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十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2)

1. 鼠齧瘡

鼠齧瘡,或因捕鼠被傷而得者也。鼠膽最怯,豈敢咬人?因人捉拿甚急,不得已咬傷人皮肉,以冀脫逃,是奪命心急,故咬傷亦重也。夫鼠技有限,何足害乎?不知鼠齒細長,齧肉必傷筋骨,況鼠涎原有毒也,筋肉既破,必透入鼠涎,故往往爛穿筋骨矣。宜用貓尿搽其傷處,其毒隨散,後以末藥敷之,數日即愈也。

禁鼠丹,岐天師傳。治鼠傷瘡。

貓糞(一錢),輕粉(一分),三七根(五分),各焙乾,研細為末,填滿瘡口,即結靨而愈。

白話文:

鼠齧瘡的治療

老鼠咬傷,也稱為鼠齧瘡,有可能是被老鼠咬傷,也有可能是因為抓捕老鼠時被咬傷。老鼠膽子很小,一般不會主動咬人,但當人追捕牠時,牠為了逃生,不得已才會咬傷人的皮肉。由於老鼠在生死關頭,所以咬傷會比較嚴重。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老鼠力量微弱,不足為懼,但其實老鼠的牙齒細長,咬傷時會傷及筋骨。更重要的是,老鼠的口水有毒,當老鼠咬破皮肉後,毒液就會透過傷口滲入,導致傷口腐爛,甚至傷及筋骨。

治療鼠齧瘡的方法,可以用貓尿塗抹傷口,可以幫助消散毒氣。之後再用藥粉敷傷口,通常數日即可痊癒。

以下介紹一種治療鼠傷瘡的藥方,名為「禁鼠丹」,出自岐天師傳:

禁鼠丹方:

  • 貓糞:一錢
  • 輕粉:一分
  • 三七根:五分

將以上藥材分別烘乾後,研磨成細粉,填滿傷口,傷口就會快速癒合。

2. 馬汗瘡

馬汗瘡,沾馬汗而爛者也。馬汗沾無瘡之人,何能生瘡?惟原生瘡之人,最忌馬汗入於瘡內。蓋馬性最動,瘡沾其汗,欲收口者不收,欲生肌者不生矣。生者不生,收者不收,必有變動難愈之苦,或焮腫,或疼痛者有之。治法以冬瓜皮、絲瓜葉煎湯洗之,另用末藥摻搽自愈。

靜寧散,岐天師傳。治馬汗瘡。

輕粉(三分),五倍子(一錢,炒),古石灰,絲瓜根(灰,一錢),冰片(一分),殭蠶(炒,一錢),摻之即愈。如瘡干痛,加生甘草五分,以蜜搽之。

白話文:

馬汗瘡是皮膚接觸馬汗後潰爛的疾病。如果沒有瘡的人沾到馬汗,是不會生瘡的。只有原本就生瘡的人,最忌諱馬汗進入瘡口。因為馬的性情很躁動,瘡口沾到馬汗後,就難以癒合,也難以長出新肉。瘡口癒合不了,新肉長不出來,就會出現各種變化,難以治癒,可能會紅腫疼痛。治療方法是用冬瓜皮和絲瓜葉煎湯清洗,再用藥末塗抹,就會自然痊癒。靜寧散是岐伯傳下的方子,專治馬汗瘡。輕粉、五倍子、石灰、絲瓜根灰、冰片、殭蠶混合使用,就可以治癒。如果瘡口乾燥疼痛,再加入生甘草,用蜂蜜塗抹即可。

《靈苑方》,治馬汗入瘡腫痛,急療之,遲則毒深。

生烏頭為末,敷瘡口,良久有黃水出即愈。

白話文:

《靈苑方》是治療馬因流汗進入傷口所引起的腫痛,應盡快進行治療,若拖延則會使毒素深入。

取生烏頭研磨成粉末,敷於傷口上,讓傷口長時間保持在這種狀態。當傷口出現黃色的分泌物後,表示已經痊癒。

3. 火瘢瘡

火瘢瘡,乃天氣嚴寒,向火烘手,炙傷皮膚,因而成瘢,變成痛瘡者也。此瘡貧窮之人居半,卑弱之人居半也。氣血內虧,火焰外逼,當時不知炎威,久則天溫有汗,氣血回和。因而作痛矣。外用薄荷、荊芥、苦參各等分,煎湯洗之。如已破,用柏黛散摻之,無不速痊。

荷芥湯,外治火瘢瘡。

薄荷(二錢),荊芥(二錢),苦參(二錢),煎湯一碗,洗之即愈。如破,用柏黛散搽之。

白話文:

冬天寒冷,人們習慣靠近火爐烤手,結果不小心燙傷皮膚,留下疤痕,日後就可能變成疼痛的瘡。這種瘡通常發生在貧窮或體弱的人身上,因為他們氣血虛弱,抵禦不了火焰的炙烤,當時可能沒有感覺,但時間久了,天氣回暖出汗,氣血流通,就會開始感到疼痛。治療方法是使用薄荷、荊芥、苦參等藥材煎湯洗患處,如果已經破潰,就用柏黛散撒在傷口上,效果都很好。

