組織,非常靈驗。
補漏丹,長桑公仙人傳授。治療痔瘡漏。
烏龜(1 個),茯苓(8 兩),羊蹄甲(1 對),鱉甲(1 兩,用醋炙後),槐米(2 兩),薏仁(3 兩),大蔥(大個的,1-2 根),白朮(土炒過,3 兩),神曲(3 兩),先將各味藥磨成粉,將烏龜用棉紙和各味藥粉包好,過一天烏龜必定死去,如果沒死,再用藥粉包好,直到烏龜死去為止;取出烏龜燒成灰,和藥粉混合做成丸劑,每天現服,用白開水送服 3 克,不一定一次服完,待所有藥服完即可痊癒。水濕(毒)被祛除,痔瘡漏症狀就會自然癒合,何必動刀動針掛線呢?
青苔散,仲景夫子傳。治濕熱成痔作漏。
青苔(三錢),羊後爪殼(三付),人參(一兩),白朮(三兩),茯苓(三兩),白芷(二兩),槐米(一兩),米飯為丸,每日服一錢,二月即消管。
全生丸,祖傳。治多年痔漏如神。
白芷(四兩),槐子(四兩),穿山甲(陳壁土炒,二兩),殭蠶(炒,四兩),蜈蚣(二條,炙),全蠍(去足勾,炒,淨,二兩),黃陳米煮飯,搗為丸,每日服三錢,白滾水下,服完漏管自消,不用刀針掛線之多事,真神奇也。忌房欲、鵝肉,茄地上終身不可行走。
白話文:
青苔散是張仲景大師所傳授的一種治療因溼熱而引起的痔瘡和肛門漏的方法。配方包括:青苔 9 克,羊後腳骨 6 個,人參 50 克,白朮 75 克,茯苓 75 元,白芷 25 克,槐花 50 克,用米飯製成藥丸,每天服用 10 克,持續兩個月即可痊癒。
全生丸是一種家傳祕方,可以有效治療多年的痔瘡和肛門漏。配方包括:白芷 8 盎司,槐樹籽 8 盎司,穿山甲 (用舊牆泥炒) 4 盎司,僵屍蟲 (炒) 8 盎司,蜈蚣 (烤) 2 條,全蝨 (去除腿和鉤,炒至乾燥) 4 盎司,用黃色的老米煮熟後與這些草藥一起攪拌成丸狀,每天服用 30 公克,用溫開水送服。完成所有療程後,痔瘡或肛門漏自然會消失,無需進行手術或其他複雜的手法。但是要避免性生活、吃鵝肉以及在茄子地裡走動。
太倉公方,治痔。
皮硝(三錢),瓦蔥(三條),青苔(一錢),煎湯洗之,一連洗七日全愈,陰囊濕與腿濕,俱以此方洗之,神效。
無花湯,洗痔,效。
無花果葉煎湯熏洗,止痛甚效。
乳香膏,專貼痔漏如神。
茱萸(二錢),白芨(二錢),白蘞(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當歸(二錢),黃丹(二錢),乳香(一錢),輕粉(三分),冰片(少許),香油四兩,用柳枝煎枯,入藥煎枯,濾淨,再數沸,入黃丹,次乳香、輕粉,攪勻,次入冰片,用瓷罐收貯。用薄油紙甘草煮之,揉攘攤貼,先洗次貼,生肌長肉止痛,甚妙。
白話文:
太倉公方,治療痔瘡。
硫磺(3錢),蔥(3條),青苔(1錢),煎湯清洗,連續清洗七天即可痊癒。陰囊濕疹和腿部濕疹,也可用此方清洗,效果顯著。
無花湯,清洗痔瘡,有效。
無花果葉煎湯清洗,止痛效果顯著。
乳香膏,專門貼敷痔漏,效果奇佳。
茱萸(2錢),白芨(2錢),白蘞(2錢),黃連(2錢),黃柏(2錢),當歸(2錢),黃丹(2錢),乳香(1錢),輕粉(3分),冰片(少許),香油4兩。用柳枝煎煮至乾,放入藥物再煎煮至乾,濾清,再煎沸多次,加入黃丹,然後加入乳香、輕粉,攪拌均勻,最後加入冰片,用瓷罐盛裝。用薄油紙和甘草煮沸,將藥物揉勻攤開貼敷。先清洗患處再貼敷,能生肌長肉止痛,效果極佳。
南陽張真人方,治痔漏。
人指甲(瓦上炒,八錢),槐花(炒黃,八錢),人腳趾甲(瓦上炒,二兩),牛腳跲(一付,用前蹄),蟬退(炒乾,一兩),壁虎(三條,瓦對合炒,兩頭封固,火逼干),穿山甲(一兩,土炒),蜈蚣(七條),地榆(六錢),防風(一錢),枳殼(一兩,炒),黃柏(四錢,鹽酒炒),甘草(四錢),俱為細末,每早三錢,午刻二錢,夜二錢五分,俱用生酒送下。忌椒、薑、牛雞鵝肝腸、酒糟、燒酒,尤忌房事。
護痔散,護痔外好肉。
白芨,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各等分),為細末,熟調塗好肉上,妙。
白話文:
南陽張真人方,治療痔漏
