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 卷六 (4)
卷六 (4)
1. 對臍發
對臍發者,發於背下命門之穴也。命門之穴,正與臍對。夫命門為十二經之主宰,主宰不明,則十二官危矣。況生癰疽,則命門之中無非邪火,又安有生機哉?不知命門之中,原藏真火,真火衰,而後邪火之毒始得留於內矣。然真火喜居穴中,而邪火喜發穴外。命門之外生癰疽,正邪火外出也。
治之得法,轉有生機,不比腎俞之生毒也。雖然邪火雖出於外,而真火非水以養之,則正火益虛,邪火未必不出於外者,仍入於內,況邪火熾盛,亦須以水折之,非大補真水,則邪火不散,邪火不散,則毒亦難消。況命門之穴,又督脈之經也,督脈亦非得腎水,則河車路斷不通,真火反助邪火矣。
亦看五善七惡,審症而照前論以治之也。倘出血流清水,心神恍惚,睡中見鬼,譫語,大發渴者,俱無真水之惡症也,難於治療耳。
散火援命湯,巫彭真君傳。治命門生疽。
金銀花(五兩),豨薟(五錢),熟地(一兩),白朮(一兩),黃柏(三錢),車前子(三錢),水十碗,先煎金銀花,取水四碗。先將二碗汁,煎前藥一碗,空腹飲之,少頃,再將前汁二碗,又煎藥渣,煎水一碗再服,一連二服。如治初發之疽,即毒散而愈。倘已潰敗流清水,此方不可復用。改煎。
援命救絕湯,巫彭真君傳。治命門潰癰。
人參(三兩),白朮(四兩),肉桂(三錢),附子(一錢),山茱萸(一兩),北五味(三錢),金銀花(三兩),茯神(三錢),水十碗,煎汁一碗服之。變善則生,變惡則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對臍發」,也就是在背後命門穴位置長出的膿瘡。命門穴正好位於肚臍的對應位置。命門是人體十二經絡的主宰,主宰如果出了問題,那麼十二個相關的部位也會跟著危險。若在此處長出膿瘡,則表示命門內部已被邪火所佔據,哪還有生機呢?但事實上,命門內本來就有真火存在,只有當真火衰弱,邪火的毒素才會趁機滲入。然而,真火喜歡待在穴道內,邪火則喜歡從穴道外發作。命門外長出膿瘡,正是邪火從外發作的現象。
若能正確治療,便能恢復生命力,這和腎俞穴長毒瘡的情況不同。即便邪火已經從外發作,若沒有用水滋養真火,真火反而會更虛弱,邪火也不一定不會再次從外發作,甚至可能轉而從內部發作,尤其是當邪火旺盛時,必須用水來抑制它。如果不大量補充真水,邪火就不會散去,邪火不散,毒素就難以消除。再者,命門穴也是督脈的一部分,督脈若得不到腎水的滋潤,就會像河水斷流一樣,無法正常運行,反而會助長邪火。
我們還需觀察五善七惡的徵兆,根據病情進行治療。若出現出血、流清液、心神不寧、夢見鬼怪、胡言亂語、極度口渴等症狀,這些都是缺乏真水的惡兆,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
「散火援命湯」,由巫彭真君傳授,用來治療命門長出的膿瘡。主要成分包括:金銀花(五兩)、豨薟草(五錢)、熟地(一兩)、白朮(一兩)、黃柏(三錢)、車前子(三錢)。使用十碗水,先煮金銀花至剩四碗水,然後再用其中的兩碗水,煎煮其他藥材,直到剩下一碗,空腹服用。稍後,再用剩下的兩碗水煎煮藥渣,煎成一碗再服用,連續服用兩次。若是剛開始長膿瘡,毒素就會被清除,病情也會好轉。但如果膿瘡已經潰爛並流出清液,就不能再使用此方,必須改用其他方法。
「援命救絕湯」,也是由巫彭真君傳授,用來治療命門潰爛的膿瘡。主要成分包括:人參(三兩)、白朮(四兩)、肉桂(三錢)、附子(一錢)、山茱萸(一兩)、北五味(三錢)、金銀花(三兩)、茯神(三錢)。使用十碗水,煎成一碗藥汁服用。病情轉好就能活,反之則會死亡。