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六 (8)
卷六 (8)
1. 腸癰
腸癰者,癰生於大小腸也。其症口渴,小便如淋,時時汗出,小腹痛,一定而不移,手皆不可按,惡寒,身皮錯,腹皮急如腫。此癰生於大小腸,所同然也,吾何以辨之乎?屈右足者,大腸癰也;屈左足者,小腸癰也。世謂大腸之癰易治,小腸之癰難醫。然而,大腸之癰,可瀉其火從糟粕而出,小腸之癰,可泄其火從溲溺而泄也。
雖然大小腸生癰,亦有不屈足者,蓋生於腸內者,必屈其足,而生於腸外者,皆不屈足也。痛在左而左中不移,小腸生癰也:痛在右而右不移,大腸生癰也,以此辨症,斷斷不爽。惟是腸內生癰,可聽其潰破,而腸外生癰,必不可使之潰破者,以腸外無可出之路,一潰破出膿,膿將何往?毒留在腹,無不死者。故治法必須亟消之,萬不可因循失治,至潰破而始治之,以喪人性命耳。
清腸湯,治大腸生癰,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
金銀花(三兩),當歸(二兩),地榆(一兩),麥冬(一兩),玄參(一兩),生甘草(三錢),薏仁(五錢),黃芩(二錢),水煎服,四劑全消。
開胃救亡湯,治大腸生癰,右足不伸,腹痛,便膿血,肛門如刀之割,此腸潰也。
人參(一兩),金銀花(二兩),山藥(一兩),生甘草(三錢),薏仁(一兩),玄參(一兩),白朮(一兩),山羊血(研末,一錢),水煎調服,十劑愈。
泄毒至神湯,治小腸生癰,左足不伸,痛不可忍。
金銀花(一兩),茯苓(一兩),薏仁(一兩),生甘草(三錢),車前子(三錢),劉寄奴(三錢),澤瀉(三錢),肉桂(一分),水煎服,六劑愈。
內化丹,治小腸生癰,足不屈而痛在左,不可手按。
金銀花(四兩),當歸(二兩),車前子(五錢),生甘草(三錢),茯苓(一兩),薏仁(一兩),水煎服,十劑愈。
三真湯,仲景張真君傳。治大小腸癰,俱神效。
地榆(一斤),水十碗,煎三碗,再用生甘草二兩、金銀花一兩,同煎一碗服,一劑服完則消,不須兩服也。
救腸敗毒至聖丹,岐天師傳。治大小腸癰。
金銀花(八兩,煎水二碗),當歸(三兩),地榆(一兩),薏仁(五錢),水十餘碗,煎二碗,同金銀花分作二服,上午一服,臨睡一服,二劑愈。腸癰必須內消,而火邪甚急而甚大,非杯水可救,必須大劑始效。然大劑敗毒,恐傷元氣,惟金銀花敗毒而又補陰,故可重用也,若少少用之,反無效矣。
花草湯,雷真君傳。治癰疽初起。
生甘草(五錢),金銀花(三兩),當歸(一兩),玄參(五錢),天花粉(三錢),白礬(一錢),附子(一片),水煎服,初起者,一劑即消。腫起者,二劑即消。
白話文:
[腸癰]
腸癰指的是在大腸或小腸生成的膿腫。患者會感到口渴,排尿困難且頻繁出汗,小腹持續疼痛,且位置固定不變,用手觸摸會非常疼痛,並伴有畏寒,皮膚出現異常紋理,腹部皮膚緊繃如同腫脹。這是腸癰的共同特徵,但我們如何分辨是大腸還是小腸發病呢?如果右腳彎曲,那可能是大腸癰;如果是左腳彎曲,那可能是小腸癰。通常認為,大腸癰較易治療,而小腸癰則較難治癒。然而,大腸癰可以通過排泄的方式去除病竈,小腸癰則可以通過排尿來排出毒素。
儘管大腸和小腸生癰的患者可能不會彎曲腳部,但如果病竈在腸道內,患者通常會彎曲腳部;如果病竈在腸道外,則不會。左側的固定疼痛表明小腸有癰,右側的固定疼痛則表明大腸有癰。通過這些症狀來判斷病情,通常不會出錯。腸道內的癰可以任由它自行潰爛,但腸道外的癰則絕不能讓它潰破,因為腸道外沒有適合排膿的出口,一旦潰破,膿液將無處可去,毒素殘留腹腔,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治療方法必須及早消除病竈,絕不能拖延治療,等到潰破才開始治療,這會危及生命。
「清腸湯」可用於治療大腸癰,症狀包括右腳彎曲且不能觸碰腹部。配方包含金銀花、當歸、地榆、麥冬、玄參、生甘草、薏仁、黃芩等草藥,用水煎煮服用,四劑即可消除病竈。
「開胃救亡湯」適用於大腸癰,症狀包括右腳不能伸直,腹部劇痛,排便帶血,肛門劇烈疼痛,這表示腸道已經潰爛。配方包括人參、金銀花、山藥、生甘草、薏仁、玄參、白朮、山羊血,用水煎煮後調服,十劑即可康復。
「泄毒至神湯」用於治療小腸癰,症狀為左腳不能伸直,疼痛難忍。配方包括金銀花、茯苓、薏仁、生甘草、車前子、劉寄奴、澤瀉、肉桂,用水煎煮服用,六劑即可康復。
「內化丹」適用於小腸癰,症狀為左側疼痛且不能觸碰腹部。配方包括金銀花、當歸、車前子、生甘草、茯苓、薏仁,用水煎煮服用,十劑即可康復。
「三真湯」是張仲景的祕方,對大腸癰和小腸癰均有顯著療效。配方為地榆,用水煎煮後,再加入生甘草和金銀花,一日內服完,無需連續服用。
「救腸敗毒至聖丹」是岐天師的祕方,用於治療大腸癰和小腸癰。配方包括金銀花、當歸、地榆、薏仁,用水煎煮後,分兩次服用,一天一次,兩劑即可康復。腸癰必須內部消除,且病程急且嚴重,僅僅少量治療無效,必須使用大量藥物纔能有效。然而,大量使用藥物可能會損傷元氣,金銀花具有解毒和滋陰的功效,所以可以大量使用。如果少量使用,反而無效。
「花草湯」是雷真君的祕方,用於治療膿腫初期。配方包括生甘草、金銀花、當歸、玄參、天花粉、白礬、附子,用水煎煮服用,初期患者一劑即可消除,腫脹患者兩劑即可消除。
另一個孫真君的祕方,適用於背部膿腫初期,同時也適用於其他部位的膿腫。配方包括白礬和金銀花,用水煎煮服用,一劑即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