人指甲(在瓦片上炒製,八錢),槐花(炒至金黃,八錢),人腳趾甲(在瓦片上炒製,二兩),牛蹄甲(一付,使用前蹄),蟬殼(炒乾,一兩),壁虎(三條,瓦片合在一起炒製,兩頭封閉,用火炒至乾),穿山甲(一兩,在泥土中炒製),蜈蚣(七條),地榆(六錢),防風(一錢),枳殼(一兩,炒製),黃柏(四錢,用鹽酒炒製),甘草(四錢),全部研磨成細末。每天早上服用三錢,中午服用兩錢,晚上服用二錢五分,都用生酒送服。忌食辣椒、薑、牛雞鵝肝腸、酒糟、燒酒,尤其忌諱房事。
護痔散,保護痔瘡外痔瘡
白芨、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各等分),研磨成細末。用熱水調製後塗抹在痔瘡上,效果很好。
槐角丸,治痔漏下血。
槐角(二兩),當歸(一兩),防風(一兩),枳殼(一兩,炒),黃芩(一兩,酒浸炒),地榆(五錢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酒或白湯送下,效。
槐萼散,治腸風痔漏下血有驗。
槐萼(炒,六分),生地黃(酒拌蒸,六分),青皮(六分),白朮(六分),炒荊芥(六分),川芎(四分),升麻(一錢),當歸(酒浸,一錢),各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米飲送下,煎服亦妙。
白話文:
槐角丸可以治療痔瘡和肛門漏出血液。
將槐角、當歸、防風、枳殼(炒)、黃芩(酒浸炒)、地榆(研磨成粉)混合,用酒糊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時用酒或白湯送服,效果顯著。
槐萼散可以治療腸風(直腸炎症)和痔瘡漏出血液,效果顯著。
將槐萼(炒)、生地黃(酒拌蒸)、青皮、白朮、炒荊芥、川芎、升麻、當歸(酒浸)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也可以煎服,效果都很好。
水沉膏,治時毒暑癤。
白及不拘多少,為細末,用水沉底,去水,將藥敷在瘡周圍,紙蓋,如干,再水潤之。
藥線方,治齒踞如神。
用芫花皮作線,系根一二日自落,如未落,以刀去之,以銀熱烙之,其血即止,最妙。
張真君傳異方,治頑癬。
蝦蟆(一個,口內入雄黃一錢,外用苧麻扎住,火燒死,存性,研末),麝香一分、冰片三分、輕粉一錢、好茶葉三錢,再研為細末,油調搽上,覺少痛即腫起,無懼,三日平復如故,而頑癬脫落矣,遍身不可一時並搽,愈了一處可也。
白話文:
水沉膏可以治時毒暑癤。將白及研成細末,用清水浸泡,去除水分後,將藥粉敷在瘡周圍,用紙蓋住,乾燥後再用清水潤濕。
藥線方可以治牙齒疼痛,效果神奇。用芫花皮製作成線,綁在患處牙齒的根部,一兩天後牙齒就會自然脫落,如果沒有脫落,就用刀將其去除,然後用熱的銀器烙一下,出血就會停止,效果最佳。
張真君傳異方可以治頑癬。將一隻活蝦蟆放入雄黃一錢,用苧麻扎住它的嘴巴,用火燒死,保留其藥性,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麝香一分、冰片三分、輕粉一錢、好茶葉三錢,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油調和塗抹在患處,會感到輕微的疼痛和腫脹,不用擔心,三天後就會恢復如初,頑癬也會脫落,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塗抹全身,等一個地方好了再塗抹其他地方。
頑癬方,治白殼瘡,即頑癬。
羊蹄根、枯白礬,搗汁,入米醋少許調,搽之,一二次效。
岐天師傳方,治牛皮癬。
杜大黃根鮮者一兩,搗碎,日日擦之,擦至十日之後,用冰片三分、麝香三分、楝樹根一錢、蝸牛十八個、白礬二錢、生甘草一錢、蚯蚓糞五錢,各為細末,搗蝸牛內敷之,—月即全愈,至神之至。
陀僧散,治汗斑如神。
密陀僧(細末,三錢),白砒(一錢),枯礬(五分),硫黃(二分),羊蹄根汁對半調搽,一次即黑,二次即愈。
白話文:
頑癬方
治療白殼癬,即頑癬。
將羊蹄根和枯白礬搗汁,加入少量米醋調和,塗抹患處,一兩次就會見效。
岐天師傳方
治療牛皮癬。
取新鮮的杜大黃根一兩,搗碎,每天塗抹患處,塗抹十天後,取冰片三分、麝香三分、楝樹根一錢、蝸牛十八個、白礬二錢、生甘草一錢、蚯蚓糞五錢,均研磨成細末,將蝸牛搗碎後放入藥物敷於患處,一個月後即可痊癒,非常有效。
陀僧散