4. 灸火瘡

灸火瘡,用艾火灸穴治病而成者也。灸穴不發不可,然過發亦不可。過發必至疼痛,宜用太乙膏貼之。如無太乙膏,春月用柳絮,夏月用竹膜,秋月用新棉,冬月用壁上錢貼之,亦能止疼也。如炙瘡血出不止者,莫妙用黃芩為末,酒調服二錢,無不止者。此李樓《怪症奇方》也,然用之實驗甚。

《濟生秘覽》方,治灸瘡不斂神效,並可斂惡瘡。

瓦松陰乾為末,先以槐枝蔥白湯洗後,摻之立效。

白話文:

灸火瘡是利用艾火灸穴來治療疾病造成的,灸穴一定要發熱,但過度發熱也不行。過度發熱就會疼痛,應該用太乙膏貼敷。如果沒有太乙膏,春夏秋冬分別用柳絮、竹膜、新棉、壁上錢貼敷,也能止痛。如果灸瘡流血不止,最好的方法是用黃芩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兩錢,沒有止不住的。這是李樓《怪症奇方》記載的,經過實踐驗證非常有效。

《濟生秘覽》的方子,治療灸瘡不癒合效果奇佳,也能收斂惡瘡。將瓦松陰乾研磨成粉末,先用槐枝蔥白湯清洗患處,再撒上粉末,效果顯著。

5. 汗漸瘡

汗漸瘡,乃肥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漸肌膚,因而成瘡者也。亦有皮破血出而作痛者。古人以真蛤粉、滑石末摻之自愈,實妙法也。

蛤粉散,治汗漸成瘡。

真蛤粉(五錢),滑石末(五錢),二味摻瘡上即愈。

白話文:

汗瘡,通常是肥胖的人容易出汗,長期不洗澡,汗水浸漬皮膚,久而久之形成的瘡。也有些是皮膚破裂出血,導致疼痛的。古人用真蛤粉和滑石粉混合,塗抹在瘡上,就能自愈,真是妙方。

蛤粉散,用來治療汗瘡。

將真蛤粉五錢和滑石粉五錢混合,直接塗抹在瘡上即可痊癒。

6. 獨骨瘡

獨骨瘡生於頤頦之下,大人小兒皆有之,而小兒居多。乃口津下流,積滯之故也。如是大人,乃任脈虧損,宜用內治。如小兒,外治易愈,不須用內消之藥,但少食瓜果則得矣。

燥津丹,岐天師傳。治大人獨骨瘡。

茯苓(三錢),白朮(三錢),薏仁(五錢),山藥(五錢),白果(十個),甘草(一錢),黃柏(二錢),陳皮(五分),天花粉(一錢五分),水煎服,以愈為止。

白話文:

獨骨瘡長在下巴下面,大人小孩都會得,但小孩比較常見。這是因為口水流下來,積聚而引起的。如果是大人,就可能是任脈虧損,需要用內服藥治療。如果是小孩,外治比較容易治好,不需要內服藥,只要少吃瓜果就夠了。

制津丹,世傳。治小兒獨骨瘡。

百合(一兩),黃柏(一兩),白及(三分),蓖麻子(五十粒),輕粉(五分),上為細末搽之。如干者,以朴硝水和餅貼之。

白話文:

制津丹方

這個方子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用來治療小兒獨骨瘡。

藥物配方:

  • 百合(一兩)
  • 黃柏(一兩)
  • 白及(三分)
  • 蓖麻子(五十粒)
  • 輕粉(五分)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直接塗抹在患處。如果患處乾燥,可以用朴硝水和麵餅調成糊狀敷在患處。

7. 竹木簽破傷水生瘡

傷水瘡者,因誤被竹木簽破皮膚,又生水洗之,潰而疼痛;或魚刺諸骨破傷,久而不愈。同用黃丹、蛤粉、文蛤等分,同炒變色,摻瘡口上,漸次而愈。如刺已入肉,搗鼠腦同鹿角末,同塗傷上即出。如骨刺入肉,用象牙刮末厚敷,其刺自軟即出也。

梅師方,治竹木針刺在肉中,不出疼痛。

王不留行為末,調熱水方寸匕,以根敷即出。

白話文:

水泡瘡通常是因為被竹木尖銳物刺破皮膚,又用水清洗導致潰爛疼痛;或是被魚刺或其他骨頭刺傷,久久不癒。可以將黃丹、蛤粉、文蛤等量混合炒至變色,撒在傷口上,就能逐漸癒合。如果刺已經深入肉裡,可以搗碎老鼠腦混合鹿角粉,塗抹在傷口上,刺就會慢慢出來。如果是骨刺深入肉裡,可以用象牙刮成粉末厚敷,骨刺就會軟化並慢慢出來。

梅師方專門治療竹木針刺入肉中,拔不出來又疼痛的情況。將王不留行研磨成粉末,用熱水調成糊狀,敷在傷口上,就能將刺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