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腸癰

又方,孫真君方。治背癰初起,兼治各癰。

白礬(一兩),金銀花(三兩),水煎服,一劑即消。

白話文:

有一個方子,是孫真君的方劑。治療背部初期腫痛(背癰),也能治療其他各種腫痛。

用白礬一兩,金銀花三兩,水煎服,喝一劑就能消腫。

2. 臀癰

臀之上乃足太陽膀胱之所屬也。本經多血少氣,而臀上尤氣之難周到者也,故不生癰則已,一生癰則肉必大疼,以氣少不及運動耳。故初起即宜用補氣以生血,而佐之化毒去火之品,癰自易散。倘不補其氣,而專攻火毒,則氣虛而血耗,火毒雖去,而肌肉內空,轉難收口也。

倘癰少向胯骨之間,近於環跳、承扶之穴者,又足少陽之部位也。足少陽為少血多氣之府,似與足太陽相反,然補中用攻,則二經相同。兼補氣血而佐之化毒去火,未嘗不共建奇功也。

木蓮散癰湯,巫真君傳。治臀癰神效。

生黃耆(五錢),當歸(五錢),木蓮(三個),豨薟(一錢),蒼耳子(一錢),紫花地丁(五錢),生地(三錢),玄參(三錢),牽牛(一錢),柴胡(一錢),赤芍(二錢),水煎服,服二劑即散。如已潰者,此方不可服,照背癰方法治之。

白話文:

[臀部膿腫]

臀部上方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範圍。這條經絡特徵是血液較多,氣較少,尤其是臀部上方,氣的運行更加困難,所以若不是長膿腫就算了,一旦長了膿腫,肉體必定會劇烈疼痛,這是因為氣不足,無法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所致。因此,一旦發現初期症狀,應立即使用能補氣生血的藥物,並輔以解毒降火的成分,膿腫自然容易消散。如果只專注於攻伐火毒,而不補充氣力,就會導致氣虛血虧,雖然火毒被清除,但肌肉內部空虛,傷口反而更難癒合。

如果膿腫稍微偏向胯骨之間,靠近環跳、承扶等穴位,這就是足少陽膽經的區域。足少陽膽經是血少氣多的經絡,看似與足太陽膀胱經相反,然而在治療時,兩經都有攻補兼施的需求。同時補充氣血,並輔以解毒降火,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木蓮散癰湯」,來自巫真君的祕方,對治療臀部膿腫有神奇的功效。

配方如下:生黃耆五錢,當歸五錢,木蓮三個,豨薟草一錢,蒼耳子一錢,紫花地丁五錢,生地三錢,玄參三錢,牽牛子一錢,柴胡一錢,赤芍二錢。用水煎煮服用,通常服用兩劑即可見效。若已經破潰,就不適合服用此方,需按照背部膿腫的治療方式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