治療汗斑非常有效。
取密陀僧(研磨成細末,三錢)、白砒(一錢)、枯礬(五分)、硫黃(二分),以羊蹄根汁對半調和塗抹患處,一次就會變黑,二次即可痊癒。
丁香散,治鼻瘜神驗。
苦丁香(七個),桔礬(五分),輕粉(五分),將鼻中瘜肉針破,用此藥末點搽即愈。
化瘜丹,治鼻瘜、鼻痔。
雄黃(五分),桔礬(五分),苦丁香(三錢,鮮的,取汁),上末調稀,搽在患處,妙。一方加輕粉、細辛、犬膽調。
粉香生肌散,治嵌指甲傷。
輕粉(一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黃丹(二錢,微炒),赤石脂(五錢),寒水石(三錢,煅),各為末,濕則干搽,干則油調,最妙。
白話文:
丁香散,用來治療鼻瘜效果神奇。苦丁香七個,桔礬五分,輕粉五分,先將鼻中的瘜肉用針刺破,再用這些藥粉點搽,即可痊癒。
化瘜丹,用來治療鼻瘜、鼻痔。雄黃五分,桔礬五分,苦丁香三錢(取新鮮的,只取汁液),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稀釋的藥液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還有一種方法,是在上述藥方中加入輕粉、細辛和犬膽,一同調配使用。
粉香生肌散,用來治療嵌指甲傷。輕粉一錢,乳香一錢,沒藥一錢,黃丹二錢(微炒),赤石脂五錢,寒水石三錢(煅燒),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傷口潮濕時直接撒粉,乾燥時則用油調和後塗抹,效果最佳。
槐花湯,治鵝掌風。
槐枝花熬煎湯,以手熏之,及熱後,將瓦松擦之,過一會,以水洗之,又熏又擦,每日三五次,不過三二日全愈,神速。瓦松無有,用瓦草亦效。
又方
朴硝(末,三錢),桐油調勻,塗入患處,火烘之,不二次,妙。
硫糕丸,疥瘡多年,治不效,一家數口俱害,多致瘦弱,不必搽藥,止服此藥,甚效。
白話文:
槐花湯治鵝掌風
槐花湯,用於治療鵝掌風。
將槐樹的花熬成湯,用患手熏蒸,待湯水熱後,再用瓦松擦拭患處,過一會兒用水洗淨,如此熏蒸擦拭,每日三到五次,一般不超過兩三天就能痊癒,效果非常迅速。如果沒有瓦松,可以用瓦草代替,效果也很好。
另一方
將朴硝研成末,用三錢的量與桐油調勻,塗抹在患處,用火烘烤,不用第二次,就能治好,效果神奇。
硫糕丸,用於治療多年未癒的疥瘡。若一家幾口都患上此病,久治不愈,導致身體消瘦,可以服用此丸,不必外用藥物,效果十分顯著。
硫黃(精明的,一兩),為細末,用米糕為丸,桐子大,共三兩重。上體疥多食後,荊芥湯送下五六十丸;下體疥多食前下,一人要服硫至一兩,必效。
伯高太師方,治疥瘡。
茵陳蒿(一兩),苦參(一兩),煎水一鍋,略冷,洗之立瘥。
歸防湯,世傳。治表消疥瘡煎藥,神效。
當歸(二錢),防風(一錢),蒼朮(一錢),川芎(一錢),生地(一錢五分),荊芥(一錢),苦參(一錢),甘草(三分),赤芍(一錢),連翹(一錢),白芷(八分),清水煎,十服為度。
白話文:
將硫黃研磨成細末,用米糕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丸重一兩,共做三兩。患有疥瘡的人,可以將硫黃丸子用荊芥湯送服,每次服用五六十丸,上半身疥瘡者飯後服用,下半身疥瘡者飯前服用。一個人最多服用一兩的硫黃,就能治好疥瘡。
伯高太師方也是用來治療疥瘡的方劑。將茵陳蒿和苦參各取一兩,煎水,略微放涼後洗患處,就能迅速痊癒。
歸防湯是民間流傳的治療表消疥瘡的方劑,效果很好。將當歸二錢、防風一錢、蒼朮一錢、川芎一錢、生地一錢五分、荊芥一錢、苦參一錢、甘草三分、赤芍一錢、連翹一錢、白芷八分,用水煎服,十劑為一個療程。
黃水瘡治小兒黃水瘡,濕熱結於皮上也。仲景公傳。
石膏(一兩),雄黃(一兩),各研細末,砂鍋煎湯,候冷洗之,一日即愈,神方也。以五苓散內治亦佳。
白話文:
治療小兒黃水瘡,是因為濕熱停留在皮膚表面引起的。可以用石膏和雄黃各一兩,研成細末,用砂鍋煎湯,待涼後洗患處,一天即可見效,是個非常有效的方子。同時配合五苓散內服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